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 分层训练 班级 姓名
基础知识:
考点1.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液体由于受到重力作用能够流动,因此在外太空(即不受重力)时,液体是没有压强的。
考点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即液体内部向上也是有压强的。
考点3.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有关,液体密度越大,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
考点4.深度和高度的区别:深度是从上向下进行测量,高度是从下向上测量。
考点5.液体内部压强实验:(1)U型管在此实验中不是连通器。(2)实验前应检查U型管两侧液面是否相平,如果不平则需取下橡皮管重新安装;(3)实验过程中U型管内液面高度无变化,则是压强计漏气,要更换。(4)此实验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5)理论上金属盒受到的压强大小等于U型管内液柱高度差产生的压强。
考点6.液体压强公式:P= ,h是深度。ρ是液体密度。液体密度适用与液体、气体和规则的固体(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
考点7.连通器有:U型管、水壶、水塔、船闸、涵洞、牲畜饮水机、锅炉水位计等。
考点8.分析压强变化:分析前要分清是固体压强还是液体压强
固体压强:
(1)考虑F(一般等于G)变化和受力面积S变化。
(2)如果是规则的固体(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可用p=ρgh 进行分析
2.液体压强:先考虑液体密度ρ和深度h的变化导致的压强变化情况。再利用F=PS分析压力变化情况。
考点9.压强计算:计算前要分清是固体压强还是液体压强。
计算固体压强步骤:一般先算压力后算压强,在初中物理中一般情况压力大小等于物体重力大小。利用公式F=G=mg P=F/S 计算
计算液体压强步骤:一般先算压强后算压力,题中一般会给出液体密度和深度所以先求液体压强。利用公式p=ρgh F=PS 计算。
考点10.三种形状的容器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液体重力的关系。
基础练习
1.液体对容器底部产生压强,是因为液体 ( )
A.有重力 B.会流动 C.有固定形状 D.有一定体积
2.如图,是探究水的压强与水的深度关系的实验装置,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三处水压大小相等
B.位置a处水压最大
C.位置b处水压最大
D.位置c处水压最大
3.如图所示,A、B、C不在同一水平面上,则它们的液体压强关系正确的是 ( )
A.pA=pB=pC
B.pC最大
C.pA最大
D.以上都不对
4.如图所示,甲、乙、丙是三个底面积大小相同的容器,若分别装入同种液体且深度相等,比较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 )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
5.如图所示,小明用该容器来做“探究液体压强是否跟液体的深度、液体的密度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的现象中符合事实的是 ( )
6.一潜水艇潜入海面以下100m深处时,潜水艇上一个面积为2m2的舱盖上所受到海水的压强是 Pa,压力是 N。(海水密度为1.03g/cm3)
7.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盛水的容器,容器内水面到容器底部的距离为0.15米,A、B、C为容器中三点,已知A、B两点位于同一水平面上,A点距容器底部的距离为0.05米,A点受到水的压强pA为 帕,比较B、C两点的压强,pB pC(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将容器移到斜面上后,A、B、C三点受到水的压强最大的是点 。(假设A、B、C均处于液体内部,g取10N/g)
8.在“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中,小明进行了如下的猜想:
猜想一:液体内部压强大小可能与液体深度有关。
猜想二:液体内部压强大小可能与液体密度有关。
猜想三:液体内部压强大小可能与方向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小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1)实验过程中探头受到的液体压强大小是通过 反映的。
(2)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择 两组实验对比,可初步验证出猜想一是正确的。
(3)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时,对比乙、丙两组实验,小明可得出的结论是:当液体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就越 。
提升训练
1.两个完全相同的密闭圆台形容器一正一反放置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容器内装有质量和深度均相同的液体,如图所示,它们分别在水平拉力和的作用下沿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分别为和,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和,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2.如图 所示,向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量杯中匀速注水直至注满。下列表示此过程中木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p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
A . B .C . D .
3.匀速地向某容器内注满水,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强与注水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这个容器可能是( )
A .锥形瓶 B .烧杯 C .量杯 D .量筒
4.三个容器中装有同样密度、同样质量的液体,且三个容器的底面积相同,质量相同。
(1)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关系
(2)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关系
(3)容器对容器底的压强关系
(4)容器对容器底的压力关系
5.如图所示,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圆柱体A和B放在水平地面上,高度之比为hA:hB=2:1,底面积之比SA:SB=1:2,它们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是FA、FB和pA、pB,
则FA、FB= ,pA、pB= 。
6.小华、小明两家住在一栋楼的同一单元内,小明家在3楼,小华家在顶层5楼。两家在五楼楼顶屋面上的同一高度装有如图甲所示的同一品牌、同一规格的太阳能热水器各一台,室内装有同种淋浴头(俗称喷头)。当他们将阀门1打开到最大位置(2、3关闭)时,分别拍摄了淋浴头喷水场景的照片两张,如图乙、丙所示。
(1)请你猜想,哪一张图是小明家的照片
猜想: 。
猜想的根据是 。
(2)小明、小华还分析,尽管他们买的是同种淋浴头,可能在质量上有一定的差别,为搞清淋浴头是否有质量上的差别,小明正确的做法是 。
(3)根据图丙中的照片,请你提出一条改进措施: 。
7.如图所示,一个平底铁桶重为8g,桶的底面积为400cm2,往桶里倒入12g的水,水的深度为30cm,平放在水平台面上(g取10N/g)。求:
(1)水对桶底的压强;
(2)桶底受到水的压力;
(3)台面受到桶的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