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单元拔高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单元拔高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06 09:33: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单元拔高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一撮(cuō)  蝙蝠(biān) 琥珀(pò)
B.渗透(shèn) 砌墙(qì) 一缕(lǔ)
C.胆怯(qiè) 脸颊(jiá) 澎湃(pài)
D.徜徉(cháng)绽放(zhàn) 尘垢(gòu)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荷包 荷花 荷枪实弹 B.刹车 古刹 刹那间
C.饮马 饮料 饮水思源 D.依据 据说 据理力争
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太阳放射的光芒替(dì)黑云镶(xiāng)了一道发光的金边。
B.车沿着蜿(wǎn)蜒(yán)的山道行驶,不一会儿就到了半山腰。
C.那道石缝太狭窄(zhǎi)了,他通过的时候不小心擦伤了额(é)角。
D.这种操作不仅(jǐng)会增加机器的负荷(hè),还有可能延长工人的工作时间。
4.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B.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
C.雪峰间的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
D.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伞。
二、填空题
5.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填序号)
①峭( )断( ) ②盘( )而( ) ③神( )气( )
④五( )缤( ) ⑤变化( )( ) ⑥金( )( )煌
我们沿着山路_______。路途中,我们不仅看到了______的野花,还看到了从______上倾泻下来的瀑布。来到山顶,一座_______的宫殿出现在我们眼前。眺望远方,顿时让人感觉到______。
三、语言表达
6.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怀着好奇心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太阳慢慢地上升。(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恰当的关联词把下面的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山上开满了映山红,花朵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山上开满了映山红,叶子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类文阅读
黄山归来不看岳
①有人说过,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意思是说,去过我国安徽省著名的黄山风景区,你会觉得它的美是第一的。暑假我去了一次黄山,真有这种感受。
②乘上缆车不久,一座座连绵不绝的青山立刻映入眼帘。那些山峰笔直地立着,仿佛是一个个守护黄山的士兵正等待着游客的检阅。
③黄山千姿百态的松树是最有特色的。所以,我们一下缆车,就直奔能看到松树的观景台,眼前都是苍翠的松树。它们大部分都弯曲着身子,不像白桦树一样笔直,也不像榕树那样粗壮,但是它们的姿态看起来却坚强有力,充满精神。我细细观赏起松树来。当我们到了一座山峰的最高处时,看到了一棵造型奇特的松树,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黑虎松。导游告诉我们,黑虎松在黄山十大名松中排名第二,因为它枝叶整体看起来很像草书中的“虎”字而得名。我仔细地看了看旁边石碑上写的草书“虎”字,又看了看这棵松树,嘿,还真像!之后我们还观赏了好像伸长了手臂在欢迎客人们到来的迎客松,松叶横向铺开像撑开的雨伞一样的雨伞松,还有那像两条相互缠绕嬉戏的巨龙一般的双龙松……都让我大开眼界。
④黄山的怪石也十分迷人。黄山上的那些奇形怪状的岩石,有的看起来妙趣横生,让人回味无穷;有的却险峻无比,好像马上要滚落下来一样,令人心惊胆战。我们来到一个怪石前,那石头叫“仙女弹琴”,仔细看着,真的像一个美丽的仙女半跪着,轻抚琴弦,悠扬的琴声在山间久久回荡。正当我陶醉的时候,妈妈让我看不远处那座陡峭的山峰。那里有一块石头,正如一只可爱的小狗,抬头望着月亮,好像是要到月亮上去看看。原来这就是有趣的“天狗望月”。每走一处,你总能看到许多独具特色的奇石,“狮子抢球”“猴子观海”“龟鱼对望”等,个个都形象逼真。
⑤黄山上还有神奇的云海、温泉和那些令人叹为观止的险峻山峰,这些都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中。
7.理解词语: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
妙趣横生:____________
叹为观止:____________
8.整体感知:读短文,填一填。
(1)“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意思是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
(2)短文中详细描写了黄山____________的松树和____________的岩石,简略写了云海、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9.提取信息:用“_______”画出文中表示游览先后顺序的词语或短语。
10.正确选择:作者作为重点进行具体描写的奇石是( )。
A.狮子抢球 B.猴子观海 C.龟鱼对望 D.仙女弹琴
11.分析判断:短文第③自然段写松树时,为什么要写白桦树和榕树呢?理由是( )
A.说明松树既不笔直,也不粗壮的特点。
B.把白桦树、榕树和松树进行对比,突出了松树坚强有力、充满精神的特点。
C.把白桦树、榕树和松树进行对比,表现了白桦树的笔直,榕树的粗壮。
12.语言运用:请从“狮子抢球”“猴子观海”“龟鱼对望”中选择一块石头,根据石头的名字展开联想,模仿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写几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龙岩游记(节选)
材料一:我们来到了福建省的龙岩。放眼望去,群山连绵,一个个山峰就像大海的波浪。在蔚蓝的天空中一只老鹰张着苍黑的翅膀一会儿俯冲一会儿升起一会儿平滑它像流星,像出弓的箭,又像搏击风浪的小舟。这情景,真叫人惊叹不已。
车子沿着山路慢慢行驶。深谷里,层林叠翠,绿树碧竹一浪一浪;峻崖上,野花簇簇,时有山涧清水直下。清水或滴珠,或一线,或几缕,或成瀑。穿过一望无垠的万亩婆娑的竹林,绿意盈盈映入眼帘。在壁立千仞的山峰上,怪石嶙峋,望之生畏。
过了好一阵子,才进入龙岩的江山旅游度假区。一到目的地,我就来到潺潺流淌的溪水边。溪水浅处及膝,水翻白花;深处约有两米,清澈见底。我坐在溪中的岩石上,听溪声叮咚四起,看凉风游东窜西……心中有说不出的惬意。(选自《龙岩游记》)
材料二:站在龙岩顶上,纵目远望,无数山头,铺天盖地,跌宕起伏在我们的脚下,宛若十二级台风震怒了大海,它奔腾、呼啸、汹涌,卷起无数的巨浪。收目近观,环山叠翠,几只白鸽,点缀在那一片绿色之中,使你想起“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诗句。那湖边的草地上,渔翁垂钓,小儿放牧;那湖中的波纹上,一叶小舟从彩虹下穿过,荡起水星点点,游离闪烁,变幻莫测;那明、黑二洞的水,像飘带,飘啊,飘啊,飘向龙岩湖。这些组成龙岩的整体形象,是那么自然朴实,优美动人。(节选自《龙岩游记》)
13.材料一的短文的写作顺序是(  )。
A.时间顺序 B.游览顺序 C.事情发展顺序
14.在材料一的短文中的内加入合适的标点符号。(  )
A., 。 , , 。 B., , , , …… C., 。 、 、 ……
15.材料一中作者分别在龙岩的哪些地方细细观赏了美丽景色?(  )
A.山外、山路上、江山旅游度假区
B.山路上、山谷、江山旅游度假区
C.山峰、山谷、江山旅游度假区
16.材料二中写了龙岩的哪些景色?(  )
A.群山、台风、大海、渔翁垂钓、小儿放牧、龙岩湖
B.群山、牛羊、渔翁垂钓、小儿放牧、龙岩湖
C.群山、大海、渔翁垂钓、小儿放牧、龙岩湖
D.群山、白鸽、草地、渔翁垂钓、小儿放牧、龙岩湖
17.两篇材料都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18.表达与交流。
春天已经过去,学校组织去春游了吗?哪些景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呢?请以“春游”为题,写一篇习作。如果没有开展春游,也可以写写印象最深的一次游览。题目自拟。
要求:(1)按照游览的顺序写;(2)把游览过程写清楚;(3)把重点景物的特点写出来;(4)用上过渡句,使景物的转换更自然;(5)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解析】

2.D
【解析】

3.C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
A选项“替”读音为tì。B选项“蜿蜒”拼音为wān yán。D选项“仅”拼音为jǐn。
故答案为C。
4.B
【解析】

5. 壁 崖 曲 上 清 爽 彩 纷 多 端 碧 辉 ② ④ ① ⑥ ③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补充词语及选词填空。
峭壁断崖的意思是:形容山崖非常陡峭严峻。也可引申解释为无法攀越,不可超越。
盘曲而上的释义:形容路很陡峭,需要像蛇一样盘着山慢慢前进。
神清气爽,汉语词语,意思是形容人神志清爽,心情舒畅;也形容人长得神态清明,气质爽朗。出自宋·李昉《太平广记》。
五彩缤纷是一个汉语成语,表示颜色繁多,色彩绚丽,十分好看的样子。出自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变化多端,汉语词语,意思是形容变化极多,也指变化很大。出自《古今小说·陈从善梅岭失浑家》。
金碧辉煌,汉语成语,意思是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光彩夺目,比喻陈设华丽。出自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补遗。
对于选词填空,同学们可以根据词语的意思,放在句子中揣摩,以此来确定所选的词语。
6. 这是伟大的奇观。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一学期又快结束了。 我仰卧在小船里。 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 颐和园是公园。 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还是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解析】
【详解】
(1)本题考查的是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
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
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
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2)本题考查的是用所给词语造句,首先要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根据词语的含义,写出符合词义的句子,要注意该词语在句子中是否合适,所写句子是否通顺,是否符合逻辑和语义连贯。
(3)本题考查学生缩句的能力。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缩句要将句子缩到最短,保留其原始的主谓宾结构即可。
(4)本题考查学生改写拟人句的能力。拟人句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给太阳加上人的言行、动作、思想均可,要保证句子通顺。
(5)本题考查学生缩句的能力。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缩句要将句子缩到最短,保留其原始的主谓宾结构即可。
(6)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句子表达了一种条件关系,所以用关联词“无论……都……”合成一句话即可。
故答案为:
(1)这是伟大的奇观。
(2)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一学期又快结束了。
(3)我仰卧在小船里。
(4)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
(5)颐和园是公园。
(6)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还是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7. 形容岩石洋溢着美妙的意趣。 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8. 去过黄山之后也就不用再去看五岳了 黄山风景的美是第一的 千姿百态 奇形怪状 温泉 险峻的山峰
9.乘上缆车不久 一下缆车 到了一座山峰的最高处时 之后 每走一处
10.D
11.B
12.那块叫“龟鱼对望”的石头可真有趣,好像一只乌龟和一条鱼正深情地凝视着对方,可能在讲悄悄话呢!
【解析】

13.B
14.B
15.C
16.D
17.表现了作者对福建龙岩的喜爱,对大自然风光的赞美之情。
【解析】

18.例文:
春游
暖暖的阳光,暖暖的风,一起从车窗涌进来,直把我的两眼眯得睁不开。我催问爸爸:“什么时候到呀?”爸爸说:“唐朝孟郊写过这样一首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他走马观花,我们开车观花,你着什么急?”爸爸又接着说:“还有一句诗‘满怀春色向人动,遮路乱花迎马红’”。我问:“什么意思?” “我开车,让妈妈给你说,再当导游。”经妈妈一讲,车窗外的景色真的和诗里一模一样,太神奇了!我被迷住了。
下车了,我们爬上一座小山。漫山的花儿一下子把我包围起来。粉白的杏花一大片一大片的,我都不知该钻到哪一片了。我仔细地观赏着杏花瓣,花蕊是黄色的小点点,在风中摇摆。引来了一只小蜜蜂,它的两条腿上沾满了花粉,沉甸甸的两颗小球,让我为小蜜蜂捏了一把汗。一阵风吹来,下起了杏花雨。我蹲下来捡花瓣,捡着捡着,看见一只小蚂蚁正搬起一片花瓣,好神奇呀!这时我忽然发现枯草里冒出了小绿芽,绿芽在枯草、落花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精神。一棵不知名的小草举着紫色的小花闯入我的眼帘,我忍不住问爸爸:“我什么时候开花呀?”爸爸哈哈大笑:“你天天开花呀!”
休息的时候,我爬上了一棵山楂树,斜躺在树枝上,望着蓝天,在阳光下我仿佛脱下外套变成一只蝴蝶飞了起来……
【解析】
【详解】
本次习作是游记,而且是以“春游”为命题的。写游记先回忆游览的景物,按照游览顺序描写景物,做到条理清晰、有次序;然后抓住游览重点,看到的景物虽多,但不能都详写,不然就成了记流水账;开头和结尾要简略写,但时间、地点和人物要交待清楚;倾注自己的感情,使读者从中受到启迪教育。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