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姓名 单位名称 填写时间
学科 小学数学 年级/册 一年级下册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解决含有多余条件的问题
难点名称 探究解决含有多余条件问题的方法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题目中有的数学信息与所求问题无关,学生应正确辨析,学会在众多信息中选择出有联系的信息和多余信息,并正确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数学学习中的解决问题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决定着学生的思维方式,题目中有多余条件干扰学生,学生要学会判断哪些信息是有用的,哪些信息是多余的,只有准确找到解决问题的合理条件,才能正确解决问题。
难点教学方法 动手操作学具、课件直观演示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1.课件出示:复习旧知。 冬冬有15块糖,(),还剩多少块糖? A.吃掉了8块 B.又买来5块 C奶糖有10块. 2.在众多的信息中选出能解决问题的有用信息,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课件出示教材第20页例5情境图。 找出已知和未知:仔细观察图片,你从图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 预设生:看图说出题目中的数学信息以及要解决的问题。 组织学生分析题意,找出解决问题的有用信息和多余信息。 反复读一读题目中的三个信息,看看哪两条信息说的是同一件事情。 预设生:有16个人来踢球和现在来了9人,这两个信息是相关联的。 你是怎样找到题目中的多余信息的,把你的方法给大家说一说。 预设生:我是根据题目中的问题找出多余信息的,多余信息和题目中的问题没有一点关系。 4.用画图的方法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展示画图的方法。 预设生:先画16个圆圈表示有16个人来踢球,再划掉9个圆圈,表示已经来了9人。…… 5.用列式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预设生:列式解答:16-9=7(人) 6.检验解题结果是否正确。 预设生:说自己检验解题结果的方法。 7.教师归纳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1)读题,收集信息,了解要解决的问题。 (2)找到相关联的信息解决问题。 (3)检验解题结果。 【设计意图】本节课利用前面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一年级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短,爱说爱动,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动手、动脑、动口相结合进行学习。我们解决问题时 ,第一步要通过看图、看文字找到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第二步要找出两个信息和问题之间的关系,学会选择合适的信息解决问题,然后通过画图、操作等多种方式分析数量关系,找到解决方法,第三步回顾检验的方法和结果是否正确。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巩固提升 小明家有14只鸡和5只鸭。 公鸡有6只,母鸡有几只? 14 - 6=8(只) 检验:8+6=14(只) 答:母鸡有8只。
课堂小结 1、通过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2、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1)读题,收集信息,了解要解决的问题。 (2)找到相关联的信息解决问题。 (3)检验解题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