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因数和倍数
第4课时: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班级: 姓名: 等级:
【基础训练】
一、选择题
1.李菲家客厅长4.8米,宽4.2米,选用边长( )分米的方砖铺地不需要切割。
A.4 B.6 C.8 D.12
2.若a÷b=c(a、b、c都是非0自然数)。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 )。
A.a B.b C.c D.无法确定
3.两个自然数的积是5766,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31,则这两个自然数是( )
A.31和186 B.62或93
C.31和186 或62 和93 D.124 和93
4.( )组的两个数只有公因数1.
A.24和18 B.6和9 C.9和10 D.21和35
5.有两根圆木,一根长12米,另一根长9米.要把它们截成同样长的小段,而且没有剩余,每一段圆木最长( )米.
A.12 B.6 C.9 D.3
二、填空题
6.把24个苹果和16个梨分别平均分给一个组的同学,结果苹果和梨都正好分完,这个组最多有( )名同学。
7.有两根圆木,一根长12米,另一根长21米,要把它们截成同样长的小段,且没有剩余,每小段圆木最长( )米。
8.学校体操队有24名男生和32名女生。如果男、女生分别排队,要使每排人数相同,每排最多排( )人,这时男、女生一共要排成( )排。
9.甲、乙两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8,则它们的公因数有( )个。
10.A=3×3×2,B=2×2×3×7,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 ).
三、判断题
11.两个相邻的非零偶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 )
12.所有非0自然数的公因数是1。( )
四、计算题
13.写出下列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12和16 13和26
【拓展运用】
五、解答题
14.有两根圆木,一根长12米,另一根长21米,要把它们截成同样长的小段,且没有剩余,每小段圆木最长多少米?一共可以截成几段?
15.桑老师买来48本笔记本和36支铅笔作“经典诵读”活动的奖品,每样都平均分给每一个获奖同学,而且都正好分完。最多有多少个同学获奖?每个同学获得多少本笔记本和多少支铅笔?
参考答案
1.B
2.B
3.C
4.C
5.D
6.8
7.3
8.8 7
9.6
10.6
11.×
12.√
13.4;13
12=2×2×3,16=2×2×2×2
所以12和16的最大公因数是2×2=4;
13和26是倍数关系,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3。
14.3米;11段
12=2×2×3,
21=3×7,
所以12与21最大公因数是3,即每小段最长是3米;
12÷3+21÷3
=4+7
=11(段);
答:每小段最长是3米,一共可以截成11段.
15.12个;4本;3支
48=2×2×2×2×3
36=2×2×3×3
48和36的最大公因数2×2×3=12,即最多12人获奖。
每人获笔记本:48÷12=4(本)
笔:35÷12=3(支)
答:最多12个同学获奖,每人获得的笔记本4本,铅笔3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