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第七章第一节: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分层训练(Word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第七章第一节: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分层训练(Word版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2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3-05 22:37: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分层训练
重点知识: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
或 状态。
考点1:(1)一个运动的物体突然受到的所有力都消失了,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2)一个静止的物体突然受到的所有力都消失了,它将保持静止状态。
考点2:牛顿第一定律是在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概况出来的,不能直接由实验得出。研究方法为理想实验法
考点3:探究力与运动关系实验时,保证滑块从统一斜面同一高度静止滑下的目的是:让滑块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
考点4: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惯性:惯性是物体固有的 。物体保持 状态或
状态的性质。
考点5: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无论物体受力与否,运动还是静止都具有惯性。
考点6:只能说“具有惯性”或“由于惯性”“利用惯性”,不能说“受到惯性”或“惯性力”
考点7:分析在匀速运动物体上的一些问题,可以把匀速运动的物体当成静止物体进行分析。
考点8:分析惯性现象时,质量大的惯性大运动状态不容易改变,质量小的惯性小容易改变。
基础练习:
1.关于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不可能用实验直接验证 (考点 )
B.牛顿第一定律是公认的物理学基本定律之一
C.撞击锤柄下端使锤头套紧在锤柄上,是利用锤头的惯性
D.环绕火星运行的“天问一号”探测器中的物体没有惯性 (考点 )
2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凭空想象出来的 (考点 )
B.物体只要运动,就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考点 )
C.不受力的物体,只能保持静止状态 (考点 )
D.如果物体不受到力的作用,原来运动的物体将保持原有的速度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考点 )
3.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考点 )
B.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考点 )
C.不受力的物体没有惯性 (考点 )
D.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考点 )
4.在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如果它受到的一切外力都消失,那么宇宙飞船将()
A.立即停止 B.减速飞行 C.匀速飞行 D.加速飞行 (考点 )
提升训练:
1.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相同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小车在三种不同水平面上运动一段距离后分别停留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1)控制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的目的是保证滑块到达水平面时的________ 相同
(2)由实验现象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_______
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_______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假如平面足够光滑小车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它将做________所以力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不变的原因
2.若小球由如图所示位置向右摆动到最低点时绳子断裂,假设此时所有外力均消失,此后,小球的运动情况是的( )
A.匀速直线下落相 B.匀速直线上升
C.静止 D.水平向右匀速直线运动
3.如图,桌子的边缘有一个斜面.一个小球从斜面顶端滑到斜面的底端点后,小球将沿路线_____运动.如果小球恰好滑到O点时,所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小球将沿路线________运动.(均选填“a”“b”“c”“d”)
4.用力蹬地,滑板车向前滑行;停止蹬地,滑板车慢慢停下来,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滑板车没有力就不能运动 B.滑板车的运动需要力的维持
C.阻力改变了滑板车的运动状态 D.以上说法都正确
5.物理知识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中.以下警示语中,与惯性知识无关的是( )
A.商场过道标有“禁止攀爬” B.公路旁立有“雨天路滑,减速慢行”
C.汽车后窗贴有“保持车距” D.交通规则中写有“行车时系好安全带”
6.前行的公交车内,某时刻悬挂在横杆下的拉手突然向公交车的右侧飘起,公交车正在( )
A.直行急加速 B.直行急刹车 C.向左急转弯 D.向右急转弯
7.有关力和运动,其中正确的是( )
A.跳远运动员要助跑后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
B.斜抛出的篮球运动到最高点,若在最高点失去外力篮球将静止
C.在汽车向右转弯时,坐在车里的乘客由于惯性会向右倾倒
D.匀速转弯的汽车运动状态在改变
8.如图所示,用力击打一摞棋子中的一个,该棋子飞出而上面的棋子落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棋子被击打飞出,说明它不具有惯性
B.棋子被击打飞出,是因为它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C.击打出去的棋子能飞得很远,是因为它受到惯性的作用
D.上面的棋子将落在正下方,是由于它们具有惯性且受到重力的作用
9.如图所示,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玻璃瓶,水中有个气泡和金属球。突然向右水平抽动瓶子时,相对瓶子而言,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气泡向左运动,金属球向左运动
B.气泡向右运动,金属球向左运动
C.气泡向左运动,金属球向右运动
D.气泡向右运动,金属球向右运动
10.如图所示,用尺子快速水平击打盖在杯口的硬纸片,鸡蛋由于具有_______并未随纸片一起飞出.假设纸片飞出后不再受任何力的作用,纸片将保持_______状态
11.如图所示,上表面水平且光滑的小车上有A、B两个物体,两个物体与小车以相同的速度一起向右匀速运动.B在A的正前方,B的质量小于A的质量.假设小车的上表面足够长,不计空气阻力,小车遇到障碍物突然停止后,A、B两物体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相撞,原因是_______
实验探究题提升训练: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方案,试根据探究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运动时具有相同的速度,采取的措施是
(2)小车在水平轨道上滑行时,受到的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这个实验中得到并推得的结论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观看了电视播放的飞机在空中水平飞行投弹攻击地面目标的军事演习后,军事迷小兵对炮弹离开飞机后影响其水平飞行距离大小的因素产生了两个猜想:
①飞机水平飞行的速度越大,炮弹离开飞机后飞行的水平距离越远;
②炮弹离开飞机后飞行的水平距离跟飞机飞行高度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小兵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让小球从光滑斜槽上的A点自由滑下,经C点后沿水平方向运动离开斜槽,最后落在地面上的P1点。
(2)保持斜槽的高度不变,让小球从斜槽上的B点自由滑下,经C点离开斜槽,最后落在地面上的P2点。此时小球经过C点的速度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上一步中小球经过C点的速度,由此可证明猜想①是_____(填“正确”或“错误”)的。
(3)为了验证猜想②,应控制小球离开C点时______的大小不变。小兵增加h的高度,仍让小球从A点自由滑下,此时小球落在地面上的P3点,比较OP3和______(填“OP1”或“OP2”)可得结论:飞机飞行的高度越高,炮弹离开飞机后飞行的水平距离越__________(填“大”或“小”)
3.绣绣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时,将一根细线上端固定,下端系一个小铁球,将铁球移动到与竖直方向成角度,放手后分别撞击不同平面上的三个相同木块,木块向前运动一段距离后,分别停在如图所示位置。
(1)在实验中,铁球三次拉开相同的角度放手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山山建议用小车代替木块,用小车的优点是___________;
(3)只进行上述三个实验能否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
4.小川利用如图的装置,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进行如下操作:
a.如图甲,将毛巾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b.如图乙,取下毛巾,将棉布铺在斜面和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c.如图丙,取下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1)实验中需要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开始静止下滑,目的是使小车到斜面底端的____ _相同,这种实验方法叫做___ _法(选填“控制变量”或“转换”)
(2)以上操作中错误的一次是___ _(选填“a”、“b”、“c”)。
(3)纠正错误后,小川发现三次实验时小车都会滑出木板,无法记录其滑行距离,在不更改实验器材的基础上,可以通过____ _(选填“升高”或“降低”)小车在斜面上滑下时的高度,使其不再滑出水平表面。
(4)纠正错误,进一步分析实验可知:运动的物体不受外力时,将保持___ _状态。
A、匀速直线运动 B、静止 C、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5.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和比较小车在不同表面滑行的距离。
(1)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次实验,小车在棉布表面运动,刚好滑到了木板最右端,如图1所示,接下来改在木板上实验,最合理的操作方法是______。
A.减轻小车的质量 B.降低小车释放的高度
C.增加木板的长度 D.增加木板的宽度
(3)实验中发现:小车在毛巾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最短,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最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_____(选填“快”或“慢”):进一步推理:如果小车在水平面滑行时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__________ _。
(4)通过上面的探究,你认为图2中的篮球,飞到空中A点时,若它受到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则篮球的运动轨迹是____(选填图中数字)。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