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1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07 11:01: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同步练习
选择题
1.“经济大危机、法西斯独裁、一战祸因、国际联盟的无能”。将这几个事件联系起来,比较适合用来解释 ( )
A.二战爆发的原因 B .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原因
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的原因 D.二战胜利的原因
2.阿兰·麦杰逊在《二十世纪世界史》中描述道:“德国坦克滚滚地越过波兰边境……在四周之内……波兰已经从地图上消失。”材料中的这一军事行动是( )
A.一战进入战略反攻的标志B.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标志
C.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D.二战欧洲战场结束的标志
3.罗斯福在一次演讲中说道:“昨天对夏威夷岛的进攻给美国海陆军部队造成了严重的损害。我遗憾地告诉各位,很多美国人丧失了生命。此外,据报,美国船只在旧金山和火奴鲁鲁之间的公海上也遭到了鱼雷袭击。”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
A.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B.苏德战争爆发
C.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成立 D.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
4.当珍珠港事件发生后,英国首相丘吉尔高兴地流下眼泪说:“敌人的敌人才是我们的朋友。”这里的两个“敌人”分别指的是( )
A.美国、英国 B.日本、美国
C.日本、德国 D.德国、美国
5.下图是主题为“一只脚踏进太平洋,另一只脚陷入中国难以自拔”的漫画,对此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
A.此漫画最早可能发表于1941年
B.太平洋战场是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
C.标志着日本法西斯的投降与覆灭
D.日本侵略的范围由中国扩大到全球
6.在联盟内部,各国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并不一致,作战目的也不尽相同,虽然不时产生各种矛盾和斗争,但摧毁法西斯是它们的共同目标,正是这种根本利益使它们团结起来,相互配合支援,直到战争取得最后胜利。材料表明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原因是 ( )
A.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 B.世界人民英勇抗敌
C.各国社会制度的多样 D.各国之间矛盾消除
7.“不论是从战争史还是二战以后的世界历史看,它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首次宣布正义国家将结成同盟,不仅是为了保护国家免于外来侵略,而且是为了世界上一切人的人权免于强权的蹂躏。”上述引文评价的是( )
A.《共产党宣言》B.《开罗宣言》
C.《凡尔赛条约》 D.《联合国家宣言》
8.凤凰卫视专题片《百年中美风》中有一段解说词:“此时,距离九一八事变,已过去10年。罗斯福发电报给蒋介石说,在孤独抵抗日军4年半之后,中国不再孤独……”中国之所以“不再孤独”,是因为( )
A.国际联盟的成立B.《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C.苏联参加对日作战D.成立了维护世界和平的联合国
9.美国总统罗斯福曾授予苏联某城市“英雄城市”的证书,为了表示对它的英勇保卫者,在1942—1943年被德军围攻期间所表现出的勇敢、精神力量和自我牺牲的钦佩之情。这座城市是( )
A.斯大林格勒 B.莫斯科 C.雅尔塔 D.波茨坦
10.习近平主席在俄罗斯发表演讲时说:“越是面临全球性挑战,越要合作应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体现这一精神的事件有( )
①莫斯科保卫战 ②诺曼底登陆战
③攻克柏林 ④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11.下图所示战役开辟了二战的欧洲第二战场,使德国陷入了东西两个战场的夹击之中。该战役是 ( )
A.莫斯科保卫战 B.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C.诺曼底登陆 D.攻占柏林
12.希特勒所吹嘘的“大西洋铁壁”被突破了。斯大林对此评价说:“就其规模、就其宏大的布局,
以及杰出地执行计划情况来讲,在战争史上从来也没有过足以和它类比的事业。”斯大林评价的战役是( )
A 不列颠之战B 中途岛海战C.诺曼底登陆D 莫斯科战役
13.对下面两幅图片所示会议的共同之处,解读正确的是 ( )
①都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有关
②都对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产生了重要影响
③都损害了中国的利益 ④都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用漫画的形式呈现历史,让读史更轻松;以历史为题材绘制漫画,让漫画更深刻。下图为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幅漫画。对漫画反映出的信息概括最全面、最准确的是(  )
A.“雪茄+长烟嘴+烟斗”寓意三国结成反法西斯联盟
B.英、美、苏三国联合进行反法西斯斗争
C.团结就是胜利,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可以进行合作
D.英、美、苏三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15.表格归类法是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阅读下表后,能够得出的直接结论是( )
A.两次战争都是人类历史上的浩劫
B.两次战争都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C.两次战争都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
D.两次战争都引发了革命
非选择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是一幅宣传海报,上面有残破的美国国旗和相关文字。最下面一行文字的意思是:“记住12月7日!”
(1)请写出材料一中提到的“12月7日”发生的历史事件及其影响。
材料二
(2)请写出材料二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图片中第一排从左到右三个历史人物的名字。
材料三 各国保证竭尽全力,互相合作,彻底打败德、意、日三国轴心及其附庸,决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媾和。
(3)材料三的内容出自哪部文献?该文献的发表有什么意义?
材料四 第二次世界大战情况统计表
持续时间 参战国家和地区(个) 伤亡人员(亿) 直接经济损失(亿美元)
6年 60多 1.9 40000
(4)材料四的图表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具有哪些特点?
(5)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许多经验或教训,请写出你认为最深刻的两点。
答案:
1-10:ACDBA; ADBAD;11-15:CCDCA
16.(1)历史事件:日本偷袭珍珠港。
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2)历史事件:雅尔塔会议召开。
历史人物: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
(3)文献:《联合国家宣言》。
意义: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
(4)持续时间长;涉及国家和地区及人口特别多;给世界人民造成的危害特别大。
(5)战争是残酷的,也是可以避免的;加强国际合作,以求共同发展;珍爱和平,远离战争。(答出两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