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必修二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主题单元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必修二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主题单元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12-19 21:23: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表3-1 主题单元设计模板
主题单元标题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作者姓名
所属单位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
学科领域 (在内打√ 表示主属学科,打+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中一年级
所需时间
4课时
主题学习概述(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本单元是岳麓版必修二《经济发展历程》的第三单元,是经济发展历程的核心主干内容之一,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是当今世界的一大热点。这一单元内容包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16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四节课,注意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与改革的关系。
在本主题单元中,我们设计三个专题来组织学习活动。专题一: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通过问题情景探究、利用图表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概括资本主义调整的原因和意义。专题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通过探究学习、情景再现、归纳概括等方式,苏联不同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主要内容,全面评价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专题三:理解历史上不同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并对其做出科学的评价与解释。通过搜集相关史料、指导学生阅读分析史料,引导学生比较二三十年代美国罗斯福新政和苏联的斯大林模式,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与苏联的改革,帮助学生深刻认识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只有不断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认识经济体制改革是复杂的、艰巨的、多样的,经济体制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符合本国国情,中国只有找到一个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模式,并不断的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我国经济发展的活力。
主题学习目标(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掌握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尔巴乔夫改革改革的背景、内容、评价。
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及影响;
把握战后资本主义调整的基本内容、特点与对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搞清国家大力干预经济与“人民资本主义”的实质;认清福利国家的实质与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问题探究、利用图表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概括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和意义;
通过搜集相关史料、指导学生阅读分析史料,认识识苏联不同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主要内容,全面评价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通过探究学习、情景再现、归纳概括等方式,认识认识罗斯福新政及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新经济政策背景、内容及其作用的分析,提高学生运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从中得到借鉴:经济发展要与本国国情相适应,不能搞教条主义,要依照经济规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当代资本主义出现的新变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的自我扬弃,是在资本主义内部的自我改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是资本主义向更高的社会方式--社会主义过渡的表现。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方面使其自身有了更好的发展,提高了实力,同时,也带来与自身相否定的因素。我们在肯定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的同时,要坚定社会主义必将战胜资本主义的信心。
“理解历史上不同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并对其做出科学的评价与解释”;
对应课标
1 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2 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3 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4 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5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1. 十月革命后,苏联为建立社会主义进行了哪些探索?20世纪50年代以后对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又进行了调整?结果如何?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2.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特点及评价,它与战后资本主义调整的的关系。
3. 理解历史上不同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并对其做出科学的评价与解释。
专题划分
专题一: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2课时)
专题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1课时)
专题三:理解历史上不同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并对其做出科学的评价与解释。(1课时)
专题一
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所需课时
2课时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这一学习专题通过学习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原因和影响,了解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并由此理解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国家面对危机自我调整的一个成功案例。当代资本主义出现了一些新变化,要了解这些变化是资本主义内部的自我调节和改善,虽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但有它的积极意义。关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既是利润最大化的需要,同时,也是在与社会主义制度较量的过程中,不得不采取的一些改善措施,包括借鉴社会主义的一些良好的经验。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特点及影响。
战后资本主义调整的基本内容、特点与对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搞清国家大力干预经济与“人民资本主义”的实质;认清福利国家的实质与影响 。
本专题问题设计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是什么?
2.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特点及影响。
3.战后资本主义调整的基本内容、特点与对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搞清国家大力干预经济与“人民资本主义”的实质;认清福利国家的实质与影响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课件、有关的视频资料、电脑及相关应用软件
常规资源
每学习小组课前准备相应的学案、文本材料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
活动一: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自主思考:如果你是罗斯福总统,你会围绕哪一矛盾采取措施来解决经济危机?这些措施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他采取了哪些措施来解决这一矛盾?分析每项措施的作用。
引导学生归纳二战后资本主义调整的表现和影响。
活动二:
通过历史资料,引导学生了解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分析认清福利国家的实质与影响。
活动三:
分组探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可以从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和新政中借鉴什么经验或教训?
2、场景一:杰克买股票啦
二战结束快十年了,杰克(英国人)全家,每天过着简单而平凡的生活。有一天他回家后眉飞色舞的对妻子说:“公司发行股票了,我买了的股票,以后我也是老板了……
(1)杰克的故事说明企业经营有什么变化?
(2)杰克成为老板了吗?如何评价企业的这种变化?
3、教师总结
教学评价
1、可评价的学习要素:
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特点及影响;
战后资本主义调整的基本内容、特点与对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2、评价方法:
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
专题二
专题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所需课时
1课时
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这一学习专题主要阐述苏联在建国后所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成就与经验,要求学生深刻认识苏联解体的原因,同时,要正确认识和对待社会主义改革的曲折性和复杂性。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掌握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尔巴乔夫改革改革的背景、内容、评价。
本专题问题设计
1.十月革命后,苏俄面临怎样的严峻形势?如果你是当时的领导人,应当怎样去做?这样做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新经济政策“新”在哪里?其实施的必要性是什么?
3. 斯大林经济体制的表现实质是什么,你如何正确评价?
4归纳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在指导思想、主要内容、和结果等方面的异同。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课件、有关苏联的视频资料、电脑及相关应用软件
常规资源
每学习小组课前准备相应的学案、文本材料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活动一:
1、用多媒体展示苏联成立的严峻形势,分析探究十月革命后,苏俄面临怎样的严峻形势?如果你是当时的领导人,应当怎样去做?这样做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要求学生利用地图进一步认识当时的严峻形势。
3、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掌握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新经济政策“新”在哪里?其实施的必要性是什么?
活动二:
1、合作探究:20世纪初苏俄(联)三次经济政策的调整
2、让学制作表格归纳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在指导思想、主要内容、和结果等方面的异同
活动三:
1、分组探究:中国为什么不会重蹈苏联的覆辙?你认为中国应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中吸取什么经验和教训?
2、分小组讨论:有人说:资本主义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你如何理解?
3、小组形成答案,进行交流展示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1、可评价的学习要素: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尔巴乔夫改革改革的背景、内容、评价。
2、评价方法:
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