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的一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认识钟面,会认读整时和半时。
2、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
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钟面、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
教学难点:通过对比,发现认识整时与半时的特点。
教学准备: 整时、半时的钟表教具、实物钟表。
教学过程:
一、猜谜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新朋友小明和咱们一起学数学,大家开心吗?(开心)小明听说你们很聪明,他来的时候还带来了一个谜语考考咱们!你们想不想猜。(想)我们一起来听听!嘀答!嘀答!嘀答!嘀答!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你,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
生:是钟。
师:对!你们真聪明是钟。
师:哦!你们真聪明!是钟表。钟表王国的兄弟姐妹可多呢!你们想去钟表大世界看看吗?(想)那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展示多姿多彩的钟表。
师:喜欢这些钟表吗?(喜欢)那你知道钟表它有什么作用吗 ,
生1:闹钟可以告诉我起床的时间和上学的时间。
生2:时钟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干什么。
师:小朋友们钟表的作用可真大呀!它可以告诉我们按时上学、按时工作。 可见学会认钟表上的时间是非常重要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钟表。(板书:认识钟表)
二、合作交流,总结经验
1、观察实物,认识钟面。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认真仔细观察,钟面上都有什么?
生:钟面上有数字。 师:有多少个数字。
生: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3、
生:钟面上有很多的格子。 生:钟面上有三根针。
师:小朋友们这三根针是一样的吗?它们各有什么特征? (学生互相讨论)
生:有又细又长的针。 生:有又矮又胖的针。
师: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其实呀这三根针都各有一个好听的名字。这根最长的针叫秒针,这根第二长的针叫分针,这根又粗又短的叫时针。今天呢,我们只研究时针和分针。
师:小朋友们,其实分针与时针是一对好兄弟,分针走动的时候时针也在走动。那它们是往哪个方向转动的呢?现在,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你们也可以用手画一画指针转动的方向)
师:指针是按照从1到12的顺序循环旋转,这种旋转叫做顺时针方向旋转。现在,请你们拿出学具钟,先在你的学具钟上找出时针、分针、再给它转一圈?注意指针的转动方向。(学生动手操作)
2、认识整时、半时
(1)屏幕依次出现“小明的一天”的情景图。(课件演示) 师:同学们喜欢交朋友吗?今天老师帮你们介绍一位新朋友,他叫小明。他可是一位非常懂得安排自己作息时间的好孩子。大家想不想知道小明的一天是怎样安排的?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明的一天(板书课题)。
那你能和你的小组同学说一说小明在什么时间做什么吗?再说一说你是怎样看时间的?
同桌两人讨论交流。
(2)全班交流汇报。
师:你是怎样看时间的?你看懂了哪幅图,你就说哪幅图。
生:我看懂了第四幅图,小明是在12时吃午饭。 师:你是怎么知道这是12时的呢? 生:分针指向12,时针也指向12所以是12时。 师:时针分针都指向了12,所以是12时。(板书:12时) 师:还有哪位小朋友说一说,你看懂了哪幅图,你就说哪幅图。 生:我看懂了第三幅图,小明是在9时半做操。
师:你是怎么知道这是9时半的呢? 生:分针指向6,时间走过了9就是9时半。
(3)区别整时和半时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你们能给这些时刻分分类吗? 学生讨论交流,将整时的分一类,将半时的分一类。 师:那你能说一说整时有什么特点?半时有什么特点? 学生汇报:整时的特点是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半时的特点是分针指着6,时针过了几就是几时半。
(4)认识电子钟。
课件出示生活中的电子表。
师:小朋友们在哪里见过这样的钟?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它显示的什么时间? 师:这是时间的另一种表示方法。 学习同一时间用钟表和电子表怎么表示。师板演7时,7:00,学生板演8时、3时、6时用电子表怎样表示。 小结:小圆点后面是两个零,前面是几就是几时。 7时和7:00是一个时刻的两种写法,它们是一对好朋友。 7时半可以怎样表示呢 (板书:7时半,7:30)
(5)良好作息时间的教育。
师:通过小明的一天,你对他有了哪些方面的了解
师小结:小明是一个有良好生活作息习惯的好孩子,希望同学们也像小明那样能够合理地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同时要学会利用时间,爱惜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