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常用的金属和盐检测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上海)第二学期(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章常用的金属和盐检测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上海)第二学期(word版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试用本)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3-06 10:21: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章 常用的金属和盐 检测题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或事实叙述错误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组成元素相同,性质也相同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切完西瓜的菜刀洗净擦干放在通风干燥处可以防止生锈
D.将二氧化碳通入燃着两支高低蜡烛的烧杯中,蜡烛自低到高依次熄灭
2.下表中鉴别或除杂(括号内为杂质) 的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鉴别或除杂的方法
A Cu(NO3)2 溶液(AgNO3) 加入过量的铜粉,过滤
B CaO(CaCO3) 加水溶解、过滤
C 鉴别 O2、CO2、N2 用带火星的木条
D 鉴别活性炭粉末、Fe3O4 粉末 观察颜色
A.A B.B C.C D.D
3.镍是不锈钢的成分,工业上炼镍的原理是C+2NiO2Ni+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生成物CO2是空气污染物
C.此反应只涉及一种单质 D.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4.下列变化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
A.铁生锈 B.纸张燃烧 C.葡萄酿酒 D.冰雪融化
5.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空气、二氧化碳和氧气 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B 鉴别蒸馏水和白醋 闻气味,有酸味的是白醋
C 鉴别水和双氧水 加二氧化锰,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D 分离食盐和沙子 可以先溶解,再过滤分离,最后蒸发结晶得食盐
A.A B.B C.C D.D
6.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且反应前后溶液总质量变小的是
A.锌和稀硫酸 B.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
C.硫酸和氯化钡溶液 D.硝酸钾溶液和硫酸钠溶液
7.下列用数轴表示的化学知识,不正确的是
A.常见物质的pH
B.物质在水中溶解性
C.生铁与钢的区分
D.重要金属材料使用史
8.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为
①在氯酸钾分解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和性质均不改变
②先在天平的托盘上各放一张大小相同的纸片,再把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纸上称量
③“H2O2、MnO2、氧气、空气”中均含有氧元素和氧分子
④向盛有Cu(NO3)2溶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和银粉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则滤渣中物质的组成有两种情况
⑤含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氢气、水蒸气、氮气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石灰水、灼热的氧化铜、吸收水分的干燥剂(假定每步都充分吸收),最后剩下的是氮气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9.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压强传感器测定试管中的气 压,所得图像中 ab 段试管中液面逐渐下降 B.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锌和镁 C.加热一定质量的 KClO3和 MnO2混 合物 D.室温 时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少量锌粒
A.A B.B C.C D.D
二、简答题
10.生活处处是化学。请回答:
(1)下列水的净化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静置沉淀 B吸附沉淀 C蒸馏 D过滤
(2)制衣行业大量使用合成纤维,可用______方法区别合成纤维和羊毛制品。
(3)过度使用化肥也会造成水污染,但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又必须合理使用化肥。某稻田禾苗出现泛黄现象,此时应及时追施________(填“氮肥”或“钾肥”)。
(4)燃气公司给用户输送燃气,在初次使用之前需要通入氮气,通入氮气的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关闭燃气开关灭火,运用的原理是______
(5)植树造林提高绿化面积可降低_____ (填“温室效应”或“白色污染”)。
11.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甲图是同学们设计的一个探究性实验,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实验中涉及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乙图实验是粗盐提纯中的一个步骤,该步骤的名称是_______,该实验中当_______时停止加热。
(3)丙图为测定Ca(OH)2溶液pH的实验。若先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再滴加待测液,则导致测得结果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2.向一定质量AgNO3、Cu(NO3)2、Al(NO3)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溶液质量与加入Zn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a点溶液中的溶质有______(填化学式),b-c段(不含端点)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取d点的固体,加入稀盐酸时的现象是______。
13.如图所示,倾斜锥形瓶使试管内的稀盐酸流入瓶中与固体发生反应,利用数字化设备采集瓶内气压,瓶内气压与时间关系如曲线所示。(瓶内温度变化忽略不计)
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锌粒与稀盐酸反应的曲线是(填①或②)______,推断依据是______;由此说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之一是______。
(2)若a和b两点在同一水平线上,可获取的信息是(写出一点)______。
(3)a、b和d三点处瓶内的溶质成分相同,它们的化学式是______。
三、推断题
14.有A,B,C,D四种化合物,A是硝酸盐,B是酸,C是碱,D是含+3价元素的氯化物,发生以下反应:
(1)A,B的溶液混合后,出现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2)B,C的溶液完全反应后,得到氯化钠溶液。
(3)C,D的溶液混合后,出现红褐色沉淀。试推断A,B,C,D的化学式。
A._____;B._____;C._____;D._____。
15.物质组成和变化分析,图中的物质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纯净物。
(1)“花瓣”上的物质从物质类别上看,都属于 ___________ 。
(2)甲是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一种气体,且每一片“花瓣”上的物质都能与其发生化学反应,根据提示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①实验室用暗紫色固体制取甲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 。
②花瓣中一种物质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浅绿色溶液 ___________ 。
③“花瓣”中物质与甲反应生成大量白烟 ___________ 。
④同时获取氢气和甲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 。
(3)若物质甲与H2反应后生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图为则构成物质甲的微观粒子图可表示为 ___________ 。
(4)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虽只有一字之差,但它们化学性质相差很大。
①有人认为,二者就像孪生姐妹,但其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 ___________ 。
②装有石灰水的烧杯久置一段时间后上层形成一层白膜其原理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 。
16.已知A、B、C、D、E、F、G、H、X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常见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B、C是一种组成元素相同的氧化物,X、F是一种黑色固体。它们相互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B______。
(2)写出H在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用途______。
(3)写出反应①②③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②______;
③______。
17.牙膏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在牙膏的生产中常添加一种摩擦剂。这种摩擦剂是由某种自然界中分布很广的矿石A(石灰石),经过一系列加工而制得的极细小的轻质碳酸钙粉末(难溶于水),B和C都是氧化物,其生产过程如下:
(1)写出固体物质B的化学式:_______;
(2)气体物质C会引起__________效应;
(3)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18.兴趣实验能激发同学们学习化学实验,某同学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先后将两种溶液快速全部推入,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一段时间内压强变化如图2所示:
(1)先推入的液体是NaOH溶液,判断的依据是什么?_____________
(2)cd段压强变大,其原因是什么?(用化学方程式解释)。_____________
(3)实验反思:欲证明C点处反应后的生成物,除了用盐酸还可以用不同类别的物质是什么?(写一种即可)。_____________
19.图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图,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你能观察到铜粉的变化是______,发生该变化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你认为可以把铜丝换成木炭吗?原因是______。镁不仅能在氧气中燃烧还能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你认为镁是否可以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原因是______。
(2)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是______。
(3)根据表提供的实验数据,完成下表。
硬质玻璃管中空气的体积 反应前注射器中空气体积 反应后注射器中气体体积 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25mL 15mL 9mL ______
(4)此实验为定量实验,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你认为实验过程中需要做到哪几点? ______、______(列举两点即可)。
20.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2)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______(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选择气体收集方法时,必须考虑的气体性质有______(填序号)。
① 颜色 ② 密度 ③ 溶解性 ④ 可燃性
(4)某同学查阅资料得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可以吸收盐酸中挥发出的HCl气体而不吸收CO2。该同学欲制取一瓶纯净而又干燥的CO2,可使气体按箭头方向通过装置G(如图)。其中所盛试剂顺序依次是______(填序号)。
A.浓硫酸;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
B.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浓硫酸
五、计算题
21.生铁是含碳量为2%~4.3%的铁合金,其特点为坚硬、耐磨、铸造性好。实验小组同学为测定某生铁样品(假设生铁样品中只含铁和碳)中的含碳量,设计并完成了如图所示实验。
请计算:
(1)产生氢气的质量为 g。
(2)该生铁样品中碳的质量分数为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2.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可以用来制造机械、电器零件及日常用品。为了测定某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取20g该样品向其中加入100g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氢气0.2g。请问答以下问题:
(1)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____?
(2)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A
3.A
4.D
5.A
6.C
7.B
8.A
9.C
10. C 燃烧闻气味 氮肥 赶走里面的空气,防止点燃时发生爆炸 清除可燃物 温室效应
11.(1) 探究Fe、Cu、Zn三种金属活动顺序
(2) 蒸发 蒸发皿内出现较多量固体
(3)偏小
12. AgNO3、Cu(NO3)2、Al(NO3)3、Zn(NO3)2 有气体生成
13.(1) ② 相同时间内,产生气体的体积小,瓶内气压小 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2)锌粉在t1时间里瓶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和锌粒在t2时间里瓶内产生的气体体积相等(其它合理答案均可)
(3)ZnCl2、HCl
14. AgNO3 HCl NaOH FeCl3
15. 单质 分子构成不同
16.(1) CaCO3 H2O2
(2)灭火
(3) 分解反应
17.(1)CaO
(2)温室
(3)CO2+Ca(OH)2=CaCO3↓+H2O
18. 依据气压图像,CO2气体与NaOH溶液反应,气体减少,气压变小 含有Ca2+或Ba2+盐溶液
19. 铜粉由红色变为黑色 不能,生成物二氧化碳是气体,使实验结果不准确 不能,因为镁不仅和氧气反应还能和氮气反应,无法测定氧气的含量 通过气球的胀缩调节气压,促进气体的流动,使氧气能充分反应 15% 装置的气密性好 铜粉要足量 (或等到冷却到室温再读数等,答案合理皆可)
20.(1)酒精灯
(2) BD CaCO3+2HCl═CaCl2+H2O+CO2↑
(3)②③
(4)B
21.(1)0.4
(2)解:设该生铁样品中碳的质量分数为x
答:生铁样品中碳的质量分数为2.6%。
22.(1)解:设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为x
x=6.5g
答: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67.5%。
(2)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6.5g+100g﹣0.2g=106.3g
答: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106.3g。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