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练习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练习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05 17:31: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练习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词语理解]下列加点的词语换成现代词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但凡客人来我店中。(但是)
B.庙门上贴着一张印信榜文。(公告)
C.客官那里去?(顾客、旅客)
D.我乃墨客,游遍名山大川。(文人)
2.“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对这句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诸葛亮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是为了既能两面受箭,又可保持船体平衡,也便于箭满后顺风顺水返回。
B.诸葛亮把船敢逼近曹操受箭,说明诸葛亮对曹操生性多疑、小心谨慎的性格了如指掌。
C.诸葛亮用这种方法去受箭说明了诸葛亮考虑周全,安排巧妙,不仅有丰富的天文知识,还具有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
D.诸葛亮把船敢逼近曹操受箭,说明诸葛亮胆大妄为,瞧不起曹操。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
B.碣上有一行楷书大字,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C.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
D.宝玉道:“再把大螃蟹拿来罢。”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鲁智深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王熙凤是《三国演义》中的人物。
B.武松打虎、三借芭蕉扇、三打祝家庄都是《西游记》中的故事。
C.“刘姥姥进大观园”一词出自《红楼梦》,比喻没见过世面的人来到陌生新奇的花花世界。
D.“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出自《水浒传》中的故事。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为了明天的六一庆祝活动,同学们已经把教室都布置好了。
B.我们耐心探听老师对我们的谆谆教诲。
C.他用审视的目光打量着这个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陌生人。
D.“这个师傅派头十足,就是不知道活儿干得怎么样。”我在心里嘀咕着。
二、填空题
6.在文中圈出下列词语,理解画线词语的意思。
齐整 忌讳 晦气 七手八脚
横竖 飘飘飖飖
齐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横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飘飘飖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1)酒家道:“俺家的酒,( ) 是村酒,( ) 比老酒的滋味。”
(2)( ) 酒家怎样劝武松不要上冈, 武松( ) 不听, 执意上冈。
(3)( ) 武松不把老虎打死,( ) 会被老虎吃掉。
8.根据拼音写出同音字。
jì 妒( ) 预( ) ( )祀 丰功伟( )
jī ( )渴 ( )烈 打( ) ( )犬相闻
jié ( )日 ( )白 敏( ) ( )然不同
三、现代文阅读
课内现代文阅读。
《景阳冈》(节选)
那只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过来。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那大虫却好把两只前爪(zhǎo zhuǎ)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jié( )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只大虫急要挣扎,早没了气力。被武松尽气力纳定,哪里肯放半点儿松宽。武松把两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大虫páo xiào( )起来,把身底下扒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武松把那只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只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大虫的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得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bèng pèng)出鲜血来,那武松尽平昔神威,仗胸中武艺,半歇儿把大虫打做一堆,却似躺着一个锦布袋。
9.根据拼音写词语、选择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10.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这段文字中描写武松打虎的动作的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个动词对刻画武松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语段选自我国著名的古典长篇小说《水浒传》,作者是____________,请写出本书中你印象最深的二位英雄好汉的名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草船借箭(节选)
周瑜对诸葛亮心怀妒忌。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了。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13.选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描写来塑造周瑜这个人物形象,从选段中我们可以看出周瑜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
14.文段中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是什么?尝试用“因为……所以……结果”的句式叙述。
__________________
15.“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周瑜高兴是因为_____________。
16.“军令状”指接受任务时所做的按时完成任务的保证。选段中诸葛亮的军令状该怎么写呢?请你照样子,结合画线句子写在下面方框内。
军令状 我们承诺:在本次活动中一定全力以赴,势必完成任务,如未完成甘愿受罚。 承诺人:××× 日期:××年××月××日 军令状 _______________ 承诺人:_____ 日期:××年××月××日
四、书面表达
17.习作乐园。
最近你读了什么书,请选择你喜欢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写一篇读后感。字数在450字。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D
3.B
4.C
5.B
6.本课指风筝制作地很精致。 副词。反正,表示肯定语气。 形容物体在空中随风漂浮摇动。
7.虽 却 无论 还 如果 那么
8.忌 计 祭 绩 饥 激 击 鸡 节 洁 捷 截
9.zhuǎ 截 咆哮 bèng
10.景阳冈武松打虎的情形(或武松打虎)。
11.揪 踢 按 打 衬托出武松的神威、机智和勇武。
12.施耐庵 林冲 宋江
13.语言 嫉贤妒能、阴险狡猾
14.因为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所以用十天造十万支箭的任务来为难诸葛亮;结果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成功,并如期交箭,周瑜不得不佩服诸葛亮神机妙算,自叹不如。
15.自己的目的就要达到了
16.我承诺:在三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如果造不好,甘愿惩罚。 诸葛亮
17.范文:
《田忌赛马》读后感
《田忌赛马》是一篇富有启发性的文章。
田忌和齐威王赛马,第一轮输了,因为田忌的马比齐威王的弱;但是第二轮的比赛,由于孙膑的神机妙算,还是原来的马,却赢了齐威王。这其中的道理正是文章给我的启示。
孙膑怎样以弱胜强的?我觉得主要在于两点:
首先是仔细观察。孙膑之所以敢肯定能让田忌取胜是由于他仔细观察了前一轮比赛的场面,发现了“齐威王的马比田忌快不了多少”,看出了田忌的上等马比齐威王的中等马快,中等马比齐威王的下等马快,是取胜的基础。仔细观察事物,进一步分析思考,不就解决了吗?仔细观察还是警方破案的重要步骤呢。由此看来,仔细观察重要着呢。
其次是动脑筋。孙膑能想出这个看似容易、其实不易的办法来,可见动脑的好处不少。众多的名人,都是靠动脑筋取得巨大成就的。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只能说他靠机遇和灵感吗?达尔文的成就只是从观察中得来的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我们也要勤动脑筋,多思考,灵活运用脑子,让它在我们的学习和将来的事业上尽量发挥作用要知道,动脑可以产生伟大的创造发明,可以使人取得胜利。
读完了这篇文章,理解透了它的意思,就会觉得遇到困难时,只要仔细观察,勤动脑,就能解决问题,获得成功。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