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冷战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 冷战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07 10:43: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6课 冷战
选择题
1.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推出“亚太再平衡战略”,现任总统特朗普又提出“印太战略”,其实质都是新形势下围堵、遏制中国发展的霸权主义战略。七十年前,美国也曾对苏联实行类似的政策。它是( )
A.门罗主义 B.门户开放政策 C.绥靖政策 D.冷战政策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总统杜鲁门指出:“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杜鲁门在这里把世界分成“两个敌对堡垒”的标准是 ( )
A.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 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C.综合国力强弱 D.国际舞台上的地位
3.1946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宣称:“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我们拥有这样的力量,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材料表明,二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 ( )
A.稳定欧洲秩序 B.谋求建立全球霸权
C.维护两极格局 D.确保原有势力范围
4. 1947年 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宣称:“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材料中的“自由国家”指的是( )
A.资本主义国家 B.发展中国家C.社会主义国家 D.亚非拉国家
5.有人称马歇尔计划是一个“一箭双雕”的计划。这里“双雕”的含义是 ( )
A.输出资本、对抗苏联 B.控制西欧、遏制苏联
C.复兴欧洲、干涉中国 D.遏制欧洲、称霸世界
6.漫画可以形象艺术地反映历史。右面所示漫画1947年发表于苏联某杂志,名为《美国最新式战车》。图中俄文“3AEM”意为“财政贷款”。漫画作者意在讽刺 ( )
A.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
B.马歇尔计划是美国控制西欧的手段
C.西欧各国重新陷入战争状态
D.北约和华约两大集团全面对峙
7.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是隐蔽的杜鲁门主义。二者在本质上都是为了( )
A.帮助西欧各国渡过难关B.加强合作,推动世界经济发展
C.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全D.遏制苏联,确立美国霸主地位
8. 1961年8月13日,柏林市民一觉醒来突然发现在一夜之间,一道由铁网和水泥板构成的临时屏障横亘在柏林城中间,阻碍了东西部人民的交往,这就是柏林墙,它成为德国分裂的重要标志。造成德国分裂的主要原因是( )
A.两德经济水平的差异 B.美、苏冷战的产物
C.德国民族矛盾激化 D.二战达成的协议
9.杜鲁门曾说,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他说的这个“胡桃”事实上就是( )
A.西欧国家的联合 B.冷战政策的推行
C.多极格局的出现 D.殖民体系的瓦解
10.杜鲁门在敦促国会尽早通过马歇尔计划的特别咨文中说:“要使经济复兴获得成功,必须采取某种对付内部和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此后美国采取的“保卫性措施”是建立( )
A.经济互助委员会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七十七国集团 D.独立国家联合体
11.由于联邦德国加入北约,从而加深了新战争的危险,爱好和平的欧洲国家必须采取必要步骤以保障自己的安全和维护欧洲和平。这里的“采取必要步骤”是指( )
A.提出杜鲁门主义 B.实施马歇尔计划
C.分区占领德国 D.成立华约组织
1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推行了遏制社会主义国家的冷战政策,美苏战时同盟关系逐渐破裂,两极格局由此形成。其形成的标志是( )
A.马歇尔计划实施B.杜鲁门主义出台
C.华沙条约组织建立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
13.随着共建“一带一路”朋友圈的越来越大,有人说,“一带一路”倡议就是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结合知识链接,对比两者,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 )
知识链接   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该计划客观上对西欧的经济复苏起到了很大作用,实质是美国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确立和巩固美国的霸权地位。
A.参与国的地位都是平等的,但设计的道路完全不同
B.都超越了社会制度的差异,但参与国家的范围不同
C.都削弱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但诞生的背景不同
D.都能促进相关国家的经济发展,但根本目的不同
14.世界政治格局由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中心格局逐渐演变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苏两极格局,其主要原因是( )
A.国家利益的冲突 B.欧洲的衰落和美国的崛起
C.国家实力的消长 D.苏联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15.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
A.美国的霸权主义 B.冷战中的对峙
C.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D.美苏握手结盟
非选择题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2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推出一项新军事战略,表示美国将重返亚太地区。美国国防部部长帕内塔提出了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指出美国将在2020年前向亚太地区转移一批海军战舰,届时将60%的美国战舰部署在太平洋。
(1)一战后,为重新调整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秩序,美国倡议召开了哪次重要的国际会议?在会议上就中国问题,列强签订了哪一条约?这一条约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2)二战期间,为了消灭美国海军在太平洋上的主力,日本发动了哪一次突袭战,从而引发太平洋战争?为什么战后美国对日本的态度由敌对改为扶持?
材料二 印媒称:中国已然崛起,世界应习以为常。现在中国搞的“一带一路”、亚洲投资银行、亚洲基础设施基金,让当惯了老大的美国人心里很不是滋味。其实中国这些举措,是为了建立亚太新经济秩序,并产生全球性影响。
(3)美国推行的“亚太再平衡战略”说到底,就是新形势下围堵、遏制中国发展的霸权主义战略。在70多年前,美国针对苏联实行过类似的政策,请列举这一政策的具体表现。
材料三 自从美国“重返亚太”以来,早已把太平洋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市场当作战场了。别说中国的黄海、东海、南海了,就是整个太平洋都被搅得鸡犬不宁。其实早在2012年2月,习近平在接受《华盛顿邮报》的一个书面专访谈到亚太区域时,就说过:区域的人民追求和平、稳定与发展,太平洋够大,足以容下中美两国。
(4)阅读材料三,你认为新时期应该如何处理中美关系。
答案:
1-10:DABAB ; BDBBB; 11-15; DCDCB
16. (1) 华盛顿会议;《九国公约》;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2)日本偷袭珍珠港;以日本来对抗中国、牵制中国。
(3)政治上出台杜鲁门主义、经济上实施马歇尔计划、军事上建立北约。
(4)中美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俱伤。从发展的眼光来看,中美共同利益大于分歧,亚太地区机遇大于挑战。所以,中美两国应该加强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