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单元测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单元测试卷(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6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07 10:53: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
1.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中认为:“俄国革命对20世纪随后年月中的重大事件及全球冲突的影响之大,并不亚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下各项表述中,与帕尔默这一观点一致的是(  )
A.俄国通过这场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B.十月革命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C.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D.俄国革命实现工人、农民当家作主的愿望
2.没有别的事件能像十月革命那样对现代世界产生如此决定性的影响,它从根本上改 变了国际关系格局。1917 年以后,世界再也不能同过去一样了,这种“不一样”主要表现在
A.马克思主义开始指导国际工人运动
B.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
C.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进一步扩展
D.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3.普里马科夫认为,1917年俄国政局的一次变动“在政权上取代了专制,俄国第一次成为共和国。”他论述的是
A.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进步性 B.社会主义已由理想变为现实
C.社会主义革命爆发具有必然性 D.无产阶级取得政权的进步意义
4.如下图是一幅创作于1933年的苏联漫画。该漫画表明( )
A.国家计划在苏联经济建设中的优势 B.经济危机淡化了意识形态的冲突
C.经济危机促使西方国家向苏联学习 D.新经济政策使苏联经济取得重大成就
5.20世纪20年代初,许多苏俄的敌对分子说“布尔什维克己经向右转,转向资本主义了”;党内有些同志则认为“用异己分子的手法建设社会主义”,已经离开了社会主义的原则。他们所说的转向资本主义和离开社会主义原则的政策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苏联模式 C.新经济政策 D.赫鲁晓夫改革
6.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但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该学者对“苏联制度”的评价( )
A.强调了工业化对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影响
B.指出了新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
C.揭示了赫鲁晓夫改革的本质属性
D.较客观地分析了苏联工业化模式
7.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一五计划,美国人未予以关注。四年后,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国今日:我们从中能学到什么?》等。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新经济政策深得民心 B.农业集体化稳步推进
C.文学和艺术空前繁荣 D.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
8.1922年,一个村庄的农民与当局发生冲突,杀死了20多名警察。甘地痛心疾首,绝食5天,并宣布停止非暴力运动。甘地的做法从本质上反映了
A.甘地的做法不适应印度的国情 B.甘地对非暴力思想的执着
C.印度资产阶级的妥协性与动摇性 D.英国殖民当局的残暴
9.有学者认为:卡德纳斯改革是部分的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促进了墨西哥社会和经济发展,使墨西哥成为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拉丁美洲最民主的国家。下列有关卡德纳斯改革措施中,体现民主政治体制建立的是
A.推行土地改革 B.发展教育,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
C.打击寡头势力 D.将服务业和大型工业收归国有
10.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和华夫脱运动的共同点是:
①都反对英国殖民者 ②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
③都实现了自治或独立 ④都属于民族民主运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甘地说:“非暴力并不是服服帖帖地服从坏人的主意”。1920年,国大党提出“用和平与合法手段获得自主”、“印度必须跟英国断绝关系,完全独立”、“批准发动最大规模的群众性斗争”。由此可见
A.非暴力主义具有明显的反帝反殖性质
B.群众性斗争实际违背了“非暴力”理念
C.甘地的思想客观上不利于印度近代化
D.国大党的理念与甘地思想存在严重分歧
12.“他反对任何形式的暴力,他的身体虽然是柔弱的,但他的学说和精神感召力却比100艘英国军舰更有力量”。材料中的“他”应当是指
A.玻利瓦尔 B.圣马丁 C.甘地 D.卡德纳斯
13.二战后,亚非拉地区掀起了实现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的斗争浪潮。下列历史事件能够佐证上述观点的有(  )
①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②玻利瓦尔和圣马丁解放南美
③纳米比亚独立 ④“非洲年” ⑤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
A.①②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③④⑤
14.图中的历史人物在1920年至1922年领导本国人民开展了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导致这次运动发生的主要国际因素是
A.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 B.印度农业歉收疾病流行
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D.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15.20世纪上半期召开的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产生了深远影响。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相似之处不包括( )
A.由少数帝国主义大国操纵 B.均有损中国主权
C.对战败国进行了掠夺 D.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
16.下列描述属于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相同点的是()
A.美国是会议最大的主导者和胜利者
B.都是战胜国宰割战败国的分赃会议
C.都形成了大国主导下新的世界体系
D.英国和日本都受到程度不同的限制
17.巴黎和会后,一位代表说:“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新秩序满怀信心,离开时,则感到新秩序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巴黎和会后建立的“新秩序”
A.没有改变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世界秩序
B.彻底消除了战胜国和战败国之间的矛盾
C.重新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
D.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
18.20世纪初,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一个缺口。导致这一状况出现的事件是
A.英国宪章运动 B.巴黎公社
C.中共“一大”召开 D.俄国十月革命
19.19世纪末,一个由德国为中心、依附于德国的伙伴奥匈帝国和随时待价而沽的动摇的盟友意大利组成的军事组织是( )
A.三国同盟 B.轴心国集团 C.三国协约 D.反法西斯同盟
20.根据下面内容,可知该条约是(  )
条约规定:“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实质上是要挟中国政府执行“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A.《凡尔赛和约》 B.《四国条约》 C.《五国条约》 D.《九国公约》
二、综合题
21.变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常态,人类文明就是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得到丰富和发展的。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回答是,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它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作者提出了一个什么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得出这一观点的依据。
材料二 13-20世纪世界重要事件简表(部分)
时间 事件
13世纪 意大利出现手工工场
1779年 英国发生工人毁坏机器运动,一些工厂被毁
1890年 洛克菲勒标准石油公司垄断了美国90%的石油生产
(2)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13-19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先后出现过的三种生产组织形式。
(3)19世纪中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世界出现了两股进步潮流。请将下列知识卡片补充完整。
资产阶级革命、改革运动 事例:日本① 。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事例:1848年《② 》发表,马克思主义诞生。
材料三
(4)据材料三提示信息,请将相关内容补充完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使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请分别指出其具体表现。
(5)综上所述,你认为世界格局的变动与国家发展之间有何关系?
22.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放眼世界,探寻救国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采日本】
材料一
1898年,康有为向光绪帝建议:“大抵欧美以三百年而造或治体,日本效欧美,以三十年而摹成治体。若以中国之广土众民,近采(日本)……,十年而霸图定矣。”但维新变法仅历时103天就失败了。
(1)材料中“日本效欧美,以三十年而摹成治体”是指哪一历史事件?这事件对日本发展有何重大作用?虽然“维新变法仅历时103天就失败了”,但产生了什么影响?
【效法美国】
材料二
孙中山的立国模式,从“创立合众政府”到“建立民国”,再到“中华民国”,从中可以看到美国式的共和影子,即要建立一个以议会民主为政体的共和国。孙中山说过:“革命成功之日,效法美国,选举总统,废除专制,实行其和。”这句话包含了立国的政体和国体,民主是政体,共和是国体。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体系形成,更是受到美国政治家和经济学家的影响。孙中山自己坦率承认,他的三民主义就是起源于美国,与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相通,“民有、民治、民享就是本大总统生平所提倡之三民主义。”
——摘编自广州日报文章《孙中山:从追求“宪治”到“师法俄人”》
(2)美国历史上哪法律文献对美国民主共和政体的形成起了奠基的作用?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与林肯的三民主义在表述上有何不同?它在资产阶级革命中具有什么重要地位?
【以俄为师】
材料三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在这个反抗运动中,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即从一八四零年的鸦片战争到一九一九年的五四运动的前夜,共计七十年中,中国人民没有什么思想武器可以抵御帝国主义……一九一七年的俄国革命唤醒了中国人,中国人学得了一样新东西,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就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毛泽东《唯心历史观的破产》
(3)“俄国人的路”是指什么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又是什么?
【走自己的路】
材料四
毛泽东说:“为什么我们要上井冈山呢?……我们要实现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就举起了反帝反封建的大旗。可是这旗帜不许我们在城内插,我们就只好到山顶上去插,永不放下。”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最终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
(4)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毛泽东为什么要上井冈山?他找到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5)综上材料,你能得出什么历史结论?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在18、19世纪和平地出现现代化。英国迅速崛起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到1850年,火车冒着蒸汽在英国2000英里的铁轨上轰鸣运行,将人和货物迅速、便宜、可靠地运到分布在各地的车站,给制造业、商业和贸易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据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等整编
材料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全部新工业仿佛一夜之间蹿升起来,但是在所有的新进展中,或许最重要的是在工业和民用中使用电力。此时科学研究成果在工业上得到更直接的应用,出现了大规模生产技术。公司制替代合伙关系成为标准,股份公司成立后,股票持有者是公司的所有者,但实际上,他们几乎毫不参与公司的管理决策,管理决策权归董事会。
——摘自《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马克思主义是最科学、最完整、最严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形成,是直接服务于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改造世界的实践理论。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马克思主义在运用时不能生搬硬套,必须与具体实际相结合。
——摘自刘建军《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崛起的两大因素。
(2)根据材料二,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新特点。
(3)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苏(俄)联不断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请举一例重大成果。
24.世界大战的硝烟早已散去,但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于人类历史的影响是全面而又深刻的。李老师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一起参与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任务一[解读史料--明晰战役影响]
(1)写出下列两则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世界局势造成的影响。
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后,早想吞并塞尔维亚的奥匈帝国立即借题发挥。奥匈帝国皇帝说:塞尔维亚“作为一个政治因素,必须从巴尔干抹掉”。德国皇帝也乘机挑动说“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1916年,德、法两国军队在法国的凡尔登展开了一场历时约10个月的阵地战。这场战役异常惨烈,交战双方损失近百万人。由于死亡人数太多,凡尔登战役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战略主动权转移到协约国一方。
任务二[观察场景--领会战争性质]
(2)请写出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后确立的世界格局。试评价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任务三[以史为鉴--解读世界战争]
(3)战争与和平是一个永恒的历史主题,是现代人类面临的最大课题。请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与影响”为题,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提示:可从下面的关键词中任选三个)
工业革命两大军事集团美国参战德国投降一战结束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详解】
依据关键信息“俄国革命”“对全球冲突影响之大”,可知是十月革命。结合课本所学,1917年11月,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是世界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B项符合题意;俄国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A项不合题意;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C项不合题意;俄国革命实现工人、农民当家作主的愿望,是对国内的影响。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
2.D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1917 年以后,世界再也不能同过去一样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D项正确;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开始指导国际工人运动,题目考查的时间是1917年,排除A项;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时间是1871年,排除B项;俄国的1861年改革和日本的明治维新使资本主义制度的到了进一步发展,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3.A
【解析】
【分析】
【详解】
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共和国,A项正确;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社会主义已由理想变为现实,不符合“在政权上取代了专制”,排除B项;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产阶级政权,排除CD项。故选A项。
【点睛】
4.A
【解析】
【详解】
由材料“五年计划”“不切实际的幻想”表明了五年计划目标不好实现,但事实上是苏联在1933年实现了1928年制定的五年计划,使苏联从落后农业国发展为先进工业国。体现了国家计划在苏联经济建设中的优势,A正确;经济危机出现在资本主义国家,苏联当时实行计划经济,并没有受到波及。而且漫画是由苏联创作的,不涉及到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之分,也没显示出西方国家要向苏联学习,BC错误。新经济政策在1928年已经正式结束,D错误。综上故选A。
5.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921年春,苏维埃政府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其内容包括: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实行自由贸易,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由于新经济政策一定程度上利用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手段,于是遭到诟病,出现了题干材料中“转向资本主义”和“离开社会主义原则”的描述,C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1918-1920年实行的经济政策,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1936年,苏联公布了新宪法,新宪法标志着苏联模式的形成,排除B项;赫鲁晓夫改革是从1956年开始的,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6.D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的“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却毕竞达到了上述目标。”可知作者评价的是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实现了苏联的工业化,使苏联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但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也很突出,如片面发展重工业,造成了国民经济的严重失调等,题干中作者正是客观分析了苏联工业化模式的利弊,D项符合题意;题干材料反映了作者对苏联工业化的肯定,并不是一味强调工业化对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影响,排除A项;题干材料评价的是斯大林模式,排除B项;题干材料评价的是斯大林模式,排除C项。故选D项。
7.D
【解析】
【分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的重点是发展重工业,一五计划完成,苏联摆脱工业国落后的面貌;而此时资本主义社会正遭遇严重的经济危机,所以苏联工业化成就显著引起了美国对苏联的关注,D项正确;1921年新经济政策实施,1925年以后逐渐取消,排除A项;苏联实施一五计划主要是大力发展重工业并取得了巨大的工业化成就,因此“农业集体化稳步推进”并不是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文学和艺术空前繁荣在题干内容中没有涉及,排除C项。故选D项。
8.C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0年12月,甘地提出了“非暴力不合作计划”,规定运动采取渐进方式,大体分三步走:印度人放弃英国殖民当局给予的头衔和名誉职位;对英国人的立法机关、法院和学校实行普遍抵制;号召家家户户恢复手工纺织并抵制英货;逐步进行抗税斗争,甘地的计划得到了各阶层人民的支持,1921年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进入高潮,这一年各地罢工396次,参加者60余万人,甚至部分地区出现农民拒缴租税和武装暴动,但是,到了1922年,由于群众斗争突破了非暴力的界限,甘地及国大党决定停止这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使印度的民族反帝运动暂时走向低潮,这反映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在反帝斗争中的动摇性和妥协性,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的内容与题干的内容无关,排除;故选C。
9.C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4年,卡德纳斯当选总统后,为改变墨西哥的落后状况,保证宪法的施行,进行一系列改革,其中包括为确立中央集权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打击寡头势力。故C正确。AD项属于经济角度,故排除AD项。B项属于教育,故排除B项。故选C。
10.D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一场影响深远的运动,领导人甘地是印度现代民族解放运动的著名领袖,甘地主义的创始人。甘地是印度资产阶级政党国民大会党的领袖,他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为印度的独立奠定了坚实基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为加强控制和奴役埃及,英国宣布埃及处于英国的保护之下,埃及沦为英国的保护国。战后,埃及资产阶级政党华夫脱党提出“通过和平手段”争取埃及的完全独立,得到人民的支持,英国有条件地承认埃及独立。所以共同点是①②④,D项符合题意。③都实现了自治或独立不是共同点。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11.A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去反对专制魔王的意志”“必须跟英国断绝关系”可知他们将斗争矛头对准英国,故可以得出非暴力主义具有明显的反帝反殖性质,A符合题意;群众性斗争实际违背了“非暴力”理念表述与史实不符,B排除;甘地的思想客观上不利于印度近代化表述与史实不符,C排除;根据材料“并不是服服帖帖地服从坏人的注意;用和平与合法手段获得自主”等,可知无论是甘地还是国大党都主张非暴力主义,D排除。故选择A。
12.C
【解析】
【详解】
据“他反对任何形式的暴力,他的身体虽然是柔弱的,但他的学说和精神感召力却比100艘英国军舰更有力量。”可知,材料中的“他”应当是指甘地。甘地领导了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ABCD这四位历史人物中,只有甘地提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故答案为C。
【点睛】
材料中的关键词“反对任何形式的暴力”。
13.D
【解析】
【详解】
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发生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①;玻利瓦尔和圣马丁在拉丁美洲掀起民族独立运动的时间是19世纪,也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②;1945年二战结束,③纳米比亚独立是在1990年,④“非洲年”是在1960年,⑤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是在1999年,因此反映了二战后亚非拉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③④⑤正确。故本题选D。
14.C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沉重打击了西方殖民体系,推动了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到来。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及的华夫脱运动和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是这一时期突出的民族解放运动。1920年,甘地号召印度民众开展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内容包括:抵制在殖民政府和法院中工作;拒绝在英国学校读书;提倡手工纺织以抵制英国商品;拒绝纳税等等。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创立并宣传甘地主义思想指导了民族解放运动,打击英国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为印度的独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C项符合题意;A项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发生在1911年,与题干时间“1920年至1922年”不符,排除;B项不属于国际因素,排除;D项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影响是在1929—1933年,与题干时间“1920年至1922年”不符,排除。故选C。
15.C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所学知识可知,华盛顿会议签订的《九国公约》严重伤害了中国的主权,使中国恢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但中国不是一战的战败国,是战胜国。所以答案选C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下册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6.C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都形成了大国主导下新的世界体系。故C符合题意;美国是华盛顿会议最大的主导者和胜利者,故A不是相同点;巴黎和会是战胜国宰割战败国的分赃会议,华盛顿会议不是。故B不是共同点;巴黎和会没有限制英国和日本,故D不是共同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7.D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通过巴黎和会,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体系”,帝国主义确立了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这一体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而且还加深了战胜国与战败国、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因此说新秩序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所以答案选D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下册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8.D
【解析】
【分析】
【详解】
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它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斗争。俄国从帝国主义国家转变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故选D。A是工人运动,B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C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AB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19.A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后期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他们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德意奥组成三国同盟,但一战爆发后意大利参加协约国作战。BCD不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
20.D
【解析】
【详解】
题干“‘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的实质上是要挟中国政府执行‘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1922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上签订了《九国公约》,这个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的完整,遵循各国在中国“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实际上是为美国的扩张提供了便利,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故正确答案为D。ABC均与题干条约内容不符,故选D。
21.(1)观点:世界历史从1500年开始。(答“新航路开辟”不得分)依据: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区的隔绝状态,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2)手工工场、工厂(或大机器生产)、垄断组织。
(3)①明治维新;②共产党宣言
(4)①美国内战;②协约国;③重工业。打破资产阶级一统天下局面,崭新的无产阶级国家诞生;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5)世界格局的变动见证国家实力的消长,为国家发展提供机遇;国家综合国力的变化影响着世界格局的变动。
【解析】
【详解】
(1)依据材料一的“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可知材料一中作者提出了一个观点:世界历史从1500年开始。从材料一的“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它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归纳出作者观点的依据: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区的隔绝状态,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2)根据材料一的“13世纪意大利出现手工工场”可知13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出现过的生产组织形式是手工工场。根据材料一的“1779年英国发生工人毁坏机器运动,一些工厂被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出现过的生产组织形式是工厂(或大机器生产)。根据材料一的“1890年洛克菲勒标准石油公司垄断了美国90%的石油生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出现过的生产组织形式是垄断组织。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世界出现了两股进步潮流。第一股进步潮流是资产阶级革命、改革运动,包括日本的明治维新和俄国的1861年改革等。故①填明治维新;第二股进步潮流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故②填共产党宣言。
(4)据材料三的提示信息“进一步扫清了障碍,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林肯领导的美国内战,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统一,进一步扫清了障碍,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故①填美国内战;据材料三的提示信息“第一次世界大战,同盟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交战双方是同盟国和协约国,故②填协约国;据材料三的提示信息“1921年实行粮食税;两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两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故③填重工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打破资产阶级一统天下局面,崭新的无产阶级国家诞生;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形成新的世界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5)综上所述,我认为世界格局的变动与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世界格局的变动见证国家实力的消长,为国家发展提供机遇;国家综合国力的变化影响着世界格局的变动。
22.(1)明治维新。日本通过改革,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戊戌变法是制度变革的一次尝试,虽然失败了,但在思想文化上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2)1787年宪法。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表述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3)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或城市中心论)。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4)认识到中国革命的客观实际是城市中敌强我弱,中国共产党只有在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才能发展革命力量(或:井冈山敌人力量薄弱,便于发展革命力量)。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5)资产阶级不能救中国;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等 。(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一“大抵欧美以三百年而造成治体,日本效欧美,以三十年而摹成治体”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指的是明治维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通过改革,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戊戌变法在思想文化上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87年宪法对美国民主共和政体的形成起到了奠基作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表述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3)根据材料三“十月革命一声炮响”“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俄国人的路”指的是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或城市中心论)。意义:根据材料“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就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并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4)根据材料四“可是这旗帜不许我们在城内插,我们就只好到山顶上去插,永不放下”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毛泽东认识到中国革命的客观实际是城市中敌强我弱,中国共产党只有在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才能发展革命力量(或:井冈山敌人力量薄弱,便于发展革命力量)等角度进行分析。道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5)根据材料所涉及孙中山及三民主义、十月革命、井冈山根据地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资产阶级不能救中国;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等角度进行回答。
23.(1)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英国工业革命。
(2)第二次工业革命迅猛发展;电力进入生产生活领域;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出现公司制、股份制、董事会新型管理模式。
(3)《共产党宣言》的发表。苏俄:新经济政策、两个五年计划、列宁主义、苏联新宪法宣告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答对1条即可。若有其它答案,言之有理也可得分)
【解析】
【详解】
(1)根据“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根据“到1850年,火车冒着蒸汽在英国2000英里的铁轨上轰鸣运行,将人和货物迅速、便宜、可靠地运到分布在各地的车站”可知是英国工业革命。
(2)根据“全部新工业仿佛一夜之间蹿升起来”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迅猛发展;根据“在所有的新进展中,或许最重要的是在工业和民用中使用电力”得出电力进入生产生活领域;根据“此时科学研究成果在工业上得到更直接的应用,出现了大规模生产技术”可知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根据“公司制替代合伙关系成为标准,股份公司成立后,股票持有者是公司的所有者,但实际上,他们几乎毫不参与公司的管理决策,管理决策权归董事会”可知出现公司制、股份制、董事会新型管理模式。
(3)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苏俄实施了新经济政策、两个五年计划,形成了列宁主义,苏联新宪法宣告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24.(1)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凡尔登战役:是一战的转折性战役,战略主动权转移到协约国一方。
(2)世界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战性质: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3)示例:题目: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与影响
论述:一战的硝烟已经远去,但是战争带给我们的伤痛却难以磨灭。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的秘密组织成员普林西普刺杀,这一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国家围绕争夺世界霸权,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形成两大军事集团。这两大军事集团矛盾不断激化,直至战争爆发。前期美国采取“中立”政策,后期美国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加速了协约国的胜利。最终德国投降,战争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长,涉及国家和人口多,伤亡巨大,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场大浩劫。一战也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总之,我们要反对战争,热爱和平;要加强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面对国际争端,主张用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
【解析】
【详解】
(1)根据“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后,早想吞并塞尔维亚的奥匈帝国立即借题发挥”可知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根据“交战双方损失近百万人。由于死亡人数太多,凡尔登战役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战略主动权转移到协约国一方。”可知凡尔登战役是一战的转折性战役,使得战略主动权转移到协约国一方。
(2)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后确立的世界格局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战性质结合所学可知这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3)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一战是一场帝国主义之间的非正义战争,这场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影响。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可从工业革命的推动、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等方面进行概括。影响主要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长,涉及国家和人口多,伤亡巨大,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场大浩劫。一战也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总之,我们要反对战争,热爱和平;要加强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面对国际争端,主张用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