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民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云南省玉溪市民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3-05 18:43: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云南省玉溪市民族中学2021-2022年度下学期高一年级开学考试
高一地理
考试时间:10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等信息
2.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共40小题,每题4.5分)
读“土壤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 图中A、B分别代表自然土壤形成的两个阶段,则A、B分别是(  )
A. 成土母质 原始土壤 B. 成土母质 风化物
C. 原始土壤 成土母质 D. 原始土壤 风化物
2. 图中①②分别代表形成土壤的两个过程,则①②分别是(  )
A. 盐渍化 低等植物着生 B. 风化作用 高等植物生长
C. 风化作用 微生物和低等植物着生 D. 微生物着生 风化作用
3. 图中甲、乙代表土壤由B阶段进入成熟土壤阶段过程中生物循环的作用,甲、乙两种作用说明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生物起主导作用,甲、乙分别表示(  )
A. 岩石的风化 原始土壤的形成 B. 岩石的风化 人类活动的参与
C. 有机质的积累 养分元素的聚集 D. 有机质的积累 养分的流失
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局部图”和“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层在大洋地壳中常常缺失
B. 岩石圈的范围是指①层和②层
C. ②为软流层
D. 岩石圈的范围指①②的全部和③的大部分
5. 在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的地方是(  )
A. 莫霍面附近 B. 上、下地幔之间 C. 古登堡面上部附近 D. 内、外核之间
棉花遥感识别是棉花种植面积遥感估算的关键,下面是“我国北疆地区秋季棉花光谱信息与其他作物光谱信息的曲线分析图”。图中前3个波段为可见光波段(分别为蓝波段、绿波段、红波段),第4波段为近红外波段。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6. 容易将棉花从其他作物中识别出来的最佳波段是(  )
A. 蓝波段 B. 绿波段 C. 红波段 D. 近红外波段
7. 不同的地物和地物的不同状况有不同的反射率,据此原理,可以利用遥感监测的有(  )
①近海赤潮灾害 ②人口分布 ③海上石油污染 ④工业生产总值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2018年7月28日凌晨,火星冲日(即地球、火星与太阳在同一条直线上)与本世纪持续时间最长的“红月亮”(月食)同时出现,形成了“火星伴月”的天文奇观,吸引了广大天文爱好者和摄影爱好者的目光。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8. 组成“火星伴月”的天体为(  )
A. 行星和卫星 B. 恒星和卫星 C. 行星和行星 D. 恒星和行星
9. 下列天体中,距离火星最近的是(  )
A. 金星 B. 土星 C. 地球 D. 太阳
10. 下图是我国主要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a、b两个救灾物资储备基地中,应大量储备的物资是(  )
A. 冲锋舟 B. 食品 C. 矿泉水 D. 棉衣
我国各地太阳能资源分布极不均衡,读中国太阳能资源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1. 若图中太阳能资源分布带分为资源丰富区、资源较丰富区、资源一般区、资源贫乏区四种,则序号③代表的应该是 (  )
A. 资源丰富区 B. 资源较丰富区 C. 资源一般区 D. 资源贫乏区
12. ①与④分布带太阳能资源分布特征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 (  )
A. 地形因素 气候因素 B. 太阳高度 气候因素
C. 人为因素 昼夜长短 D. 地形因素 人为因素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的发射,使减灾部门拥有了专门用于减灾工作的遥感卫星,对救灾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3. “环境减灾”卫星对生态环境和灾害进行动态监测,直接应用的技术是(  )
A. 遥感 B. 地理信息系统
C. 卫星定位系统 D.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14. “环境减灾”卫星不能直接监测的自然灾害是(  )
A. 寒潮 B. 干旱 C. 地震 D. 农作物病虫害
地球上每个生命物种都有着产生—发展—消亡的历程。回答下列各题。
15. 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是(  )
A. 单细胞生物 B. 多细胞生物 C. 脊椎动物 D. 蕨类植物
16. 真正陆生植物最初出现的时代是(  )
A. 寒武纪 B. 奥陶纪 C. 志留纪 D. 泥盆纪
17. 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发生在(  )
A. 中生代和新生代 B. 寒武纪和中生代末期
C. 古生代和新生代第三纪 D. 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
读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沿海潮汐动力资源相关数据,回答下列各题。
18. 中国近海的潮差分布特点是(  )
A. 黄海潮差小,东海潮差大 B. 夏季潮差小,冬季潮差大
C. 外海潮差大,近岸潮差小 D. 沿潮波方向,左岸潮差比右岸大
19. 四省中,浙江省潮汐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原因不包括(  )
A. 海岸线曲折,潮汐资源丰富 B. 夏季风增强了潮汐的能量
C. 地转偏向力大,潮汐能丰富 D. 海底较深,海水运动的阻力小
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0. 能正确反映海陆间大循环过程的是(  )
A. a→f→h→g B. e→f→h→d C. c→a→b2→d D. d→a→b1→c
21. 水循环中的(  )
A. a环节的主要动力是季风 B. b1环节主要集中在夏季
C. c环节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D. d环节为水汽输送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22. M行星是(  )
A. 金星 B. 火星 C. 土星 D. 天王星
23. N可能是(  )
A. 金星 B. 地球 C. 小行星 D. 月球
24. 如果M行星上也存在生命,满足的条件应该有(  )
①距日远近适中 ②质量和体积适当 ③有卫星绕转 ④不停绕日公转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释放出大量废气和废热,导致市区气温高于郊区,从而引起市区和郊区之间的小型热力环流,称之为城市风。读“城市风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25. 与郊区相比,市区近地面(  )
A. 气温高,气压高 B. 气温高,气压低
C. 气温低,气压低 D. 气温低,气压高
26. 如果在图中某地布局化工厂,为减少化工厂对市区空气的污染,应选择在(  )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过去我国“小震成灾,小震大灾”的现象经常发生,尤其在农村地区更为常见。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7. 农村地区“小震成灾,小震大灾”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
①余震次数较多 ②防震意识较差 ③建筑质量较差 ④人口较为密集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28. 当地震来临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29. 图中a、b、c、d、e分别表示(  )
A. 蒸发、地表径流、水汽输送、下渗、地下径流
B. 下渗、地表径流、蒸发、水汽输送、地下径流
C. 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蒸发
D. 水汽输送、下渗、地下径流、蒸发、地表径流
30. 下列有关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使陆地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②影响生态和气候,塑造地表形态 ③水资源分布不平衡,是很多地区缺水的原因之一 ④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陆地水体更新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读“海河流域局部图”,完成下列各题。
31. 海河流域洪涝灾害频发的自然原因有(  )
①夏季暴雨集中 ②城市化水平高 ③地势低平 ④春季台风频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2. 要解决海河流域洪涝灾害,需要采取的措施有(  )
①修建水库 ②加固沿海大堤 ③人工降水 ④修建入海新河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科幻小说《三体》中虚构的三体外星文明来自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是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系统。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3. 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属于(  )
A. 地月系 B. 太阳系 C. 银河系 D. 河外星系
34. 三体人乘坐飞船从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到达地球,所经过的天体系统级别最低的是(  )
A. 地月系 B. 太阳系 C. 银河系 D. 可观测宇宙
35. 下图为某地理信息技术主要工作流程示意图。该地理信息技术为 (  )
A. 遥感 B.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C. 地理信息技术 D. VR
36. 气温随高度变化会影响大气的稳定性,从而影响大气污染物的集聚和扩散。下图所示气温与高度关系的四种情况中,最容易导致大气污染物集聚的是(  )
读我国部分地区多洪涝区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37. 我国多洪涝分布区的共同特点是(  )
A. 雨季漫长 B. 地势低平 C. 河网密布 D. 植被稀疏
38. 图示多洪涝区发生洪涝的时段不同,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 纬度位置 B. 距海远近 C. 锋面位置 D. 台风频次
读“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图”,回答下列各题。
39. ①圈层的主要特点为(  )
A. 连续但不规则 B. 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
C. 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D. 由坚硬岩石组成
40. 关于图示圈层叙述正确的是(  )
A. 各圈层上下平行分布 B. 各圈层相互渗透
C. ③圈层单独占有空间 D. 都属于地球的外部圈层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41.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上图,完成下面的框图。
(2)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天体系统。图中天体系统有不同的级别,最高一级是________,最低一级是________。
(3)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________,地月系的中心天体是________,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________,地球的卫星是________。
(4)下列几组天体和天体系统,具有从属关系的有__________________。
①银河系、河外星系 ②太阳系、地月系 ③银河系、太阳系 ④地月系、地球 ⑤河外星系、太阳系 ⑥可观测宇宙、银河系
42. 野外考察是发现和解决地理问题的重要方法。下图是某地理兴趣小组在野外考察中拍摄的照片。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拍摄的照片推测,该小组野外考察的对象是___________地貌。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达到考察这种地貌的最佳效果,在确定考察时间时,需要考虑什么情况?
(3)粒径分布是分析河流沉积物特性的重要指标。根据实地考察,采集了很多鹅卵石,同学们绘制了四幅直径2 cm以上的砾石粒径统计图,其中能反映照片中粒径分布特征的是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43. 下图示意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地形部位名称:甲是____,乙是____。
(2)李村位于赵村的____方向,量得两村的图上距离约为3厘米,则两村的实地距离是____千米。
(3)①②路段中,坡度更大的是____。
(4)村庄的分布特点是____,其中海拔最高的村庄是____。
44. 地理信息技术之间密切相联。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⑤⑥箭头指向线分别表示地理信息技术的不同应用功能,其中表示“提供影像信息功能”的是    和    ,表示“提供空间定位信息功能”的是    和    ,表示“反馈影像信息处理结果”的是    。
(2)图中各个圆的重叠部分分别代表遥感、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地理信息技术不同组合的综合应用,其中重叠部分乙代表地理信息技术与遥感技术的组合,丙代表   技术的组合。在图中所示的各个综合应用中任选一种组合,并写出应用实例。
45.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8年11月23日06时,中央气象台发布台风蓝色预警,第29号台风“天兔”的中心位于我国南沙永暑礁偏北方约120千米的南海海面上,即(10.7°N,112.9°E),中心附近最大风力8级(18米/秒),中心最低气压1 002百帕,七级风圈半径60~180千米。
材料二 台风路径概率预报图。
(1)要监测台风“天兔”的位置,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为(  )
A.遥感 B.卫星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2)台湾一艘正行驶在南海上的渔船发出求救信号,台湾海事局调度船只进行营救时需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完成台风“天兔”未来60小时路径概率预报图的整个绘制需要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手段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
A 2. C 3. C 4. A 5. C 6. D 7. D 8. A 9. C 10. A 11. C 12. A 13. A 14. C 15. A 16. C 17. D 18. A 19. C 20. D 21. C 22. B 23. C 24. A 25. B 26. C 27. B 28. B 29. C 30. D 31. B 32. B 33. C 34. A 35. A 36. A 37. B 38. C 39. A 40. B
41. 【答案】(1)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为:河外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月球
(2)相互吸引 相互绕转 可观测宇宙 地月系
(3)太阳 地球 太阳 月球
(4)②③④⑥
42. 【答案】(1)河流 照片中显示出当地有大量的鹅卵石,鹅卵石是河流沉积的产物
(2)①需要考虑到安全问题,避开洪水期,避开洪水、泥石流等灾害易发期,保证队员的安全;②需要考虑这种地貌出现的时间,枯水期河水水位低,露出的河床多,容易观察。
(3)D 理由:图中粒径分布特征应该是中等大小的砾石(9 cm左右)最多,粒径很大的、很小的数量比例都应该较少,D图符合。
43. 【答案】(1)山峰 山脊
(2)西南 2.4
(3)①
(4)沿公路分布 陈村
44. 【答案】(1)① ⑤ ④ ⑥ ②
(2)地理信息技术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甲:遥感获取矿床露头信息,地理信息技术分析矿产种类,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确定矿床露头位置。
乙:遥感获取水灾淹没区的动态信息,地理信息技术分析水灾损失。
丙:装载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接收机的运钞车发送位置信息到监测中心,地理信息技术监测运钞车是否偏离预定线路。
丁:遥感获取森林火场遥感信息,并可判断火势蔓延方向,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获取火场精确位置,引导消防队员及时、准确到达灭火地点。(甲、乙、丙、丁任答一点)
45. 【答案】(1)A
(2)卫星定位系统
(3)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4)利用遥感获取水灾淹没区的动态信息,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水灾损失,并为防灾救灾提供决策支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