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对外开放
选择题
1.20世纪六七十年代,原广东宝安县(深圳市的前身)一个农民劳动一天的平均收入是0.7元,而在香港则有70元港币左右。一边早就用上了电视、冰箱,另一边只能吃红薯、咸鱼……悬殊的差距,引起群众大规模“逃港”。面对这种现象,中共中央采取的举措是 ( )
A.进行国企改革,建立市场经济B.推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
C.实行对外开放,设立经济特区D.制定福利制度,保障人民生活
2.有一座城市,它在短短的几年内,建设成为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这座城市是( )
A.上海 B.珠海 C.厦门 D.深圳
3.1984 年,邓小平视察了深圳、珠海、厦门经济特区后说:“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这句话概括了我国设立经济特区的( )
A.背景 B.条件 C.作用 D.格局
4.《联合早报》指出:“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与“让世界进入中国”开始无关的是( )
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②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③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行 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20世纪90年代,有人把中国东部经济发展状态比作“满弓待发之箭”:“弓”比喻1984年国家开放的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弦”比喻1996年全线通车的南北交通大动脉京九铁路。那么,“箭头”在今天看来最为恰当的比喻是( )
A.深圳 B.重庆 C.海南 D.上海浦东
6. 1984年,有国际媒体评论道:“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35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的行动。”这个“最大胆的行动”指的是( )
A. 开放14个沿海城市 B. 设立珠江三角洲开放区
C. 设立深圳经济特区 D. 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7.有人在评价我国某一重大措施时说:“(它)实现了以点带面,壮大上海,带动周边的战略效果,是经济学理论‘点轴开发模式’的典型案例。”“它”是指 ( )
A.开放沿海港口城市B.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C.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D.开放长江三角洲地区
8. 1990年初,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重大决策,要求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这一“重大决策”指的是( )
A. 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B. 开放上海为沿海港口开放城市
C.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开辟长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
9.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对外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从设立蛇口工业区到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从设立大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到长江流域开放带形成;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等。据此可知,新时期中国( )
A. 逐步主导世界经济新秩序的发展走向
B. 改革开放的信心和力度日益增强
C. 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D. 积极参与区域性经济组织的活动
10.观察下图,中国占全球进出口总额的比例出现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建立B.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中国外汇储备位居全球第一D.“一带一路”倡议逐步实施
11.2001年11月10日,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上,通过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法律文件,它标志着经过15年的艰苦努力,中国终于成为世贸组织新成员,这是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伟大事件。这里的“里程碑意义”是
指 ( )
①中国将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
②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③加速了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
④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的发达国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与世界的互动经历了被迫融入世界、主动融入世界、与世界相互影响和相互适应三个阶段。其中“与世界相互影响和相互适应”阶段始于( )
A.开放五口通商 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C.创办经济特区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3.阅读下面的“中国对外开放示意图”,对此图理解错误的是( )
A.对外开放率先从东南沿海四个经济特区起步
B.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意味着我国对外开放的地区逐渐扩大
C.开放沿江、内陆省会城市和沿边城市标志着开放深入内地
D.形成“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
14.照片定格了历史的瞬间。以下两组照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三大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B.“一五”计划初步建立工业体系
C.包干到户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D.打开“窗口”引领对外开放潮流
非选择题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回味无穷的话语】
材料一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第二次革命。 ——邓小平
材料二 可以划出块地方,叫作特区,陕甘宁就是特区嘛。中央没有钱,要你们自己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邓小平
【激动人心的数据】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获得快速发展。1978年,我国GDP(国内生产总值)总量只有3624亿元,1986年突破1万亿元,2000年突破10万亿元,2013年中国GDP总量为56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二。
﹣﹣《解放军报》
(1)试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例,说明材料一中论断的正确性(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意义)。
(2)材料二中的在1980年开放的“特区”有哪几个?
(3)请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对外开放的格局。
(4)材料三的这组数据表明,改革开放给我们国家带来了什么变化?
答案:
1-10:CDCBC;ACACB; 11-14:ADDD
15.(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村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2)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3)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相结合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的格局。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力逐步增强,综合国力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