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江一高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
地理
考试时间:10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等信息
2.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
一、单选题(共40小题,每题1.5分)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
A. 50 m B. 55 m C. 60 m D. 65 m
2. 图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 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计坝高约13 m。若仅考虑地形因素,最适宜建坝处的坝顶长度约为( )
A. 15 m B. 40 m C. 65 m D. 90 m
2018年1月1日,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火山和苏门答腊岛的锡纳朋火山在新年伊始同时喷发,结合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图,回答下列各题。
4. 从火山口喷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 )
A. ①圈层 B. ②圈层 C. ③圈层 D. ④圈层
5. 火山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 )
A. 地球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
B. 地球各圈层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
C. 地球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
D. 地球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6. 下列有关图中字母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A表示日地距离,大约150亿千米
B. A表示太阳与地球之间的相互辐射
C. 图中B、D两点的太阳辐射强度,D点更强
D. 图示时刻,B点是地球大气上界单位时间获得太阳辐射最强的点
7. 图中A对地球的重大意义表现在 ( )
A. 适当的距离为地球生命提供了适宜的温度条件
B. 使地球有了厚层的大气
C. 相互的辐射,抑制了地球上的病菌
D. 使地球成为固态的球体
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8. 当地的自然植被属于( )
A. 常绿阔叶林 B. 落叶阔叶林 C. 常绿硬叶林 D. 针叶林
9. 《2》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 气温 B. 降水 C. 光照 D. 土壤
下图是“某地区大地震后救灾工作程序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0. 图中所示救灾工作程序还可能适用于( )
A. 鼠害 B. 洪涝 C. 旱灾 D. 寒潮
11. 为降低大城市震后救灾活动强度,应采取的主要防灾减灾措施包括( )
①加强防震、避灾教育 ②调整产业布局 ③降低人口密度(人口外迁) ④合理建设应急避难场所 ⑤组建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 ⑥避灾自救技能培训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③④⑤⑥ D. ①④⑤⑥
2018年互联网中的一张照片呈现出如下美景:山路的一边是暖黄色的水杉林,一边是墨绿色的柳杉林;一边是秋天的丰收之景,一边是夏季的希望之色。水杉属落叶乔木,喜温暖湿润,适生土壤为酸性山地土壤或冲积土,多生于山谷或山麓附近,地势平缓、湿润或稍有积水的地方。柳杉是常绿乔木,喜欢温暖湿润、云雾弥漫、夏季较凉爽的山区气候,喜深厚肥沃的沙质土壤,忌积水。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2. 导致公路两侧植被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 光照 B. 气温 C. 降水 D. 土壤
13. 观赏此美景的最佳季节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14. 该美景最可能出现在( )
A. 重庆 B. 上海 C. 北京 D. 乌鲁木齐
读地质时期(局部)全球气温、降水量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5. 恐龙繁盛时期全球气候特征是( )
A. 总体比较寒冷 B. 总体比较湿润
C. 冷暖干湿交替 D. 温暖干旱明显
16. 在图示甲时期( )
A. 被子植物繁盛 B. 大陆冰川覆盖面积广
C. 海平面高于现代 D. 传统农作物频频歉收
读“我国某地地貌发育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7. 图中甲地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
A. 黄土高原 B. 云贵高原 C. 内蒙古高原 D. 准噶尔盆地
18. 图中地貌的发育主要是受哪种作用力影响( )
A. 流水溶蚀 B. 风力侵蚀 C. 冰川侵蚀 D. 流水堆积
19. 在甲地建设铁路面临的主要困难最可能是( )
A. 冻土和冰川 B. 地质基础不稳固
C. 沼泽、软土 D. 流沙和水土流失
臭氧层保护是当今全球最重要的环保议题之一。下图反映了9月份30°S~80°S平流层臭氧总量多年变化状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0. 随年份的推移,臭氧总量( )
A. 最大值所在位置南移 B. 在各纬度均出现递减
C. 在高纬地区递减明显 D. 随大气CO2浓度而增加
21. 臭氧总量减少直接导致( )
A. 太阳紫外线减少 B. 全球降水量减少
C. 平流层气温降低 D. 地面散失热量减弱
读喀斯特地貌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22. 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最基本条件是( )
A. 岩石有风化裂隙
B. 岩石中含有化石
C. 岩石具有层理构造
D. 岩石具有可溶性
23. 图中a、b、c地貌的形成原因是( )
A. 流水侵蚀作用 B. 化学淀积作用
C. 化学溶蚀作用 D. 风力侵蚀作用
鄱阳湖地区的沙岭沙山形成于2万年前,由松散沙粒组成,沙山临湖一侧发育了一系列垄槽相间的地形。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4. 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是 ( )
A. 东南风 B. 西南风 C. 西北风 D. 东北风
25. 沙山及沙山上垄槽相间地形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 )
A. 风力堆积、流水侵蚀 B. 流水堆积、风力侵蚀
C. 风力堆积、风力侵蚀 D. 流水堆积、流水侵蚀
读我国东南沿海某省水资源利用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26. 图中水资源利用过程中,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是( )
A. 蒸发 B. 径流输送 C. 降水 D. 大气输送
27. 据统计,某些年份经①、②途径损失的水量较多,主要原因是( )
①河流长,灌溉多 ②降水季节变化大 ③植被好,涵养多 ④低纬地区蒸发强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桂林山水是北起兴安,南到阳朔的绵延100多千米的山水风光的代名词。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8. 下列属于对桂林山水自然景观形象描述的是( )
A. “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 B. “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C.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D. “青莲出水,碧莲玉笋世界”
29. 桂林山水形成的物质基础是( )
A. 花岗岩 B. 石灰岩 C. 大理岩 D. 白云岩
30. 四川盆地紫色土富含的钙、磷、钾等养分元素最初来源于( )
A. 成土母质 B. 地形 C. 生物 D. 气候
下图示意黄土高原风力沉积物厚度的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1. 黄土高原的风力沉积物主要来自( )
A. 盛行西风 B. 东北信风 C. 西北季风 D. 东南季风
32. 兰州东侧形成巨厚黄土沉积的主要原因是( )
A. 风力增强 B. 山脉阻挡 C. 降水偏多 D. 农耕发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3. 图中天体M可能是( )
A. 水星 B. 火星 C. 天王星 D. 木星
34. 图中箭头体现了( )
A. 共面性 B. 同向性 C. 近圆性 D. 同质性
在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经常运用地膜覆盖技术以提高当地的农业生产效率。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5. 我国华北地区,春季采用地膜覆盖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地温,其主要原因是( )
A. 减弱了地面辐射
B. 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C. 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
D. 降低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36. 在我国山东胶东地区大力发展苹果种植,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银色反光地膜,其主要作用是( )
①增强大气逆辐射,提高地温 ②吸收太阳辐射,降低地温 ③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照效率 ④保持土壤水分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2018年2月6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用猎鹰重型火箭将一辆特斯拉汽车送上地球—火星轨道。下图为“特斯拉汽车进入太空轨道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7. 汽车被发射到太空后( )
A. 运行中遇到很多小行星
B. 遇到火星后成为小行星
C. 成为太阳系的一个天体
D. 汽车上能拍摄到火星经过日面的照片
38. 火星生命体可以形成的条件必须要有( )
①微生物的存在 ②水资源充足 ③光照、温度适宜 ④适宜的大气环境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波浪能是指海洋表面波浪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受风、洋面、地形等因素影响。下图示意我国沿海局部海域波浪能密度的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9. 图中区域( )
A. 位于我国渤海和黄海沿岸 B. 波浪能密度北部小于南部
C. 海域的水深北部大于南部 D. 海岸线平直处波浪能集中
40. 关于波浪能( )
A. 波浪能不可再生,是新兴清洁能源 B. 波浪能较稳定,已被广泛开发利用
C. 北半球比南半球洋面广,能量更大 D. 我国东南沿海夏秋季节波浪能较大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41. 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图”,回答以下问题。
(1)地震波E表示__________波,F表示________波, 在界面B上地震波波速变化情况为________。
(2)图中界面A是____________界面,B是 __________ 界面。
(3)图中圈层C是__________,其中有一个__________层,是岩浆发源地。
42. 读下图,回答问题。
(1)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在图中画出A、B、C、D之间的环流方向,并画出高空和近地面的等压面的弯曲变化。
(3)四点气压由低到高的排序是:________________。
(4)试推测A地的天气为______,B地的天气为______。
4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长江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注入东海,全长约6 300千米,上中下游分界点分别是宜昌和湖口,流域面积为180万平方千米。下图为长江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 长江流域的六种地貌景观图。
(1)长江流域地貌景观多样,甲处地貌主要为________;乙处地貌主要为________;丙处地貌主要为________;丁处地貌主要为________。(填序号)
(2)①~⑥地貌中,属于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有________;属于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貌有________。(填序号)
(3)下列是某学习小组收集到的图⑥地貌相关示意图(图a、图b、图c),据此描述该地貌的景观特点。
44. 下图是不同气候条件下风化壳深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a、b、c三条曲线,________曲线表示蒸发量。
(2)A、D、E、G四个地带中能形成完整土壤剖面的有________(填写字母)地带;即使增加降水也很难形成完整土壤剖面的是________(填写字母)地带。
(3)一个发育成熟的土壤剖面一般具有________层、腐殖质层、________层、淀积层和母质层。
(4)D范围内的植被类型是________,开发该区域的关键性制约因素是________。
(5)C、D两个地带不能发育森林植被的共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地带能形成深厚风化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 下图示意鄱阳湖与长江相连河段洪涝年份的水位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滨湖地区涝灾最可能发生的时间,简析产生涝灾的自然原因。
(2)简述滨湖农业区防治涝灾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C 2. C 3. B 4. B 5. C 6. D 7. A 8. B 9. A 10. B 11. D 12. D 13. C 14. A 15. D 16. B 17. B 18. A 19. B 20. C 21. C 22. D 23. B 24. D 25. B 26. B 27. D 28. D 29. B 30. A 31. C 32. B 33. A 34. B 35. B 36. D 37. C 38. B 39. B 40. D
41. 【答案】(1)横 纵 横波消失,纵波速度迅速下降
(2)莫霍 古登堡
(3)地幔 软流层
42. 【答案】(1)地表受热不均
(2)画图略。(热力环流呈顺时针方向,等压面在A处向下凹,在B处向上凸,高空与近地面凹凸方向相反)
(3)D<C<A<B
(4)阴雨 晴朗
43. 【答案】(1)② ④ ① ③
(2)①②④ ③⑤⑥
(3)平面呈扇形,扇顶伸向谷口,扇缘向周边平地展开;自扇顶至扇缘,厚度变薄;沉积物颗粒变细。
44. 【答案】(1)a (2)E、G A (3)有机(枯枝落叶) 淋溶
(4)温带荒漠 水分 (5)降水量小于蒸发量 高温、多雨、湿润(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植物茂盛
45. 【答案】(1)可能发生在6~9月(夏秋季节)。
地势低洼,排水不畅;6~9月雨季,降水多且集中;河湖均处于高水位,且河流水位更高,湖水难以外泄,甚至河水倒灌入湖。
(2)完善抗洪排涝系统;合理退田还湖;培育、推广耐涝作物;调整耕作制度和土地利用方式,减少灾损面积;开展防灾减灾教育,提高监测预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