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以内加减法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标 :
1.通过对全单元所学知识进行回忆整理,使学生体验分类总结,归纳整理的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与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加深学生对其计算方法的理解。
3.通过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会分享。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经历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和反思过程,掌握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回顾单元所学知识
同学们,我们在这个单元里学习了哪些知识?
接下来出示课件,先复习20以内的加减法。然后出示100以内各类型的题目〔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进位)、加整十数,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退位)、减整十数。还学习了运用计算的知识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实际问题。〕 这节课我们一起把这些知识整理和复习。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把本单元的知识进行梳理,有目的、有条理的分类,为下一个环节作铺垫。】
二、分类复习,整理计算方法
1、分别出示25+3= 25+8=有代表性的算式,分别让学生说出计算方法。重点说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边说边板书)比较不进位与进位加法的区别。(锻炼孩子们观察、分析、分类的能力。)
2、分别出示47-5= 45-9=有代表性的算式,分别让学生说出计算方法。重点说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边说边板书)比较不退位与退位加法的区别。
3、分别出示34+20= 68—50=有代表性的算式,分别让学生说出计算方法。
4、归类小结: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是:先算几个一加(减)几个一,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是:先算几个十加(减)几个十。
【设计意图:把本单元的知识进行梳理,帮助学生系统的、有条理的总结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达到巩固的目的。】
练习:(课件出示)
1、18+30= 95-5= 78+2= 5+32=
46-3= 80-9= 90-40= 3+40=
54-20= 88-8= 40-2= 87+5=
全班齐练,小组内订正
把练习中的存在问题分析,要求说出错的原因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巩固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达到计算准确,迅速的目的。】
复习100以内解决问题的知识
看图列算式
和(3)列式解答
(4)先让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再分别作列式计算,全班齐练,个别汇报订正
3、小结:根据题中的两个信息,可以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策略意识的培养,通过练习,让孩子大胆的去思考。】
思考题
计算顺序
83-20+5=
60+14-7=
拓展题目
想一想,根据条件填数。
1、3 () + 5( 填入数字后变成进位加法)
2、7() -4 (填入数字后变成退位减法)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
全课总结:这一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复习100以内的加减法。重点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巩固加减法意义。我设计了口算、看图解答问题,提问题并解答,思考题等几个环节。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步步深入。但如何上好这枯燥无味的练习课呢?大家都清楚,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小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才会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因此,在教学中创设情景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谈谈这节课设计的几个想法。
一、注意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用闯关游戏的形式把学生引到学习活动中来,把枯燥无味的练习课上得生动有趣。
二、引导学生了解数学来自生活。例如:我设计的第4题,解决问题,再找出数学问题,这样的练习,有助于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对数学的亲近感,体验用数学的乐趣。
三、调动学生积极探索。
众所周知,每一个孩子都爱当小老师,以雪亮的眼睛观察题目,根据孩子的这种心理,我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他们帮小马虎改作业,学生积极性可高了,在好奇中思考,在思考中得到逐步提高。这样反复进行几次,加法满十进一,减法不够减向前一位借的意义就更明确了。
四、在闯关比赛中增长信心,培养竞争意识。低年级的学生好强,爱表现自己,所以要经常创造机会让学生充分表现,让他们在心理上得到满足,要不断鼓励他们树立信心,从而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不足之处:
1、课堂调控能力不是发挥得很好。
2、教师的评价较少,大多都是让学生鼓掌。
3、最后思考题目,讲的不好,应该鼓励他们说“都很厉害,都很聪明”,而不是说“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