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专题复习2021—2022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一、选择题(共15题)
1.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停放着质量为的装有圆弧槽的小车,现有质量也为的小球以的水平速度沿与切线水平的槽口向小车滑去,不计一切摩擦,则( )
A.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小车和小球组成的系统总动量守恒
B.小球从右侧离开车后,对地将向右做平抛运动
C.小球从右侧离开车后,小车的速度有可能大于
D.小球从右侧离开车后,对地将做自由落体运动
2.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速度大小为v的A球与质量为2m静止的B球发生正碰,则碰撞后B球的速度大小可能是( )
A.v B.0.8v C.0.5 v D.0.3 v
3.如图所示,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小车,具有一定质量的小球A固定在轻杆一端,另一端悬挂在小车支架的O点,用手将小球拉起使轻杆水平,在小车处于静止的情况下放手使小球摆下,小球在B处与固定在小车上的油泥撞击后粘在一起,则放手后小车的运动情况是( )
A.先向右运动,后静止 B.先向左运动,后静止
C.一直静止不动 D.无法判定
4.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停放质量为m装有弧形槽的小车.现有一质量也为m的小球以v0的水平速度沿与切线水平的槽口向小车滑去(不计摩擦),到达某一高度后,小球又返回小车右端,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小球在小车上到达最高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B.小球离车后,对地将向右做平抛运动
C.小球离车后,对地将做自由落体运动
D.此过程中小球对车做的功为
5.如图,光滑圆弧轨道固定在光滑水平地面上,轨道下端与水平面相切。现要测量圆弧轨道的半径R,由于轨道半径较大,不便直接测量,某同学进行下列操作:将质量的小球a静置于圆弧轨道底端P点,让质量的小球b沿水平地面以的初速度向球a运动,与球a发生对心弹性碰撞,从两小球发生碰撞开始计时,测得经两小球再次发生碰撞。重力加速度为g,且可以认为,则圆弧轨道的半径为( )
A. B. C. D.
6.如图,在足够大的光滑水平面上放有两个小物块P、Q,Q的质量为m,P的质量为2m,物块P连接一轻弹簧并处于静止状态。现让物块Q以初速度3v0向物块P运动且两物块始终保持在一条直线上。若分别用实线和虚线表示物块Q、P的速度v与时间t之间关系的图线,则在弹簧形变过程中,v-t图像可能是下图中的( )
A. B.
C. D.
7.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小车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车上固定一个竖直支架,轻绳一端固定在支架上,另一端固定一质量为m的小球,轻绳长为l,将小球向右拉至轻绳水平后,从静止释放,则( )
A.系统的动量守恒
B.水平方向任意时刻小球与小车的动量相等
C.小球不能向左摆到原高度
D.小车向右移动的最大距离为
8.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两个小球A、B沿同一直线同向运动(B在前),已知碰前两球的动量分别为pA=12kg·m/s、pB=13kg·m/s,碰后它们的动量变化分别为ΔpA、ΔpB,下列数值可能正确的是( )
A.ΔpA=-3kg·m/s、ΔpB=3kg·m/s B.ΔpA=3kg·m/s、ΔpB=-3kg·m/s
C.ΔpA=-24kg·m/s、ΔpB=24kg·m/s D.ΔpA=24kg·m/s、ΔpB=-24kg·m/s
9.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两个质量分别为、的小物体,运动后发生正碰,碰撞时间极短,碰后两物体粘在一起,两物体碰撞前后的图像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B.
C.碰撞前后的动量不变 D.碰撞前后两物体的总机械能不变
10.如图所示,一质量M =3.0 kg的长方形木板B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在其右端放一个质量m =1.0 kg的小木块A(可视为质点),同时给A和B以大小均为2.0 m/s,方向相反的初速度,使A开始向左运动,B开始向右运动,要使小木块A不滑离长木板B板,已知小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6,则长木板B的最小长度为( )
A.1.2 m
B.0.8 m
C.1.0 m
D.1.5 m
11.如图,光滑水平面上有大小相同的、两球在同一直线上运动。两球质量关系为,规定向右为正方向,、两球的动量均为6,运动中两球发生碰撞,碰撞后球的动量增量为- 4。则( )
A.左方是球,碰撞后、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2:5
B.左方是球,碰撞后、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1:10
C.右方是球,碰撞后、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2:5
D.右方是球,碰撞后、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1:1
12.一中子与一质量数为A(A>1)的原子核发生弹性正碰.若碰前原子核静止,则碰撞前与碰撞后中子的速率之比为( )
A. B. C. D.
13.小孩双手搭着大人的肩一起在水平冰面上以3m/s的速度向右匀速滑行,后面的小孩突然推了一下前面的大人,结果小孩以2m/s的速度向左滑行,已知小孩的质量为30kg,大人的质量为60kg,则被推后大人的速度大小变为( )
A.5.5m/s B.4.5m/s C.3.5m/s D.2.5m/s
14.在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中,α粒子以速度v0与静止的金原子核发生弹性正碰,碰后α粒子以速度v1被反向弹回,若金原子核的质量是α粒子质量的k倍,则v0与v1的大小之比为( )
A.k B.k+1 C. D.
15.如图,一个倾角为α的直角斜面体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斜面体质量为M,顶端高度为h,今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体,沿光滑斜面下滑,当小物体从斜面顶端自由下滑到底端时,斜面体在水平面上移动的距离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共4题)
16.碰撞分为弹性碰撞和________,在弹性碰撞中,碰撞前和碰撞后的总_____守恒,碰撞前和碰撞后的总_____保持不变。
17.A、B两球在光滑水平面上沿一直线相向运动,已知B球的质量是A球质量的4倍,碰撞前A球速度大小为vA=v,B球速度大小vB=v,若碰后B球速度减小为v但方向不变,则碰撞前后系统的总动量_______(选填“不变”、“增大”或“减小”),碰后A球的速度大小vA=____.
18.质量都是1 kg的物体A、B中间用一轻弹簧连接,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现使B物体靠在竖直墙上,用力推物体A压缩弹簧,如图所示,这过程中外力做功8J。待系统静止后突然撤去外力.从撤去外力到弹簧恢复到原长的过程中墙对B物体的冲量大小是________N﹒s。当A、B间距离最大时,B物体的速度大小是________m/s。
19.某同学利用如图的装置对轻质弹簧的弹性势能进行探究.将轻质弹簧放置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左端固定,右端与一小球A接触而不固连,弹簧的原长小于桌面的长度.向左推小球,使弹簧压缩后由静止释放.小球离开桌面手落到水平地面.已知桌面的高度为h,小球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g,当弹簧的压缩量为时,小球抛出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为s.则:
(1)小球离开桌面时的速率v=_____(用g、h、s表示);
(2)弹簧被压缩时的弹性势能E=____(用g、h、s表示);
(3)将弹簧的形变量增大为2,测得小球抛出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为2s,则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弹簧形变量的关系是____(文字叙述);
(4)若在桌面的边缘放置质量为的另一小球B,重做该实验,保持弹簧的形变量为不变,两小球碰撞后落到地面上,小球A落地点与抛出点的水平距离为,则小球B落地点与抛出点的水平距离为____.
三、综合题(共4题)
20.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下端与水平桌面相切,小滑块A和B分别静止在圆弧轨道的最高点和最低点。现将A无初速度释放,A与B碰撞后结合为一个整体,并沿桌面滑动。已知圆弧轨道光滑,半径R=0.2m;A和B的质量相等均为1kg;A和B整体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碰撞前瞬间A的速率v;
(2)A和B系统碰撞过程损失的机械能;
(3)A和B整体在桌面上滑动的距离L。
21.在核反应堆里,用石墨作减速剂,使铀核裂变所产生的快中子通过与碳核不断的碰撞而被减速.假设中子与碳核发生的是弹性正碰,且碰撞前碳核是静止的.已知碳核的质量近似为中子质量的12倍,中子原来的动能为E0,试求:经过一次碰撞后中子的能量变为多少?
22.如图所示,水平光滑轨道上安装了一理想弹簧发射器弹簧左端固定,弹簧右端有一质量为的物块,向左压缩弹簧,弹簧弹性势能为。间距,安装着水平传送带,皮带轮半径;水平轨道光滑,某处放置了质量为的物块,为一半径为的竖直光滑圆弧轨道,圆心角,圆弧终点P处连接了与圆弧相切的斜面足够长。初始时刻,释放物块,滑过传送带后,与水平面上的物块相撞并粘连,随后滑上圆弧轨道和倾斜轨道。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粘连的物块与间的动摩擦因数。,物块可视为质点,空气阻力不计。
(1)若传送带静止,求粘连的物块第一次经过圆弧轨道F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2)若皮带轮以角速度逆时针匀速转动,在物块第一次经过传送带的过程中,求物块损失的机械能;
(3)若皮带轮以角速度顺时针匀速转动,求粘连的物块第一次在倾斜轨道上到达的最远点离P点的距离;
(4)在皮带轮顺时针匀速转动的情况下,求粘连的物块第一次在倾斜轨道上滑行的最远点离P点的距离x与角速度的关系式。
23.如图所示,用轻弹簧拴接A、B两物块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物块B的左侧与竖直墙面接触。物块C以速度v0= 6m/s向左运动,与物块A发生弹性碰撞,已知物块A、B、C的质量分别是mA = 3kg、mB = 2kg、mC = 1kg,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求:
(1)物块B离开墙壁前和离开墙壁后,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之比;
(2)物块B离开墙壁后的最大速度。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C
3.B
4.B
5.B
6.C
7.D
8.A
9.A
10.C
11.A
12.A
13.A
14.C
15.C
16. 非弹性碰撞 动量 动能
17. 不变 v
18. 4 2
19. 弹性势能与形变量的平方成正比 s
20.(1)2m/s;(2)1J;(3) 0.25m.
21.
22.(1)2.2N,竖直向下;(2)1.6J;(3)0.6m;(4)
23.(1);(2)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