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05 15:45: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让学习更容易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练习题
基础练习
一、填空题
1.假如你是代表北宋与西夏议和的一名使臣,你可以答应的是 (  )
A.宋向元昊称臣 B.宋给西夏岁币
C.双方约为兄弟之国 D.西夏向宋派兵
2. ( 2019北京)如图是北京通州辽代墓葬出土的酱釉马镫壶。该壶用北宋定窑技术烧制,造型仿照皮水囊,扁身双孔,便于穿绳携带。这件文物可用于研究( )
A.辽代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
B.契丹族与汉族的文化交融
C.宋代都市生活的丰富多彩
D.蒙古的崛起与元朝的统一
3.与如图所示历史事件相关的是( )
①宋辽之间发生澶州之战
②此战之后双方长期休战
③此战后双方又战数十年
④边境设置榷场进行贸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 北宋与辽、西夏既发生对峙战争,又一直进行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在榷场, 官府和商人交换各种商品,且数量很大。这种态势( )
A.源于辽夏夺取宋朝土地人口
B.使辽宋夏处于长期战争状态
C.加深彼此了解促进民族交融
D.表明落后民族征服先进民族
5. “宋代甚至不能收复被契丹族辽王朝所占的十六州,在1005年还同意向辽纳银10万两、绢20万匹。”材料反映的是( )
A.陈桥兵变 B.澶渊之盟
C.郾城大战 D.宋金和议
6.下列事件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是(  )
①“杯酒释兵权” ②契丹建国 ③“澶渊之盟” ④元昊称帝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①②④③
7.右图是上京遗址。据文献记载,上京是契丹建国之初设立的都城,也是我国古代漠北地区的第一座都城。契丹政权的建立者是(   )
A.元昊 B.阿保机 C.朱温 D.赵匡胤
8. 京剧《澶渊之盟》是一出历史故事剧,剧中台词“将舟船暂驻中流,寡人要一观黄河夜景”中的“寡人”指的是历史上的哪位皇帝( )
A.宋太祖 B.宋真宗 C.宋高宗 D.宋太宗
9. 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下面表示辽、西夏与北宋政权并立局面的图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10、 比较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对宋辽、宋夏之间的“议和”进行比较后,下列哪一项不是它们的共同点(  )
A.结束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 B.宋王朝都要交纳岁币
C.导致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D.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
11、下边是某同学整理的学习资料卡片,由于疏忽漏写了标题,请你根据卡片内容,帮他拟一个标题(  )
1004年辽军大规模进攻北宋,直接威胁北宋都城,第二年辽宋订立和约,北宋给辽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使双方保持相对和平局面.
A.澶渊之盟 B.宋夏议和 C.靖康之变 D.宋金议和
12.北宋曾把与契丹政权边境交界地区的一些地方改名,如“威虏”改为“广信”,“静戎”改为“安肃”,“破虏”改为“信安”等。该现象的出现与下列哪一重大史实有关(  )
A.陈桥兵变 B.澶渊之盟 C.开元盛世 D.安史之乱
提升练习
二、材料解析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契丹侵取燕蓟以北(幽云十六州),拓跋(党项族)自得灵夏以西……得中国(指中原)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所为,皆与中国等。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 “从历史的后端看来,这1005年的协定有它的作用……这种为和平付出之代价无疑比战费来的低廉……可是这种看法必须全部放弃当事人的观感……他们无法承认这种妥协为事理之当然。中国历史之中,从无一个统一天下的大帝国卑躬屈节地向一个文化程度低的边区国家进贡。”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三 元昊称帝后,宋夏战争不断。夏军虽胜,得利不多……元昊不得已,乃利用宋廷急于求和的心理,通过辽国压宋议和。经过讨价还价,元昊取消帝制,宋册封其为夏国主,每年以“岁币”的名义,给夏银、帛、茶。
(1)结合所学知识思考,材料一中的“二敌”分别是指什么政权?请结合材料指出这两个政权的政治制度有什么相同的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的“1005年的协定”是指什么?这个“协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北宋与西夏达成和议的原因是什么。(不得照抄材料)
(4)结合上述材料,从政治角度概括这一时期的历史特征。
参考答案
一、 中考链接
1-5 BBCCB 6-10BBBBC 11-12AB
二、材料解析
1.(1)政权:“二敌”分别是辽和西夏。特点:仿效中原王朝。
(2)“1005年的协定”是指澶渊之盟。影响:使边境地区有了相对安定的环境,有利于民族之间经济的交流和发展。但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宋代民众的赋税负担。
(3)①西夏虽然在战争中多次取得胜利,但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②战争也破坏了双方的正常贸易,中断了北宋对西夏的粮食供应,西夏人民也反对战争;③西夏、北宋政权都不具备彻底战胜对方的实力。
(4)政治上民族政权并立;民族关系上民族交融不断加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