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柳州柳刺史,
种树柳江边。
种树郭橐驼传
柳宗元
知人论世
柳宗元是著名的散文家、诗人,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另一位领袖人物。他提出的“文以明道”的文学主张,对当时的“古文运动”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他的许多作品,体现了这个主张,为当时散文的写作树立了榜样,我国散文史上,他的贡献是很大的。
本文是寓言体的传记。名“传”,实际上时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
解题。——从课文的题目我们可以获得那些信息?
【明确】文体是一篇传记,主人公是一位橐驼,他的职业是种树。
一位底层的种树者能值得士大夫阶层的柳宗元作传,肯定有他与众不同的特点,文中的郭橐驼有哪些方面的特点?
【明确】形丑、性善、技高、理明。
第一段:
【注音】橐tuó 偻lǚ
【原文①】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lǚ,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橐tuó驼:骆驼。偻lǚ:脊背弯曲,即伛yǔ偻病。隆然:lónɡrán高高突起的样子。有:附着在动词、名词、形容词前,相当于词缀,无实际意义。类:似,好像。号之:称他为。名:起名,名动。因舍其名:于是舍弃他的(原来)的名。舍,放弃。自谓:称呼,叫作。云:句末语气词。
本段“传”什么?
仿史传体例,介绍人物身世。(段意)
郭橐驼是个什么样的人?
郭橐驼是一个平凡朴实具有丰富经验的植树能手。
①“隆然伏行”写出了人物的形象特征;
②为何郭橐驼要自称“驼”?
【明确】表现了郭橐驼的豁达、身残而自信。
第二段:
【注音】 徙xǐ 硕shuò 蕃fán 窥kuī 伺sì
【原文②】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fán。他植者虽窥伺kuī sì效慕xiào mù,莫能如也。
业:以……为业,名意动。为观游:以(种树)作为观赏游玩的。卖果者:指种树卖果营利的人。争迎取养:争着把(他)接来,养在家中。指雇用郭橐驼。或移徙:即或移植的。且:连词,表示递进。硕茂:大而茂盛。实以蕃:实,动词,结果实;以,连词,同“而”,表示并列关系,并且;蕃,fán繁多。他植者:其他种树的人。虽:虽然。窥伺:kuī sì亦作“ 窥覗 ”。 暗中观察或监视。效慕:xiào mù效法;摹仿。莫:无定代词,没有人,没有谁。如:赶得上。
橐驼种树, “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明确】(1)从欢迎他的人看,作者举了两种有代表性的人物。一是搞观赏游玩的(精神方面),一是种树卖果的(物质方面)。这说明他种树从欢迎他的人看,可知驼种树既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观赏游玩),又能满足物质需要(种树卖果),这两种需求所种之树是大不相同的,因而暗示出橐驼技术的全面。
(2)种树为他带来的“际遇”---争迎取养。为什么“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早实以蕃”。这说明他的种树技艺高超,不仅所种的树不怕“移徙”,而且“他植者莫能如也”。由此可见,驼豁达的个性背后存在着自信的原因。
【小结】橐驼种树本领:
A技术全面——两种人均能满足;
B所带来际遇——争迎取养;
C技艺高超——不怕“移徙”;
D他植者莫能如也。
这里写橐驼种树本领全面高超---“技高”,是种树行家,用了什么方法?
【明确】从两方面--人、树(侧面、正面),侧重于侧面描写。从侧面突出其传奇色彩,是“赌影知竿”法。
【段意】转入正题,道出郭橐驼是一个种树的行家。
第三段:【注音】 孳zī 莳shì 长zhǎnɡ
【原文③A】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zī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shì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zhǎnɡ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寿且孳zī:寿,活得长久;且,并列连词;孳zī,滋生,繁殖。天:天然的;天生的;天性。致其性:致,尽;让它的本性发展。焉尔:语气词连用。本:草木的根。既然已:既,已经;然,这样,这样做;已,通“矣”,了。去:离开。顾:看。莳:shì移栽[植物]。全:保全。得:获得。害其长zhǎnɡ:妨害它生长。硕茂之:使之硕茂。硕茂,这里是使动用法。抑耗:损伤。其实:它的果实。早而蕃之:使它果实结得又早又多。早、蕃,这里也是使动用法。
【原文③B】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他植者:别的种树人。拳:通“蜷”。屈曲;卷曲。易:更换。反是:与此相反。恩:情深。勤:尽力多做,不断地做。爪:用爪抓破,名动。验:检验、察看。日以离:一天比一天远去。故不我若也:即“故不若我也”,宾语前置。何能为:即“能为何”,能做什么。宾语前置。
郭橐驼种树有无“秘籍”,方法是什么?(也就是“种树最关键的道理是什么?”)
【明确】面对好奇的询问,橐驼化神奇为平易,用谦和的语气娓娓道来。“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是总括种树经验,也暗含了全文的寓意。
在这以下,他从几个层次上作了具体论述?
【明确】先谈“木之性”,从理论上进行说明;次谈种植方法,从实践上进行总结。然后中间插入议论,重新强调了顺其自然的观点。接着,又从反面申述,批评“他植者”违反树木天性的做法,特别指出顾虑重重、过于用心的危害。最后,以“吾又何能为哉”发为感叹,在自谦中再次表明“种植之术”并不高深。
结构图: 总括
分述 1木之性(理论说明)
2种植方法(实践总结) 能顺木之天
以致其性
3顺其自然(议论)
4他植者违反树木天性(反面申述)
5种树之术,并不高深(自谦明理)
对比映衬
这样写其他种树人对表现橐驼有什么作用?(即“用了什么方法表现橐驼?”)
【明确】对比、映衬。(通过上下文内容或语意上的遥相呼应来强化表达效果)
【段意】橐驼谈种树经验。
第四段:
【注音】 长zhǎnɡ 勖xù 缫sāo 豚tún 飧sūn 饔yōnɡ
【原文④】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zhǎnɡ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xù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sūn饔yōnɡ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讲解】子:对人的尊称,您。道: 方式,方法;技能。移之官理:即“移之于官理”,把它转用到做官治理政事这方面去。官理,官治,当官治民。理,治,统治。唐人避高宗名讳,改“治”为“理”。长zhǎnɡ人者:指治理人民的官长,做官的。长,治理。人,民、老百姓。好烦其令:喜欢多发政令。烦,繁多。怜:爱。卒以祸:卒,终于;以,连词,表修饰;祸,动词,带来灾祸。官命:官府命令。勖xù:勉励。获:收获,收庄稼。缫sāo:煮茧抽丝。而:通“尔”,你们。绪:本义:丝的头。缕:线,这里指纺线织布。字:养育。遂:成,引申为喂大。豚tún:小猪。鸣鼓:使鼓鸣,即击鼓。鸣,动使动。木:梆子。辍饔飧以劳吏:停止吃饭来慰劳官吏。辍,停止。飧sūn,晚饭。饔yōnɡ,早饭。且不得暇:尚且不得空闲。暇,空闲。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又怎么能使我们(自身)繁衍生息,安顿我们的身家性命呢?何以,即“以何”,凭什么。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而前置。蕃、安,这里都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故病且怠:所以穷困并且懈怠。病,穷困。吾业者:我所从事的行业。其亦有类乎:难道也有类似吗?其,通“岂”,难道。注:其,解为大概,该句译为大概也有类似吗?这样似乎更符合原意。
课文为什么设计出“有问之”“问者曰”这样的问话者?
【明确】这样造成一问一答的形式,自然地引出郭橐驼的话,也就是引出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
根拳而土易
旦视而暮抚
已去而复顾
爪其肤以验
摇其本以观
勤虑害树
促尔耕
勖尔植
督尔获
早缫而绪
早织而缕
字而幼孩
遂而鸡豚
繁政扰民
虽曰爱之,
其实害之;
其实害之;
其实仇之。
这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政治观点?
【明确】种树人有“勤虑害树”的错误,做官者也有“烦令扰民”之过。
【段意】在问答中将话题“移植”到政事上来。
第五段:【注音】 嘻xī
【原文⑤】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夫:〈助〉1. 用于句首,有提示作用,如夫秦有虎狼之心。——《史记·项羽本记》;2. 用于句中,舒缓语气,如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战国策·齐策》;3用于句尾名,表示感叹,如本句。养人术:“养人”的道理;养,饲养→治理。传:1chuán推广,散布;2zhuàn作传;记载
作者写作本文的用意何在?
【明确】传其事以为官戒。
【段意】写问者的意外收获及作传目的。
归纳主题:顺民之性以养民的治道。
政治观点:种树人有“勤虑害树”的错误,做官者也有“烦令扰民”之过。
写作特点:
1简洁而生动
2对比与映衬
3婉约而多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