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宇宙航行专题复习2021—2022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一、选择题(共13题)
1.如图所示,地球赤道上的山丘e、近地资源卫星p和同步通信卫星q均在赤道平面上绕地心做匀速圆周运动。设e、p、q的圆周运动速率分别为、、,向心加速度分别为a1、、,则( )
A. B.
C. D.
2.如图所示,A、B两颗卫星均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若ω表示卫星角速度大小,S表示卫星与地心的连线在单位时间内扫过的面积,a表示卫星加速度大小,r表示卫星轨道半径,T表示卫星周期,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ωA>ωB B.SA>SB C.aA>aB D.
3.一颗在赤道上空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其轨道半径上对应的重力加速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四分之一。已知地球半径为,则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为( )
A. B. C. D.
4.如图所示,可看成质点的a、b、c是在地球大气层外圆轨道上运动的3颗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的线速度
B.b、c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a的向心加速度
C.b、c的角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的角速度
D.c只要加速就可以追上b
5.我国成功发射了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二号”,发射后的几天时间内,地面控制中心对其实施几次调整,使“嫦娥二号”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逐渐减小.在这个过程中,下列物理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其中判断正确的是 ( )
A.“嫦娥二号”卫星绕月球运动的向心力逐渐减小
B.“嫦娥二号”卫星绕月球运动的线速度逐渐减小
C.“嫦娥二号”卫星绕月球运动的周期逐渐减小
D.“嫦娥二号”卫星绕月球运动的角速度逐渐减小
6.已知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自转周期为T,地球同步卫星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有关同步卫星,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卫星的运行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B.卫星距地面的高度为
C.卫星运行时受到的向心力大小为
D.卫星运行的向心加速度等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7.2015年12月29日0时04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高分四号卫星,至此我国航天发射“十二五”任务圆满收官.高分四号卫星是我国首颗地球同步轨道高分辨率光学成像卫星,也是目前世界上空间分辨率最高、幅宽最大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它的发射和应用将显著提升我国对地遥感观测能力.该卫星在轨道正常运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卫星的轨道半径可以近似等于地球半径
B.卫星的向心加速度一定小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C.卫星的线速度一定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D.卫星的运行周期一定大于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
8.赤道平面内的某颗卫星自西向东绕地球做圆周运动,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小于地球同步卫星的高度。赤道上一观察者发现,该卫星连续两次出现在观察者正上方的最小时间间隔为t,已知地球自转周期为T0,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由此可知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为( )
A.R B.
C.R D.R
9.我国在发射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之后,又成功地发射了“神舟七号”飞船,并由翟志刚成功地进行了太空漫步。设“嫦娥1号”绕月球运动的轨迹和“神舟7号”绕地球运动的轨迹都是圆,其轨道半径分别为r1、r2,周期分别为T1、T2,线速度分别为v1、v2,角速度分别为ω1、ω2,向心加速度分别为a1、a2,月球和地球的质量分别为m1、m2,则( )
A. B.
C. D.
10.质量为m的探月航天器在接近月球表面的轨道上飞行,其运动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已知月球质量为M,月球半径为r,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引力常量为G,不考虑月球自转的影响,则航天器与月球中心的连线在单位时间内所扫过的面积是( )
A. B. C. D.
11.2021年8月20日发生木星冲日现象,木星冲日是指木星,地球和太阳几乎排列成一线,此时木星被太阳照亮的一面完全期向地球,所以明亮而易于观察,地球和木星绕太阳公转的方向相同,轨迹都可近似为圆,地球一年绕太阳一周,木星11.84年绕太阳一周,则( )
A.地球的公转轨道半径比木星的公转轨道半径大
B.木星的运行速度比地球的运行速度大
C.木星冲日现象时间间隔为五年
D.下一次出现木星冲日现象是在2022年9月
12.如图所示,曲线I是一颗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卫星P轨道的示意图,其半径为R;曲线Ⅱ是一颗绕地球做椭圆运动的卫星Q轨道的示意图,O点为地球球心,AB为椭圆的长轴,两轨道和地心都在同一平面内,已知在两轨道上运动的卫星的周期相等,万有引力常量为G,地球质量为M,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椭圆轨道的长轴长度为2R
B.卫星P在I轨道的速率为v0,卫星Q在Ⅱ轨道B点的速率为vB,则v0>vB
C.卫星P在I轨道的加速度大小为a0,卫星Q在Ⅱ轨道A点加速度大小为aA,则a0
D.卫星P在 I轨道上受到的地球引力与卫星Q在Ⅱ轨道上经过两轨道交点时受到的地球引力大小相等
13.如图所示,地球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地球处在运动轨道b位置时,地球和太阳连线上的a与e位置、c与d位置均关于太阳对称.当一无动力的探测器处在a或c位置时,它仅在太阳和地球引力的共同作用下,与地球一起以相同的角速度绕太阳做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地球和该探测器分别在b、d位置,它们也能以相同的角速度绕太阳运动
B.若地球和该探测器分别在b、e位置,它们也能以相同的角速度绕太阳运动
C.该探测器在a位置受到太阳、地球引力的合力等于在c位置受到太阳,地球引力的合力
D.该探测器在a位置受到太阳、地球引力的合力大于在c位置受到太阳、地球引力的合力
二、填空题(共4题)
14.有两颗人造地球卫星,它们的质量之比为m1:m2=2:1,轨道半径之比为r1:r2=3:1,那么,它们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a1:a2=_____,它们的周期之比为T1:T2=_____
15.宇宙飞船绕地心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飞船舱内有一质量为m的人站在可称体重的台秤上,用R表示地球的半径,g表示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g0表示宇宙飞船所在处的地球引力加速度,N表示人对秤的压力,则g0=________,N=________.
16.我国的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包含多颗地球同步卫星.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建成以后,有助于减少我国对GPS导航系统的依赖,GPS由运行周期为12小时的卫星群组成,设北斗导航系统的同步卫星和GPS导航卫星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1和R2,向心加速度分别为a1和a2,则R1∶R2=________,a1∶a2=________.(可用根式表示)
17.飞船飞近某一新发现的行星,并进入靠近行星表面的圆形轨道,在引力的作用下绕行数圈后着陆,飞船上备有以下实验器材:
A.精确秒表一个 B.已知质量为m的物体一个
C.弹簧测力计一只 D.天平一台(附砝码)
已知宇航员在绕行时和着陆后各做了一次测量,依据测量数据,可求出该行星的半径R、行星质量M。(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
(1)两次测量所选用的器材分别为_____、______(填写仪器前的字母代号);
(2)两次测量的物理量分别是_____、______(用文字和符号表示);
(3)用以上数据写出半径R的表达式:______(用以上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三、综合题(共4题)
18.2021年5月出现“超级血色月全食”的天文现象,引起某同学对月球的关注。该同学查资料后得知:月球半径为R,月球表面处重力加速度为g,引力常量为G,求:
(1)月球的质量M;
(2)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19.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距地面高度为h的圆形轨道上绕地球飞行,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为g,引力常量G,求:
(1)地球质量
(2)飞船在圆形轨道上运行的周期表达式
20.设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某行星质量是地球质量的4倍,半径是地球半径的2倍,求该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
21.“神舟”七号飞船的成功发射为我国在2010年实现探月计划——“嫦娥工程”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假设月球半径为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飞船在距月球表面高度为3R的圆形轨道Ⅰ运行,到达轨道的A点时点火变轨进入椭圆轨道Ⅱ,到达轨道的近月点B再次点火进入月球近月轨道Ⅲ绕月球做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常量为G,求:
(1)飞船在轨道Ⅲ上的运行速率;
(2)飞船在轨道Ⅰ绕月球运行一周所需的时间.
(3)飞船在A点处点火后瞬间与点火前相比,速度是变大还是变小?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B
3.A
4.B
5.C
6.A
7.B
8.A
9.C
10.C
11.D
12.D
13.D
14. 1:9 :1
15. 0
16.
17. A BC 周期T 物体重力FG
18.(1);(2)
19.(1)(2)
20.
21.(1);(2);(3)变小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