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05 09:35: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
一、判断下面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误,全对的打“√”,有误的打“×”。
1.参谋(móu) 踌躇(zhù) 黯然(àn) ( )
2.土匪(f i) 由衷(zhōng) 堪称(ān) ( )
3.筹集(chúu) 矜持(jīn) 被俘(fú) ( )
4.威吓(xià) 彼此(b ) 汗褂(guà) ( )
二判断下面每组词语的书写正误,全对的打“√”,有误的打“×”。
1.拟定 损失 锻练 篱门 纵酒 ( )
2.眷恋 奔赴 耻笑 年龄 慰问 ( )
3.诊所 签字 惊疑 由哀 孤城 ( )
4.颤抖 崭新 慈祥 审视 荣幸 ( )
三、按要求写词语。
1.用“熟”字组成合适的词语填空,但不能重复。
进人兴趣班后,聪明好学的小琴很快 了表演要领,她表演的动作非常 ,小演员们很快和她 了。
2.先补全下面的词语,再按要求完成练习。
一针见( ) 一声不( ) 肃然起( )
汗如( )下 情不自( ) 舍己为( )
(1)与画横线的词语格式(一×不×)类似的词语,我还知道: 、

(2)画波浪线的词语的近义词是 。
(3)读句子,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聆听了“七一勋章”代表们的先进事迹,我们无比感动,他们 的奉献精神令人 。
四、句子加工厂。
1.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2)“泪尽”“又”写出了在金统治地区的原宋朝百姓渴望
2.照样子,任选一种情景,写一写。
例:吃惊沃克医生站起身,熟练地解开病人右眼上的绷带。他愣住了,蓝色的眼睛里闪出一丝惊疑。
欣喜若狂 疼痛难忍 由衷赞许
五、下面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或分析,正确的有( )。(多选)
A.《从军行》中“黄沙百战穿金甲”的意思是战士们身经百战,战功赫赫,都穿着黄金铠甲。
B.《青山处处埋忠骨》一方面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平凡的疼爱孩子的父亲形象,另一方面展现了毛主席无私的伟人形象。
C.《军神》中作者通过描写沃克医生的神态、语言等,写出了他对刘伯承从冷漠到赞许、钦佩的心理变化。
D.《清贫》中“传世宝”加引号的作用是特殊含义,“传世宝”在文中指的是方志敏的几套旧汗褂裤和几双缝上底的线袜。
六、国学园地。
1.把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
(1)黄沙百战穿金甲, 。
(2) ,五千仞岳上摩天。
(3)白日放歌须纵酒, 。
2.下面诗句中,表达朋友友谊的是( )。
A.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B.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C.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D.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七、课内阅读。
青山处处埋忠骨(节选)
①毛主席( )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岸英奔赴朝鲜时,他因为工作繁忙,未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②“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然而,他很快打消了这种念头。他( )地说道:③“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1.联系上下文,将下面词语的序号填入文中括号内。
A.若有所思 B.不由自主
2,请分别指出文中标有序号的三处语句是对人物哪一方面的描写。
第①处 第②处 第③处
3.从选文中,你体会到了毛主席怎样的情怀?
八、课外阅读。
倔强的小红军
陈赓同志回顾自己革命经历的时候,曾经深情地谈起这样一件往事。
那是深秋的一天,太阳偏西了。由于长时间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行军,常常忍饥挨饿,陈赓同志感到万分疲惫。这一阵,他掉队了,牵着那匹同样疲惫的瘦马,一步一步朝前走着。忽然,看见前边一个小红军,跟他一样,也掉队了。
那小家伙不过十一二岁,黄黄的小脸,一双大眼晴,两片薄嘴唇,鼻子有点儿翘,两只脚穿着破草鞋,冻得又青又红。陈赓同志走到他跟前,说:“小鬼,你上马骑一会儿吧。”
①小红军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盯着陈赓同志长着络腮胡子的瘦脸,微微一笑,用一口四川话说:“老同志,我的体力比你强多了,你快骑上走吧。”
陈赓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说:“上去,骑一段路再说!”
②小红军倔强地说:“你要我同你的马比赛啊,那就比一比吧。”他说着把腰一挺,做出个准备赛跑的姿势。
“那,我们就一块走吧。”
“不。你先走,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陈赓同志无可奈何,从身上取出一小包青稞
面,递给小红军,说:“你把它吃了。”
③小红军把身上的干粮袋一拉,轻轻地拍了拍,说:“你看,鼓鼓的嘛。我的比你的还多呢。”陈赓同志终于被这个小红军说服了,只好爬上马背,朝前走去。
他骑在马上,心情老平静不下来,从刚才遇见的小红军,想起一连串的孩子。从上海、广州直到香港的码头上,跟他打过交道的那些穷孩子,一个个浮现在他眼前。
“不对,我受骗了!”陈赛同志突然喊了一声,立刻调转马头,狠踢了几下马肚子,向来的路奔跑起来,等他找到那个小红军时,小红军已经倒在草地上了。
陈赓同志吃力地把小红军抱上马背,他的手触到了小红军的干粮袋,袋子硬邦邦的,装的什么东西呢?他掏出来一看,原来是一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上面还有几个牙印。
陈赓同志全明白了。就在这个时候,小红军停止了呼吸。
陈赓同志一把搂住小红军,狠狠地打了自已一个嘴巴:“陈赓啊,你怎么对得起这个小兄弟啊!”
1.小红军在行军途中掉队的原因是( )。
A.进人深秋天气转凉受冻 B.草地荒无人烟令人胆寒
C.忍饥挨饿身体虚弱疲惫 D.年龄十一二岁面黄肌瘦
2,文中三处画横线的句子描写的都是小红军的言行,它们反映了小红军怎样的内心活动呢?请以小红军的口吻写出来。
出处 小红军的内心活动
第①句
第②句
第③句
3.陈赓说他“受骗了”指的是 ,后来他“全明白了”指的是 。
4.陈赓称呼小红军先叫他“小鬼”,后称他“小兄弟”,在感情上有什么变化?
5.小红军生前留下的那块牛膝骨如今陈列在革命历史博物馆。如果到馆内参观,瞻仰烈士遗物,当看到那块发黑的“上面还有几个牙印”的牛膝骨,你会想到什么?
看到这块牛膝骨,我想到 ,
想到 ,
想到 。
九、我的习作。
在生活中,我们会接触到不同的人,交往的过程中也总会发生许多故事。这些故事,有的可能让你感动过,有的可能让你高兴过,有的可能让你悔恨过…拿起你手中的笔,以“我和××”为题,写一写自己和别人之间发生的故事及感情变化,做到内容具体,语言流畅,字数不少于400字。
答案
一、1.×2. √3.√4.×
二、1.×2. √3.×4. √
三、1.熟悉 熟练 熟识
2.血 吭 敬 雨 禁 公
(1)示例:一毛不拔 一文不值
(2)示例:不由自主
(3)舍己为公 肃然起敬
四、1.(1)原宋朝百姓在金人的统治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南宋朝廷的军队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2)南宋军队能收复失地,统一疆土
2.示例:疼痛难忍 他的胃病又犯了。他眉头紧皱,脸上的肌肉拧成一团,汗也一个劲儿地往下滴。他弯着腰,一手捂着肚子,一手扶着墙。
五、BCD
六、1.(1)不破楼兰终不还(2)三万里河东入海(3)青春作伴好还乡
2.B
七、1.BA
2.动作、神态描写 心理描写 语言描写
3.示例:毛主席既有作为父亲因失去儿子的悲痛和对儿子思念的常人情怀,又有作为领袖以国家大局为重,豁达无私的伟人胸怀。
八、1.C
2.示例:①这位老同志这么瘦,我不能拖累他,得让他相信我的体力强。
②一定不能拖累这位老同志,一定要装出自己体力强的样子,让他相信我。
③老同志的干粮也不多,我不能接受他的粮食,得装出自己粮食多的样子。
3.没有看出小红军干粮袋“鼓鼓的”是幌子
明白了小红军这样做是为了不拖累别人
4.陈赓见到掉队的小红军,叫他“小鬼”,这是对小孩子的呢称,流露出对小红军的喜爱之情;而后称牺牲的小红军为“小兄弟”,以亲人相称,为自己疏忽大意,没能救小红军而感到深深地愧疚与悲痛。
5.示例:长征行军途中的小红军一路啃咬牛膝骨充饥的情景
小红军用装着牛膝骨的干粮袋谎称自己有干粮而不接受老同志粮食的故事
小红军宁可忍饥挨饿,也不愿拖累他人的优秀品质
九、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