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精选阅读题专练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春潮
北方的二月,春天在进攻,冬天在撤退。
山的背阴处虽然还寒气凛凛,可是寒冷的威力已衰竭。朝阳处雪已融化,雪水顺着斜谷流过来,冲开了山涧溪水的冰面。那巨大的冻结在岩层上的瀑布也开始活动了,流水声一天天越来越大地响起来,最后成为一股汹涌的奔流,冲到山下,流进大江。那冰封的大江在春天太阳的照射下,在山中雪水的冲击下,逐渐变酥了,变软了,颜色也变暗了。
终于有一天,在黎明的寂静中,突然传来了山崩地裂的声响——开江啦!风从窗缝里挤了进来,激动地向我耳语着:快去看啊,大江复活了!它扯着我的衣襟向江岸奔去。我和人们一起站在江岸上,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只见整个大江的坚冰崩溃了。被禁锢了一冬的大江奔腾着,汹涌着,以它那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开了坚冰,呼叫着,撞击着。①一块块巨大的冰排,被江水推动着,山一样地竖了起来,又摔倒下去,②发出咔嚓咔嚓的声响,③溅起一片片雪白的浪花。滚滚的春潮把坚冰击溃了,淹没了,迫使它驯服地和残冬一起向远方流去。
春水在阳光下欢笑着,在清风中舞蹈着,仿佛在告诉沿途碰到的每一个人,每一棵树,每一株刚刚露出地面的小草: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1.从第2自然段中找出三至四个能表现“春天在进攻,冬天在撤退”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挤”和“扯”表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描写景色一般从以下方面进行: A.描绘形状;B.描摹声音;C.描写颜色。说说文中画“ ”的句子中①②③三处分别是从什么方面进行描写的。(填序号)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
4.下面哪个词语最有力地表现了春潮的力量?( )
A.奔腾汹涌 B.不可抗拒 C.山崩地裂
5.第4自然段中,春水告诉大地一个什么消息呢?这一段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
我家门前的小溪流
我家门前有一条小溪流——极平常极平常的溪流。水位最高时,水面也就四米高;水浅时,鼓足了劲儿,一下子就能跳过去。溪岸长着几株婆娑的柳树和一棵小桃树,对岸便是稻田。
这一切,都是那样平常,没有任何值得夸耀的地方。然而,我却非常喜欢它。
“当……当……”时钟刚敲了四下,我就来到了溪边,眼前一片朦胧,过了一会儿,从溪底看见天空中稀稀疏疏地点缀着几颗星星,像有一长串珍珠镶嵌在黑缎子似的天幕上。夜幕渐渐合拢,眼前的小溪展开了一幅动人的画卷。瑰丽的朝霞映红了半边天,也将绚烂的色彩柔和地晕染在溪水里。胭脂红、玫瑰红、金红、橘黄、金黄、柠檬黄、紫罗兰、孔雀蓝、湖蓝,五光十色,美丽动人,像燃烧的熊熊火焰,像销熔的灿灿黄金,像浮动的道道彩绸。啊,真想不到,小溪竟是这样的美!从此,我对小溪着了迷。上学前,放学后,我都要去看看它,好像看望我的老朋友。
我爱溪中的流水声。我爱溪中变幻无穷的景致。
6.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到相应的词语写下来。
(1)模模糊糊,看不清。 ( )
(2)向人显示(自己有本领、有功劳、有地位势力等)。( )
(3)形容不断地改变。( )
7.请用横线画出文中既是排比又是比喻的句子。
8.文中第3自然段连用了9个描写颜色的词语,请读一读,记一记。你能再写出两个这样的词语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作者喜欢小溪的原因是( )
A.因为它极为平常,朴实无华。
B.因为它为我们提供用水,默默地为人们奉献。
C.因为它有悦耳的流水声,并且在溪水中能看到五光十色、变幻无穷的景致。
10.文中画“____”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 )
A.点明中心。 B.承上启下。 C.总结全文。
训练15
我爱我的语文书
我不爱那小巧玲珑的玩具,不爱那漂亮时兴旺的服装,你问我到底爱什么,我将自豪地对你说:我爱我的语文书!
每当新学期开始的时候,我第一个盼望的就是新语文书。我一拿到手,就迫不及待地一页一页地看下去。
每当上语文课时,我瞪大双眼,看着老师写在黑板上的字,倾听老师的讲解,生怕放过一个字。
每当清早霞光四射的时候,我就坐在窗前,放声朗读课文,一遍,两遍,三遍……毫不厌倦。
啊!语文书,我该怎么感谢你呢?你像一位亲切而耐心的知识老人,从拼音“ɑ、o、e”起,到深奥的古诗,都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讲解;你把我们带到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使我们认识了安徒生笔下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你带我们与标点符号交朋友,让我们熟悉它们的用法……
岁月在流逝,转眼就过了5个春秋,你也源源不断地把知识送给了我们,使我懂得怎样看书,怎样作文。当我提笔写这篇文章时,不禁心潮起伏,说不完对你的感谢!
啊,我爱的语文书,我全心爱着的语文书!
11.按“我爱语文书”,“我感谢语文书”,“我全心爱着的语文书”三个意思分段。(用“||”表示)
12.短文中第2、3、4自然段都是具体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成语写下来。
(1)形容器物的小而精巧。( )
(2)形容连续不断。( )
14.各用一个成语表示下列意思。(可用文中的,也可自选)
(1)每学期我一拿到新书就想看的心情。( )
(2)上语文课时我的神情。( )
(3)每天清晨我一遍遍朗读课文时的神态。( )
15.用“_____”画出描写语文书的作用的句子。
16.本文的写法是(在正确答案后面的括号里打“√”):
(1)借物抒情。( ) (2)借物喻理。( ) (3)借物喻人。(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野菊花
你见过生长在山坡野地上的野菊花吗 你喜爱那漫山遍野的野菊花吗 也许,它不惹人注目,因为它只不过是一朵朵普普通通的小花。
我特别喜爱野菊花。记得小时候在南方外婆家,一年秋天,外婆带我到野外去玩,只见满山盛开着黄茸茸的野菊花。它那小小的绿色叶片衬托着黄色花朵,好看极了。当它没有开花的时候,人们往往以为是一棵棵小草。秋天,一旦绽放,它就很美,美得自然,美得朴实。它没有兰花的芬芳,更没有牡丹的富态华贵。但它生命力很强,花期也长,到了深秋初冬时节,百花凋谢,它却依然开放。
外婆告诉我,野菊花还有很多用途。那天我爬上山坡去摘花时,不小心滑了一跤,脚上擦破皮出血了,我直叫痛,这时外婆马上摘下几朵盛开的野菊花,挤出汁,敷在我的伤口上。我觉得清凉清凉的,不几天伤口就好了。外婆说,野菊花有消毒止血的功能。解放前穷人治伤买不起药,就用干的野菊花熬水洗伤口,还真管用。外婆又说,野菊花还能清热败火,治感冒。我没有想到野菊花有这么多用途。
长大回到北方上学以后,心里总是惦记着野菊花。假期去外婆家总要摘不少带回来。妈妈教我把野菊花洗净晒干,泡茶喝,我喝过红茶、绿茶,可从没有喝过野菊花茶。泡一杯,尝一口,只觉得沁人的清香直入肺腑,真顶得上清凉饮料哩。
野菊花土生土长,朴实无华 ,却默默无闻无私地向人们奉献着。我觉得人不应该有一点野菊花的精神吗? 像它那样不求索取, 只是给予。
我愿做一朵小小的野菊花。
17.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关词语写下来。
①招引(别人)把注意力集中在某种事物上。 ( )
②形容数量很多、范围很广、声势很大。 ( )
③形容质朴、实在、不浮华。 ( )
18.选字填空
坡 破 披 波
( )烂 ( )肩 山( ) ( )纹
漫 慢 满 瞒
缓( ) ( )画 隐( ) ( )意
19.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野菊花生长在( ),它的美是( )的,是( )的,野菊花功能很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野菊花土生土长,朴实无华 ,却默默无闻无私地向人们奉献着。我觉得人不应该有一点野菊花的精神吗? 像它那样不求索取, 只是给予”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你喜欢什么花?它有什么值得你学习的精神或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衰竭、融化、流、冲、响、酥、软。
2.拟人。表现了春风不可抗拒的力量,说明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3. A B C
4.B
5.春天来了。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到来的欣喜之情以及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解析】
略
6. 朦胧 夸耀 变幻无穷
7.胭脂红、玫瑰红、金红……像浮动的道道彩绸。
8.草绿、葡萄紫。
9.C
10.B
【解析】
略
11.1—4自然段为第一段,5—6自然段为第二段,其他的为第三段。
12.我爱语文课本。
13. 小巧玲珑 源源不断
14. 迫不及待 目不转睛 津津有味
15.从第5自然段中的“你像一位亲切……”到这一段完。第6自然段中“你也源源不断……”到“怎样作文”。
16.①
【解析】
11.略
12.略
13.略
14.略
15.略
16.略
17. 惹人注目 漫山遍野 朴实无华
18. 破 披 坡 波 慢 漫 瞒 满
19. 山坡野地 自然 朴实 消毒止血;清热败火,治感冒。
20.示例:这句话写出了野菊花朴实无华,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原意向野菊花学习的美好的愿望。
21.示例:喜欢。他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品质值得我学习。
【解析】
略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