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写作《学写读后感》课件(共42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写作《学写读后感》课件(共42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64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06 19:26: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2张PPT)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
学写读后感
语 文
[写作导航]
日常生活中我们阅读-本书学习篇文章或读了一首诗之后,把所产生的感想体会和收获写出来,这就是读后感。
读后感写作的一般结构是:
引一议一联一结。
读后感最突出的特点:
“读”与"感”的紧密结合,“读”是“感”的基础,要写好文章,首先就要读懂文章,把握原文的内容,体会情感。“感,是“读”的升华,重点是写“感"
写读后感步骤:
一、拟好题目
1、《 X X 》读后感
2、读《XX》有感
3、第一行是主标题。
第二行是副标题。
(1) 明确主题式。
如“业精于勤-----读 《核舟记》有感”
(2)提示内容式。
如“鼎盛背后 -------读《红楼梦》有感”
(3)直接引用式。
如“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读 《林徽因传》”
整体感知
二.选准感悟点。
一篇文章,可以找出许多感悟点,但在一篇读后感里只能论述一个中心,切不可面面俱到,所以紧接着便是对这些众多的感悟进行筛选比较,找出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自己写来又觉得顺畅的一个感悟,作为读后感的中心,然后加以论证成文。
读后感重点在于“感”,而这个“感”是由特定的"读”产生的,可能是多角度的,要从中提炼出感受最深、见解最新、最有内容可写、能够联系自我实际生活经验的“点”
选准感点
真题演练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政权后,白天处理国事,晚上还经常阅读经史,
和大臣谈论治国的道理,很晚才睡。太子觉得父皇太苦,就对刘秀说:“您做这么多事情,不劳累吗 ”刘秀回答道: ”这是我喜欢做的事情,当然就不觉得疲劳。我虽然做了皇帝,却要更加小心谨慎,虚心求教,还要以史为鉴,不断反思,才能治理好天下啊。”这就是“乐此不疲”这个典故的由来。由于刘秀夜以继日的努力,终于出现了历史上著名的“光武中兴”。
读上面的材料,哪些语句引发你思考,给你深刻的启发 )请你就这些语句自选角度,根据我们学习的读后感的写作模式,先列出写作提纲。
我们可以明确地找出以下几个很好的“感点”:
1.原文“这是我喜欢做的事情,当然就不觉得疲劳。
感点:“只有喜欢- -件事,从中找到乐趣,才能把它做好。
2.原文“虽然做了皇帝,却要更加小心谨慎,虚心求教。
感点:“成功之后,更要戒骄戒躁。
3.原文“晚上还经常阅读经史,和大臣谈论治国的道理,很晚才睡。‘“还要以史为鉴,不断反思,才能治理好天下。
感点:“借鉴、反思有助于把事情做得更好。
三、安排好读后感结构:
引-议-联-结
1.引——围绕感点,引述材料.读后感的开头应该适当引述原文,也就是交代“感”从何来。“材料精短的,可全文引用,材料长的,可摘录“引”发“感”的关键词句,或者概述引发“感”的要点。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引述,引”都要简练、准确,有针对性。”

2.议——分析材料,提炼感点.在引出“读”的内容后,要对“读”的内容进行一番论述,表明自己的观点。要选择感触最深的-点,用 -个简洁的句子明确的表达出来,这样的句子可以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的位置比较随意,可以是文首也可以是文中,有的也位于文末。我们最好放在文首。

3.联——联系实际,纵横拓展.联,就是要联系实际,与现实生活中的经验相联系,可以反映生活中的种种问题,联系自己的阅读积累,还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社会现实。自己曾经有过哪些类似的经历?这种联系要具体、要有针对性,突出时代精神,从而引起读者共鸣。

4.结——总结全文,升华感点.篇末首尾呼应,再次点题,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卒章显志,使文章在主题得到升华,韵味深长。结既可以回应前文,强调感点;也可以提出希望,发出号召。

读《核舟记》有感
于一只“长不曾盈寸”的核舟上,“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 ;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如此高超的技艺让人惊叹!
我想这精湛的技艺背后, 一定离不开王叔远的勤奋与专注。
这让我想起了写尽十八缸水而终成一家的王献之;想起《卖油翁》里那位倒油“自钱孔入,而钱不湿”的老头。专注的精神,坚持的练习,当然能成就高超的技艺!难怪卖油会淡然的也对陈尧咨说:“无他,但手熟尔。”
正所谓“业精于勤”,天才毕竟少数,而天道酬勤。现在开始努力并收持成功将在不远的未来。
结:总结全文
升华感点
引:围绕感点
引述材料
议:简析内容
亮出感点
联:多方联想
证明感点
谈谈你的“点’
马克吐温曾经说过:“十九世纪有两个奇人,-个是拿破仑,一个就是海伦●凯勒。”最近我读了海伦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完这本书之后,我的心被海伦的精神深深的震撼了。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
例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
谈谈你的“ 引
在书中,海伦说:“知识给人以爱,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智慧,应该说知识就是幸福,因为有了知识,就是摸到了有史以来人类活动的脉搏,否则就不懂人类生命的音乐!‘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
谈谈你的“议”
海伦是不幸的,但她又是幸运的,正是因为有了知识,她才如此幸,....这些知识,像一道道彩虹,点亮了海伦心中的灯,照亮了她的内心世界,也架起了海伦和这个世界沟通的桥梁!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
谈谈你的“联
海伦的-生是人类的奇迹,她的自传,使我汗颜,也使我警醒。在这个世界上,为什么只有聋人才珍惜失而复得的听觉 只有盲人才珍惜重见天日的幸福 让我们珍惜生命中的每天,去充实生命、去享受生活!假如,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像海伦.凯勒一样,在有生之年把对知识的渴求,看作对人生的追求,每天都抱着这种追求,怀着友善、朝气、渴望去生活,我们的人生将会增添多少欢乐、多少幸福啊!
(《假如给我3天光明》读后感)~
谈谈你的“结”
海伦的一生,是生活在黑暗中却给人类带来光明的一生,她用行动证明了人类战胜生命的勇气,给世人留下了- -曲永难遗忘的生命之歌!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
小结:
1.读,用心细品(批注、精选)
2.引,简洁、明晰(直引,概述)
3.议,多角度思考(正向、逆向、因果)
4.联,多维度(阅读积累、生活经历、社会现象)多角度(相似、对比、相关)
5.结,总结、升华
一、就本学期学过的某篇课文,写一则随感。200字左右。
拓展探究
【审题立意】要看准要求,是根据本学期学过的课文写读后感。本学期前三单元学过的课文有诗歌、散文、说明文以及文言文。例如《社戏》可以从童年生活进行立意;《大雁归来》可以从生态保护进行立意等。
拓展探究
【选材构思】所选取的文章一定是你熟悉并且容易有感悟
的。例如你比较喜欢诗歌,可以选择《回延安》谈感悟,喜欢说明文可以结合第二单元的文章谈感悟,喜欢山水文章的话,可以选择《小石潭记》等来写。
【写法指导】(1)选定课文后,可以再仔细读一遍,然后选择自己感触最深的一点来写;(2)尽量少引述,重点写出自己的感受;(3)可以写得自由灵动些,尽可能富有新意。
范文引路
《社戏》随感
读完鲁迅先生的《社戏》,一幅美丽的“乡村夜景图”映入我的眼帘:蓝蓝的天空、圆圆的明月、白篷的航船。“我”和一群活泼可爱的乡村孩子来到河边,下船、点篙,飞一般地在月下航行,沿途的夜景真美呀!豆麦散发出清香,河边的小草、朦














































































































胧的月色、淡黑的群山、依稀的赵庄、婉转悠扬的笛声,还有点点渔火,等等。①
这些乡村中很普通、很熟悉的景色,在鲁迅先生的笔下,简直变成了人人向往的仙境了。从这里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对农村生活的怀念,同时激起了我对家乡的热爱。②
①复述“乡村夜景图”,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②联系自身,抒发了自己热爱家乡的感情。
名师总评
这则随感,小作者选取自己感触最深的“乡村夜景图”,写美景,抒真情,富有新意。
试一试:细读课文,选引材料
仔细阅读《小石潭记》,完成下表,列出让你有所触动的材料。
引 议
联 结
1、
2、
3、
试一试
细读课文,选引材料
仔细阅读《小石潭记》,完成下表,列出让你有所触动的材料。
引 议
联 结
1."潭中鱼”的这段文字,描写的是常见景致,却让人觉得特别美。
2、仕途失意的柳宗元,不避偏远访山探水,为后人留下了清幽静美的《小石潭记》。
3、风景优美的小石潭终因“其境过清,不可久居”让作者不得不离开。
试一试
细读课文,选引材料
仔细阅读《小石潭记》,完成下表,列一列让你有所触动的材料。
1、引:"潭中鱼”的这段文字,描写的是常见景致,却让人觉得特别美。 议:
美的发现,得益于作者的细致观察,全心投入。 联:( 1 )阅读积累:白居易诗中明媚的早春景象“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2)生活经历:匆忙的旅游行程让我没有发现民宿旁美丽的风景。 结:静下心来,
认真品味,
才能感受到美。
试一试
细读课文,选引材料
仔细阅读《小石潭记》,完成下表,列一列让你有所触动的材料。
2、引:仕途失意的柳宗元,不避偏远访山探水,欲借清幽之景,抒孤凄之情,却为后人留下了清幽静美的《小石潭记》。 议:柳宗元失去了朝廷的器重被贬永州,却因此得以钻研文史、游历山水,不仅给后人留下了脍炙人口的《永州八记》,还成为了文学大家。失之得之 。 联:(1)阅读积累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陶渊明放弃官场的富贵,收获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泊宁静。
(2 )生活经历
因疫情而"停课"的我们却因此获得了更多自主支配的时间,获得了更多的学习资源。
(3)社会现象
居家隔离,隔开了距离,却拉近了心灵 结:辩证看待
得失,珍惜现在拥有的美好,努力当下。
试一试
细读课文,选引材料
仔细阅读《小石潭记》,完成下表,列一列让你有所触动的材料。
3、引:风景优美的小石潭终因“其境过清,不可久居”让作者不得不离开。 议:一切景语皆情语不是小石潭的环境让作者心生凄寒,而是作者本身不能自我排解内心的忧愁、阴霾。 联:(1)相关联想
同样的春日鸟鸣,白居易笑吟“几处早莺争暖树”, 杜甫却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对比联想:
遭贬谪的苏轼以一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让我们学会用平常心坦然面对生命中的波折和坎坷。 结:豁达面对挫折
拓展探究
二、就你读过的某部名著,写一篇读后感,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审题立意】可以从名著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情感主题等方面进行立意。
【选材构思】选取的名著一定要有它独有的特点和吸引你的地方:情节、人物、语言等,总之是能引起你的兴趣的内容。之后,认真构思,先把内容概括叙述一下,再写自己的观点感悟。
【写法指导】
(1)可以针对作品的整体或其中某一个章节、片段来写。选定之后,重读一遍,然后从多方面的阅读感受中选择一点来写。
(2)引用名著原文时,要仔细核对,以保证引文与原文一致。
(3)要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力求新颖,并联系个人生活经验来谈,但不能脱离原著任意发挥。
拓展探究
例文:读《傅雷家书》有感
臧克家说过:“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 ①当一本书真正住进你的心里时,你就会有这种感触。
①开篇引用名人名言,吸引读者,阐明读书的好处。
《傅雷家书》就是这样一本好书。②这一本书绝不是普通的家书,它是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及其夫人
②紧承上文,衔接自然。














































































































写给两个儿子的家信摘编,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也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③
③运用排比句式,高度概括评价了《傅雷家书》的重要价值,为下文的议论张本。
傅雷是怎样培育他的孩子的,从家书中可得知八九。他在给儿子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牍地给你写
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说长道短],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

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④
④引述原文;明确自己的感点范畴。
傅雷给儿子的这段文字,除写了生活琐事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贯穿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要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


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可想而知,在异国漂泊的傅聪,从父亲的这些书信中汲取了多么丰富的精神养料。这些定会时时给他指导、鼓励与鞭策,使他有勇气与力量,去战胜各式各样的魔障。傅聪的爱国精神和卓越的艺术成就,与傅雷在数万里之外对他的教育,是密不可分的。⑤
⑤结合傅聪的发展,推想家书对傅聪成长产生了重要作用。

傅雷的教育方法让我想到身边许多的人和事。⑥例如,很多家长忽视了同孩子的朋友关系,相处了十几年,却没有真正地享受过为人父母的乐趣,他们因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采取了各种揠苗助长的措施,如有些家长盲目模仿傅雷“棒棍底下出孝子”的
⑥承上启下,自然转到下文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不当的教育方法。















































































































做法,希望孩子成才,却没有想过,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这种教育方式。况且雷先生的“棒棍教育”是严慈相济,自有他自己把握的度,如果家长只看到其教育的形式,而未领会其教育的用心,结果可能适得其反。⑦
⑦联系实际,由傅雷的正确教育方法推及许多父母不当的教育方法,进而指出不当的教育方法给孩子带来的危害。

《傅雷家书》给了我许多有益的启迪,傅雷先生严谨的作风和深邃的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我喜爱这本书,我敬佩傅雷的为人与学识,我赞美他用真情、真心营造的融洽的亲子关系。⑧
⑧用抒情的语言收束全文,回扣题目。

名师总评
精选感点,符合规范。文章符合读后感的写作规范,先引用了原书部分内容,然后展开分析,表达了作者阅读后的体会和感受,并能联系实际加以阐发。
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本文在写作时,将记叙、议论和抒情有机结合在一起,有力地表达了作者阅读《傅雷家书》后的感受。
作业:写一篇《朝花夕拾》的读后感字数不少于600字,注意运用今天学习的读后感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