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课件 微专题 日晷与太阳方位 (共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课件 微专题 日晷与太阳方位 (共1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3-05 11:55: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高三地理二轮 微专题 日晷与太阳视运动
赤道式日晷的安装方法:
1.晷针指向北极星;
2.晷盘与晷针垂直,南高北低;
3.晷盘上刻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时辰;

西
已知赤道日晷的晷针指向北极星,晷盘与晷针垂直。
晷盘
晷针
θ
θ
θ
地平面
(1)晷针与地平面的夹角= 。
(2)晷盘与地平面的夹角= 。
当地纬度
90°-当地纬度
N
S
 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通常由铜制的指针、与指针垂直的晷盘组成。其工作的原理是,将指针朝向北极星固定,通过观察指针投影在晷盘上的刻度来判断时间。下图为我国某地某日日晷照片。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图示时刻,太阳的方位为(  )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2.若图示日晷晷盘与地面的夹角为59°,则该日晷最可能放置的地点是(  )
A.广州    B.上海   
C.哈尔滨   D.漠河
D
B
N
S
E
W
2.已知该日晷晷盘与地平面夹角约23°,是否具备正常的计时功能?
当正午太阳高度角<67°时,该日晷可以正常计时;
当正午太阳高度角>67°时,正午太阳方位将位于晷针的正北,此时日影将指向子时(0:00)。
67°
一天当中太阳方位变化:以北温带为例(极昼、极夜地区除外)
(1)春分、秋分:正东、东南、正南、西南、正西。
(2)直射点在北半球:东北、正东、东南、正南、西南、正西、西北。
(3)直射点在南半球:东南、正南、西南。
40°N二分二至日时日出、日落方位示意图
晷盘
晷针
夏至日太阳光线
冬至日太阳光线
晷面应两面都有刻度
春分日到秋分日之间,晷针的影子投向晷面正面;
秋分日到春分日之间,晷针的影子投向晷面背面。
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通常由铜制的指针、与指针垂直的石盘组成。其工作的原理是:将指针朝向北极星固定,通过观察指针投影在石盘上的刻度来判断时间。下图为我国某地某日日晷影像照片。据此完成1~2题。
1.图示时刻太阳的方位为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2.若图中晷面与地平面的夹角为49°,日晷指针阴影与图中虚线完全重合时北京时间为12:12,则日晷所在地的经纬度为
A.(49°N,120°E) B.(41°N,117°E)
C.(49°N,117°E) D.(41°N,121°E)

赤道式日晷是中国古代最经典和传统的天文观测仪器。赤道式日晷依照使用地的纬度,使赤道式日晷的晷面平行于赤道面。晷盘上的刻度是等分的,不同季节,晷针投影在晷盘上的影子会分别出现在晷盘的北侧面和南侧面,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3~5题。
3.赤道式日晷晷针指向北极星附近,其目的是
①调整晷盘的方向 ②调整晷盘与地平面的夹角
③减少日晷计时的误差 ④调整晷盘和晷针之间
的夹角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赤道式日晷晷针与地平面的夹角θ
A.随纬度的升高而增大
B.随纬度的升高而减小
C.随纬度的升高先升高后降低
D.随纬度的升高先降低后升高

5.一年中利用晷盘北侧面观测的时间段应当是
A.冬至—次年夏至
B.夏至—冬至
C.春分—秋分
D.秋分—次年春分

6.(2021·天津滨海新区期末)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某同学去北京故宫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观察了安放在太和殿前的日晷,并绘制了日晷计时示意图(图乙)。图甲为某极点俯视图。
(1)读图甲,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天津此时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B、C三地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依次为________。(6分)
(23°26′S,180°)
昼短夜长,且昼最短、夜最长
B、C、A
(2)根据图乙可以判断,该同学观测日晷的时刻为________。一天中从日出到日落,晷针投影长度变化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4分)
11:00
由长变短再变长
(3)图甲所示节气过后,故宫日晷正午时晷针影长开始______。(2分)
1
2
3
4
5
6
变短
(4)说出影响北京故宫日晷计时效果的自然因素。(4分)
答案 昼夜状况,天气阴晴状况等。
清钱泳《履园丛话 艺能·铜匠》:“测十二时者,古来惟有漏壶,而后世又作日晷、月晷,日晷用于日中,月晷用于夜中,然是日有风雨,则不可用矣。”
日晷的缺点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