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专题复习2021—2022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一、选择题(共15题)
1.2021年新年国内科技新闻揭晓,嫦娥五号月球挖土1731克成功入选.已知月球与地球质量之比为a,半径之比为b,则这1731克土在月球表面与地球表面的重力之比约为( )
A. B. C. D.
2.天文学家通过天文望远镜的观测,在太空中发现一颗A行星围绕B恒星运动,将此运动近似看作匀速圆周运动。通过天文观测测得A行星的运动周期为T,轨道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则不能求出的物理量为( )
A.A行星运动的加速度 B.B恒星的质量
C.A行星运动的角速度 D.B恒星的密度
3.宇航员在月球上将一小石块水平抛出,最后落在月球表面上,如果已知月球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要估算月球质量,还需测量出小石块运动的物理量是( )
A.抛出的高度h和水平位移x
B.抛出的高度h和运动时间t
C.水平位移x和运动时间t
D.抛出的高度h和抛出点到落地点的距离L
4.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0,在距地心4R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g∶g0为( )
A.1∶2 B.1∶4 C.1∶9∶ D.1∶16
5.2021年4月29日中午11点,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由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天和核心舱”除了配备常规的发动机外,还配备有4台LHT-100体积小、控制精度高、工作时间长的霍尔电推发动机,这是人类载人航天器上首次实用霍尔电推发动机,这标志着我国在空间站发展方面迈出了最坚实的一步。发射“天和核心舱”时,先将核心舱发射到近地圆轨道1,在Q点点火,使其进入椭圆轨道2,到达Р点时再次点火,将核心舱送入圆轨道3,如图所示。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Р点距地球表面高度为h,当核心舱分别在1、2、3轨道上无动力正常运行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轨道3上的速率大于 B.在轨道3上的角速度大于
C.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大于g D.在轨道3上的速率为
6.地球半径为R,地球附近的重力加速度为g0,则在离地面高度为h处的重力加速度是( )
A. B. C. D.
7.已于2020年发射的“天问一号”,将于今年2月中旬到达火星,开始在距火星表面高度为h的圆轨道上绕火星探测;5月中旬,将着陆火星巡视探测已知火星的半径及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与h的值,根据以上信息可以求出( )
A.火星的质量
B.“天问一号”绕火星探测时的加速度
C.火星对绕火星探测的“天问一号”的引力
D.着陆火星后“天问一号”受到火星的引力
8.如图所示,a、b、c是环绕地球圆形轨道上运行的3颗人造卫星,它们的质量关系是ma=mb<mc,则( )
A.b、c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的线速度
B.b、c的周期相等,且小于a的周期
C.b、c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a的向心加速度
D.b所需向心力最大
9.进行科学研究有时需要大胆的想象,假设宇宙中存在一些离其它恒星较远的、由质量相等的四颗星组成的四星系统(忽略其它星体对它们的引力作用),这四颗星恰好位于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上,并沿外接于正方形的圆形轨道运行,若此正方形边长变为原来的一半,要使此系统依然稳定存在,星体的角速度应变为原来的多少倍
A.1 B.2 C. D.2
10.组成星球的物质靠引力吸引在一起随星球自转.如果某质量分布均匀的星球自转周期为T,万有引力常量为G,为使该星球不至于瓦解,该星球的密度至少是
A. B. C. D.
11.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成功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标志着我国首次月球采样返回任务圆满完成。若嫦娥五号在地球表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 T1,在月球表面附近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2,则地球与月球的平均密度之比为( )
A. B. C. D.
12.由于某种原因,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半径减小了,那么卫星的( )
A.速率变大,周期变小 B.速率变小,周期变大
C.速率变大,周期变大 D.速率变小,周期变小
13.已知地球和火星的质量之比,半径比,用一根轻绳在地球上水平拖动一个箱子,箱子能获得的最大加速度,将此箱和轻绳送上火星表面,仍用该绳子水平拖动木箱,则木箱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已知箱子与星球表面动摩擦因数均为,)( ).
A. B. C. D.
14.年月日凌晨,我国成功发射一枚火箭,将“嫦娥四号”探测器送上了天空,历经个小时的飞行后,在离月球仅公里的距离完美“刹车”,进入近月轨道运行;月日时分,“嫦娥四号”在环月轨道成功实施变轨控制,顺利进入月球背面的预定着陆准备轨道;年月日时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向“嫦娥四号”探测器发出着陆指令:开启变推力发动机,逐步将探测器的速度降到零,并不断调整姿态,在距月面米处悬停,选定相对平坦区域后缓慢垂直下降,实现了世界上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探测器在着陆过程中沿竖直方向运动,设悬停前减速阶段变推力发动机的平均作用力为F,经过时间t将探测器的速度由v减小到0。已知探测器质量为m,在近月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引力常量为G,月球可视为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着陆过程中“嫦娥四号”探测器质量不变。则通过以上数据可求得( )
A.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B.月球的半径
C.月球的质量 D.月球的平均密度
15.2019年7月31日,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在《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杂志刊文称,在一个距离我们31光年的M型红矮星GJ357系统中,发现了行星GJ357b、GJ357c和GJ357d,它们绕GJ357做圆周运动。GJ357d处于GJ357星系宜居带,公转轨道与GJ357的距离大约为日地距离的五分之一。GJ357d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6.1倍,公转周期为55.7天,很可能是一个宜居星球。不考虑行星间的万有引力,根据以上信息可知( )
A.GJ357d和GJ357c的轨道半径与周期的比值相同
B.GJ357d的周期比GJ357c的周期小
C.GJ357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3倍
D.GJ357的质量约为太阳质量的
二、填空题(共4题)
16.已知引力常量为G,地球的质量为M,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为ω0,月球绕地球转动的角速度为ω,假设地球上有一棵苹果树长到了接近月球那么高,则此树顶上一只苹果的线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此速度__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月球绕地球运转的线速度.
17.我国正在计划发射无人航天器登月,从月球上摄取土壤样本返回地球,已知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0=1.6m/s2,月球半径为R=1600km,到达月球上的航天器摄取土壤样本后,启动发动机,沿直线竖直向上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恒为a=0.8m/s2,不考虑航天器质量的变化,航天器质量恒为:M=500kg,求:刚从月球表面做加速运动时,发动机推力为___N,航天器到达离月球表面高H=1600 km时的发动机推力为_________N.
18.假设在半径为R的某天体上发射一颗该天体的卫星,若它贴近该天体的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运行周期为T1,已知引力常量为G,则该天体的密度为________.若这颗卫星距该天体表面的高度为h,测得在该处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2,则该天体的密度又可表示为________.
19.一艘宇宙飞船飞近某一新发现的行星,并进入靠近该行星表面的圆形轨道绕行数圈后,着陆在行星上,宇宙飞船上备有以下实验仪器:
A.弹簧测力计一个 B.精确秒表一只 C.天平一台(附砝码一套) D.物体一个
为测定该行星的密度,宇航员在绕行中进行了一次测量,依据测量数据可以求出密度.。
(1)绕行时测量所用的仪器为________(用仪器的字母序号表示),所测物理量为________。
(2)密度表达式:________(万有引力常量为G)
三、综合题(共4题)
20.天文工作者观测到某行星的半径为R,自转周期为T0 ,它有一颗卫星,轨道半径为r,绕行星的公转周期为T,若要在此行星的表面将一颗质量为m的卫星发射出去,使其绕该行星同步运转,求卫星绕行高度?
21.“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为实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奔月梦想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已知“嫦娥一号”绕月飞行轨道近似为圆周,距月球表面高度为H,飞行周期为T,月球的半径为R,试求:
(1)月球的质量M;
(2)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22.如图所示,宇航员站在某质量分布均匀的星球表面斜坡上,从P点沿水平方向以初速度v0 抛出一个小球,测得小球经时间t落到斜坡上另一点Q,斜面的倾角为α,已知该星球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求:
(1)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2)该星球的密度。
23.已知万有引力常量,地球半径,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同步卫星距地面的高度,地球的自转周期,某同学根据以上条件,提出一种估算地球质量的方法:同步卫星绕地球作圆周运动,由得.
(1)请判断上面的结果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给出正确的解法和结果.
(2)若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请写出估算地球质量的方法.
(3)若已知月球绕地球的运转周期,请写出估算地球质量的方法.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D
3.B
4.D
5.D
6.B
7.B
8.C
9.D
10.B
11.A
12.A
13.B
14.C
15.D
16. 大于
17. 1200; 600;
18.
19. B 周期T
20.
21.(1);(2)
22.(1);(2)
23.(1)(2)(3)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