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精选阅读题专练(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精选阅读题专练(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05 22:40: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精选阅读题专练
一、现代文阅读
课外阅读
宇宙生命之谜(节选)
科学家们还发现,火星是一个非常干燥的星球,在它的大气中虽然找到了水汽,但含量极少,只有地球上沙漠地区的百分之一;火星的大气层非常稀薄[báo bó],百分之九十六是二氧化碳,氧气含量极少;火星表面温度很低;火星上没有磁场,它的大气层中又没有臭氧层,因而不能抵御紫外线和各种宇宙线的照射。所有这些因素都说明,在火星上生命难以存在。
为了对火星作进一步的考察,1975年,美国发射了两艘名叫“海盗号”的宇宙飞船。这两艘飞船在火星着[zhuó zháo]陆,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和测试,得到两个重要结果,一是在火星的土壤中未检测到有机分子;二是在对火星表面取样的培养中,未发现微生物的存在。这证明,在飞船着陆的地区,火星表面没有生命存在。科学家又提出,生命物质是否会存在于火星的岩层之中呢?这有待进一步研究。
1.在文中正确的读音下面画“ ”。
2.科学家们发现火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难以存在生命。
3.选文中画线句子采用的说明方法是( )
A.打比方 B.举例子 C.列数字
4.为了进一步揭开火星的秘密,1975年美国科学家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
A.拍照片 B.发射飞船去火星实地考察 C.猜测
5.科学家们费尽周折,也没有发现火星上有生命存在。课文为什么还要把科学家们探索的过程详细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文精彩回放。
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三千万年前,它和狗一般大小,两条后腿粗壮有力,能够支撑起整个身体。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有些恐龙像它们的祖先一样两足奔跑,有些恐龙则用四足行走;有些恐龙身长几十米,重达数十吨,有些恐龙则身材小巧,体重不足几公斤;有些恐龙凶猛异常,是茹毛饮血的食肉动物,有些恐龙则温顺可爱,以植物为食。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长得也越来越像鸟类:骨骼中空,身体轻盈;脑颅膨大,行动敏捷;前肢越来越长,能像鸟翼一样拍打;它们的体表长出了美丽的羽毛,不再披着鳞片或鳞甲。它们中的一些种类可能为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而转移到树上生存。这些树栖的恐龙在树木之间跳跃、降落,慢慢具备了滑翔能力,并最终能够主动飞行。不过,有些科学家认为,飞行并非始于树栖生活过程。他们推测,一种生活在地面上的带羽毛恐龙,在奔跑过程中学会了飞翔。不管怎样,有一点毋庸置疑:原本不会飞的恐龙最终变成了天之骄子——鸟类,它们飞向了蓝天,从此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生活天地。
6.第一种恐龙出现在什么时候?长什么样?就像我们现在的哪种动物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经过数千万年的繁衍,它的后代演变成形体各异的庞大家族,这个家族里有怎样的成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这里边的所有恐龙都变成鸟类吗?作者又是从哪些方面写猎食性恐龙的变化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它们中的一些种类可能为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而转移到树上生存。”这句话中“可能”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你知道吗?一个小型广告灯箱一年可以“吸引”并“杀死”35万只昆虫。这是奥地利科学家在一个研究项目中的最新发现。
其实,还有很多其他动物因为城市的照明而受害。大规模的人造光常常使迁徙的鸟类迷失方向,美国芝加哥有一栋高楼每年都会“杀死”1000—2000只候鸟。
在夜晚,地球大气层会散射城市的灯光,维持较高的亮度。动物们受到光线的刺激,就会精神十足,而原本用于繁殖、自卫和觅食的精力便会无端消耗掉。环境学还发现,紧靠强光源的树木存活时间短,而且光合作用能力弱,氧气释放量少。
以上人造光对动、植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可以称为“光污染”。其实,对人类而言,光污染的危害也不小。近年来,很多高大建筑的玻璃幕墙造成了光污染。在夏季阳光照射下,玻璃幕墙令人非常不适。
除了建筑物的玻璃幕墙外,室内墙壁的颜色如果太亮也会造成眼睛不舒服。非光滑的白墙的光反射系数高达90%,比草地、森林或毛面装饰物高10倍左右。所以刷墙壁的时候,最好使用“生态颜色”。所谓生态颜色,就是柔和的自然色彩,如米黄、浅蓝、浅红等,而不是那种明亮刺眼的颜色。
研究表明,光污染可对人眼的角膜和虹膜造成危害,抑制视网膜感光细胞的功能,从而引起视觉疲劳和视力下降。如果长期在光污染严重的条件下工作或生活,就会头昏心烦,甚至产生失眠、食欲下降、情绪低落、身体乏力等精神衰弱的症状。
10.给短文拟写合适的标题,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11.根据短文,解释词语。
(1)光污染:____________
(2)生态颜色:____________
12.这篇短文阐述了“光污染”的危害,说明顺序是( )
A.动物→植物→人类 B.植物→动物→人类
C.人类→植物→动物 D.人类→动物→植物
1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光污染会让人视觉疲劳和造成视力下降,长期受光污染影响会影响身体健康。
B.受光污染影响的树木存活时间变短。
C.受光污染影响,很多候鸟直接撞击高楼受伤而死。
14.第2自然段画线句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这些说明方法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自然界的时钟
公鸡报晓,是人们所熟知的。其实,留心看看大自然里的生物活动,你会发现,自然界就是一座奇妙的活时钟。
仔细观察一下各种花开放和凋谢的时间,你就会发现它们各有一张时间表。做啤酒的蛇麻草在黎明三点钟左右开放,到八九点钟就凋谢了;牵牛花大约在清晨四点钟打开喇叭,快到中午便收拢了;五点钟野蔷薇绽开笑脸;六点钟蒲公英和龙葵向你含笑点头;七点钟芍药开始争奇斗艳;到了太阳当头的时候,美丽的午时花才展现它的美貌;夜来香在夜幕降临后,不声不响地开始吐香……
植物知道时间,动物也是这样。东方欲晓,百鸟就开始啼鸣,日落西山,鸟入林,鸡上窝,躲在地洞里的老鼠却蠢蠢欲动了。猫头鹰似乎知道老鼠的底细,它白天睡觉,夜间到田野中巡逻捕鼠,不用小闹钟招呼,到时它自然就醒了。
不仅如此,连没有手表的昆虫也知道花儿开放和凋谢的时间:辛勤的蜜蜂一早飞向牵牛花,中午飞向午时花。至于夜蛾,它们是夜来香的客人,每天晚上总是准时去拜访它。
有人认为太阳的出没和潮汐的涨落为生物报了时,但这只是生物有规律活动的外在条件。在动植物身体的内部还有一个像钟表一样的机构,生物用它计量着时间。这个神秘的生命之钟,就叫“生物钟”。正是靠着生物钟,花草才能感知时间,昆虫才能按时“赴约”。 (有删改)
15.联系上下文,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熟知( )
A.成熟,植物的果实或种子长成。  
B.因常接触而知道得清楚。
C.程度深。
(2)东方欲晓( )
A.将要。 B.欲望。 C.想要,希望。
16.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一个________句,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17.短文从哪几个方面具体地写出了“自然界就是一座奇妙的活时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为什么自然界的生物能有规律地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ó zhuó
2. 水汽含量极少 氧气含量极少 表面温度低 没有磁场
3.C
4.B
5.表现科学探索过程的严谨性, 以及结果的来之不易。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完成本题可根据汉字所在的词语的意思来理解。薄在词语稀薄里的意思是“ 轻微,少”,所以薄在这里读作bó。着在词语着陆里的意思是“接触,挨上”,所以着在这里读作zhuó。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掌握。根据文章第一自然段我们可知在火星上难以生存是因为水汽含量极少;氧气含量极少;表面温度低;没有磁场。
3.根据划线句子里“百分之一”“百分之九十六”这些词语我们可知画线句子采用的说明方法是列数字。故本题选择C。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内容的理解。根据文章第二自然段可知为了对火星做进一步的考查,1975年美国发射了两艘宇宙飞船。所以为了进一步揭开火星的秘密,1975年美国科学家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发射飞船去火星实地考察,故本题选择B。
5.本题是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通过文章写科学家探索的过程我们可以知道科学探索过程的严谨性, 以及结果的来之不易。结合文章内容,语句通顺,言之有理即可。
6.大约两亿四千万年前。两条后腿粗壮有力,能够支撑起整个身体。和狗一般大小。
7.有的恐龙用两足奔跑;有的用四足行走;有些恐龙身长几十米、重达数十吨;有些身材小巧,体重不足几公斤;有些凶猛异常、茹毛饮血;有些温顺可爱,以植物为食。
8.只是一些猎食性恐龙。身体上和飞翔能力方面。
9.不能。“可能”表示猜测,去掉了意思就改变了。“可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解析】
6.本题考查对文章细节的理解与分析,通读全文,抓住关键信息,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根据“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三千万年前,它和狗一般大小,两条后腿粗壮有力,能够支撑起整个身体。”可得出答案。
7.本题考查对文章细节的理解与分析,通读全文,抓住关键信息,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根据“有些恐龙像它们的祖先一样两足奔跑,有些恐龙则用四足行走;有些恐龙身长几十米,重达数十吨,有些恐龙则身材小巧,体重不足几公斤;有些恐龙凶猛异常,是茹毛饮血的食肉动物,有些恐龙则温顺可爱,以植物为食。”可得出答案。
8.本题考查对文章细节的理解与分析,通读全文,抓住关键信息,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根据“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长得也越来越像鸟类:骨骼中空,身体轻盈;脑颅膨大,行动敏捷;前肢越来越长,能像鸟翼一样拍打;它们的体表长出了美丽的羽毛,不再披着鳞片或鳞甲。它们中的一些种类可能为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而转移到树上生存。这些树栖的恐龙在树木之间跳跃、降落,慢慢具备了滑翔能力,并最终能够主动飞行。”可得出答案。
9.本题考查对关键词的理解与分析,通读全文,抓住关键信息,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在本句中“可能”表示并不是完全确定,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所以不能去掉。
10.不容忽视的光污染
11. 人造光对动、植物造成危害的现象。 柔和的自然色彩。
12.A
13.C
14.列数字和举例子。为了具体形象地说明光污染对动物的影响很大。
【解析】
10.
考查拟写文章标题。本文主要介绍了光污染对动植物和人类的危害,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因此文章题目可以拟为“不容忽视的光污染”。
11.
考查词语解释。
(1)结合第三段第一句话可知光污染指的是人造光对动、植物造成危害的现象。
(2)结合第三段可知所谓生态颜色,就是柔和的自然色彩,如米黄、浅蓝、浅红等,而不是那种明亮刺眼的颜色。
12.
考查说明顺序。第一到三段主要写动物们受到光照会消耗原本用于繁殖、自卫和觅食的精力。第三段“环境学还发现,紧靠强光源的树木存活时间短,而且光合作用能力弱,氧气释放量少。”说明植物也会受光照的影响。最后一段写污染对人类也有较大的危害。
13.
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C项错误,受光污染影响,很多候鸟会迷失方向,因此而“死”,并不是撞击建筑物而死。
14.
考查说明方法。“美国芝加哥有一栋高楼每年都会‘杀死’1000—2000只候鸟。”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其中“1000—2000”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运用说明方法能更加直观准确的说明光污染对动物的危害。
15. B A
16. 过渡 承上启下
17.植物开花和凋谢的时间以及动物活动的时间。
18.因为除了太阳的出没和潮汐的涨落为生物报时以外,动植物身体的内部还有一个生物钟,生物用它计量时间,所以能有规律地活动。
【解析】
15.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中字词的解释的分析,词语“熟知”的“熟”意思是因常接触而知道得清楚。“东方欲晓”的“欲”意思是将要。
16.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划线句子的作用分析,结合划线句的位置位于文章中间,可以分析得出作用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17.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出短文从植物开花和凋谢的时间以及动物活动的时间这方面具体地写出了“自然界就是一座奇妙的活时钟”
18.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结合文章的内容可以得出,自然界的生物能有规律地活动因为除了太阳的出没和潮汐的涨落为生物报时以外,动植物身体的内部还有一个生物钟,生物用它计量时间,所以能有规律地活动。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