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光的衍射专题复习2021—2022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一、选择题(共15题)
1.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光的波动性的有( )
A.牛顿环 B.彩色肥皂泡 C.小孔成像 D.泊松亮斑
2.我们经常看到路边施工处挂有红色的灯,除了红色光容易引起人们的视觉反应外,这样做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 )
A.红光比其他可见光更容易发生衍射
B.红光比其他可见光更容易发生干涉
C.红光比其他可见光频率更大
D.红光比其他可见光更容易发生反射
3.在用水波槽做衍射实验时,若打击水面的振子振动频率是5Hz,水波在水槽中的传播速度为0.05m/s,为观察到明显的衍射现象,小孔的直径d应为( )
A.10cm B.50cm C.d>10cm D.d<1cm
4.5G时代移动通信技术采用3300×106Hz~5000×106Hz频段的电磁波,相比于现有的4G移动通信技术采用的1880×106Hz~2635×106Hz频段而言,具有更大的优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4G和5G信号相遇可能发生稳定干涉
B.4G和5G信号既可以有线传播,也可以无线传播
C.5G信号比4G信号遇到相同障碍物时衍射现象更明显
D.在真空中5G信号的传播速度比4G信号的传播速度快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做受迫振动达到稳定后,物体振动的频率等于物体的固有频率
B.通过超声波被血流反射回来其频率发生变化可测血流速度,是利用了多普勒效应
C.只有缝、孔的宽度或障碍物的尺寸跟波长相差不多,或比波长更小时,才能发生衍射现象
D.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的波,叫作横波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交通警示灯选用红色是因为红光更容易穿透云雾烟尘
B.光在同一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C.用光导纤维束传输图象信息利用了光的全反射
D.让蓝光和绿光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形成的干涉条纹间距较大的是绿光
7.一般认为激光器发出的是频率为v的“单色光”,实际上它的频率并不是真正单的,激光频率v是它的中心频率,它所包含的频率范围是v(也称频率宽度),其中Δv,v+△v和v-△v分别记为“上限频率”和“下限频率”。某红宝石激光器发出的激光(其“上限频率”和“下限频率”对应的光分别记为a光和b光)由空气斜射到实心玻璃球表面,入射角为i,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光在玻璃中传播速度较小
B.b光更容易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C.相同装置做双缝干涉实验,b光产生的干涉条纹间距较小
D.逐渐增大i角,a光从玻璃球射向空气时先发生全反射
8.点光源照在一个剃须刀片上,在屏上形成了它的影子,其边缘较为模糊,原因是( )
A.光的反射 B.光强太小
C.光的干涉,通过剃须刀片中央的孔直进 D.光的衍射
9.一束光照射到底面有涂层的平行玻璃砖上表面,经下表面反射从玻璃砖上表面射出,光线分为a、b两束,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玻璃中a光的传播速度大于b光的传播速度
B.在真空中用同一装置进行双缝干涉实验,a光的条纹间距大于b光的条纹间距
C.a、b光在涂层表面一定不会发生全反射
D.在真空中,遇到障碍物时a光更容易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不见其人”现象说明遇到同样障碍物时声波比可见光容易发生衍射
B.用超声波被血流反射回来其频率发生变化可测血流速度,是利用了波的干涉现象
C.光学镜头上的增透膜是利用光的偏振
D.用标准平面来检查光学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光的偏振现象
11.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在暗室中探究光的性质,左侧是点燃的酒精灯(在灯芯上洒些盐),右侧是竖立的附着一层肥皂液薄膜的金属线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条纹呈黄白相间
B.条纹形成的分布情况由薄膜的厚度决定
C.酒精灯火焰发出两种不同颜色的光照射到薄膜上,形成干涉条纹
D.在图示的情况下,从肥皂薄膜的左面观察时,在薄膜上可看到衍射条纹
12.在白炽灯的照射下从两块捏紧的玻璃板表面看到彩色条纹,通过狭缝观察发光的白炽灯也会看到彩色条纹,这两种现象 ( )
A.都是光的衍射现象
B.都是光的干涉现象
C.前者是光的干涉现象,后者是光的衍射现象
D.前者是光的衍射现象,后者是光的干涉现象
13.在透明的均匀介质内有一球状空气泡,O 为球心,一束包含 a、 b 两种单色光的细光束从介质射入气泡,A 为入射点,之后 a、b 光分别从 C、D 两点射向介质,细光束在 A 点的入射角为 30°,介质对 a 光的折射率 n=,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在该介质中,a 光的传播速度比 b 光的传播速度大
B.a 光射出空气泡后的传播方向相对于射入空气泡前的传播方向偏转角为 30°
C.当 a 光通过单缝时,若缝的宽度小于 a 光波长时,a 光不能发 生衍射现象
D.若由 a 光和 b 光组成的一束细光束从空气斜射向水中,在不断增大入射角时,a 的折射光会先消失
14.一束光照射到底面有涂层的平行玻璃砖上表面,经下表面反射从玻璃砖上表面射出,光线分为a、b两束,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玻璃中a光的传播速度大于b光的传播速度
B.在真空中,遇到障碍物时b光更容易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C.增大空气一侧的入射角,a光线先消失
D.在真空中用同一装置进行双缝干涉实验,a光的条纹间距大于b光的条纹间距
15.OMN为玻璃等腰三棱镜的横截面,ON=OM,a、b两束可见单色光(关于OO′)对称,从空气垂直射入棱镜底面 MN,在棱镜侧面 OM、ON上反射和折射的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棱镜中a光束的折射率大于b光束的折射率
B.在棱镜中,a光束的传播速度小于b光束的传播速度
C.a、b 两束光用同样的装置分别做单缝衍射实验,a光束比b光束的中央亮条纹宽
D.a、b两束光用同样的装置分别做双缝干涉实验,a光束比b光束的条纹间距小
二、填空题(共4题)
16.各种不同形状的障碍物都能使光发生_______,致使影的轮廓_______,出现_______的条纹。
17.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可以在光屏上观察到明暗相间的条纹,这是光的_____现象,若保持单缝到光屏的距离不变,调节狭缝的缝宽,则屏上明暗相间的条纹间距将随单缝宽度的减小而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8.在白炽灯照射下,从用手指捏紧的两块玻璃板的表面能看到彩色条纹,这是光的______现象;通过两根并在一起的铅笔狭缝去观察发光的白炽灯,也会看到彩色条纹,这是光的______现象.
19.细丝和单缝有相似的衍射图样.在相同条件下,小明用激光束分别垂直照射两种不同直径的细丝Ⅰ和细丝Ⅱ,在光屏上形成的衍射图样如图1中a和b所示.已知细丝Ⅰ的直径为,现用螺旋测微器测量细丝Ⅱ的直径,如图2所示,细丝Ⅱ的直径为______图1中的______填“a”或“b”是细丝Ⅱ的衍射图样.
三、综合题(共4题)
20.让一束红光照射在游标卡尺两个卡脚之间的缝上,逐渐减小两个卡脚之间的距离,使缝越来越小,观察照在屏幕上光斑的变化.缝宽大约多大时屏幕上出现条纹?缝间距变小时,条纹有什么变化?
21.用两支铅笔夹成一条狭缝,将眼睛紧贴着狭缝且让狭缝与日光灯管或其他线状光源平行,你会观察到怎样的现象?试解释这个现象。
22.通过两个手指间的狭缝来观察光源,当狭缝宽度逐渐减小时,会观察到什么现象 请试一试,并作出解释。
23.分析以下现象产生的原因:
(1)通过盛水的玻璃杯,在适当的角度,可看到彩色光;
(2)隔着帐幔看远处的灯,见到灯周围辐射彩色的光芒;
(3)光线照在花布上,可以看见花布上的图样。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A
3.D
4.B
5.B
6.B
7.B
8.D
9.C
10.A
11.B
12.C
13.B
14.B
15.C
16. 衍射 模糊不清 明暗相间
17. 衍射 增大
18. 干涉 衍射
19. 0.999; a;
20.
大约0.8 mm时会出现条纹,当缝间距变小时,屏幕上条纹间距逐渐变宽,但亮度逐渐减弱
21.会观察到明暗相间的彩色条纹,因为当两支铅笔夹成的狭缝与光波波长接近时,会发生光的衍射现象
22.
随着手指间狭缝逐渐减小,通过两个手指间的狭缝来观察光源,可以看到彩色条纹,这是因为狭缝较小时,与光源波长相差不大,当光通过狭缝后发生单缝衍射现象,形成光的衍射图样。
23.
(1)白光通过盛水的玻璃杯发生折射,在适当的角度,各色光分离较大,可看到彩色光。
(2)远处灯发出的光经过帐幔的缝隙,产生衍射,因此可见到灯周围辐射彩色的光芒。
(3)光线照在花布上看见花布的图样,是由于光的反射与吸收的结果。花布是由各种颜色的花纹组成的,当白光照在花布上时,红色花纹反射红色光,吸收其他颜色的光,这样我们在该位置只看到红色,同理可以看到各种花纹反射的各种颜色的光,这样就可以看到花布的图样。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