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A卷 单元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A卷 单元试卷(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0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06 17:32: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A卷 基础夯实
1.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的署名转发了一篇文章(如图),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一场大讨论。这场“大讨论”的性质是( )
A.学术百家争鸣 B.思想解放运动 C.新闻革新运动 D.爱国学生运动
2.中国共产党党史上有两次重大、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点,一次是遵义会议,另一次是( )
A.七届三中全会 B.八届三中全会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十二届三中全会
3.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民经历了两次分地,即“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列关于二者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都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B.农民都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C.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D.普遍得到当时农民的好评
4.小雯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集了“政企分开”、“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他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
A.一五计划 B.民主与法制建设 C.国有企业改革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2018年6月9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欢迎宴会并致祝酒辞。进入21世纪,面对全球化趋势,世界各国都在加快区域合作步伐,以更有效地把握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机遇,抵御各种风险与挑战。下列事件体现中国主动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行动是( )
A.中国重返联合国 B.中国与美国建交
C.中国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
6.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
A.建立公有制计划经济体制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改革国有企业 D.建立私有制市场经济体制
7.下列不属于我国改革开放的重大成就的是( )
A.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B.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C.已跻身于发达国家行列 D.国民生产总值持续高速增长
8.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标志是( )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D.《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9.粉碎四人帮以后,我国加强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已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是( )
A.刑法 B.民法 C.行政法 D.宪法
10.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 )
A.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C.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D.建设小康社会
11.1987年中共十三大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可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其中的“一个中心” 是指( )
A.四项基本原则 B.改革开放 C.经济建设 D.生态文明建设
12.毛泽东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与邓小平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两者最根本的共同点是( )
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走群众路线
C.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D.借鉴苏联的成功经验
13.2016年12月19日至20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强调,要始终重视“三农”工作。“三农”问题的核心是( )
A.农业问题 B.农村问题 C.农民问题 D.农耕问题
1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四大、中共士七大、中共十九大是党的重要会议,其会议主题关键词对应最准确的是( )
A.兴国之魂一美丽中国 —科学发展观一“三个代表”
B.经济特区一初级阶段一一国两制一市场经济
C.中国特色一市场经济一“三个代表”一企业自主权
D.改革开放一市场经济一科学发展观一主要矛盾
15.习近平指出,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的奋斗目标是( )
A.“一带一路” B.“三步走” C.“四个全面” D.“两个一百年”
16.2021年4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首次提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们在发展经济时要坚持( )
A.对外开放政策 B.实事求是,一切从国情出发
C.新发展理念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编制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前夕,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 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材料二:中共八大为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制定的路线是正确的,提出的许多新的方针和思想是富于创造精神的。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了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对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党的事业的发展有着长远的指导意义。
材料三:1978——2017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化表
年份 农业总产值(亿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978年 1397 133.6
1990年 7662.1 686.3
2000年 24915.8 2253.4
2017年 109331.7 13432.4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一五”计划实施的背景是什么 该计划在工业和交通方面分别取得了什么成就(至少各列举一例)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火热年代,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其中的典型代表有哪些
(3)材料三表中数据的变化与党在农村推行的什么政策有关 据材料三图说明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4)你认为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怎样的原则
18.看图识史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锐意进取,不断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复兴号”高铁动车组运营首发
“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
“天眼”射电望远镜
C1919飞机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
看一看
(1)上述图片反映了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在哪些领域取得的成就 想一想
(2)为什么中共十八大以来能取得这些历史性的成就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通过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B项正确;思想理论界的讨论不属于学术百家争鸣,排除A项;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是由两个凡是引起的,与新闻革新无关,排除C项;思想理论界的大讨论不属于学生爱国运动,排除D项。故选B项。
2.答案:C
解析: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我国的改革开放从此拉开了序幕,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故C项正确;七届三中全会于1950年6月6日至9日在北京召开,八届三中全会于1957年9月20日至10月9日在北京召开,十二届三中全会于1984年10月20日在北京召开,均不具有转折意义,排除ABD。故选C项。
3.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土地改革农民获得了土地使用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故“农民都获得了土地所有权”评述不正确;B项符合题意;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普遍得到当时农民的好评,排除ACD项。故选B项。
4.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5年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主要体现在对所有制、政企分开和分配制度三方面的改革,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对小型企业采取改组、联合等多种形式,加快企业的改革步伐,据小历同学搜集了“政企分开”“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等资料,由此判断他研究的主题是国有企业改革,C项正确;ABD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选C项。
5.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是中国主动融入世界经济的表现,D项正确;中国重返联合国、中国与美国建交和中国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都是中国在外交领域的表现,不是主动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行动,排除ABC项。故选D项。
6.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B项正确;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于“一五计划”末期,随着三大改造的顺利进行,逐渐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排除A项;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目标,排除C项;建立私有制市场经济体制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
7.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民生产总值持续高速增长,排除ABD三项;目前,我国仍旧是发展中国家,C项符合题意。故选C项。
8.答案:D
解析: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D项正确;ABC项与“拨乱反正胜利完成”无关,排除ABC项。故选D项。
9.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革结束后,我国不断加强法制建设,1982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新时期一部比较完善的宪法;之后,我国又颁布了《民法通则》《义务教育法》《刑事诉讼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已经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D项正确;我国的法律体系以宪法为核心,这一体系下包含刑法、民法、行政法等组成部分,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
10.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87年中共十三大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内容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故B选项正确;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出的,A错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是江泽民主席提出的,C错误;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D错误。
11.答案:C
解析:1987年,在中共十三大上,邓小平阐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可以归结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C项正确;A项是两个基本点内容,排除;改革开放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中心点,排除B项;D项是十九大内容之一,排除。故选C项。
12.答案:C
13.答案:C
解析:“三农问题”指的是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C项正确,排除AB项;农耕问题不是“三农”问题之一,排除D项。故选C项。
14.答案:D
解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 伟大决策;中共十四大明确了我国经济体 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共十七大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中共十九大提出新时代主要矛盾的变化。
15.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的奋斗目标是“两个一百年”,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D项正确;“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排除A项;1987年,根据邓小平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党的十三大确定了“三步走”发展战略,排除B项;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排除C项。故选D项。
16.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可知题干重点是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或者说环境保护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新发展理念是指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其中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因此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我们在发展经济时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C项正确;对外开放旨在引进外国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等推动现代化建设,与题干不符,排除A项;实事求是,从国情出发,是我国制定政策方针的主要依据,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属于经济体制的问题,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7.答案:(1)背景: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好转;我国是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化水平很低,基础薄弱。(任答对两点)
工业:鞍山钢铁公司、 长春一汽、沈阳机床厂、沈阳飞机厂,交通:宝成铁路,鹰厦铁路、青藏公路,川藏公路,新藏公路,武汉长江大桥 (工业,交通各答一点即可给分)
(2)王进喜、焦裕禄、雷锋。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4)应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生产关系调整要符合生产力水平制定经济政策要实事求是,符合基本国情;要把人民利益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稳中求进;等。(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可得出工业化水平很低,基础薄弱,结合所学还可知,1949-1952年,我国国民经济恢复刚刚完成,再加上我国是个落后的农业国;第二小问,依据所学可知,一五计划的主要成就有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30余条;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以及武汉长江大桥建成等。(2)依据所学可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模范英雄人物,比如大庆石油工人“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以及解放军好战士雷锋等。(3)1978年,我国在农村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改革措施促使农村生产力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因此,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表格数据显示1978——2017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大大提高,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三中对外开放形势图可知,我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4)依据材料中经济建设和改革的措施和所学可知,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生产关系调整要符合生产力水平制定经济政策要实事求是,符合基本国情;要把人民利益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稳中求进等。
18.答案:(1)科技成就
(2)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主要原因: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宅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使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④深化改革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⑤文施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⑥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等。
解析:(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在动车、卫星、大飞机、望远镜、潜水器方面有了巨大进步,这属于科技领域的成就。(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从根本原因的角度分析,是由于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从主要原因的角度分析,党的正确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方面都是取得成就的原因,本题可角度多元化回答,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