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力 练习题
一、单选题
1.(2021·云南祥云·八年级期末)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不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不会发生力的作用
B.发生力的作用时,两个物体都受到力的作用
C.单独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D.没有施力物体,物体也能受到力的作用
2.(2021·云南德宏·八年级期末)成语“孤掌难鸣”说明的力学道理是( )
A.一个巴掌的力太小 B.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D.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之间能产生力的作用
3.(2021·云南昆明·八年级期末)关于质量、重力和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kg的铁和1kg的棉花所含有物质的多少一样多
B.重200N的物体从地球运载到月球后,其重力大小不变
C.由公式可知,物质的密度与其质量成正比
D.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其大小不随温度、形状、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4.(2021·云南昆明·八年级期末)物理老师让同学们对身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测。以下是他们交流时的一些估测数据,你认为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5km/s
B.课桌高度约为120mm
C.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350g
D.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N
5.(2021·云南红河·八年级期末)对下列有关数据的估计,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A.洗澡水温度约为70℃ B.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
C.一个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N D.教室课桌高度约为75dm
二、填空题
6.(2021·云南昆明·八年级期末)心肺复苏是有效的急救手段,在胸部按压时对施救的位置要求非常准确,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有关;按压时双臂须伸直,下压深度至少为4.5cm,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
7.(2021·云南红河·八年级期末)如图是小芳玩儿童蹦极跳床时的情景,在小芳与跳床接触的瞬间,跳床受到力的作用而弯曲,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小芳蹬跳床的力越大,跳床弯曲的越明显,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_有关。
8.(2021·云南曲靖·八年级期末)我们把尺子压弯、橡皮筋拉长时,可以感受到它们对手有力的作用,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的。“北风卷地百草折”中“百草折”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选填“形状”或“运动状态”)。
9.(2021·云南祥云·八年级期末)普洱市被誉为“世界茶源”,如图为某品牌的普洱茶饼。将普洱茶叶压制为茶饼。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茶饼的外包装印有“净质量 357______(填上适当的单位)”的字样。
10.(2021·云南昆明·八年级期末)快捷便利的高铁已进入百姓生活。高铁在行驶过程中,若以司机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是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若某位乘客质量为60kg,则他的重力为_____N,乘客在高速行驶的列车中所受重力方向为______。(g取10N/kg)
11.(2021·云南盘龙·八年级期末)读数与作图
(1)图中物体长度为______mm;
(2)请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
(3)请在图中画出静止在斜面上的正方体木块所受重力G的示意图。( )
12.(2021·云南·峨山彝族自治县教育科学研究所八年级期末)重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质量为50千克的中学生所受的重力______N。
三、作图题
13.(2021·云南红河·八年级期末)(1)如图所示,物体的长度为______cm;
(2)请在图中画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______(请保留作图痕迹)
(3)如图是静止的电灯,请画出它所受力的示意图。 ______
14.(2021·云南文山·八年级期末)读数与作图题
(1)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___ N
(2)如图所示,点光源S位于凸透镜一侧。在图中画出S发出的两条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 )
(3)在图中,AB为物体,MN为平面镜,试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 ( )
四、实验题
15.(2021·云南昆明·八年级期末)在学习了弹力及弹簧测力计的相关知识后,韩露同学发现,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由此她想探究“弹簧的伸长量L与它所受到的拉力F大小的关系”,于是她采用了图1的装置进行了探究。
(1)要完成实验,除了需要如图1所示的铁架台、一根两头带钩的弹簧、若干相同的钩码(已知每个钩码重0.5N)以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 _____ 。
(2)通过实验,同学收集了弹簧受到大小不同的拉力F以及所对应的弹簧长度L,并在坐标纸上绘制了图2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
①该弹簧的原长L0为 _______ cm,当弹簧受到2N的拉力时,弹簧伸长量L为 _____ cm。
②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 。
③用该弹簧制作一只弹簧测力计,其量程是 _______ N。
(3)实验中,有同学认为可以用弹簧测力计代替钩码,勾住弹簧下端向下拉,来改变力的大小,力的数值由弹簧测力计读出。你认为本次实验用弹簧测力计还是用钩码探究更好一些?答: ______ (选填“弹簧测力计”或“钩码”);理由是 ___________ 。
五、综合题
16.(2021·云南昆明·八年级期末)读数与作图
(1)图中待测物体的长度为______mm;
(2)在图中,请画出物体受到大小为10N水平向左的推力F的示意图______;
(3)在图中,请画出物体AB经平面镜所成的像A′B′ 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不接触的两个物体也会发生力的作用,如引力、磁力不需要接触即可产生力的作用,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
B.发生力的作用时,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所以两个物体都受到力的作用,故B正确符合题意;
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
D.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力产生必定有两个物体,没有施力物体,物体不可能受到力的作用,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
2.C
【详解】
“孤掌难鸣”,是因为一个巴掌无法产生力的相互作用,有力的作用,至少有两个物体,说明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故选C。
3.A
【详解】
A.1kg铁和1kg棉花虽然不是同一种物质,但是它们的质量相同,说明所含物质的多少相同,故A正确;
B.月球的g值比地球小,所以重力会变小,故B错误;
C.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体积和质量无关,故C错误;
D.物体温度变化时,体积会变化,但质量不变,密度会变化,故D错误。
故选A。
4.C
【详解】
A.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故A不符合题意;
B.课桌高度约为0.8m,即800mm,故B不符合题意;
C.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350g,故C符合题意;
D.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0N,故D错误。
故选C。
5.B
【分析】
【详解】
A.洗澡水温度约为40℃,故A不符合题意;
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故B符合题意;
C.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0N,故C不符合题意;
D.课桌高度约为75cm,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 力的作用点 形状
【详解】
[1]在胸部按压时对施救的位置要求非常准确,即作用位置影响效果,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2]下压深度至少为4.5cm,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使物体发生形变。
7. 形状 大小
【分析】
【详解】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跳床由于受到力的作用而弯曲变形。
[2]在方向和作用点一定时,小芳蹬跳床的力越大,跳床弯曲的越明显,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8. 相互 形状
【分析】
【详解】
[1]我们把尺子压弯、橡皮筋拉长时,使它们发生弹性形变,所以会产生弹力的作用,因此会感受到它们对手有力的作用。这些现象能够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 “北风卷地百草折”中的“百草折”是指草被风吹弯折了,即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9. 形状 g
【分析】
【详解】
[1]普洱茶叶受到力的作用,被压制为茶饼,形状发生了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茶饼的质量大约为几百克,所以茶饼的外包装印有数字后面的单位应该是“g”。
10. 运动 600 竖直向下
【详解】
[1]若以司机为参照物,路边的树位置改变,所以是运动的。
[2]重力为
[3]重力方向始终竖直向下。
11. 30.0
【分析】
【详解】
(1)[1]刻度尺的的分度值为1mm,起点对准了2.00cm处,图中物体长度为
L=5.00cm-2.00cm=3.00cm=30.0mm
(2)[2]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故由物体AB的端点A、B作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 、,用虚线连接、即为物体AB的像 ,如图
(3)[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过物体重心做竖直向下的线段,即为重力G,如图
12. 地球 500
【分析】
【详解】
[1]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质量为50千克的中学生所受的重力
G=mg=50kg×10N/kg=500N
13. 1.65(1.63~1.67均给分)
【分析】
【详解】
(1)[1]由图知道,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物体左侧与1.00cm对齐,右侧与2.65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
L=2.65cm-1.00cm=1.65cm
(2)[2] 先作出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物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如下图
(3)[3] 电灯在静止不动,受到重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F=G,并且这两个力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方向相反,如下图
14. 2.6
【详解】
(1)[1]弹簧测力计分度值为0.2N,所以读数为2.6N。
(2)[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过焦点F,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
(3)[3]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先作出物体AB的端点A、B在平面镜中的对称点A′、B′,连接A′、B′点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注意辅助线和像用虚线。
15. 刻度尺 2 4 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大小成正比 0~2.5N 钩码 见详解
【详解】
(1)[1]实验中要测量弹簧的伸长量,所以需要刻度尺。
(2)[2][3]由图可知,拉力为0时弹簧长度2cm,所以原长2cm,受到2N拉力时,弹簧长度6cm,伸长量为
[4]由图可知,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大小成正比。
[5]由图可知,弹簧在0~2.5N范围内,伸长量与拉力大小成正比,所以量程0~2.5N。
(3)[6][7]实验中,如果用弹簧测力计挂钩勾住弹簧下端,向下拉来改变力的大小,尽管力的数值由弹簧测力计读出,但是弹簧测力计难控制,力的大小、弹簧的伸长量难以确定,因此还是用钩码好些。
16. 28.5
【分析】
【详解】
(1)[1]图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物体左侧与0.10cm刻度线对齐,右侧指在3.85cm对齐,则物体的长度为
3.85cm-1.00cm=2.85cm=28.5mm
(2)[2]过重心沿水平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用F表示,且标记大小为10N,如下图
(3)[3]过A、B分别作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并用虚线连接A′B′,即AB经平面镜所成的像,如下图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