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是故乡明
一、填空题
1.读句子,完成练习。
①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蒙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非常喜欢。
②此地有茂林修竹,绿水环流,还有几座土山点缀其间,风光无疑是绝妙的。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蒙,一碧数顷,而且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
第①句运用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世界各地月亮的________________(用句中的四字词语回答)。第②句多运用____字词语,写出了朗润园的________。结合全文,我们发现作者借这些语句表达了_______________之情。
2.猜字谜。
(1)三人同日来,喜见百花开。 ( )
(2)宝玉不在姑娘在。( )
(3)草堆下面两只狗。( )
(4)你我各一半,互相来征战。 ( )
3.给加点的字注音。
弓弩( ) 狡诈( ) 山涧( ) 镌刻( ) 污蔑( )
筹备( ) 溃烂( ) 颧骨( ) 祈祷( ) 殉葬( )( )
窈窕( )( ) 祸患( )( )咆哮( )( ) 喉咙( )( )
4.比一比,再组词。
截( ) 喘( ) 榆( ) 拴( ) 稠( )
载( ) 瑞( ) 偷( ) 栓( ) 绸( )
二、连线题
5.把词语和相关的意思用直线连起来
烟波浩渺 形容山或建筑物高大而雄伟。
相映成趣 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乐此不疲 形容烟雾笼罩的江湖水面广阔无边。
巍峨雄奇 相互衬托着,显得很有趣味,很有意思。
三、语言表达
6.根据提示仿写句子。
例:★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提示:用对比的手法,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和怀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回顾课文,理解句子含义。
“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故乡的月亮啊!”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信息匹配
8.选出下面句子中加点字“截”的正确解释。
截:A.割断,弄断。 B.量词,段。 C.阻拦。 D.到期停止。
(1)截( )止到发稿时间,防洪士兵们已经成功阻截( )了又一次的洪峰。
(2)切割机把这根钢筋截( )成了好几截( )。
9.读一读,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在烟波浩渺(miǎo mǎo)的海边,我们点起篝(gòu
gōu)火。听着海浪声,看着火光闪动,一种激动在心底萌(méng míng)发。抬头望去,那澄(dèng héng)澈(chè cè)的月光是如此的温柔。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至于水,我故乡的小村子却到处都是。几个大苇坑占了村子面积的一多半。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一点儿烟波浩渺之势。到了夏天,黄昏以后,我躺在坑边场院的地上,数天上的星星。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可觉得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
10.上面两段话选自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文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作家_____写的______。
11.作者回忆了幼年时在故乡的哪些趣事?选择正确的答案( )
(1)躺在坑边场院的地上数星星;
(2)在古柳树下点篝火摇树捉知了;
(3)在大苇坑边望月游玩;
(4)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
12.你对“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一句中的“此”是怎样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作者明明是写家乡的月亮却写了那么多童年趣事,多余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幸福铃声
第一次强烈地想和老爸通电话,是在十年前,他生日的那天。
那时候,我还在南方读书,交了学费,家里已无力支付我的生活费,日常开支基本上依赖学校的特困生补助和一些微薄的奖学金。学校离家实在是太远了,为了省下路费,大学四年我没回过一次家。每个周末我都坐在校园的紫荆树下给父亲写信,告诉他,我又考了全年级第一名,拿到了一等奖学金;我在那件从高中时就穿的旧衣服上贴了一朵精致的小花,穿在身上仍然漂亮。还告诉他,我们学校有一种紫色的花,常常在我写信的时候落下一两片,非常美丽温柔,但是在梦里我见到的却是家乡那片白绿交杂的生动的白桦林。
并不是每封信都会寄出去,毕竟八分钱的邮资对我来说可能就意味着早上要吃不饱去上课。何况父母亲并不识字,每次要走到几里外的二姨家才能“听”到我信中的内容。
没有信的日子,父亲是那么盼望能够知道女儿一切安好。于是,我能解决一切因难的聪明父亲想出一个绝妙办法:他让二姨在回信里告诉我,镇上的一个小商店有电话,他和老板很熟,已经说好了,以后每个星期六晚七点我把电话“打”过去,他会准时候在那里。
而他,其实并不接那电话,只笑呵呵地张开嘴,贪婪地听着那美妙的来电铃声,直至它最后消失。他一直觉得那欢快的铃声就是他女儿的笑声,只要女儿的电话铃声准时响起,他就明白女儿在他乡一切都好。
我家所在的村庄离镇子有十里路,中途有一片宽广的白桦林。每个星期六的黄昏,我的父亲——一个东北汉子,会雄赳赳气昂昂地两次穿过那片白桦林。母亲说村子里的人这一天都能听到他嘹亮的歌声和笑声。
我还记得那个大雪纷飞的周末,那天是父亲的生日,我多么希望他能接我的电话,我有多少话要亲口对他说……
可是我笑呵呵的父亲等到铃声消失后即刻站了起来,昂首走出了商店。那晚,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的父亲穿着红披风站在那片白桦林里,四周都是电话机,他拨电话给我……
14.第2、3自然段从四个方而写了“我”家的生活困难,请概括出来。
(1)__________(2)_________
(3)__________(4)_________
15.用“ ”画出文中两次写“梦”的句子,并说出两次做梦分别表达了“我”内心怎样的思想感情。
16.第七段说,“我有 多少话要亲口对他说……”联系全文,想一想“我”要对父亲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短文题目是“幸福铃声”,是因为父亲听见电话铃声,就知道_________,所以父亲是幸福的;“我”每次打电话,就想起___________,所以“我”也是幸福的。
六、书面表达
18.写作实践。
有许多事物能唤起我们对家乡的怀念,如家乡的老树、老街、老房子、门前的池塘、一塘的荷花……想想夕阳的余晖和袅袅的炊烟,想想母亲对儿女的呼唤声……请置身某个环境,写一个片段。不少于200字。
参考答案:
1. 排比 美妙绝伦 四 风光绝妙 自己对故乡的思念
2. 春 安 获 伐
3. nǔ zhà jiàn juān miè chóu uì quán dǎo xùn zàng yǎo tiǎo huò huàn páo xiào hóu lóng
4. 一截 喘气 榆树 拴住 粘稠 下载 祥瑞 小偷 血栓 丝绸
5.
6.美食街出售的各种口味的粽子味道不错,但总觉得没有家乡的粽子好吃。
7.这句话直接点题,点明了文章的中心。作者用这样发自肺腑的呼喊强烈地表达内心对故乡月亮的想念和对久别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8. D C A B
9.miǎo gōu méng chéng chè
10. 季羡林 月是故乡明
11.(1)(2)(3)(4)
12.句中的“此”是指代躺在坑边场院的地上数天上的星星;点起篝火摇树捉知了。对这两件事的回忆更突显“我”对童年和家乡的眷念。
13.这些童年趣事也是围绕着月亮来写的,捉知了、看月亮、做梦都跟月亮有关,不是多余,反而更能表达出对故乡的思念。
14. 我依赖特困生补助和微薄的奖学金生活。 我为省路费大学四年没回过一次家。 我还穿着高中时候穿的旧衣服。 我为省邮资,写的信不全寄出去。
15.但是在梦里我见到的却是家乡那片白绿交杂的生动的白桦林。那晚,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的父亲穿着红披风沾在那片白桦林里,四周都是电话机,他拨电话给我……
第一次做梦表达了我对家乡、对父母的思念之情。第二次做梦既表达了我对父母的思念,也表达了我希望自己家的生活越来越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的思想感情。
16.老爸,我又得到了学校的奖学金了,是全校最高的呢!还有,我写的论文也发表了,还有一笔稿费呢!我还要大声对您说,老爸,生日快乐。
17. 女儿在他乡一切都好 父母对自己的牵挂和关爱
18.在我的记忆里,家乡的空气是那么纯净,没有丝毫的污染,呼吸起来感觉很舒服。家乡的山,家乡的水,家乡那离我远去的人和物无不让我思念。记忆里家乡夏日的夜晚,我们孩子们三五成群的在野外游玩嬉戏,皎洁的月光照亮家乡的大地,月光下,一群群如同游动的星星般闪亮的萤火虫。在萤火虫黄绿色的光芒照射下,一片片白日里原本是金黄色的稻田随风浮动着墨绿色。那断断续续的光芒和月光一起照亮漫长夜晚,让人不得不沉浸在这一幅大自然纯天然美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