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专题强化训练:6遗传规律和伴性遗传(一)(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考生物专题强化训练:6遗传规律和伴性遗传(一)(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94.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3-07 00:48: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六 遗传规律和伴性遗传(一)
(30分钟 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21·桂林联考)果蝇是遗传学研究中的模式生物之一,将一只无眼雌果蝇与一只无眼雄果蝇杂交(Y染色体上无相关的基因),子代个体数目足够多,且出现了无眼∶有眼=3∶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无眼为隐性性状,有眼为显性性状
B.若子代雄性个体中无眼∶有眼=3∶1,则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C.若子代有眼性状只出现在雄性个体中,则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D.若子代雌性个体中全为无眼,则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解析】选A。根据题干分析,无眼个体杂交,子代出现有眼个体,说明无眼为显性性状,有眼为隐性性状,A错误;若子代雄性个体中无眼∶有眼=3∶1,由于子代无眼∶有眼=3∶1,所以雌性个体中无眼∶有眼也为3∶1,说明这对性状的遗传与性别无关,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正确;若子代有眼性状只出现在雄性个体中,假设用A、a代表相关基因,说明母本为XAXa,父本为XAY,子代只有雄性个体出现有眼性状,则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C正确;若子代雌性个体中全为无眼,则子代有眼性状只出现在雄性个体中,假设用A、a代表相关基因,说明母本为XAXa,父本为XAY,子代所有雌性个体全为无眼,则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D正确。
2.(2021·咸阳二模)基因型为Aa的雌雄动物个体相互交配得F1。下列有关F1的表现型、比例和产生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若显隐性之比为3∶1,则可能是雌性个体无法表现出隐性性状
B.若显隐性之比为1∶1,则可能是A基因在雌性个体中只有纯合时才表现出显性
C.若显隐性之比为5∶1,则可能是具有a基因的雄配子有一半不具有受精能力
D.若显隐性之比为2∶1,则可能是A基因纯合会使合子致死
【解析】选A。Aa雌雄个体相互交配,由于等位基因分离和受精作用,子代AA∶Aa∶aa=1∶2∶1,显隐性之比为3∶1,不存在雌性个体无法表现出隐性性状的现象,A错误;若A基因在雌性个体中只有纯合时才使个体呈显性,Aa的雌雄动物个体相互交配,则显性性状A_即(AA所有雌性+A_所有雄性),所占的比例为(1/2)×(1/2)×(1/2)+(1/2)×(3/4)=1/2,显性∶隐性=1∶1,B正确;若50%含有a基因的雄配子不具有受精能力,故雄配子的比例为A∶a=1/2∶[(1/2)×(1/2)]=2∶1,雌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为A∶a=1∶1,故隐性性状所占比例为(1/3)×(1/2)=1/6,故显性∶隐性=5∶1,C正确;若A基因纯合使合子致死,Aa的雌雄动物个体相互交配,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2∶1,显性∶隐性=2∶1,D正确。
3.(2021·吕梁一模)闭花受粉植物甲,高茎和矮茎分别受A和a基因控制(完全显性);雌雄同株异花植物乙,其子粒的颜色黄色与白色分别由Y和y基因控制(完全显性)。两者的遗传均遵循孟德尔定律。自然状态下,间行种植基因型为AA、Aa的植物甲(两者数量之比是1∶2)和间行种植基因型为YY、Yy的植物乙(两者数量之比是1∶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植物甲的F1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3
B.植物乙的F1中白色子粒所占的比例为1/9
C.植物乙的F1黄色子粒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2
D.若植物甲含有a的配子1/2致死,则F1中矮茎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9
【解析】选D。植物甲闭花受粉,自然状态下为自交,间行种植基因型为AA、Aa的植物甲(两者数量之比是1∶2),自然状态下自交后代F1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2/3)×(1/2)=1/3,A正确;植物乙为雌雄同株异花,间行种植基因型为YY、Yy的植物乙(两者数量之比是1∶2),植株乙自由交配,种群中产生y雌雄配子的概率均为1/3,植物乙的F1中白色子粒所占的比例为(1/3)×(1/3)=1/9,YY占4/9表现为黄色,Yy占4/9表现为黄色,黄色子粒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2,B正确,C正确;若植物甲含有a的配子1/2致死,则Aa产生配子A∶a=2∶1,则F1中矮茎个体aa占(2/3)×(1/3)×(1/3)=2/27,D错误。
4.(2021·柳州三模)在拟南芥种群中有D1和D2两类致死基因,甲、乙为含有致死基因的纯合品系。不同温度下,两品系的杂交结果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D1、D2基因是碱基序列不同的等位基因
B.实验二F2中含3个致死基因的个体占1/4
C.实验三F2中不含致死基因的个体占3/9
D.16 ℃条件下致死基因的表达受到抑制
【解析】选B。从实验三F2中只有7/16存活推测,F1的基因型为D1d1D2d2,F2为9D1_D2_、3D1_d2d2、3d1d1D2_、1d1d1d2d2 ,且同时含有D1、D2的个体死亡,所以D1、D2为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A错误;实验二全部存活,F2中,含有3个致死基因的基因型为2D1D1D2d2、2D1d1D2D2,合计占F2的比例为4/16=1/4,B正确;9D1_D2_在16 ℃条件下死亡,存活个体的基因型为3D1_d2d2、3d1d1D2_、1d1d1d2d2,其中不含致死基因的个体占1/7,C错误;9D1_D2_在16 ℃条件下死亡,在23 ℃条件下存活,说明23 ℃抑制致死基因的表达,D错误。
      【方法技巧】解答致死类问题的方法
 (1)从每对相对性状分离比角度分析,如:
6∶3∶2∶1 (2∶1)∶(3∶1) 一对显性基因纯合致死。
4∶2∶2∶1 (2∶1)∶(2∶1) 两对显性基因纯合致死。
(2)从F2每种性状的基因型种类及比例分析,如BB致死:
9A_B_ ∶3A_bb ∶3aaB_ ∶1aabb
1AABB  1AAbb  1aaBB
2AABb  2Aabb  2aaBb
2AaBB
4AaBb
(2AABb+4AaBb)∶3A_bb∶2aaBb∶1aabb
5.果蝇的眼色由一对等位基因(E,e)控制。在暗红眼♀×朱红眼♂的正交实验中,F1只有暗红眼;在朱红眼♀×暗红眼♂的反交实验中,F1雌性为暗红眼,雄性为朱红眼。若不考虑XY同源区段的遗传,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正、反交的实验结果说明这对控制眼色的基因不在常染色体上
B.正、反交的F1中,雌性果蝇的基因型都是XEXe
C.正、反交的F2中,朱红眼雌果蝇的比例相同
D.正、反交的F2中,朱红眼雄果蝇的比例相同
【解析】选C。由于正、反交结果不同,所以可以确定控制眼色的基因不在常染色体上,A正确;根据分析中的正、反交亲本基因型,可以推测出,正、反交的F1中,雌性果蝇的基因型都是XEXe,表现为暗红眼,B正确;正交亲本基因型是XEXE和XeY,F1基因型是XEXe和XEY,随机交配得到的F2到的F2中,XEXe∶XeXe∶XEY∶XeY=1∶1∶1∶1,雌性和雄性各有一半的朱红眼、一半的暗红眼;因此正、反交的F2中,朱红眼雌果蝇的比例不同,而朱红眼雄果蝇的比例相同都是1/2,C错误、D正确。
6.(2021·淮南二模)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
遗传病类型 致病原因 预防措施
A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基因发生碱基对的增添 产前孕妇血细胞检查
B 囊性纤维病 基因发生碱基对的缺失 产前基因诊断
C 猫叫综合征 5号染色体缺失一条 产前染色体检查
D 21三体综合征 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 遗传咨询
【解析】选B。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与正常人相比,患者的有关基因中有1个碱基对发生了改变,不是增添,而是替换,A错误;囊性纤维病是由于编码跨膜蛋白的基因缺失了3个碱基对,是一种遗传病,产前基因诊断可有效预防,B正确;猫叫综合征的人与正常人相比,第5号染色体短臂缺失,并非缺失一条染色体,可通过产前染色体诊断预防,C错误;21三体综合征是21号染色体比正常人多出一条,遗传咨询无法有效预防,需进行产前诊断,D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20分。
7.(2021·安徽五校联考)果蝇的体色性状灰体/黑体和翅长性状长翅/短翅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均不位于Y染色体上。某研究小组为研究其遗传机制,进行了3组杂交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亲本(P) F1表现型及比例
甲组 长翅♀×短翅♂ 长翅♂∶长翅♀∶短翅♂∶短翅♀=1∶1∶1∶1
乙组 长翅♀×长翅♂ 长翅♂∶长翅♀∶短翅♂=1∶1∶1
丙组 灰体长翅♀×黑体短翅♂ 灰体长翅♂∶灰体长翅♀∶灰体短翅♂∶灰体短翅♀=1∶1∶1∶1
(1)从杂交组合实验可知,短翅基因的遗传方式为    。为验证这一结论,可从甲组的F1中选择表现型为        的果蝇进行杂交,杂交结果为     。
(2)该研究小组随机选取多对长翅♀和长翅♂进行杂交,发现每对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总是长翅♂∶长翅♀∶短翅♂=1∶1∶1(子代数目足够多),据此推测最可能的原因是               。
(3)若上述(2)的推测成立,让丙组F1的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得F2,则F2中黑体基因的基因频率为     。F2的雌果蝇中长翅的比例为          。
【解析】(1)从杂交组合乙可知,长翅雌雄果蝇杂交,子代出现了短翅果蝇,且仅在雄果蝇中出现,所以长翅基因是由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短翅基因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为验证这一结论,可从甲组的F1中选择表现型为长翅♂和短翅♀的果蝇进行杂交,杂交结果为子代雌果蝇都是长翅,雄果蝇都是短翅。
(2)由第(1)小题可知,长翅和短翅基因在X染色体上,现该研究小组选取多对长翅♀和长翅♂进行杂交,发现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都是1长翅♂∶1长翅♀∶1短翅♂,假设长翅和短翅基因分别为XB、Xb,由子代表现型可知,亲本♀基因型只能为XBXb,亲本♂基因型为XBY,子代♀基因型也为XBXb,即亲代和子代的长翅♀都是杂合子,据此推测最可能的原因是雌果蝇中长翅基因纯合致死(即XBXB致死),长翅雌果蝇中没有纯合子。
(3)假设灰体和黑体的基因分别为A、a,而长翅和短翅基因分别为XB、Xb,则亲本灰体长翅♀和黑体短翅♂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Xb和aaXbY,亲本杂交得F1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Xb、AaXbXb、AaXBY、AaXbY,现让F1雌雄果蝇自由交配,若只看灰体和黑体一对相对性状的话,后代为1AA、2Aa、1aa,其中黑体基因的基因频率为a=1/4+1/4=1/2。需先得出雌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其中雌配子为1AXB∶3AXb∶1aXB∶3aXb,雄配子为1AXB∶1aXB∶1AXb∶1aXb∶2AY∶2aY。列出棋盘,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得F2中雌果蝇为12灰体长翅∶9灰体短翅∶4黑体长翅∶3黑体短翅,F2的雌果蝇中长翅的比例为=16/28=4/7。
答案:(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短翅雌性和长翅雄性 雌性全为长翅,雄性全为短翅
(2)雌果蝇中显性纯合基因型致死
(3)1/2 4/7
PAGE
- 8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