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检阅第一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检阅第一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鄂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2-19 21:37: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 检阅
知识链接:   这篇课文讲述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在国庆来临之际,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国庆游行检阅时,让拄拐的博莱克走在第一排。游行时,他们的检阅队伍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喝彩。课文的思路很清晰:先是交待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和背景,然后细致描述了两个场景:儿童队员准备参加国庆检阅,商量怎么解决一件“棘手的事”;国庆节那天儿童队员参加检阅的情景。   课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很突出。集中体现在文中细致的心理描写:刚开始,大家都很犹豫,很矛盾,不知道怎样解决该不该让博莱克参加检阅这个难题。又想使自己的检阅队伍整齐划一,又不想伤害大家的好伙伴博莱克。还是队长打破了僵局,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方案,并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赞同,大家的心情由忐忑不安到激动自豪,经历了一个艰难的变化过程。   课文的语言描写也很有特色。从文中几个人物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他们鲜明的个性特点,人物形象比较丰满。
学习目标:
  1学会10个字,认识8个字。理解并积累词语:检阅、讨论、商量、棘手、俱乐部、截肢、劝、隆重,鸦雀无声、情不自禁、人山人海、成千上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感受大家对残疾人博莱克的尊重和爱护,以及博莱克自尊自强的个性品质。   4.积累课文中好的词语。
学习重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心理的变化,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体会关键语句“这个孩子真棒”“这些孩子真棒”的深层含义。
导学过程:(师生互动)????????? 第一课时
知识链接
一、读文解题,感知全文
1.板书课题:检阅?? 试问学生:什么是“检阅”? 2.让学生通过初读课文,进一步理解检阅。 3.交流:现在你知道什么是“检阅”了吗? 4.出示插图,看这就是在七月,波兰首都华沙欢庆国庆节举行的一次检阅流行。   你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随机指导朗读文中有关描写检阅隆重场面的句子。   随机读词:博莱克截肢拄拐等,了解博莱克 二、再读课文,了解故事   就从这一队孩子身上,发生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1.学生再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思考:队员们发生了什么事? 2.汇报交流,理清脉络:  (儿童队员准备参加国庆捡阅,商量怎么解决一件“棘手的事”;国庆节那天儿童队员参加检阅的情景)  在交流中随机指名读相关段落,及时正音,如:鸦雀无声 羡慕 沉默的局面 情不自禁等。
三、走进故事,品味语言   在这一次盛大的检阅中,博莱克和儿童队员们以他们出色的表现博得了观众的称赞,他们是这样说的:   生齐读:这个小伙子真棒!    ????? 这些小伙子真棒! 观众为什么称赞他们呢?难道仅仅是因为队伍走得整齐吗?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 你想说什么呢?(我知道博莱克得到大家的称赞是因为他左腿截肢了但依然走得很好。) 大家都想表达这一个意思,对么?好。下面我们就先走进博莱克,去体验一下,他“棒”在何处。谁来把博莱克参加检阅时的情景展示给大家? (一)、走进博莱克 1.一生读。多媒体出示带有画面的文字。 2.生自由读,边读边想:哪些话让你感受博莱克棒。 3.交流 重点品读:他同全队保持一致,目视右方,睁着大眼睛望着检阅台。 ①哪些词让你感觉到博莱克棒?(根据学生回答,抓重点词指导朗读。) ②想象当时博莱克在想什么?透过这个镜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呢?(体会人物心情,引导有感而读。) ③看着这拐杖,这高扬的头,这挺起的胸脯,你想对博莱克说句什么话呢?(进一步指导朗读) 4.博莱克真的让我们佩服。好!同学们,这一幕幕镜头,一个个场景不仅你看到了,我看到了,成千上万的观众也看到了,所以,他们由衷的称赞这个自信、坚强的孩子。 生齐读:这个小伙子真棒! 让我听到你发自内心的称赞! 生再齐读:这个小伙子真棒! 师:为什么观众还说“这些小伙子真棒!”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四、练习书写生字。
波兰   正式国名波兰共和国,首都华沙,位于欧洲大陆的正中心,北部是波罗的海水域。面积31.2万平方千米,人口38.6万人。在波兰,特别隆重庆祝的国庆有两个。一个是5月3日,是1791年5月3日通过波兰宪法(它是欧洲第一部宪法、世界第二部宪法)的周年纪念日。另一个是11月11日,这是波兰的独立节。1949年10月与我国建交。
?
棘手:形容事情难办,像荆棘刺手。
隆重:盛大庄重。
鸦雀无声:形容非常安静。
情不自禁:抑制不了自己的感情。
学习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