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生物高考真题分类:知识点1 细胞的分子组成&知识点2 细胞的结构(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年生物高考真题分类:知识点1 细胞的分子组成&知识点2 细胞的结构(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3-06 23:28: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知识点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2021·全国甲卷·T1)已知①酶、②抗体、③激素、④糖原、⑤脂肪、⑥核酸都是人体内有重要作用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都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
B.③④⑤都是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为骨架
C.①②⑥都是由含氮的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
D.④⑤⑥都是人体细胞内的主要能源物质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内各种有机物的组成元素和功能。 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抗体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激素有的是蛋白质,有的是脂质,有的是氨基酸的衍生物等,因此,这三种物质并不都是由氨基酸组成的,A错误;脂肪不是生物大分子,B错误;氨基酸含有N,核苷酸也含有N,①②⑥的单体是氨基酸或核苷酸,C正确;人体内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D错误。
【易错警示】本题易错选A项,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如果不能分析清楚,就容易出现错选;另外,各种有机物的组成元素及功能都是解答本题要用到的基础知识。
2.(2021·山东等级考·T3)细胞内分子伴侣可识别并结合含有短肽序列 KFERQ 的目标蛋白形成复合体,该复合体与溶酶体膜上的受体 L 结合后,目标蛋白进入溶酶体被降解。该过程可通过降解α-酮戊二酸合成酶,调控细胞内α-酮戊二酸的含量,从而促进胚胎干细胞分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α-酮戊二酸合成酶的降解产物可被细胞再利用
B.α-酮戊二酸含量升高不利于胚胎干细胞的分化
C.抑制 L 基因表达可降低细胞内α-酮戊二酸的含量
D.目标蛋白进入溶酶体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物质运输的功能
【解析】选C。α-酮戊二酸合成酶被溶酶体降解,其降解产物可被细胞再利用,A正确;根据题干信息“该过程可通过降解α-酮戊二酸合成酶,调控细胞内α-酮戊二酸的含量,从而促进胚胎干细胞分化”,说明α-酮戊二酸含量降低促进胚胎干细胞分化,而含量升高不利于胚胎干细胞的分化,B正确;根据题干信息“该复合体与溶酶体膜上的受体 L 结合后,目标蛋白进入溶酶体被降解”,所以如果抑制 L 基因表达,则复合体不能与受体L结合,不利于降解α-酮戊二酸合成酶,细胞中α-酮戊二酸的含量会升高,C错误;目标蛋白进入溶酶体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物质运输的功能,D正确。
3.(2021·山东等级考·T4)我国考古学家利用现代人的 DNA 序列设计并合成了一种类似磁铁的“引子”,成功将极其微量的古人类 DNA 从提取自土壤沉积物中的多种生物的 DNA 中识别并分离出来,用于研究人类起源及进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引子”的彻底水解产物有两种
B.设计“引子”的 DNA 序列信息只能来自核 DNA
C.设计“引子”前不需要知道古人类的 DNA 序列
D.土壤沉积物中的古人类双链 DNA 可直接与“引子”结合从而被识别
【解析】选C。根据分析“引子”是一段DNA序列,彻底水解产物有磷酸、脱氧核糖和4种含氮碱基,共6种产物,A错误;由于线粒体中也含有DNA,因此设计“引子”的 DNA 序列信息还可以来自线粒体DNA,B错误;根据题干信息“利用现代人的 DNA 序列设计并合成了‘引子’”,说明设计“引子”前不需要知道古人类的 DNA 序列,C正确;土壤沉积物中的古人类双链 DNA 需要经过提取,且在体外经过加热解旋后,才能与“引子”结合,而不能直接与引子结合,D错误。
4.(2021·浙江6月选考·T5)无机盐是生物体的组成成分,对维持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Mg2+存在于叶绿体的类胡萝卜素中
B.HC对体液pH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C.血液中Ca2+含量过低,人体易出现肌肉抽搐
D.适当补充I-,可预防缺碘引起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无机盐的分布和作用。Mg2+只参与组成叶绿素,胡萝卜素不含Mg2+,A错误;H2CO3和HC属于缓冲对,可调节血浆pH,B正确;血钙过低会引起肌肉抽搐,C正确;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D正确。
知识点2 细胞的结构
1.(2021·山东等级考·T1)高尔基体膜上的 RS 受体特异性识别并结合含有短肽序列 RS 的蛋白质,以出芽的形式形成囊泡,通过囊泡运输的方式将错误转运到高尔基体的该类蛋白运回内质网并释放。RS 受体与 RS 的结合能力随 pH 升高而减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消化酶和抗体不属于该类蛋白
B.该类蛋白运回内质网的过程消耗 ATP
C.高尔基体内 RS 受体所在区域的 pH 比内质网的 pH 高
D.RS 功能的缺失可能会使高尔基体内该类蛋白的含量增加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有两点:
(1)明确分泌蛋白的种类及其合成与分泌的过程。
(2)抓住题中“结合能力随 pH 升高而减弱”准确判断RS 受体所在区域的 pH与内质网的 pH 的关系。
【解析】选C。根据题干信息可以得出结论,高尔基体产生的囊泡将错误转运至高尔基体的蛋白质运回内质网,即这些蛋白质不应该运输至高尔基体,而消化酶和抗体属于分泌蛋白,需要运输至高尔基体并运送至细胞外,所以消化酶和抗体不属于该类蛋白,A正确;细胞通过囊泡运输需要消耗ATP,B正确;根据题干信息“RS 受体特异性识别并结合含有短肽序列 RS 的蛋白质”及“RS 受体与 RS 的结合能力随 pH 升高而减弱”,如果高尔基体内 RS 受体所在区域的 pH 比内质网的 pH 高,则结合能力减弱,可以推测高尔基体内 RS 受体所在区域的 pH 比内质网的 pH 低,C错误;通过题干信息“RS 受体特异性识别并结合含有短肽序列 RS 的蛋白质,通过囊泡运输的方式将错误转运到高尔基体的该类蛋白运回内质网并释放”,可以得出结论,如果RS 功能缺失,则高尔基体不能将错误的蛋白质运回内质网,因此会使高尔基体内该类蛋白的含量增加,D正确。
2.(2021·河北选择考·T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酵母菌和白细胞都有细胞骨架
B.发菜和水绵都有叶绿体
C.颤藻、伞藻和小球藻都有细胞核
D.黑藻、根瘤菌和草履虫都有细胞壁
【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细胞的结构。真核细胞中有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的细胞骨架。酵母菌和白细胞都是真核细胞,都有细胞骨架,A正确;发菜、颤藻都属于蓝藻,蓝藻属于原核生物,其内没有叶绿体和细胞核,B、C错误;黑藻为高等植物,根瘤菌为细菌,都有细胞壁,但成分不同,草履虫为动物,没有细胞壁,D错误。
3.(2021·河北选择考·T2)关于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有丝分裂过程中,核膜和核仁周期性地消失和重现
B.蛋白质合成活跃的细胞,核仁代谢活动旺盛
C.许多对基因表达有调控作用的蛋白质在细胞质合成,经核孔进入细胞核
D.细胞质中的RNA均在细胞核合成,经核孔输出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细胞核的有关知识。有丝分裂的前期核膜、核仁消失,末期核膜、核仁重建,A正确;核糖体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rRNA,核仁与rRNA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故蛋白质合成活跃的细胞,核糖体的数量多,核仁代谢活动旺盛,B正确;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转录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而蛋白质合成的场所在细胞质,故对基因表达有调控作用的蛋白质在细胞质中合成后,经核孔进入细胞核,C正确;细胞质中含有叶绿体和线粒体,其中含有RNA,合成的场所是叶绿体和线粒体,D错误。
4.(2021·湖南选择考·T1)关于下列微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蓝藻细胞内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B.酵母菌有细胞壁和核糖体,属于单细胞原核生物
C.破伤风杆菌细胞内不含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D.支原体属于原核生物,细胞内含有染色质和核糖体
【解析】选C。蓝藻属于原核生物,无叶绿体,A错误;酵母菌是单细胞真核生物,B错误;破伤风杆菌是典型的厌氧型原核生物,C正确;支原体属于原核生物,无染色质,D错误。
【方法规律】
(1)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没有染色体(质)。
(2)叶绿体、线粒体不是生物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必要条件。
5.(2021·浙江6月选考·T2)蓝细菌是一类古老的原核生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没有内质网,但有核糖体
B.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但有核仁
C.没有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
D.没有线粒体,但能进行细胞呼吸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原核细胞的特点。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能进行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A、C、D正确;蓝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也无核仁,B错误。
6.(2021·浙江6月选考·T4)质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磷脂和糖脂分子形成的脂双层是完全对称的
B.胆固醇镶嵌或贯穿在膜中利于增强膜的流动性
C.物质进出细胞方式中的被动转运过程与膜蛋白无关
D.有些膜蛋白能识别并接受来自细胞内外的化学信号
【解析】选D。本题考查质膜的结构。糖脂均位于膜外侧,因此脂双层两侧不对称,A错误;胆固醇分散在磷脂分子之间,蛋白质镶嵌或贯穿在磷脂双分子层中,B错误;易化扩散是膜蛋白介导的被动扩散,被动转运过程与膜蛋白有关,C错误;有些膜蛋白与多糖结合形成糖蛋白,具有信息识别作用,D正确。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