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广东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测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广东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测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3-05 09:15:18

文档简介

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测试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2020年1月21日凌晨,别济米扬内火山在俄罗斯堪察加地区开始爆炸性喷发,火山灰喷发到海拔1万米的高空。因该火山喷发,航空危险代码为最高“红色”级别。据此,完成1~2题。
1.火山喷出的岩浆来自(  )
A.地表 B.地壳上部
C.地壳下部 D.地幔
2.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解析:第1题,火山喷出的岩浆来自于软流层,其位于地幔中,D项正确,A、B、C项错误。第2题,由题干“蔓延的火山灰”知火山灰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不是从火山灰的来源开始,又根据“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最上面是大气圈,中间是水圈,最下面是岩石圈。其中,生物圈为于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很显然火山灰漂浮在大气圈中慢慢会沉积下来进入到水圈、生物圈,最终沉积下来到岩石圈。故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A项正确,B、C、D项错误。
答案:1.D 2.A
2020年9月7日7时30分台风“海神”在韩国登陆,9月8日3时进入我国吉林省。下图为2020年9月7日17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hPa)。据此,完成3~4题。
3.此时长春的风向为(  )
A.西南风 B.正南风
C.东北风 D.正西风
4.吉林省对此次台风灾害的受灾面积和损失统计并合理安排灾后重建工作,需要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技术 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C.5G通信技术 D.地理信息系统
解析:第3题,根据风向判断方法:高压指向低压,南左北右发生偏转。判断长春的风向是东北风。故选C。第4题,吉林省对此次台风灾害的受灾面积和损失统计并合理安排灾后重建工作。相关信息的统计,应该使用地理信息系统;D选项正确。其余A、B、C选项都不能进行统计计算。故选D。
答案:3.C 4.D
《徐霞客游记》中记载,“此处山小而峭,或孤峙,或两或三,连珠骈笋,皆石骨嶙峋,草木摇飚,升降宛转,如在乱云叠浪中”。下图为我国不同地区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5~6题。
 
5.四幅景观照片中最能反映徐霞客游记所记载的地貌类型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这段游记关于地貌景观特点的描述角度有(  )
①地貌形态 ②植被状况 ③地貌颜色 ④地貌成因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解析:第5题,该题考查地貌景观判读。根据材料“此处山小而峭,或孤峙,或两或三,连珠骈笋,皆石骨嶙峋,草木摇飚,升降宛转,如在乱云叠浪中”可判断文字描述的是喀斯特峰林。①为雅丹地貌,是风力侵蚀作用导致,不符合题意。②为典型的地面喀斯特景观,与题意相符。③为沙丘,是风力沉积地貌,不符合题意。④区域地表千沟万壑,应为黄土高原地貌,不符合题意。故本题正确答案为①,答案选B。第6题,根据材料获取信息:“山小而峭,或孤峙,或两或三,连珠骈笋,皆石骨嶙峋”描述的地貌形态,“草木摇飚”描述的是植被状况。故本题正确答案为①、②,答案选A。
答案:5.B 6.A
下图为大西洋某海域洋流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7.在北极圈内,俄罗斯的摩尔曼斯克港终年不冻,图中与这有关的洋流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甲、乙、丙、丁四地与其形成的世界著名渔场的组合正确的是(  )
A.甲—北海渔场 B.乙—纽芬兰渔场
C.丙—北海道渔场 D.丁—秘鲁渔场
解析:第7题,图中显示,回归线穿过该洋流环流圈中部,因此洋流环流位于中低纬度,中低纬度洋流环流靠近赤道的洋流应为自东向西流的赤道暖流,则图中④洋流为赤道暖流,由此判断图示环流为大西洋北半球中低纬大洋环流,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墨西哥湾暖流、北大西洋暖流、加那利寒流、北赤道暖流。北极圈内的摩尔曼斯克港终年不冻是因为深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第8题,根据上题分析和所学知识可知,图中甲处没有寒暖交汇和上升流,没有形成世界著名渔场,北海渔场位于丙处以北海区,A错误;乙处为北大西洋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处,形成了世界著名的纽芬兰渔场,B正确;丙处没有寒暖交汇和上升流,没有形成世界著名渔场,北海道渔场位于太平洋海域,C错误;丁处没有寒暖交汇和明显的上升流,没有形成世界著名渔场,秘鲁渔场位于南半球太平洋海域,D错误。故选B。
答案:7.B 8.B 
下图为某生物学家拍摄到的植物景观照片和骆驼刺根系结构示意图,骆驼刺为亚洲某地区的典型植物。据此,完成9~10题。
9.造成图片中三种植物形态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光热条件不同 B.土壤性质不同
C.海陆位置差异 D.水分条件差异
10.骆驼刺所在地区的植被特征是(  )
A.植被稠密 B.种类繁多
C.群落结构简单 D.叶面宽大
解析:第9题,从图示三种植物特征来看它们分别对应热带草原、温带荒漠、热带雨林,所以形态差异是水分差异造成的。D正确。第10题,骆驼刺是温带荒漠地区特殊植物,据图可以看出和其他两个区域相比,骆驼刺所在地区的植被特征是群落结构简单。C正确。热带草原、热带雨林群落结构复杂、植被稠密、种类繁多、叶面宽大,A、B、D错误。故选C。
答案:9.D 10.C
读伦敦大本钟及北京故宫景观图,完成11~12题。
11.导致两地建筑风格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文化 D.经济
12.故宫虽位于北京的市中心,但这里并没有形成中心商务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经济 B.军事
C.历史 D.环境
解析:第11题,文化景观是人文社会环境的一面镜子,伦敦大本钟和北京故宫都属于城市文化景观,反映一个地区的地域文化特点,因此导致两地建筑风格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文化,C正确。第12题,北京的故宫是我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为政治中心。受历史因素的影响没有形成商务中心,C正确。
答案:11.C 12.C
每年冬季迎来大量“候鸟”老人的海南省积极开发老年旅游休闲、健康、养生、文化、教育、消费、养老、特殊用品等市场。据此,完成13~14题。
13.影响冬季“候鸟”老人前往海南省的主要原因是(  )
A.海南省冬季气候温暖,适合老年人居住生活
B.海南省交通方便,距离近,物价低
C.海南省经济发达,老年人就业机会多
D.老年人工资低,生活条件差
14.“候鸟”老人的到来,给海南省带来的影响是(  )
A.缓解了老龄化程度 B.解决了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C.带动养老相关产业的发展 D.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解析:第13题,海南省位于热带,冬季气候温暖,适合老年人居住生活,故A正确。海南省位于我国南部海岛,距离大陆较远,故B错误。海南省经济不发达,且老年人在海南主要进行旅游休闲养生等,故C错误。冬季前往海南省的老人大多经济条件好,生活条件好,故D错误。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第14题,“候鸟”老人只是冬季来海南过冬,不是海南的常住人口,不能影响海南的老龄化程度,故A错误。老人在海南主要从事旅游休闲养生,不能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故B错误。海南省积极开发老年旅游休闲、健康、养生、文化、教育、消费、养老、特殊用品等市场,可见“候鸟”老人的到来,可以带动养老相关产业的发展,故C正确。“候鸟”老人的到来,可以带动养老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故D错误。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
答案:13.A 14.C
等时线一般指从中心地出发,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到达的最远空间范围的连线。下图为我国某城市交通等时线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5~16题。
15.图示城市的等时线在西部和西北部出现明显的“外凸”现象,其形成的原因是(  )
A.政府政策支持 B.地形起伏较大
C.生态环境优美 D.交通通达度高
16.根据图示城市交通等时线分布,推测西部和西北部两块“飞地”最适宜规划布局(  )
A.次级商务区 B.农业区
C.休闲绿化区 D.行政区
解析:第15题,结合材料,根据图示城市交通等时线分布可知,西部和西北部距离市中心较远,但与市中心交通等时线在一小时内,说明交通通达度较高,D正确;政府政策、地形起伏、生态环境与题中信息没有相关性,A、B、C错误。故选D 。第16题,读图可知,从市中心到两块“飞地”的时间少于周边地区,说明两块“飞地”比周边地区交通更便捷,可能有往市中心的快速通道站点分布(如地铁站),适宜规划次级商务区。故选A。
答案:15.D 16.A
17.下图是“某四个地区的城市(实线)和乡村(虚线)人口增长趋势图”。表示城市化进程速度最快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城市人口增长速度超过乡村人口增长速度,则城市进程加快,可知表示城市化进程速度最快的是城市人口增长速度超过乡村人口增长速度最大的A项。故选A。
答案:A
近年来,新疆、内蒙古等地发展了高耗能电解铝业,以其产品为原料的铝材加工业主要集中分布于浙江、广东等东部省份。下图为铝业生产流程图。据此,完成18~19题。
18.新疆、内蒙古等地发展电解铝业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
A.科技发达 B.地价低廉
C.能源丰富 D.交通便利
19.浙江、广东等省发展铝材加工业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原料 B.市场
C.劳动力 D.动力
解析:第18题,根据试题材料,电解铝属高耗能产业,起关键是用电对氧化铝进行电解生产电解铝,我国内蒙、新疆等地,有着风、光等能源。故C正确。第19题,浙江、广东等东南部沿海省份是我国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对铝材的市场需求大,但原料、动力不足,劳动力价格相对较高,故B项正确。
答案:18.C 19.B
20.下图是安徽省芜湖市城市形态变化图。铁路建设对芜湖市的影响是(  )
A.铁路的修建促进了芜湖市的崛起与繁荣
B.铁路线阻隔了东西交通,制约了城市的发展
C.铁路运输超越水运,极大地促进了芜湖市的物资集散
D.促进铁路沿线经济发展,使芜湖市不断向东发展
解析:读图分析可知,芜湖市位于长江与青弋江的汇合处,故促进芜湖市崛起的因素是河流,A错误;铁路运输促进了该市经济发展,其城市范围不断向东扩展,尤其是1980年以后,铁路沿线成为该市新的发展空间,B错误、D正确;基于优越的水运条件,该市的物资集散主要依靠水运,C错误。
答案: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8分)
广西的铝土矿资源占全国25%。近年来,广西出台了铝产业“二次创业”方案,推进了一批煤电铝一体化项目建设,在铝精深加工方面取得明显突破。下图是我国南方地区图。
(1)上海、武汉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共同优势交通区位是________,不同之处是________。(4分)
(2)甲、乙两地区中,太阳能更丰富的是________,简析其太阳能更丰富的原因。(8分)
(3)分析广西出台铝产业“二次创业”方案的主要依据。(6分)
解析:第(1)题,由所学知识可知,上海和武汉都沿长江分布,但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海运更加便利。第(2)题,由图可知,甲地位于云南境内,乙地位于四川盆地。甲地海拔高,大气厚度比之乙地更小,冬季,甲地位于昆明准静止锋的暖气团一侧,多晴天;甲地的纬度比乙地小,太阳高度角更大。第(3)题,主要依据可结合广西的铝土、水电等资源优势,从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角度分析回答。环境效益主要体现为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减轻环境污染;社会效益主要体现为增加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经济效益主要体现为对产品实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优化产业结构,增加企业经济效益。
答案:(1)河运便利 上海海运发达。
(2)甲地 甲地的地势高,大气厚度更小,太阳辐射更强;(冬季)晴天更多,日照时数更长;纬度低,太阳高度角更大。
(3)煤铝电一体化可以降低能耗,减少环境污染;煤电铝一体化可以优化生产结构,提高规模效益;铝精深加工,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加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
22.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阅读下面三幅模式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22分)
(1)图甲①②③三条曲线中,正确表示大气气温垂直分布情况的是________,Ⅰ、Ⅱ、Ⅲ层中,对无线电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_________层,吸收紫外线的臭氧层位于_____________层 。(6分)
(2)图乙中各字母代表的含义是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相对于A来说,B为________(填“长波”或“短波”)辐射。受雾霾天气影响C将会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10分)
(3)图丙中①至⑤点,气压最高的是________。若此图表示夜晚海陆间热力环流形成的等压面弯曲状况,则A、B两地为陆地的是________,此时某同学面朝大海,则为________(填“迎风”或“背风”)。(6分)
解析:第(1)题,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平流层中,地球大气中臭氧集中的地方,尤其是在其下部臭氧浓度最大,由于臭氧层能大量吸收紫外线而使空气温度大大升高,因而温度随高度的上升而升高;高层大气分为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中间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热层中,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散逸层中温度高。根据各层温度变化,可推知变化曲线为①。电离层(Ionosphere)是地球大气的一个电离区域。由于受地球以外射线(主要是太阳辐射)对中性原子和空气分子的电离作用,距地表60千米以上的整个地球大气层都处于部分电离或完全电离的状态,电离层是部分电离的大气区域,因而电离层位于高层大气中,根据图中所示,Ⅲ为高层大气。吸收紫外线的臭氧层,位于平流层。第(2)题,A代表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B代表被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C为大气逆辐射。相对于太阳辐射,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受雾霾天气影响,大气的保温作用增加,C将会增强。第(3)题,根据等压面的性质,图中④地气压最高;夜晚期间,陆地降温快,形成高压,海洋降温慢,形成低压,则A地为陆地,风由陆地吹向海洋,此时某同学面朝大海,则为背风。
答案: (1)① Ⅲ(或高层大气) Ⅱ(或平流层)
(2)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答太阳辐射可酌情给分)
被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答地面辐射可酌情给分) 大气逆辐射 长波 增强
(3)④ A 背风
PAGE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测试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2020年1月21日凌晨,别济米扬内火山在俄罗斯堪察加地区开始爆炸性喷发,火山灰喷发到海拔1万米的高空。因该火山喷发,航空危险代码为最高“红色”级别。据此,完成1~2题。
1.火山喷出的岩浆来自(  )
A.地表 B.地壳上部
C.地壳下部 D.地幔
2.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2020年9月7日7时30分台风“海神”在韩国登陆,9月8日3时进入我国吉林省。下图为2020年9月7日17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hPa)。据此,完成3~4题。
3.此时长春的风向为(  )
A.西南风 B.正南风
C.东北风 D.正西风
4.吉林省对此次台风灾害的受灾面积和损失统计并合理安排灾后重建工作,需要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技术 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C.5G通信技术 D.地理信息系统
《徐霞客游记》中记载,“此处山小而峭,或孤峙,或两或三,连珠骈笋,皆石骨嶙峋,草木摇飚,升降宛转,如在乱云叠浪中”。下图为我国不同地区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5~6题。
 
5.四幅景观照片中最能反映徐霞客游记所记载的地貌类型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这段游记关于地貌景观特点的描述角度有(  )
①地貌形态 ②植被状况 ③地貌颜色 ④地貌成因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下图为大西洋某海域洋流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7.在北极圈内,俄罗斯的摩尔曼斯克港终年不冻,图中与这有关的洋流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甲、乙、丙、丁四地与其形成的世界著名渔场的组合正确的是(  )
A.甲—北海渔场 B.乙—纽芬兰渔场
C.丙—北海道渔场 D.丁—秘鲁渔场
下图为某生物学家拍摄到的植物景观照片和骆驼刺根系结构示意图,骆驼刺为亚洲某地区的典型植物。据此,完成9~10题。
9.造成图片中三种植物形态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光热条件不同 B.土壤性质不同
C.海陆位置差异 D.水分条件差异
10.骆驼刺所在地区的植被特征是(  )
A.植被稠密 B.种类繁多
C.群落结构简单 D.叶面宽大
读伦敦大本钟及北京故宫景观图,完成11~12题。
11.导致两地建筑风格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文化 D.经济
12.故宫虽位于北京的市中心,但这里并没有形成中心商务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经济 B.军事
C.历史 D.环境
每年冬季迎来大量“候鸟”老人的海南省积极开发老年旅游休闲、健康、养生、文化、教育、消费、养老、特殊用品等市场。据此,完成13~14题。
13.影响冬季“候鸟”老人前往海南省的主要原因是(  )
A.海南省冬季气候温暖,适合老年人居住生活
B.海南省交通方便,距离近,物价低
C.海南省经济发达,老年人就业机会多
D.老年人工资低,生活条件差
14.“候鸟”老人的到来,给海南省带来的影响是(  )
A.缓解了老龄化程度 B.解决了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C.带动养老相关产业的发展 D.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等时线一般指从中心地出发,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到达的最远空间范围的连线。下图为我国某城市交通等时线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5~16题。
15.图示城市的等时线在西部和西北部出现明显的“外凸”现象,其形成的原因是(  )
A.政府政策支持 B.地形起伏较大
C.生态环境优美 D.交通通达度高
16.根据图示城市交通等时线分布,推测西部和西北部两块“飞地”最适宜规划布局(  )
A.次级商务区 B.农业区
C.休闲绿化区 D.行政区
17.下图是“某四个地区的城市(实线)和乡村(虚线)人口增长趋势图”。表示城市化进程速度最快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近年来,新疆、内蒙古等地发展了高耗能电解铝业,以其产品为原料的铝材加工业主要集中分布于浙江、广东等东部省份。下图为铝业生产流程图。据此,完成18~19题。
18.新疆、内蒙古等地发展电解铝业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
A.科技发达 B.地价低廉
C.能源丰富 D.交通便利
19.浙江、广东等省发展铝材加工业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原料 B.市场
C.劳动力 D.动力
20.下图是安徽省芜湖市城市形态变化图。铁路建设对芜湖市的影响是(  )
A.铁路的修建促进了芜湖市的崛起与繁荣
B.铁路线阻隔了东西交通,制约了城市的发展
C.铁路运输超越水运,极大地促进了芜湖市的物资集散
D.促进铁路沿线经济发展,使芜湖市不断向东发展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8分)
广西的铝土矿资源占全国25%。近年来,广西出台了铝产业“二次创业”方案,推进了一批煤电铝一体化项目建设,在铝精深加工方面取得明显突破。下图是我国南方地区图。
(1)上海、武汉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共同优势交通区位是________,不同之处是________。(4分)
(2)甲、乙两地区中,太阳能更丰富的是________,简析其太阳能更丰富的原因。(8分)
(3)分析广西出台铝产业“二次创业”方案的主要依据。(6分)
22.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阅读下面三幅模式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22分)
(1)图甲①②③三条曲线中,正确表示大气气温垂直分布情况的是________,Ⅰ、Ⅱ、Ⅲ层中,对无线电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_________层,吸收紫外线的臭氧层位于_____________层 。(6分)
(2)图乙中各字母代表的含义是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相对于A来说,B为________(填“长波”或“短波”)辐射。受雾霾天气影响C将会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10分)
(3)图丙中①至⑤点,气压最高的是________。若此图表示夜晚海陆间热力环流形成的等压面弯曲状况,则A、B两地为陆地的是________,此时某同学面朝大海,则为________(填“迎风”或“背风”)。(6分)
PAGE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