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12《玩偶之家(节选)》(课件30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12《玩偶之家(节选)》(课件30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05 21:31: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玩偶之家(节选)
【助读博览】
一、作家风采
现代戏剧之父——易卜生
易卜生(1828—1906),挪威戏剧家、诗人。1828年3月20
日出生于挪威南部希恩镇的一个木材商人家庭。他是挪威民
族戏剧的奠基人,被誉为“现代戏剧之父”。易卜生自1850
年写了第一部剧本《卡蒂林纳》起至1899年出版最后一部剧
本《当我们死而复醒时》为止,在其50年的创作生涯中共发
表了25部剧本,有诗剧、悲剧、喜剧、历史剧和问题剧等。他的创作可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三个阶段。
早期(1850—1868),作品以古代英雄传奇、民谣、神话等为素材,题材多样,富有幻想和浪漫色彩,如《埃斯特罗的英格夫人》《爱的喜剧》《布朗德》和《培尔·金特》等。
中期(1869—1890),把揭露和批判的锋芒指向整个资本主义社会,主要剧作有《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群鬼》和《人民公敌》等。
晚期(1891—1906),创作着重于人物内心活动的分析,象征主义因素加重,悲观气氛较浓,如《海达·高布乐》和《建筑大师》等。
二、背景透视
笔锋饱含热情,戳穿多方面的假面具
从14世纪到19世纪初,挪威一直是丹麦的附属国,1814年,挪威摆脱丹麦统治后,又被迫跟瑞典合并,直到1905年才宣告独立。挪威社会的这种状况,为易卜生的反抗思想,提供了客观条件。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工业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即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企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妇女解放运动高涨。易卜生的整个创作生涯恰值19世纪后半叶。在他的笔下,欧洲资产阶级的形象比在莎士比亚、莫里哀笔下显得更腐烂、更丑恶,也更令人憎恨。他犀利的笔锋饱含着愤激的热情,戳穿了资产阶级在道德、法律、宗教、教育及家庭关系多方面的假面具,揭露了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虚伪和荒谬。
三、文化常识
社会问题剧
社会问题剧是指挪威戏剧家易卜生用现实主义方法描写现实生活的一系列戏剧。他用犀利的笔锋饱含着愤激的热情,戳穿了道德、法律、宗教、教育以及家庭关系多方面的假面具,揭露了整个社会的虚伪和荒谬。现今也泛指反映现实社会问题,揭示社会矛盾的戏剧形式。他立足生活实际,反映挪威社会的家庭、婚姻和民主政治等重大问题,并关注人的精神和心灵,对传统戏剧既继承革新。他把“讨论”带入戏剧,“讨论”与剧情和人物形象塑造紧密联系;调动多种舞台元素细腻刻画人物心理,并使多种表现手法互相作用,既增强了戏剧的思想性,又强化了戏剧效果。
社会问题剧的特征是提出某个社会问题,剖析某个社会问题,最后是批判或谴责某个社会问题。在社会问题剧中,人物并不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而只是代表某个问题或某种思想的符号。剧作家正是通过这些符号和问题来表现其作品的主题和战斗性。
戏 剧
戏剧,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即剧本。戏剧是由演员将某个故事或情境,以对话、歌唱或动作等方式表演出来的艺术。戏剧有四个元素,包括“演员”、 “故事(情境) ”、 “舞台(表演场地) ”和“观众”。“演员”是四者当中最重要的元素,他是角色的代言人。戏剧的形式多种多样:
①按容量大小,戏剧文学可分为多幕剧、独幕剧和小品;
②按表现形式,可分为话剧、歌剧、诗剧、舞剧、戏曲等;
③按题材,可分为神话剧、历史剧、传奇剧、市民剧、社会剧、家庭剧、科学幻想剧等;
④按戏剧冲突的性质及效果,可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
最基本、使用最多的分类是悲剧、喜剧和正剧,正剧也称为悲喜剧。
剧 情 梗 概
娜拉是家庭的女主人,她天真活泼、善良聪明,拥有美丽的相貌和可人的身段。在幼年时,她有父亲呵护,长大后,她嫁给了自己深爱的海茂尔。多年前,为了给丈夫治病并且不使病重的父亲担忧,她伪造父亲的签名向科洛克斯泰借钱,因此触犯了伪造字据罪。多年后,当科洛克斯泰将被娜拉的丈夫海尔茂辞退时,娜拉受到了科洛克斯泰的威胁。面对深爱自己的妻子为拯救自己所犯下的错误,海尔茂并未表现出应有的担当,对娜拉由原先的甜言蜜语转变为恶言相向。在发现危机解除后,海尔茂的态度又迅速转变为假惺惺的安慰。目睹自己深爱的丈夫面对危机时的丑恶嘴脸,娜拉幡然觉悟,明白了自己不过是丈夫的玩偶,于是毅然出走。
人 物 关 系 图
海尔茂
娜拉
阮克医生
柯洛克斯泰
林丹太太
夫妻
同学(现为同事)
同 学
昔日恋人
老朋友
[文本精读]  赏析戏剧冲突 阅读《玩偶之家》整个剧本,请同学们说一说有哪些矛盾冲突,并对这些矛盾冲突进行分类,简述矛盾冲突的具体表现。
矛盾冲突的类型 简述矛盾冲突的具体表现
人与他人的矛盾冲突
人与内心的矛盾冲突
人与环境的矛盾冲突
矛盾冲突 的类型 简述矛盾冲突的具体表现
人与他 人的矛 盾冲突
人与内 心的矛 盾冲突
人与环 境的矛 盾冲突
娜拉与海尔茂:这两个主人公的矛盾冲突主要是围绕着妇女在家庭与社会中的权利、地位而展开的。
娜拉与柯洛克斯泰:娜拉用假的签名向柯洛克斯泰借钱,柯洛克斯泰以此作为威胁,让娜拉说服海尔茂不要将自己辞退。
娜拉与阮克医生:爱对方与不被对方爱之间的矛盾。
林丹太太与柯洛克斯泰:旧情人之间的情感纠葛。
当娜拉受到柯洛克斯泰的要挟时,她既害怕事情真相被丈夫知晓,又盼望着奇迹的发生,相信海尔茂为了自己挺身而出,主动承担责任。
阮克大夫想向娜拉表明自己的爱慕之意,又害怕失去自己与娜拉的友谊。
故事发生的时间环境是大风呼啸的圣诞节前后,这种寒冷的自然环境与娜拉对开启新生活的期盼构成了矛盾冲突。
娜拉与一个男权思想盛行的时代的矛盾冲突,而海尔茂就是这种社会环境的“人化”。
有人说:“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本文的核心冲突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全剧的中心冲突发生在海尔茂和娜拉之间,起因是一张借据。这张借据对推动主人公夫妻关系的发展、展现主人公性格的多面性、凸显剧作的思想主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情节的推动作用。假若没有柯洛克斯泰以公布娜拉伪造签证的事相要挟这个突发事件,娜拉的家庭可能永远不会爆发冲突,这个家庭就会“平静地”存在下。
●对人物的塑造的作用。这个戏剧冲突更加鲜明地表现了海尔茂的虚伪、自私、善变等形象,也表现了娜拉坚毅倔强、诚恳善良、富于自我牺牲的精神和追求人格独立的特点。
●对主题的呈现的作用。这个冲突通过普通家庭夫妻关系的不平等引发的家庭矛盾,以小见大地揭示了女性在家庭中的附庸地位,凸显了呼吁社会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让女性的尊严受到保障的思想主题。
卢卡契就曾称赞说:“在现代文学中,易卜生写岀了也许是最为完美的对白。”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海尔茂的台词,看看在两次读信前后,海尔茂对妻子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不同时期 语 言 舞台说明 形象特点
看信前
看第一封信后(威胁)
看第二封信后(退回借据并致歉)
当温情的面纱被揭下
[文本精读]  鉴赏剧中人物形象
(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舞台说明来认识剧中的人物。)
不同时期 语 言 舞台说明 形象特点
看信前 称呼:我的小鸟儿迷人的小东西我一个人的亲宝贝儿,我的娜拉娇滴滴的小宝贝儿小娜拉,不懂事的孩子……因为我的心里好像觉得咱们偷偷地恋爱……我把披肩……我什么都没想,只是想你一个人。……我的心也跳得按捺不住了……好让我拼着命,牺牲一切去救你…… 亲她的前额 对她看了一会儿 把身子凑过去 跟过来 声音放低些 搂着她…… 柔情蜜意 深情款款
看第一封信后(威胁) 称呼:你这坏东西伪君子撒谎的人犯罪的人下贱女人……别这么花言巧语不用装腔作势给我看……真是可恶极了……你父亲的坏德行,你全都沾上了……把披肩摘下来。摘下来!你把我一生幸福全都葬送了……少说骗人的话……孩子不能再交到你手里…… 拉住她 惊慌倒退 把出去的门锁上 走来走去 吓了一跳…… 忘恩负义 翻脸无情
看第二封信后(退回借据并致歉) 称呼:我的可怜的娜拉受惊的小鸟儿我可怜的小宝贝儿我的好娜拉……我没事了!娜拉,我没事了……我已经饶恕(高频词)你了。我知道你干那件事都是因为爱我…可是难道因为你自己没主意,我就不爱你了吗?我决不会……我可以保护你……只要你老老实实……他老婆越发是他私有的财产 把信抢过来 慌忙拆信 快活得叫起来 朝着借据瞟了一眼 把借据和信撕掉,烧掉…… 自私虚伪 虚情假意
当温情的面纱被揭下 你真不讲理,不知好歹,你在这的日子难道不快活?你疯了,你怎么疯到这步田地。像你这么没经验…丢了家,丈夫儿女,不怕人家说什么话!把你最神圣的责任扔下不管了?难道你不信仰宗教?道德?你不了解咱们的社会。……我有勇气重新再做人…… 跳起来 勉强管住自己 自私自利、冷酷无情、反复无常、厚颜无耻、处于支配地位的男权思想拥护者。
在这场矛盾冲突中,原先一直是海尔茂压制娜拉,那么娜拉是如何幡然醒悟,打破自己的玩偶身份,转而占了上风,我们来继续品读戏剧语言,找找答案。
不同时期 语 言 舞台说明 心理变化
看信前
看第一封信后
看第二封信后
当温情的面纱被揭下
不同时期 语 言 舞台说明 心理变化
看信前 是,我很累,我就要去睡觉你做的事情都不错我知道你的心都在我身上一个人如果到了非死不可……现在你可以看信了再见,托伐,再见,孩子们… 走到桌子旁边…吃惊…心不在焉…急忙接嘴…从他怀里挣出来,斩钉截铁的口气…低声自言自语… 痛苦不安
幻想奇迹
看第一封信后 我只知道爱你,别的什么都不管我做的坏事不用你担当!嗯!现在我才完全明白了。我死了你就没事了。 叫起来…竭力想脱身…走近他一步…眼睛盯着他,态度越来越冷静…不作声,只是眼睛盯着他…冷静安详…站着不动 伤心绝望
日趋冷静
看第二封信后 我呢?这三天我真不好过。谢谢你饶恕我。 莫名其妙得瞧着他…从右边走出去… 心灰意冷
清醒冷静
当温情的面纱被揭下 你们爱我只是拿我消遣,把我当作一件玩意儿玩偶老婆、玩偶女儿…你不配教育我……我会努力去吸取…我还有别的同样神圣的责任,我对自己的责任。我真不知道宗教是什么。我不信那些法律是正确的。双方都有绝对的自由。拿去,你的戒指……我不信世界上有奇迹了…… 满不在乎穿外套、戴帽子、拿起手提包 决心反抗
追求独立
和个性解放
娜 拉
无忧无虑、单纯任性
善良,富有同情心。
性格坚毅、乐观、勇于担当
深爱丈夫、愿意为爱付出一切的
“完美妻子”
娜拉的形象分析
无忧无虑,单纯任性。从剧作开始她瞒着丈夫偷吃杏仁饼干的细节中,就体现出她十足的孩子气。
善良,富有同情心。在戏里无论她对失业的林丹太太,还是对身患绝症的阮克医生,她都能够真诚地予以关怀和帮助。即使是佣人和保姆,她也以平等关系相待。
性格坚毅、乐观。面对生活的种种烦恼时,她总能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娜拉的形象分析
勇于担当。丈夫身患重病,她不惜铤而走险,仿冒她父亲的签名,来借钱帮助她丈夫。仿冒签名的事情被揭发以后,为了不连累丈夫她甚至做了牺牲一己性命的准备,她准备自己去自杀来挽救自己的丈夫。
她是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倾向,反抗男权主义和不合理的社会观念,争取妇女解放的叛逆女性形象,追求人格独立,具有自由意志“精神的反叛”形象。
海尔茂(托伐)
律师、即将上任的银行经理,他忠于职守,赚钱养家,从不寻花问柳,对妻子温存体贴。
所谓的“理想丈夫”
虚伪暴戾、冷酷自私。对妻子的爱流于表面,实则毫无担当。当娜拉借款的事情有可能损害他的名誉和地位时,他就对娜拉百般侮辱,暴露出虚伪暴戾的丑陋嘴脸。送别妻子的同学林丹太太时,他表面上客客气气,转脸就表现出一副极不耐烦的样子;对于经常来往、病入膏肓、将不久于人世的老朋友阮克大夫,海尔茂非但没有一点儿悲悯和同情,竟然还想着男欢女爱的事。
海尔茂的形象分析
反复无常、厚颜无耻的伪君子。借款事发前,他说“我常常盼望有桩危险事情威胁你,好让我拼着命,牺牲一切去救你”。事发后,他面目狰狞,言语恶毒,全无平日的温情脉脉。收到柯洛克斯泰退回娜拉借据并表示歉意的信时,感到自己安全了,又对娜拉笑脸相迎,并表示自己的肩膀很宽,可以保护她,就像“保护一只从鹰爪子底下救出来的小鸽子一样”。由此看出海尔茂道貌岸然的外表下隐藏着反复无常、厚颜无耻的本质。
海尔茂的形象分析
观点一:认同。
⑴从社会环境来看,社会还没有为妇女的独立生存提供充分的空间。
⑵从主观条件来看,娜拉没有赖以谋生的一技之长。从剧情来看,娜拉除了长得漂亮、跳舞跳得好之外,并没有什么特长,甚至操持家务的工作也是由佣人来做的。这样一位年轻女子,很难适应当时男权主义流行的社会。
⑶从娜拉出走时的状况来看,她没有可以立足于社会的条件。
⑷从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来看,娜拉很可能成为女权运动的牺牲品。
观点二:不认同。
⑴社会为娜拉出走以争取独立和人权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⑵娜拉具备出走后走向自立和成功的主观条件。娜拉有着刚烈的性格,有敢于质疑法律、宗教的勇气,有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决定了她不会向困难屈服,有勇气战胜出走后的一些困难,努力实现自己的追求。
⑶娜拉周围有可以学习和借鉴的成功的榜样。
[写作实践]
写一段出走之后的娜拉与林丹太太再见面时的剧情。
写作提示:剧情的的续写要注意在人物形象塑造、情节结构安排、主题思想呈现等方面与原剧作内在的一致性以及发展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