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能根据问题选择有价值的信息来解决问题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能根据问题选择有价值的信息来解决问题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3-05 19:23: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师姓名 单位名称 填写时间
学科 数学 年级/册 一年级下册 教材版本 人教
课题名称 能根据问题选择有价值的信息来解决问题
难点名称 根据问题选择有价值的信息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在审题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步分析题意,选择相对应的信息解决问题,能根据情境中数量关系分辨出多余条件,排除多余信息对解决问题的干扰。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根据情境中数量关系分辨出多余条件,排除多余信息对解决问题的干扰。
难点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 讲授教学法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一、激趣导入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二、创设情境,引导探究 (课件出示)例5主题图. (一)理解图意,找出相关条件和问题 教师:图中小朋友在干什么?从他们的对话中你发现什么数学信息?问题是什么? 根据学生完整的回答,课件出示各信息: 1.有16人来踢球, 2.现在来了9人, 3.我们队踢进了4个, 4.还有几人没来? 教师:我们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条件),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二)尝试列式,引发矛盾冲突 教师:你觉得怎样解决“还有几人没来”这个问题? 学生汇报,根据自己想法列出算式,教师板书。可能会出现: 16-9=7(人) 16-9-4=3(人) (1)16-9这个算式表示“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还有几人没来? (2)16-9-4这个算式表示“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我们队踢进了4个,还有几人没来? 教师:哪种算式是正确的? (三)分析题意,筛选信息 师生合作,利用多种方式,逐一分析算式。 1.读一读。让学生将有联系的相关条件读一读。初步判断哪个条件与问题没有关系。 2.摆一摆 ,画一画。利用信息条,进行重组。 教师:我们了解到的条件和问题,除了用文字表示,还能用什么方式让大家看到很清楚? 全班交流,引导学生用直观画图的方式表示。同伴合作,设计画图表示方法。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呈现不同的画图策略,可能会有: (1) (2) (3) 引导学生发现:要求“还有几人没来”,与人数有关,与踢进的球没有关系。 教师出示: 师生小结:“我们队踢进了4个。”这个条件在解决问题时没有用处,是多余条件。 3.圈一圈。把多余条件圈起来,将有用的条件和问题完整读一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现实情境图提取信息,尝试列式 引发思考。初步感知解决问题中包含的数量关系,利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选择有效解决问题的条件,明确与问题无关的条件是多余条件。】 4.列式计算,建构意义 分析图中表示各部分的表示的意思,明确数量关系间的相互关系。 教师:你能看懂这些图吗?画图帮助我们分析题目的意思,现在解决“还有几人没来”你还有什么困难吗? 学生列式,指名板演,个别提问,说算式各部分的含义。 全班交流。检查单位,口述答语等,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细节。 【设计意图:明确条件后,再次让学生把条件和问题用自己喜欢的图表示出来,进一步理解问题间的数量关系,体会减法的意义,同时为列式计算提供表象支撑。】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5.回顾反思,强化步骤 教师:还有7人没来,这个结果正确吗?你有什么方法说明这个结果是正确的? 学生汇报,可能会出现: 用加法验证,7+9=16(人), 语言表述:没来的7人加上 现在来的9人,一共有16人。 在表述过程中,只要学生能利用加法的检验的意识来分析,都予以肯定。 布置作业 课本第20页“做一做”。 《练习五》第2、4题。
小结 回顾步骤 结合主题图,梳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教师:今天我们在解决问题时遇到了什么困难? 教师:分析信息时,我们采用什么方法?是不是所有的条件都与解决的问题有关? 教师:解决问题的结果是否正确怎样检验? 我们在解决问题时 ,要先通过看图或看文字信息,明确问题是什么;再分析清楚哪些条件与文图有关,通过画图或操作的方式帮助我们理解,列出算式;最后还要检验解答的结果是否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