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24课《唐诗三首——卖炭翁》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24课《唐诗三首——卖炭翁》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05 23:13: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24《唐诗三首-卖炭翁》教学设计---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的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2.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分析卖炭翁和宫使的形象。(重、难)
3.学习对比手法,感受诗人同情民间疾苦的思想感情。(重、难)
【教学重点】
1. 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分析卖炭翁和宫使的形象。(重、难)
2 .学习对比手法,感受诗人同情民间疾苦的思想感情。(重、难)
【教学难点】
学习对比手法,感受诗人同情民间疾苦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诵读教学法、开放式讨论法、提问法、练习法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上课之前呢老师想先问一下大家,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哪个朝代的诗歌是最为繁盛的,(生答唐朝)是呀,有人说盛世大唐是最富酒香诗意的时代。盛唐的诗书精魂万卷,卷卷永恒,盛唐的诗句,字字珠玑,笔笔生花。盛世大唐也产生了许多才华横溢的诗人。其中最著名之一的就是白居易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他的叙事诗《卖炭翁》——(板书:卖炭翁 白居易)
二、明确学习目标
(生齐读)
1. 有感情的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2. 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分析卖炭翁和宫使两种人。(重、难)
3. 学习对比手法,感受诗人同情百姓疾苦的思想感情。(重、难)
三、了解作者:
(老师读黑色字体,生读红色字体)作者简介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是杜甫之后,唐朝的又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诗人中作品最多的一个。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章应该为了反映时代而写,诗歌应该为了反映现实而作)。他的诗,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卖炭翁》是一首叙事讽喻诗。
四、介绍“宫市”
宫市为什么会给人民带来苦难呢?咱们必须了解什么是宫市。从字面上理解,宫是皇宫,市是买、采购的意思,所谓宫市,是指皇宫里需要的物品派宦官(也叫“太监”)到市场上去购买。派出去的宦官,就叫宫使,即皇帝的使者。我们都知道,市场交易的原则是公平交易,等价交换。宦官这种角色以宫使的身份到市场上去为皇宫购买物品,还能搞公平交易吗?我们先来读一读这篇文章,看看这个交易有多不公平?
五、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
(1)要求——结合课下注释中的注音大声朗读课文两遍。 ——画出不认识的生字,画出停顿不准的句子。
(2)组内核对校正字音。
(3)找一学生读,并点名学生点评。
师:我们说的读好一首诗,在读准字音,读准节奏的基础上,还必须要做到,心中有情感,眼前有人物,有画面。这样才能真正的读出韵味来。接下来呢,请同学们听诗文范读,同时与自己的朗读作比较,以提高自己的朗读技巧。
2、听读课文
(1)(听录音)要求:边听边注意正音,注意朗读的语气语调。
(2)听完朗读录音相信大家也能读出情感读出味道来。让我们共同来试一试,好不好。(《卖炭翁》白居易——开始)放音频音乐
3、自主检测在这样的朗读过程中,相信大家对这首诗的内容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请同学们迅速完成导学案自主检测部分
(1)围绕着“卖炭”,诗歌写了几个层次的内容?用//标出来。
学生回答明确:烧炭——运炭——抢炭
(2)试用一个字概括卖炭翁的生活。从初步的朗读中,我感受到卖炭翁的生活很( 苦 )
教师:其中,卖炭翁的生活可以用一个字概括,那就是“苦”。这苦也所不同,其中,烧炭是艰辛,运炭是艰苦,炭被抢是悲苦。
六、合学探究(一)
一读——品生活之艰(首先请大家齐声朗读烧炭部分),明确作者是怎样写出卖炭翁生活的艰辛的?
老师在导学案上给了大家些提示。可以从人物描写角度
品析,并用“我关注的是怎样的人物描写方法,从哪些词语或诗句中,我读出了什么的句式表达。每位同学任选一点,组内交流,尽量避免重复。”好,现在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完成这个话题的讨论。现在开始,讨论一下,对四人一组。
(可以提示学生做简单的批注)
学生思考回答明确,教师给出投影:
外貌-----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劳动艰辛、生活困苦
心理-----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衣正单-——愿天寒
(矛盾心理------“可怜”)
(教师过渡)就这样,通过细腻的外貌、心理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可怜的人。他贫无立锥之地,只是想要通过辛苦的劳动吃饱、穿暖活下去,因此虽然衣衫单薄,却期待着天寒,这样就为下文写宫使抢炭的罪行做了铺垫(让学生说出)。
(二)二读——品运炭之苦(师过渡)终于盼来了“夜来城外一尺雪”,看样子,他一年辛劳的劳动就要换来收获的喜悦了,于是他“晓驾炭车碾冰辙”,充满希望地上路了。
白居易没有放弃这个铺垫的好机会,请问,作者是怎样写出运炭的艰苦的?学生读诗回答,教师给出投影。
天寒------“一尺雪”地冻------“碾冰辙”人苦------“牛困人饥”、“泥中歇”路遥------“晓驾炭车”、“日已高”从大家精彩的品读中,我们可以感受的运炭面对着天寒、地冻、人苦、路遥的重重阻力。
(三)三读——品被抢之悲
(过渡)烧炭很艰辛,运炭也很艰苦。好容易烧出一车炭、盼到一场大雪,当他‘晓驾炭车碾冰辙“的时候,占据他的全部心灵的,不是埋怨下面是冰、上面是一尺雪的道路多么难走,而是盘算着那一车炭能卖多少钱,能换来多少衣和食,然而他的愿望实现了吗?(不是的)因为祸从天降,他遇上了“手把文书口称敕”的宫使。炭被抢了!
我们大声齐读炭被抢部分:“翩翩两骑来是谁——一二”好,从大家的朗读中,我们来谈一谈,从初步的朗读中你觉得宫使怎么样?
(——霸道,嚣张跋扈,好请坐)
问:请大家找出作者是怎样写出宫使的横行霸道的?学生回答,教师帮助整理归纳,最后给出投影。
外表------黄衣、白衫、翩翩——横冲直撞、趾高气扬
(对比)行为------把、称、回、叱、敕、牵、系——仗势凌人、蛮不讲理(过渡)
在横行霸道的皇宫的使者面前,在皇帝的文书和敕令面前,随着那“叱牛”声,自伐薪、烧炭、愿天寒、驾炭车、碾冰辙,直到泥中歇的漫长过程中所盘算的一切、所希望的一切,全都化为泡影!卖炭翁最后得到的是什么?
明确:半匹红纱一丈绫问:卖炭翁的炭有多少?
明确:一车炭,千余斤
问:是啊,这千余斤的炭是他披星戴月,凌霜冒雪,一斧一斧的“伐薪”,又一窑一窑的烧出来的,渗透着他的心血,凝结着他的希望,可是到最后却只换来了“半匹红纱一丈绫”,这是公平交易吗
明确:不是问:为什么不是公平交易?
明确:半匹红纱一丈绫跟一车千余斤的炭相比,实在太少了。
(可扩展说这些东西对卖炭翁没有用)
板书:半匹红绡一丈绫
(对比:一车炭,千余斤)
总结:这半匹红纱一丈绫与千余斤的炭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表面上是宫使在跟卖炭翁做交易,实际上则是一种巧取豪夺。回过头来看,宫使夺走卖炭
翁的岂止是一车炭!而是夺走了老人生活的希望,剥夺了他活下去的权利。
七、感悟升华
链接当时社会现实,提出白居易诗歌的主张“歌诗合为事而作”。这就是白居易,一位为民而歌的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同学们,让我们再来吟诵《卖炭翁》,寄托我们对卖炭翁的无限同情,缅怀敢为民而歌,诗为民而作的伟大诗人白居易!(齐读古诗《卖炭翁》)
八、课外拓展
背诵并默写全诗,用自己的话把卖炭翁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