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 9.古诗三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提升训练 部编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语文下册 9.古诗三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提升训练 部编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05 14:45:04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古诗三首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欲断魂(hǔn) B.借口(jiàn) C.牧童(mò) D.每逢(féng)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井底之蛙”常用来比喻目光短浅、见识狭小的人。
B.“冒”字书写时要做到上宽下窄,上扁下长。
C.《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山东”指的是现在的山东省。
D.“花钟”是根据不同植物开花时间的不同来修建的。
3.下列诗句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春风/送暖/入屠苏 B.路上/行人/欲/断魂
C.每逢/佳节/倍/思亲。 D.遍插/茱萸/少/一人。
4.下列诗句跟传统节日无关的一项是( )
A.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B.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C.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D.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5.“遥知兄弟登高处”中“兄弟”的意思是( )
A.哥哥 B.弟弟 C.哥哥和弟弟
二、填空题
6.按课文内容填空。
(1)《古诗三首》分别写了我国三个传统节日,《元日》这首诗写的是______,《清明》这首诗写的是______,《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写的是______。
(2)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
(3)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有一座世界闻名的______,叫______,又叫赵州桥。它是隋朝的石匠______设计和参加建造的,到现在已经有________多年了。
7.看拼音写词语。
mù tóng líng hún jiā bèi fú hé
( ) ( ) ( ) ( )
jiǔ jiā gū dú hé chù jiā jié
( ) ( ) ( ) ( )
8.按要求填空。
(1)“屠”字是_______结构,除部首外还有_______画。
(2)“创”字按音序查字法应查字母_______,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__,再查_______画。
(3)“洲”字按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部,全字一共_______画。
(4)“约”字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_______,再查_______。在“大约”一词中,字义是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智慧园。
精通兵法的曹刿
春秋时期,有一次齐国攻打鲁国。当时,齐国强大,鲁国弱小,鲁国的国君鲁庄公动员全国的军队准备抵抗,鲁国有一个精通兵法、很有谋略的人叫曹刿(guì),他自告奋勇,请求跟鲁庄公同参战。
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率领军队在鲁国的长勺与齐军作战。双方刚摆好了阵势,鲁庄公就要击鼓进攻。曹刿说:“时机未到,不能进攻。”齐国击了三次鼓,发了三次进攻的命令,曹刿才对鲁庄公说:“好了.现在可以进攻了。”于是,鲁军鼓声震天,士兵们像潮水一样冲向齐军,把他们打得落花流水,抱头逃命。鲁庄公正想下令追击,曹刿却又阻止,并下车细看地面上的齐军兵车的轨迹,又攀上车前横木,注意观察敌军退走的情形,然后说:“现在可以追击了!”鲁庄公当即下令追击。鲁军乘胜前进,把齐军全部赶出国境。战后,鲁庄公问曹刿:“为什么要等齐军击鼓三次以后,你才让我下令出兵呢?”曹刿答道:“打仗时主要是靠勇气。第一次击鼓时,士兵们的斗志最旺盛:第二次击鼓的时候,大家的士气就会有些低落了;到了第三次击鼓的时候士兵的勇气就全消失了。等齐军的三通鼓击完,我们才击鼓冲锋,这时齐兵的勇气已经衰竭,而我方的士气正是最旺盛的时候。因此,一鼓作气,打败了齐军。”
成语“一鼓作气” 出自《左传·庄公十年》。后来用“一鼓作气”指趁劲头大的时候抓紧做,一下子就把事情完成。
9.词语对对碰。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强大——( ) 旺盛——( )
10.锦上添花,把成语补充完整。
一鼓( ) ( ) 落( )流( )
乘胜( ) ( ) 斗志( ) ( )
11.经典勾画。曹刿为什么要等齐军击鼓三次以后,才下令出兵呢?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来。
12.成语集结号。
一鼓作气 一衣带水 一字之师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13.“一鼓作气”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过 年
中国人把过春节称作过年,“过年”是什么意思呢?
传说,“年”是一种头生独角、凶猛异常的野兽。每到腊月最后一天,“年”便出来掠食吃人,威胁人的生命安全。但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这种野兽有“三怕”—怕声、怕光、怕红颜色。为了驱赶它,人们用红颜色的桃木做成牌子,挂在门口,称为“桃符”。还有人燃烧砍伐来的青竹子,发出噼噼啪啪的声音和光,这就是爆竹的来历。“年”见了桃符,听到爆竹响,吓得赶快逃跑,这样大家就安然无恙了。第二天一早(也就是大年初一),人们互相拱手祝贺,“拜年”也就由此而来。
14.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并填在括号内。
(1)模拟连续的拍打、爆裂或东西撞击的声音。 ( )
(2)险境中没有遭受损失。( )
15.填空。
“年”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的野兽。每年________的最后一天,“年”便出来________,威胁人的生命安全。
16.人们发现“年”有哪“三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人们是怎样驱赶“年”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拜年”有什么来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C
3.B
4.D
5.C
6. 春节 清明节 重阳节 造纸术 印刷术 指南针 火药 石拱桥 安济桥 李春 一千三百
7. 牧童 灵魂 加倍 符合 酒家 孤独 何处 佳节
8. 半包围 八 C 刂 四 氵 九 Y yue 大概
9. 弱小 低落
10. 作 气 花 水 追 击 昂 扬
11.打仗时主要是靠勇气。第一次击鼓时……一鼓作气,打败了齐军。
12. 一技之长 一蹶不振 一劳永逸 一鸣惊人 一念之差 一贫如洗 一气呵成
13.指趁劲头大的时候抓紧做,一下子就把事情完成。
14. 噼噼啪啪 安然无恙
15.头生独角 凶猛异常 腊月 掠食吃人
16.怕声、怕光、怕红颜色。
17.挂“桃符”,燃烧青竹子。
18.大年初一,人们互相拱手祝贺赶走了“年”,于是就有了“拜年”的说法。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