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9.2液体的压强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9.2液体的压强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3-05 10:25: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9.2 液体的压强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将未装满水且密闭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如图所示,两次放置时,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分别是pA和pB,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力分别为FA和FB,则(  )
A.pA>pB,FA>FB B.pA<pB,FA=FB C.pA<pB,FA>FB D.pA=pB,FA<FB
2.一个密封的圆台状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内装5N的水,则关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大于5N
B.水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5N
C.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小于5N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3.如图所示,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ρ酒精<ρ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盛的是酒精,乙盛的是水 B.在距各自液面相同深度的A、B两点压强相等
C.甲容器比乙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小 D.甲、乙两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相等
4.如图所示的装置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茶壶 B.盆景的自动给水装置
C.锅炉水位计 D.排水管的“反水弯”
5.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着底面积相等的甲、乙两容器,分别装有同种液体且深度相同,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压强分别用F甲、F乙、p甲、p乙表示,则(  )
A.F甲 = F乙 ,p甲 = p乙 B.F甲 = F乙 ,p甲 > p乙
C.F甲 > F乙 ,p甲 = p乙 D.F甲 > F乙 ,p甲 > p乙
6.小强同学自己做帕斯卡桶实验,如图所示找一个喝过了的饮料瓶倒入大半瓶水,将一根较长的细铜管上端套上塑料漏斗,下端插入饮料瓶开口中,向管中倒入几杯水,结果实验失败。对这个实验的分析或评价正确的是(  )
A.帕斯卡所做的实验有偶然性
B.帕斯卡所做的实验是错误的
C.他所做与帕斯卡桶实验无关
D.应将瓶先装满且插管处密封
7.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薄壁圆柱形容器A和B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两液面保持相平。现从两容器中抽出部分液体后,其液面仍保持相平,若此时甲对A底部的压力大于乙对B底部的压力,则抽取前,甲、乙各自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A、pB和压力FA、FB的关系是(  )
A.pA<pB,FA<FB B. pA<pB,FA>FB
C. pA>pB,FA<FB D. pA>pB,FA>FB
8.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在水中,下列做法能够使图中压强计的U形管两边的液面高度差减小的是(  )
A.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向下移动一段距离
B.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改放在同样深度的酒精中
C.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在原处转动180°
D.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换成面积大一些的,但仍放在原深处
9.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酒精和水。把甲、乙两个金属球分别浸没于酒精和水中(已知液体不溢出,ρ酒精<ρ水),此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也相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球质量大于乙球质量 B.甲球质量小于乙球质量
C.甲球密度大于乙球密度 D.甲球密度小于乙球密度
10.水平桌面上放有甲、乙两个装有不同液体的相同容器,把两个完全相同的实心物体分别缓慢放入两容器中,物体静止时如图所示且液面恰好相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比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小
B.物体静止时,两个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强一样大
C.物体静止时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比乙对桌面的压力大
D.物体在甲容器液体中受到浮力比在乙中受到的浮力小
二、填空题
11.如图船由下游通过船闸驶向上游的示意图。当打开______时,下游跟闸室构成连通器,室内的水流出,待闸室里的水面跟下游水面相平时,打开D,船驶入闸室。关闭B和D,再打开______时,闸室跟上游构成连通器,上游的水流进闸室,闸室水位逐渐上升,待闸室水面跟上游水面相平时,打开______,船就可以驶出闸室,开往上游。
12.如图所示,粗细不同的两段玻璃管,下方与一个装有部分水的U形管相通,静止时,U形管左右两端的水面是______的。当从管的一端吹气时,U形管中______(选填“A”或“B”)端液面上升。
13.如图所示仪器是_______,为了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方向的关系,保持金属盒的_______和液体密度不变,改变金属盒的_______,从而观察并记录_______来比较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
14.如图甲,在一档中央电视台拍摄的节目中,实验员正在亲身实践:当汽车被水浸没,该如何逃生(此操作危险,切勿模仿)。工作人员将汽车缓缓浸入水中,坐在车里的实验员尝试推开车门逃生他们用传感器测出了车门受到的外部水的压力,如图乙。如果某个时刻,车门底部处在水下10厘米处,则车门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为______帕。我们从图乙中看到,当车门受到水的压力为9.19千牛时,门打不开,而当车门受到的压力增大到10.06千牛时,车门反而打开了,猜测此时车里______(选填“充满水”或“没有水”),解释此时可以打开车门的原因______。
三、简答题
15.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当从右向左往玻璃管中玻璃管吹风时,U形管中液面有何变化?请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16.在远洋轮船的船舷上,都漆着五条“吃水线”,又称“载重线”,如图所示,其中标有W的是北大西洋载重线,标有S的是印度洋载重线,为什么北大西洋和印度洋载重线位置不同?
17.小丽想用压强计比较两种不同液体的密度大小。如图所示,甲、乙两液体分别装在两相同规格的容器中,液面相平。小丽将压强计的探头先后浸没在两杯液体同一深度中,分别记下压强计U形管两侧的液柱高度差H甲和H乙。她发现H甲小于H乙,于是得到甲杯中液体的密度较小。你认为小丽的说法是否正确?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18.2003年3月下旬,香港淘大花园爆发“SARS”,经香港卫生署及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发现引起淘大花园“SARS”病毒大面积传播的原因之一是当地一些家庭很少使用地漏(如图所示)排泄地面上的污水,从而造成与卫生间地漏相连的U形存水弯头内没有存满足够的水,有的甚至是干的,因此不能正常发挥作用.请你从物理学的角度对上述事件的原因作出简要分析.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详解】
AD.由图可知,倒放时瓶中水的深度较大,根据p=ρgh可知,倒放时水对瓶盖的压强较大,即pA<pB,故AD不符合题意;
BC.正放时,瓶子中的水柱是粗细相同的,瓶子底部受到的压力等于瓶中水的重力;倒放时,瓶子中的水柱上面粗,下面细,瓶子的侧壁承担一部分水压,瓶盖受到的压力小于瓶中水的重力;瓶中水的重力是一定的,所以正放时水对瓶底的压力大于倒放时水对瓶盖的压力,即FA>FB,故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2.A
【解析】
【详解】
水对容器底的压力F=pS=ρghS,即水对容器底的压力是以S为底面积、h为高的这部分液柱所产生的压力,由图可知这部分液柱比容器内的水多,所以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大于水的重力,即大于5N。
故选A。
3.D
【解析】
【详解】
A.已知甲乙容器中液体的质量相等,又因为酒精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根据可知体积多的液体为酒精,故甲为水,乙为酒精,故A错误;
B.两容器距各自液面的深度相同,即A、B两点所处的深度相同,而液体的密度不同,所以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知A、B两点的压强不相等,故B错误;
CD.对于直壁容器,液体对容器底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液体的质量相同、重力相同、压力相同,故甲容器与乙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相同,且容器的底面积相同,由知,甲乙两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相等,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4.B
【解析】
【分析】
【详解】
A.茶壶的壶嘴和壶身上端开口,下部连通,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故A不符合题意;
B.盆景的自动给水装置中,瓶内的液面是封闭的,不符合连通器的特点,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故B符合题意;
C.锅炉水位计上端开口,下部连通,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故C不符合题意;
D.排水管的“反水弯”是上端开口,下部连通,即是连通器原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A
【解析】
【详解】
由可知,当两容器装有同种液体且深度相同时,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相等;由可知,当两容器所受液体压强和底面积相同时,其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力相等。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D
【解析】
【分析】
【详解】
在帕斯卡桶实验中,桶中要先装满水且处于密封状态下,再往长细管中加水,由公式p=ρ液gh可知,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成正比,当细管中加满水时,大大增加了水的深度,使得桶受到水的压强很大被胀破;小强同学在实验中,由于没有将瓶先装满水且在插管处密封瓶口,使得加入的水从瓶口溢出,不能胀破饮料瓶,实验失败,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7.D
【解析】
【详解】
因为两容器液面相平,抽出部分液体之后液面仍然相平,所以抽出液体的高度相同。由图可知,容器底面积SA<SB,由V=Sh可知,液面相平,高度h相同,所以VA<VB,由于甲对A底部的压力大于乙对B底部的压力,所以G甲>G乙,即m甲>m乙;由公式可知,两液体的密度关系为ρA>ρB,根据柱形容器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ρgh可知,pA>pB。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
F=pS=ρghS=ρgV=mg=G
所以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A>FB,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8.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压强计金属盒下移动一段距离,深度增加,由p=ρgh得,压强会增大,U形管两边的液面高度差增大。故A不符合题意;
B.酒精的密度比水小,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改放在同样深度的酒精中,由p=ρgh得,压强变小,U形管两边的液面高度差减小。故B符合题意;
C.原处转动金属盒只改变了方向,而未改变深度,由p=ρgh得,压强不变,U形管两边的液面高度差不变。故C不符合题意;
D.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换成面积大一些的,但仍放在原深处,而未改变深度,由p=ρgh得,压强不变,U形管两边的液面高度差不变。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D
【解析】
【分析】
【详解】
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酒精和水,把甲、乙两个金属球分别浸没于酒精和水中,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也相等,,根据
F桌面=p桌面S
可知,桌面受到的压力相等;由于
F桌面=G容+G液+G球
所以,甲、乙两个金属球的重力相等,由G=mg可知
m甲=m乙
把甲、乙两个金属球分别浸没于酒精和水中后液面上升,液体对容器底压强增大,由题知,此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即:容器底部增大的液体压强也相等,已知
ρ酒精<ρ水
由Δp=ρgΔh可知
Δh酒精>Δh水
说明甲排开酒精的体积大于乙排开水的体积,金属球在两液体中浸没,则
V排=V球
所以
V甲>V乙
根据可知,甲球密度小于乙球密度,即
ρ甲<ρ乙
故选D。
10.C
【解析】
【详解】
A.把完全相同的两个物体放入液体中后,甲容器中物体漂浮,物体的密度小于甲液体的密度,乙容器中物体悬浮,说明物体的密度等于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所以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较大,故A错误;
B.由于甲、乙两容器中液体的深度相同,甲液体的密度较大,根据公式p=ρgh可知,甲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的压强大,故B错误;
C.由图知,甲液体的体积大于乙液体的体积,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根据可知,甲液体的质量大于乙液体的质量,根据G=mg知甲液体的重力大于乙液体的重力,而甲、乙两个容器相同,两个完全相同的实心物体,由于物体静止时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F压=G液+G容+G物
因此甲容器底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较大,故C正确;
D.已知两个物体完全相同,重力相同,在甲中漂浮,浮力等于重力,在乙中悬浮,浮力也等于重力,两物体受到的浮力相等,故D错误。
故选C。
11. B A C
【解析】
【详解】
[1]当船从下游驶向船闸时,先打开阀门B,此时闸室与下游组成连通器,闸室内的水通过阀门B流出,水面相平时,打开下游闸门D,船进入闸室;
[2]进入闸室后,关闭阀门B和下游闸门D,打开阀门A,此时上游与闸室组成连通器;
[3]上游的水通过阀门A流向闸室,水面相平时,打开上游闸门C,船就可以驶出闸室,开往上游。
12. 相平 B
【解析】
【详解】
[1]图中的U形管相当于一连通器,静止时,U形管左右两端的水面高度相同。
[2]气体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从管的一端吹气时,粗细两管中的空气流量是相同的,粗管中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细管中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则A液面上方的气体压强大,B液面上方的气体压强小,所以会造成A液面下降,B液面上升。
13. U形管液体压强计 深度 朝向 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
【解析】
【详解】
[1]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要用到液体压强计,图中是U形管液体压强计。
[2][3][4]为了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方向的关系,由控制变量法可知,应保持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不变,改变金属盒的朝向,观察并记录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通过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比较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
14. 980 充满水 见详解
【解析】
【分析】
【详解】
[1]车门底部处在水下10厘米处,水的压强为
[2][3]轿车沉入水中时,水对车的压强大于车内空气的压强,会产生一个向车内方向的压力差。当车门受到水的压力为9.19千牛时,打不开车门,是由于此时水对车会产生一个向车内方向的压力差;待水进入车厢后,随着车内水面升高,虽然车门受到的压力增大到10.06千牛,由于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即此时车里充满水,车内的压强增大了,这样车内外的压强差变小,水对车产生的向车内方向的压力差减小,于是就可以打开车门。
15.见详解
【解析】
【详解】
A管上方玻璃管的横截面积小,相同时间内,风经过A管上方的流动速度大于B管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A管上方的压强小于B管上方的压强,红墨水被压向A管,因此B管液面下降,A管液面上升.
16.(1)U型管内液面的差;转换法;(2)压强计气密性不好;(3)A、B、C;(4)同种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5)液体的压强与密度的关系;(6)不可靠;没有控制深度保持不变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1)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液面高度差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 这种方法叫做转换法.
(2)压强计的金属盒浸没在液体中,压强计的U型管左右液面是相平的,说明橡皮管破裂而漏气,压强计气密性不好;
(3)分析图A、B、C的三次实验数据可知,hA=hB=hC,说明三次液体内部压强相同,从而得出内部压强与方向无关;
(4)比较图C、D、E的三次实验数据可知,hC<hD<hE,可得出的结论是:同种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5)图E和F,液体的深度相同,密度不同,可探究的问题是:液体的压强与密度的关系;
(6)液体压强与密度和深度有关系,要研究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需要保持液体深度相同,由图D和F知,压强计的金属盒在两种液体中的深度是不同的,由于没有控制深度保持不变,所以结论不可靠;
17.见解析
【解析】
【详解】
小丽的说法正确, U形管两侧的液柱高度差表示压强计测量的压强值,由图可知乙图压强更大;由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可知,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密度和深度有关,当压强计处于甲、乙两液体的深度h一样时,压强小的液体密度就小,即甲杯中液体的密度较小。
18.U形存水弯头是一个连通器,正常使用时应充满水,这样就可以把地漏与下水道的空气隔开,若U形存水弯头内没有存满足够的水,甚至是干的,就使得住户卫生间的地漏与室外下水道相通.淘大花园就是这种情况,以致造成带有“SARS”病毒的空气或小水滴在进入下水道后,通过U形弯头进入其他住户的卫生间,从而造成“SARS”病毒大面积传播.
【解析】
【详解】
地漏中间的一段弯管呈U形,构成了一个连通器,本题的分析应从连通器的特点展开.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