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一年级音乐下册 4《两只小象》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一年级音乐下册 4《两只小象》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2-03-07 20:19: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两只小象》教学设计
——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一年级
授课类型
歌唱课
教学内容
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第四课《两只小象》。
教材分析
歌曲《两只小象》是一首三拍子的创作歌曲。五声宫调式,一段体结构。歌曲中“XX X X |XX X 0”的典型节奏贯穿全曲,仅结尾句稍加变化。亲切的旋律可以使人感受到幼象玩耍的姿态,生动而形象。歌词用儿童的语言描述了一对小象像好朋友一般用长鼻子互相问好,一同在河边婷戏的友好的情景。好像要同学们明白,从动物的友好相处中,领会到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做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的寓意。。
学情分析
本课根据一年级学生好奇的特点,选择学生喜欢的动物“长鼻子”作为主题,本单元通过让学生能够了解大象的生活习性和大象小象之间相亲相爱的画面,培养学生和家人、同学之间相亲相爱。通过欣赏乐曲感受大象笨重和小象轻巧。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歌曲《两只小象》的学习,让学生在乐唱、爱唱的情感中,表达对小象的喜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
通过模唱感受歌曲旋律,用柯尔文手势辅助学习认识“do”和“re”,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让学生体会创编的乐趣。
知识与技能
学唱歌曲并感受音乐的快和慢。
教学重点
学生基本能够完整的演唱歌曲《两只小象》并用双响筒和三角铁为歌曲伴奏。
用手势辅助模唱歌曲《两只小象》中的“do”、“re”。
教学难点
学生基本能够完整的演唱歌曲《两只小象》并用双响筒和三角铁为歌曲伴奏。
教学方法
听唱法、模唱法、启发提问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演唱柯尔文手势音阶歌
(设计意图:让学生迅速进入音乐的氛围中,融入音乐课堂。)
3.课前三分钟小讲:
小动物的故事
二、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之前老师带大家去动物园认识了哪些小动物,你能用歌声来告诉我吗?
(动物说话、小青蛙找家、雁群飞等等)
(设计意图:故事导入,复习学过的歌曲,让同学们参与到故事中去,引出歌曲《两只小象》,为歌曲的教学做铺垫。)
三、新课学习
1.教师拍手念歌词部分,让同学们猜一猜森林里住着哪一位朋友?
2.学生跟着老师拍手律动念歌词。
(从节奏和歌词入手,让学生自己寻找歌词中唱的什么)
3.初听歌曲,你能找到小象怎样跟我们打招呼的吗?
3 3 3 - |
哟啰 啰- |
2 2 2 - |
哟啰 啰- |
6 6 6 - |
哟啰 啰- |
1 1 1 - |
哟啰 啰- |
4. 师生接龙,学生负责小象叫声部分。
(设计意图:学生用模唱法演唱简单的部分,教师负责唱难的部分,学生用听唱法解决难点部分)
5.感受歌曲情绪,应该用什么样的情绪演唱?
四、拓展实践
1.为歌曲加上打击乐器伴奏。
(三角铁、铃鼓)
(设计意图:利用三角铁和铃鼓了解音的长短,伴奏方式加强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2. 根据歌词加入舞蹈动作律动。
(设计意图:根据歌词编排的舞蹈动作,加深歌词的记忆为歌曲增加乐趣,使学生有更浓郁的兴趣)
5、小结
1.今天认识了一对小象好朋友,我们一定也有自己的好同学好朋友,我们要像歌里面的小象一样,珍惜我们的友谊,团结友爱。
2.排队下课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