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9.1压强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 ![]() | |
格式 | docx | ||
文件大小 | 1.2MB | ||
资源类型 | 教案 | ||
版本资源 | 人教版 | ||
科目 | 物理 | ||
更新时间 | 2022-03-05 10:24:20 |
C.ρ甲>ρ乙,p甲>p乙 D.ρ甲>ρ乙,p甲
9.如图所示,用手将图钉缓慢压入墙面,若手对图钉帽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1、p1,图钉对墙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2、p2,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F1
A.M对桌面的压强变大,压力不变,摩擦力不变
B.桌子对地面的压强不变,压力也不变
C.M对桌面的压强变小,压力不变,摩擦力变大
D.桌子对地面的压强变大,压力不变
二、填空题
11.载重汽车的轮胎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增大______力,轮胎做的比较宽大,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汽车对地面的______,司机要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______产生的危害。
12.一位质量为70kg的运动员背着15kg的装备在雪地行走。假设他每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70cm2。(g取10N/kg)
(1)他对地面的压力为______N,当他单脚着地时对地面的压强为______Pa;双脚着地时对地面的压强为______Pa;
(2)当他脚蹬滑雪板(每块滑雪板长约1.5m,宽约12cm)在雪地水平滑行时,两块滑雪板所受的总重力是50N,他对雪地的压强约是______Pa。
13.如图所示,甲、乙是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质量均匀的长方体,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p甲∶p乙=4∶3,甲的高度是20cm,乙的高度是30cm,它们的底面积之比S甲∶S乙=3∶2,若将甲、乙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相同的体积后,则两长方体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之比△p甲∶△p乙=___________。若将甲、乙分别沿竖直方向切去各自总体积的相同比例,再把切去部分叠放到对方剩余部分的上表面后,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则切去部分的体积与未切去前的总体积之比为___________。
14.如图所示,轻质弹簧测力计的吊环和挂钩通过水平细线连接甲、乙两个物体,已知物体甲重5N、底面积为10cm2,物体乙重11N、底面积为30cm2,当甲、乙都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N,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______Pa。
三、简答题
15.为了方便盲人行走,在马路两旁的人行道上铺设了有凸棱的盲道,如图所示.放学后张明走在盲道上,感觉到脚有些不舒服,从物理学角度分析这是什么原因?
16.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位同学站在相同的雪地上,如图所示,请解释乙比甲陷得更深的原因 _____.
17.如图是我国选手参加2020全英羽毛球公开赛时的情景,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面问题:
(1)羽毛球的质量很小,当运动员用力扣杀时,它的运动状态很容易改变。而质量相对较大的网球在受到同样扣杀力的时候,运动状态却不那么容易改变,请你说明原因。
(2)运动员所穿的运动鞋鞋底很软,脚踩到上面很舒服,请你说明原因。
1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无砟(zhǎ)轨道的高速列车
无砟轨道(如图甲)的路基不用碎石,铁轨和轨枕直接铺在混凝士上。这可减少维护、降低粉尘等。沪宁城际高速铁路将建成投入运营,标志着我省进入了高速铁路时代。高速列车在无砟轨道上运行时如子弹头般穿梭而过,时速可达350千米(如图乙)。传统铁路的钢轨是固定在枕木上,之下为小碎石铺成的路砟(如图丙)。
(1)列车设计为子弹头型,目的是为了在运行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增大坐垫与人的接触面积,是为了减小臀部所受的___________;
(2)列车在匀速行驶过程中,列车的动力_______阻力(填“>”、“<”或“=”);快到站点时,列车鸣笛声是通过_______传入人耳的。
(3)传统的铁路轨道路砟和枕木的作用是( )
①增大受力面,防止铁轨因压力太大而下陷到泥土里
②可以减少噪声和列车振动
③可以减少维护、降低粉尘
④可以吸热、增加透水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沪宁两地高速铁路线长是297km,若列车从南京到上海用时54min,则它行驶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km/h。
(5)质量为4000t的列车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运行时,所有车轮跟铁轨接触的总面积为0.8m2,列车对铁轨的压强为________Pa(g取10N/kg)。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解析】
【详解】
A.月球车的宽大轮子,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A符合题意;
BCD.磨得很薄的刀刃、啄木鸟的尖喙、尖锐的逃生锤尖,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B
【解析】
【详解】
实心均匀正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从虚线处将其沿竖直方向截成大小不同的甲、乙两块,则两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由于甲、乙的密度和高度都相等,所以它们对桌面的压强也相等,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3.D
【解析】
【详解】
A.当把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由重力引起的,压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但有时压力与重力无关(如向墙上按图钉的压力与图钉的重力大小无关),所以说物体越重,压力不一定越大,故A错误;
B.根据压强公式,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故B错误;
C.根据压强公式,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受力面积与接触面积以及底面积等不是一回事,故C错误;
D.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自由放置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压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当再给物体施加一个向下的力时,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于物体的重力,故D正确。
故选D。
4.D
【解析】
【详解】
A.用毫米刻度尺测量了这包纸的厚度,应该是5.00cm,由题中信息知
故A不符合题意;
B.一包纸平铺时的总面积
这包纸的质量
一张纸的质量为
故B不符合题意;
C.这包纸的体积
这包纸的密度
故C不符合题意;
D.这包纸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为
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
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5.A
【解析】
【详解】
A.书包肩带比较宽大,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A正确;
B.破窗锤敲击端做成锥状,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B错误;
C.菜刀要经常磨一磨,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C错误;
D.拦河坝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为了承受更大的液体压强,不是为了减小压强,故D错误。
故选A。
6.B
【解析】
【详解】
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向右缓慢地推木板的过程中,木板对桌面的压力F不变,向右缓慢地推木板的过程中受力面积变小,由可知,木板对桌面的压强p变大;向右缓慢地推木板的过程中,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摩擦力f不变。
故选B。
7.D
【解析】
【分析】
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
【详解】
滑雪运动员穿有滑雪板,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这样滑雪运动员就不易陷入雪地。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8.C
【解析】
【详解】
由图可知,正方体甲的高度小于乙的高度,即h甲<h乙,则水平切去相同高度后,甲的高度仍然小于乙的高度,即h甲′<h乙′,由题意知,切去后剩余部分甲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即p甲′=p乙′,则由公式p=ρgh可知
ρ甲>ρ乙
由于切去的部分高度相同,且ρ甲>ρ乙,根据p=ρgh可知,切去部分的压强
Δp甲>Δp乙
由此可得
p甲′+ΔP甲>p乙′+Δp乙
即
p甲>p乙
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9.B
【解析】
【详解】
AC.对图钉进行受力分析,图钉受到了手对其向右的压力,还受到了墙对图钉向左的支持力,由于钉子处于静止状态,故手对图钉的压力与墙对钉子的支持力是平衡力,手对图钉的压力与墙对图钉的支持力大小相等,墙对图钉的支持力和图钉对强的压力是相互作用力,这两个力也是大小相等,故手对图钉帽的压力等于钉对墙面的压力,故AC错误;
BD.根据可知,压力相同,但是图钉与墙之间的受力面积比图钉与手之间的受力面积小,故图钉对墙的压强大于手对图钉的压强,故B正确;D错误。
故选B。
10.B
【解析】
【详解】
A.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木板M推到桌子中央的过程中,木板对桌面的压力F不变。因在此过程中,木板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变大,受力面积变大,所以,由可知,长木板对桌面的压强变小,故A错误;
B.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木板M推到桌子中央的过程中,桌子对地面的压力始终等于木块和桌子的重力之和,且受力面积不变,桌子对地面的压力不变,压强不变,故B正确;
C.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大小有关,木板受桌面的摩擦力不变,故C错误
D.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木板M推到桌子中央的过程中,桌子对地面的压力始终等于木块和桌子的重力之和,且受力面积不变,桌子对地面的压力不变,压强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11. 摩擦 压强 惯性
【解析】
【分析】
【详解】
[1]汽车轮胎表面做有花纹,其目的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防止打滑。
[2]轮胎做的比较宽大,其目的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保护路基。
[3]司机要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少因惯性造成的交通事故二带来的危害。
12. 850 5×104 2.5×104 2.5×103
【解析】
【详解】
(1)[1]质量为70kg的运动员背着15kg的装备在雪地行走,他对地面的压力等于他和装备的总重力,即
[2]当他单脚着地时与地的接触面积为
单脚着地时对地面的压强为
[3]双脚着地时与地的接触面积为
双脚着地时对地面的压强为
(2)[4]当他脚蹬双板滑雪板在雪地水平滑行时,他对雪地的压力为
受力面积为
他对雪地的压强为
13. 4:3 0.2
【解析】
【分析】
【详解】
解:(1)对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质量均匀的长方体,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其重力,长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所以,甲、乙长方体的密度之比
若将甲、乙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相同的体积后,减小的压力等于减小的重力
根据可得,两长方体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之比
(2)由
G=F=pS
可得,两长方体的重力之比
若将甲、乙分别沿竖直方向切去各自总体积的相同比例k,再把切去部分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表面后,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分别为
F甲′=(1﹣k)G甲+kG乙=(1﹣k)G甲+k×G甲=(1﹣0.5k)G甲
F乙′=(1﹣k)G乙+kG甲=(1﹣k)×G甲+kG甲=(0.5+0.5k)G甲
受力面积分别为
S甲′=(1﹣k)S甲
S乙′=(1﹣k)S乙=(1-k)S甲
因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根据压强公式有
即
解得
k=0.2
【点睛】
本题为复杂固体压强的计算,考查了压强公式和密度公式、重力公式、体积公式的综合应用等,正确表示出最后一问中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受力面积是关键,难度较大。
14. 5 2000
【解析】
【详解】
[1]物体甲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甲=5N和竖直向上的弹簧的拉力F而处于平衡状态,由二力平衡条件得
F=G甲=5N
因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
[2]物体乙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乙=11N、竖直向上的弹簧的拉力为5N、竖直向上的地面的支持力FN作用而静止,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得
G乙=F+FN
故
FN=G乙-F=11N-5N=6N
因乙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乙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也是6N,乙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15.人走在盲道上,人对盲道的压力不变,人踩在盲道上受力面积减小,人对盲道的压强会增大,盲道对脚的压强也会增大,所以脚会感到不舒服.
【解析】
【详解】
“盲道”的地砖表面有一棱棱凸起的部分,人走在盲道上,人对盲道的压力不变,人踩在盲道上受力面积减小,根据压强公式,人对盲道的压强会增大,盲道对脚的压强也会增大,所以脚会感到不舒服.
16.雪地受到的压力:F=G=mg,F甲=F甲 S甲>S乙,根据p=F/S p甲<p乙
【解析】
【详解】
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位同学站在相同的雪地上,对雪地的压力相同: ,甲同学站在雪橇上,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大,乙同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小,即S甲>S乙,由压强公式 ,可得:p甲<p乙,因此乙比甲陷得更深.
17.(1)见解析;(2)见解析
【解析】
【分析】
【详解】
(1)羽毛球质量小,惯性小,所以容易改变其运动状态,质量相对较大的网球,惯性大,不容易改变其运动状态。
(2)运动员所穿的运动鞋鞋底很软,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脚踩到上面很舒服。
18. 减小空气阻力 压强 = 空气 B 330 5×107
【解析】
【详解】
(1)[1][2]列车设计为子弹头型,目的是为了在运行过程中减小空气阻力;在保持压力一定情况下,增大坐垫与人的接触面积,是为了减小臀部所受的压强。
(2)[3][4]列车在匀速行驶过程中,在水平方向上二力平衡,列车的动力等于阻力;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快到站点时,列车鸣笛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3)[5]传统铁路的钢轨是固定在枕木上,之下为小碎石铺成的路砟,路砟和枕木的作用是增大受力面,防止铁轨因压力太大而下陷到泥土里,减少噪声和列车振动,并吸热、增加透水性,但不能降低粉尘;故选B。
(4)[6]沪宁两地高速铁路线长是297km,若列车从南京到上海用时54min,则根据速度计算公式,它行驶的平均速度是
(5)[7]列车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运行时,对铁轨的压力等于自身重力,再根据压强公式可知列车对铁轨的压强为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