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同步训练题
一、单选题
毛泽东论述二战时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问题的枢纽在欧洲。……(欧洲战场的转折)就决定了法西斯和反法西斯两大阵营的命运。”充分证明这一论断的是( )
A. 德国闪击波兰 B. 苏联赢得莫斯科保卫战
C. 日本偷袭珍珠港 D. 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观察如图年代尺,③处应填( )
A.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B. 德军突袭波兰 C. 日本签署投降书 D. 日军偷袭珍珠港
1943年1月11日,中英、中美分别在中国重庆、美国华盛顿签订了《中英新约》和《中美新约》,宣布废除英美两国在中国的领事裁判权等项治外法权。其主要原因是( )
A. 抗日战争的胜利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B. 抗日战争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援助
C. 中国的半殖民地社会性质的改变
D. 中国坚持抗战维护了美英等反法西斯国家的利益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下列重大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斯大林格勒保卫战——雅尔塔会议——诺曼底登陆
B.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签署《联合国家宣言》——诺曼底登陆——雅尔塔会议
C. 雅尔塔会议——诺曼底登陆——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D. 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诺曼底登陆——雅尔塔会议
某同学对第二次世界大战部分内容进行了梳理,制成下表。与表中①②③对应正确的是
时间 空间 意义(影响)
① 卢沟桥 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
1943.2 斯大林格勒 ②
1944.6 ③ 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A. 1931.9.18 二战全面爆发珍珠港 B. 1939.9.1 二战达到最大规模波兰
C. 1937.7.7 二战的转折点诺曼底 D. 1941.12.7 德国签投降书雅尔塔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全世界正义的力量团结在一起,在最黑暗的岁月里守望相助、共同战斗,最终赢得了胜利。二战胜利的原因不包括( )
A. 成立联合国安全理事会 B. 召开雅尔塔会议
C. 《联合国家宣言》发表 D. 抗日民族统-战线形成
某同学对第二次世界大战部分内容进行了梳理,制成下表。与表中①②③对应正确的是 ( )
时间 空间 意义(影响)
① 卢沟桥 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
1943.2 斯大林格勒 ②
1944.6 ③ 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A. 1931.9.18 二战全面爆发珍珠港 B. 1939.9.1 二战达到最大规模波兰
C. 1937.7.7 二战的转折点诺曼底 D. 1941.12.7 德国签投降书雅尔塔
1942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对他的儿子说“如果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会有多少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地方,他们可以占领澳洲、打下印度…………罗斯福的话主要说明( )
A. 美国应该支持中国抗战
B. 美国对中国的抗战抱有同情心
C. 中国抗战有力支援了其它国家的反法西斯战争
D. 美国对中国抗战持观望态度
二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战;德国人研制成功的液体燃料火箭用于空袭英国;1946年,美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投入使用,最初用来计算炮弹弹道。以上史实表明( )
A. 科学技术发展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B. 科技发展是二战爆发的导火线
C. 战争中正义的一方才能抢得科技发展的先机
D. 战争客观上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首脑为了协调盟军行动,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召开会议。以下是会议内容,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 B. 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
C. 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 D. 成立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斯大林曾经说过:“这次行动按其计划的周密、规模的宏大和行动的技巧来说,在战争史上还从来没有过类似的先例。”它“迫使希特勒德国在两个战场上同时作战”。斯大林所说的“这次行动”是( )
A. 诺曼底登陆战 B. 斯大林格勒战役 C. 莫斯科保卫战 D. 意大利投降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下列是与“二战”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它们的先后顺序应是:( )
①莫斯科保卫战 ②德国突袭波兰 ③诺曼底登陆 ④攻克柏林战役。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②①④③ D. ②③①④
奥巴马曾指出:美国的真正天赋在于,它懂得改变。历史上面对不同的危机,美国及时做出改变,积极应对。下列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①面临国家分裂的危机,林肯领导南北战争 ②面临经济危机,罗斯福实行新政 ③面临日本侵略,罗斯福领导美国参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
毛泽东曾指出:“这一战,不但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甚至也不但是这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而且是整个人类历史的转折点。”“这一战”指的是( )
A. 不列颠之战 B. 斯大林格勒战役 C. 阿拉曼战役 D. 柏林战役
2020年新冠病毒肆虐全球,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呼吁各国团结应对疫情。回顾二战,为抗击共同敌人,各国相互合作,协同作战开始于( )
A. 《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B. 开罗会议的召开
C. 《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D. 《波茨坦公告》的发布
二、材料解析题
综合探究:战争与和平是一个永恒的历史主题,是现代人类面临的最大课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德国打了西半球一巴掌,西半球把德国打得半死,并且要求赔钱若干,德国回家养伤赚钱还赔款,一战结束,德国纠结了两个小伙伴又打了西半球一巴掌,西半球联合东半球一起把德国打回老家。
材料二:如图所示
材料三:我们将永远不会将胜利分为自己的胜利和别人的胜利,我们将永远记住盟友--美国、英国、法国和其他反希特勒联盟的国家,德国和意大利的反法西斯者的援助。
--普京红场阅兵讲话材料四:全世界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80%的人口卷入战争,战火燃及美洲大陆和南极洲之外的世界大部分区城,直接军费开支占交战国国民收入的60%-70%.据不完全统计,部分参战国死亡人数达7000多万人。
(1)材料中的“德国纠结了两个小伙伴又打了西半球一巴掌”指的是哪一场战争?标志西半球与东半球正式联合的重要文件是什么?
(2)如表是关于这场战争的大事年表,请填写完整。
时间 事件 影响
1939年9月1日 德国闪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二战全面爆发
1941年6月22日 德国突袭苏联 苏德战争爆发
1941年12月7日 日本偷袭珍珠港 太平洋战争爆发
1943年2月 ______ 战争的转折
( 3)材料二中的照片拍摄于哪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这次会议为了协调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而决定成立的国际组织是什么?
(4)材料三中普京认为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5)据材料四,指出这场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影响。鉴于战争影响,我们应树立什么意识?
反思历史,反省战争,对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宁具有深远意义。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一位德国大臣说:“皇上首要的和基本的思想就是要粉碎英国的霸权,以有利于德国”,一位英国大臣说:“真正决定我国外交政策的是海上霸权的问题”.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一说一战的根本目的是什么?这说明一战的性质是什么?
材料二 如果德国认为1919年的和约不公平,那么它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手段。
——英国首相劳合乔治
(2)材料二中“1919年和约”是什么文件?德国最终是用什么手段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
材料三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德国经济快速发展,法国的经济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当时的世界,煤炭和钢铁是最重要的工业材料,而法德边境富饶的煤铁资源成为两国百年恩仇的根源。
(3)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法德两国在一战前和一战后对立的表现各一例。
材料四 20世纪20年代后期是繁荣、稳定与和解的几年;20世纪30 年代则是萧条、危机和战争的10年。……德国和日本的新领导人决意修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领土和约……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4)德国和日本1938年以后修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领土和约”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什么?
材料五 在雅尔塔会议上,斯大林指出“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共同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国分裂。”
——摘自《全球通史》
(5)材料二中为实现“打败共同敌人的共同目标“而成立的国际组织是什么?写出一例这一组织成员国协同作战的战役一例。
大国关系事关人民福祉,也关乎世界和平、繁荣、稳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共同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国分裂。
——斯大林于雅尔塔
材料二:
材料三:2019年6月13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在商务部例行发布会上表示,如果美方一意孤行,继续升级贸易摩擦,我们将奉陪到底。合作有原则,谈判有底线,中方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决不会让步。
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4月29日,美驻波大使挑起第二轮对华抹黑攻势,发推诋毁中国社会制度和抗疫成效。对此,中国使馆发起“狙击战”,在10天时间内,刘光源大使通过个人官方推特发布数十条反击美大使错误言论的推文,利用各种事实数据、各路权威专家观点进行“精准打击”。“我们不打第一枪,但必须打最后一枪。”
材料四:据新华社香港2020年6月27日电,针对美方宣布对中方官员采取签证限制措施,外交部驻港公署发言人27日表示坚决反对,敦促美方立即纠正错误,停止干预香港事务和中国内政的霸凌行径。
发言人指出,美方诬蔑中国中央政府“破坏”香港特区高度自治,完全是颠倒黑白、自欺欺人。没有人比中国政府更有诚意和决心全面准确落实“一国两制”,没有人比中国政府更关心香港的繁荣稳定和香港居民的民生福祉。涉港国安立法是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方针的重大举措,是推动香港走出乱局困境、实现长治久安的根本之策。
(1) 材料一中“共同敌人”是指什么?
(2) 最能体现材料一中“战时同盟,战后分裂”关系的是哪两个国家?
(3) 根据材料一,列举一例二战期间,针对“共同敌人”的联合军事行动。
(4) 仔细观察材料二,从图一到图二可以看出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5)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面对美国挑起的贸易战以及对中国污名化的行为,中国态度越来越强硬的原因。
(6) 你认为中美关系怎样才能健康稳定地发展?
(7) 材料四中美国的行径违背了怎样的国际准则?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会战以苏军的胜利宣告结束。从此,苏军开始了全线反攻。这次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关键性战役,极大地消耗了德军的有生力量,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是苏德战场根本转折的开始,而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毛泽东论述二战时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问题的枢纽在欧洲。……(欧洲战场的转折)就决定了法西斯和反法西斯两大阵营的命运。”充分证明这一论断的是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
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知识点。题干关键信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问题的枢纽在欧洲。……(欧洲战场的转折)就决定了法西斯和反法西斯两大阵营的命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重大事件以及影响。
2.【答案】A
【解析】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2年7月,德国集中兵力进攻苏联战略重镇斯大林格勒。苏联军民英勇抗敌。次年2月德军投降。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此后,苏军连续进攻,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形势。故③处应填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本题考查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知道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本题考查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3.【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抗日战争,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D.由时间“1943年”可知,当时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已经建立,由于中国坚持抗战,战维护了美英等反法西斯国家的利益,赢得国际社会的认可,废除了英美两国在中国的领事裁判权等项治外法权,故 D正确。
A.1945年抗战胜利,排除A。
B.本项所述题干无体现,排除B。
C.中国仍处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排除C。
故选D。
4.【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要求识记基础史实。
【解答】
D.《联合国家宣言》签署于1942年1月;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时间是1942年7月17日~1943年2月2日;诺曼底登陆是1944年6月;雅尔塔会议是1945年2月。综上,D项的排序正确,故D正确。
ABC.综上所述,其余三项排序错误。
故选D。
5.【答案】C
【解析】略
6.【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二战胜利的原因,要求识记基础实史。
【解答】
A.结合所学可知,联合国安理会成立于1946年,是在二战胜利之后,故A说法错误。
BCD.这三项均是二战胜利的原因,故BCD说法正确。
故选A。
7.【答案】C
【解析】略
8.【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要求具备分析和理解题干信息的能力。
【解答】
AD.题干信息没有体现,故排除AD。
B.不符合题干主旨,故排除B。
C.从题干中罗斯福对他儿子讲话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高度赞扬了中国在抗日战争的所作出的贡献,说明中国的抗日战争牵制了大量的日军,有力支援了其他国家的反法西斯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故选C。
故选C。
9.【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战争与科技发展的关系,要求具备准确分析解读题意得能力。
【解答】
D.题干表明,原子弹、液体燃料火箭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使用,都是为战争服务的。为了赢得战争的胜利,交战各国纷纷加大了科技的研发力度,促使新科技成果日新月异,所以说,战争在客观上加速了新科技革命的到来,故D正确。
ABC.综上,所以这三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BC。
故选D。
10.【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雅尔塔会议的内容。1945年英美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雅尔塔召开会议。会议决定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战后由美、英、苏等国分区占领德国;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成立于1942年,故选D。
11.【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内容:“这次行动按其计划的周密、规模的宏大和行动的技巧来说,在战争史上还从来没有过类似的先例。”它“迫使希特勒德国在两个战场上同时作战”。结合所学可知是诺曼底登陆的描述。1944年6月,经过长期周密准备,美英盟军在法国的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迫使希特勒德国在两个战场上同时作战。盟国武装力量开始从东西南三面围攻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了粉碎德国法西斯的最后决战阶段。
本题考查诺曼底登陆的知识。1944年6月6日,美英等反法西斯盟军横渡英吉利海峡,在法国诺曼底登陆,首先解放了法西斯国家占领的法国。诺曼底登陆是二战史上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作战的行动。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重点识记诺曼底登陆的内容与影响。
12.【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要求识记基础史实。
【解答】
②德国突袭波兰发生于1939年。
①莫斯科保卫战发生在1941年。
③诺曼底登陆发生于1944年。
④攻克柏林战役发生于1945年。
因而正确的先后顺序是②①③④。
故选B。
1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美国内战、罗斯福新政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历史上面对不同的危机,美国及时做出改变,积极应对,①②③均能体现这一观点。D符合题意。
14.【答案】B
【解析】依据“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可知,1942年7月,德军开始集中力量进攻斯大林格勒。举世闻名的斯大林格勒会战由此开始。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会战以苏军的胜利宣告结束。从此,苏军开始了全线反攻。这次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关键性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是苏德战场根本转折的开始,而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故B符合题意。
本题考查学斯大林格勒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本题考查学生对斯大林格勒战役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内容与影响。
15.【答案】C
【解析】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了世界人民的广泛愤怒。美国、英国、苏联等国家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法西斯,逐渐走向联合,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会议期间,各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C符合题意。
本题考查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联合国家宣言》是1942年参加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国家签署的宣言。
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只有理解题意,才能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才能做出正确选择。
16.【答案】(1)第二次世界大战;《联合国家宣言》。
(2)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
(3)雅尔塔会议。联合国。
(4)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5)战争带来巨大灾难(或巨大损失、巨大伤亡等);反对战争,珍爱和平。
【解析】(1)本题考查二战,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据所学知,“德国纠结了两个小伙伴又打了西半球一巴掌”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期间,德国同意大利和日本结成了轴心国集团。为了应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1942年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西半球与东半球正式联合即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成立,为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
(2)本题考查二战中的重大事件,要求识记基础史实。据所学知,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标志着二战全面爆发;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对日本宣战,标志着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达到最大规模;1943年2月,苏联最终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3)本题考查雅尔塔会议,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观察材料二图片可知,这反映的是1945年召开的雅尔塔会议,图片中的人物是参加雅尔塔会议的三巨头丘吉尔、罗斯福和斯大林。这次会议为了协调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而决定成立联合国。
(4)本题考查二战胜利的原因,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由材料三“我们将永远不会将胜利分为自己的胜利和别人的胜利,我们将永远记住盟友--美国、英国、法国和其他反希特勒联盟的国家,德国和意大利的反法西斯者的援助”可知,普京认为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5)本题考查对战争的认识,要求运用所学归纳总结问题。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战争带来巨大灾难(或巨大损失、巨大伤亡等);反对战争,珍爱和平等。
17.【答案】(1)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战争。
(2)《凡尔赛条约》;发动二战。
(3)一战前:普法战争;
一战后:法国利用《凡尔赛条约》制裁德国。
(4)德国闪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5)世界反法西斯联盟;诺曼底登陆。
【解析】(1)本题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要求具备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分析材料“皇上首要的和基本的思想就是要粉碎英国的霸权,以有利于德国”、“真正决定我国外交政策的是海上霸权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一战的根本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可以总结一战的性质是争夺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战争。
(2)本题考查《凡尔赛条约》,要求具备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分析材料“如果德国认为1919年的和约不公平,那么它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手段”,根据所学知识,“1919年和约”是《凡尔赛条约》;德国最终是用发动二战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
(3)本题考查普法战争和一战,要求具备识记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一战前:普法战争;一战后:法国利用《凡尔赛条约》制裁德国。
(4)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要求具备识记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德国和日本1938年以后修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领土和约”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德国闪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5)本题考查世界反法西斯联盟,要求具备分析理解材料和识记的能力。分析材料“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共同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国分裂”并结合所学知识为实现“打败共同敌人的共同目标“而成立的国际组织是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根据所学知识,诺曼底登陆是双方合作的结果。
18.【答案】【小题1】法西斯国家。
【小题2】美国和苏联。
【小题3】诺曼底登陆。
【小题4】由敌对到友好。
【小题5】中国综合国力的强大;美国的行径不得人心。
【小题6】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妥善处理重大敏感问题。
【小题7】国与国之间应相互尊重、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国际准则。
【解析】1.
本题考查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诺曼底登陆、中美关系的变化等,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诺曼底登陆、中美关系的变化等相关史实。
2.
本题考查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诺曼底登陆、中美关系的变化等,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诺曼底登陆、中美关系的变化等相关史实。
3.
本题考查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诺曼底登陆、中美关系的变化等,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诺曼底登陆、中美关系的变化等相关史实。
4.
本题考查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诺曼底登陆、中美关系的变化等,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诺曼底登陆、中美关系的变化等相关史实。
5.
本题考查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诺曼底登陆、中美关系的变化等,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诺曼底登陆、中美关系的变化等相关史实。
6.
本题考查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诺曼底登陆、中美关系的变化等,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诺曼底登陆、中美关系的变化等相关史实。
7.
本题考查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诺曼底登陆、中美关系的变化等,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诺曼底登陆、中美关系的变化等相关史实。
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