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光电效应方程及其意义 自主提升过关练(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4.2光电效应方程及其意义 自主提升过关练(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8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3-05 15:51: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2光电效应方程及其意义 自主提升过关练(含解析)
一、选择题
1.某同学用图甲装置进行光电效应实验:用波长为的单色光照射阴极,调节滑动变阻器,测得流过灵敏电流计的电流与之间的电势差满足如图乙所示规律(  )
A.用波长为的光照射阴极,遏止电压将增大
B.滑动变阻器由中央向右移动,电流值逐渐趋近于
C.只增加入射光的照射强度,光电流最大值不变
D.只改变阴极K的材料,图像与横轴交点不变
2.下表中给出了三种金属材料的极限波长,其中两种材料发生光电效应时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与入射光频率 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
材料 钠 铜 铂
极限波长(nm) 541 268 196
A.这三种材料中,金属钠的逸出功最大
B.图中a、b两条图线的斜率都等于普朗克常量h
C.如果图线a表示的材料是铜,则图线b表示的材料是钠
D.用波长400nm的光分别照射这三种金属,只有铜和铂会发生光电效应
3.按照普朗克的能量子假说,微观粒子的能量是不连续的,每一份能量子的能量为(其中h=6.63×10-34),那么,对应于7.4×10-19J的能量子,其电磁辐射的频率和波长是(  )
A.1.34×10-7Hz,2.24×1015m
B.2.68×10-7Hz,1.12×1015m
C.2.24×1015Hz,1.34×10-7m
D.1.12×1015Hz,2.68×10-7m
4.对于带电微粒在辐射和吸收能量时的特点,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以某一个最小能量值一份一份地辐射或吸收
B.辐射和吸收的能量是某一最小值的整数倍
C.吸收的能量可以是连续的
D.辐射和吸收的能量是量子化的
5.如图所示,分别用1、2两种材料作K极进行光电效应探究,颜色相同的a、b两束光分别照射1、2两种材料,光电流I随电压U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光的频率 B.a、b两光的光照强度相同
C.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D.材料1、2的截止频率
6.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电效应的规律,如果用频率为的某种单色光照射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如果入射光的频率变为原来的2倍,遏止电压变为原来的2.5倍,则该种金属的极限频率为(  )
A. B. C. D.
7.一切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能产生热辐射,人体有体温,每时每刻都在发射红外线,人体红外辐射主要在3~50μm之间。红外测温仪利用人体热辐射原理测温。已知人体正常体温( )下辐射波长为9μm的红外光,如图甲所示,用该红外光照射光电管的阴极K时,电路中有光电流产生,该光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电子的电荷量大小为e,普朗克常量为h,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辐射红外线的强度增强,遏止电压U0减小
B.若辐射红外线的强度增强,光电流减小
C.波长9μm的红外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2×108m/s
D.将图甲中的电源反接,电流表的示数可能不为零
8.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利用光电管把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A和K分别是光电管的阳极和阴极,电源电压为U,用发光功率为P的激光器发出频率为的光全部照射在K上。两平行光滑金属轨道倾角为 ,导轨间距为d,平行导轨间存在着垂直于轨道平面向上的有界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导体棒垂直导轨放置且恰好能静止在磁场中。已知阴极K材料的逸出功为W0,普朗克常量为h,电子电荷量为e。假设每个入射的光子会产生1个光电子,所有的光电子都能到A,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光电子到达A时的最大动能
B.光电子到达A时的最小动能
C.回路的电流为
D.导体棒受到的安培力方向沿斜面向上
9.如图甲所示,分别用两种不同的金属材料作极进行光电效应的实验探究。当保持入射光不变时,光电子到达A极时其动能的最大值随极间所加电压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结合图甲与图乙进行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乙的斜率为
B.图乙的斜率为普朗克常量
C.图乙的纵轴截距为对应金属材料的逸出功
D.图乙的纵轴截距为光电子离开极时的最大初动能
10.单色光从真空射入玻璃时,它的(  )
A.波长变长,速度变小,光量子能量变小
B.波长变短,速度变大,光量子能量变大
C.波长变长,速度变大,光量子能量不变
D.波长变短,速度变小,光量子能量不变
11.自2020年1月以来,“新冠肺炎”席卷全国。“新冠肺炎”的典型症状就是持续发烧,因此测温是“新冠肺炎”防控的重要环节,为方便测温,人们习惯采用如图所示的额温枪。额温枪是通过传感器接收红外线,得出感应温度数据,使用时只要将额温枪放于距两眼中间部位大约5cm~6cm处,修正额头与实际体温的温差便能显示准确的体温。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额温枪能测温度是因为温度不同的人体辐射的红外线存在差异
B.额温枪利用的红外线也可用于杀菌消毒
C.红外线是波长比紫外线长的电磁波,它们都是纵波
D.爱因斯坦最早提出“热辐射是一份一份的、不连续的”观点,并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
12.某激光器能发射波长为的激光,真空中光速为c,普朗克常量为h,则该激光器发射的光量子的能量为(  )
A. B. C. D.
13.光电效应实验中,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得到了三条光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则可判断出(  )
A.若甲、乙曲线为同一光电管得出,则甲光的光强大于乙光的光强
B.若甲、丙曲线为同一光电管得出,则甲光的波长小于丙光的波长
C.若甲光照射可使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乙光、丙光也一定可以使此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D.若甲、乙曲线为同一光电管得出,甲光子频率大于乙光子频率
14.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电效应现象。所用光子能量为2.75eV的光照射到光电管上时发生了光电效应,电流表G的示数不为零,移动变阻器的触点c,发现当电压表的示数大于或等于1.7V时,电流表示数为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换波长更长的光照射,可能电流表G没有示数
B.光电管阴极的逸出功为1.7eV
C.当滑动触头向b端滑动时,电流增大
D.开关S断开后,没有电流流过电流表G
15.在做光电效应实验中,某金属被光照射发生了光电效应,实验测出了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与入射光的频率ν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实验图象可求出(  )
A.该金属的逸出功 B.光电流强度
C.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 D.普朗克常量
二、解答题
16.如图是研究光电效应的实验电路和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现用等离子态的氢气(即电离态,)向低能级跃迁时所发出的光照射光电管的阴极。测得电压表的示数是。已知光电管阴极材料的逸出功是,普朗克常数,,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求:
(1)氢原子由能级跃迁到能级时氢气发光的波长;
(2)该光电管阴极材料发生光电效应的极限波长;
(3)光电子到达阳极的最大动能为多少电子伏特。
17.不同金属的截止频率( )和逸出功()都不同,表是5种金属的截止频率和逸出功。请根据表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金属 钨 钙 钠 钾 铷
10.95 7.73 5.56 5.44 5.15
4.54 3.2 2.29 2.25 2.13
(1)用黄光(频率为)分别照在表中的5种金属上,有电子逸出的是哪些?并求出该金属逸出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2)如果把黄光改为红光(频率为),有电子逸出的是哪些?如果把黄光改为紫光(频率为),有电子逸出的又是哪些?。
参考答案
1.A
【解析】
A.遏止电压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波长减小,频率变大,用波长为的光照射阴极,遏止电压将增大,故A正确;
B.该电路中光电管两侧的电压为反向电压,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时,光电管上的反向电压增大,则电流表示数将变小,甚至变为零,故B错误;
C.增大入射光的强度,入射光的光子个数增加,逸出的光电子个数增加,光电流最大值增大,故C错误;
D.若只改变阴极K的材料,则逸出功改变,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可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发生变化,所以遏止电压也将发生变化,即图像与横轴的交点变化,故D错误。
故选A。
2.B
【解析】
【详解】
A.由表可知,金属钠的极限波长最大,根据波长与频率成反比可知,其极限频率最小,根据
金属钠的逸出功最小,故A错误;
B.根据
图中a、b两条图线的斜率都等于普朗克常量h,故B正确;
C.如果图线a表示的材料是铜,则图线b表示的材料的极限频率比铜大则极限波长比铜小,则表示的是铂,故C错误;
D.用波长400nm的光分别照射这三种金属,该光波长只小于钠的极限波长,只有钠会发生光电效应,故D错误。
故选B。
3.D
【解析】
【详解】
根据
对应于7.4×10-19J的能量子,其电磁辐射的频率
根据
得波长
故选D。
4.C
【解析】
带电微粒辐射和吸收能量时是以最小能量值,即能量子ε的整数倍一份一份地辐射或吸收的,是不连续的。故ABD正确,C错误。
故选C。
5.D
【解析】
【详解】
A.a、b两束光颜色相同,所以频率相同,故A错误;
B.饱和光电流越大,光照强度越大,所以a光的光照强度比b光的大,故B错误;
C.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
由图可知
所以
故C错误;
D.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可得
所以
故D正确。
故选D。
6.B
【解析】
【详解】
用频率为的光照射时,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得
电子向A极板运动时,根据动能定理得
联立得
如果用的光照射时,同理得
联立得
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7.D
【解析】
【详解】
A.遏止电压与光的强度无关,若辐射红外线的强度增强,遏止电压不变,A错误;
B.若辐射红外线的强度增强,光电管转换成的光电流增大,B错误;
C.红外光是电磁波,则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C错误;
D.根据图乙可知,遏止电压为U0,如果反接,但电源电压小于U0,电流表的示数不为零,D正确。
故选D。
8.D
【解析】
【详解】
AB.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可知,逸出的电子在电场中加速向A运动,根据动能定理得
可解得
因为光子从K射出的最小动能为0,所以光电子到达A时的最小动能
故AB错误;
C.设每秒钟到达K极的光子数量为,由能量关系知
每秒钟逸出光电子个数为个,则回路的电流强度为
解得
故C错误;
D.根据左手定则可知导体棒受到的安培力方向沿斜面向上,故D正确。
故选D。
9.D
【解析】
【详解】
AB.图中光电管中电场为加速电场,设电子离开K极时的最大初动能为,电子到达A极板的最大动能为,由动能定理可得
解得
所以斜率为e,AB错误;
CD.截距为光电子离开极时的最大初动能,C错误,D正确。
故选D。
10.D
【解析】
因为光的频率不变,光量子的能量不变;再根据折射率
可知,光的速度变小,波长变短,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1.A
【解析】
【详解】
A.额温枪能测温度是因为温度不同的人体辐射的红外线存在差异,故A正确;
B.用于杀菌消毒的是紫外线,故B错误;
C.红外线是波长比紫外线长的电磁波,它们都是横波,故C错误;
D.普朗克最早提出“热辐射是一份一份的、不连续的”观点,爱因斯坦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故D错误。
故选A。
12.A
【解析】
【详解】
由题意得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3.AC
【解析】
【详解】
A.若甲、乙曲线为同一光电管得出,由于甲对应的饱和光电流较大,甲光的光子个数多,甲光的光强大于乙光的光强,A正确;
B.根据动能定理及光电效应方程
解得
甲光的遏止电压较小,同一光电管逸出功相同,故甲光的波长大于丙光的波长,B错误;
C.根据动能定理及光电效应方程
解得
因为甲光和乙光的遏止电压相同,所以频率相同,若甲光照射可使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乙光也一定可以使此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因为丙光的遏止电压大于甲光的遏止电压,则丙光的频率大于甲光的频率,若甲光照射可使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丙光也一定可以使此金属发生光电效应;C正确。
D.甲光和乙光频率相同,D错误。
故选AC。
14.AC
【解析】
A.换波长更长的光照射,一种情况为光的频率偏小,导致不能发生光电效应,从而电流表G没有示数;第二种情况为发生了光电效应,但所加反向电压超过了遏止电压,没有光电子能够导电使得电流表G没有示数,故A正确;
B.该装置所加的电压为反向电压,发现当电压表的示数大于或等于1.7V时,电流表示数为0,知道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1.7eV,根据光电效应方程有
EKm=hv-W0
W0=1.05eV
则光电管阴极的逸出功为1.05eV,故B错误;
C.当滑动触头向b端滑动时,反向电压减小,则到达集电极的电子的数目增多,电流增大,故C正确;
D.若开关S断开后,即去掉反向电压,而光的照射发生了光电效应,则一定有光电子参与导电,一定有电流流过电流表G,故D错误;
故选AC。
15.AD
【解析】
【详解】
AD.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任何一种金属的逸出功W一定,说明Ek随的变化而变化,且是线性关系(与y=ax+b类似),直线的斜率等于普朗克常量,纵轴截距代表逸出功,可以通过实验图象求出普朗克常量和逸出功,故AD正确;
BC.根据图像可知OA为
时的频率,即为极限频率,无法获得光电流强度和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故BC错误。
故选AD。
16.(1)487.5nm;(2)460nm;(3)25.9eV
【解析】
【分析】
【详解】
(1) 氢原子由能级跃迁到能级时释放光子的能量为
根据
可知波长为
(2)极限频率满足
解得极限波长
(3)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可知光电子从从中逸出时最大初动能为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光电子到达阳极的最大动能为
17.(1)铷;;(2)没有;钙、钠、钾、铷
【解析】
【分析】
【详解】
(1)入射光频率大于金属截止频率时,才有电子逸出,结合图表可知,只有铷有电子逸出,根据
得该金属逸出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2)红光频率小于以上所有金属的截止频率,没有金属的电子会逸出。
紫光频率大于钙、钠、钾、铷的截止频率,这四种金属会有电子逸出。
试卷第PAGE页,共SECTIONPAGES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