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常用的金属和盐练习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上海)第二学期(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章常用的金属和盐练习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上海)第二学期(word版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试用本)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3-06 10:28: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章 常用的金属和盐 练习题
一、单选题
1.下列生活中的做法正确的是
A.城区道路上的铁栅栏日晒雨淋,要涂上油漆防锈
B.铝炊具使用后表面变暗,用钢丝球擦亮并擦干存放
C.用干粉灭火器灭火时,人站在下风口
D.炒菜时锅里的食用油着火了,立即泼水灭火
2.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由石墨制成的铅笔芯 B.木材用作燃料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铜丝制成的电线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火箭的燃料
B.合金的熔点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高
C.用墨绘制的古画经久不变色,说明碳不与任何物质反应
D.净化水的方法有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
4.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FeCl2溶液中的CuCl2杂质 加入过量的铁屑充分反应,过滤
B 检验某工厂废水是否呈酸性 取样,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C 鉴别蒸馏水和KCl溶液 取样,蒸发
D 回收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中的MnO2 将反应后混合物过滤,对滤渣洗涤、干燥
A.A B.B C.C D.D
5.现有一块合金,其质量为35g,使它与足量的稀硫酸完全反应后生成氢气2g,则此合金的组成可能为
A.和 B.和 C.和 D.和
6.向含有硫酸铜和硫酸锌的溶液中撒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的滤渣中一定含有的是
A.铜和铁 B.铜和锌 C.铜、铁和锌 D.铁和锌
7.如图为治理汽车尾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只有两种氧化物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的是CO2 D.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7:11
8.下列离子能在pH=10的无色溶液中共存的是
A.Fe3+、Mg2+、Cl-、 B.K+、Na+、、
C.Na+、Cu2+、、Cl- D.H+、Cl-、K+、
9.分离与提纯是获得物质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分离CaCl2和CaCO3的固体混合物 加足量水溶解、过滤、蒸发
B 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 加入过量的石灰水,充分反应后过滤
C 除去硫酸铜溶液中的硫酸 加入过量的氧化铜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
D 除去银粉中的锌粉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A.A B.B C.C D.D
二、简答题
10.下列是初中化学常见仪器与实验。
(1)A图中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
(2)取用块状大理石用到的是_______(填字母)图中仪器。
(3)D图为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操作,请将明显的错误加以改正_______。
(4)E图中能够说明Cu和Ag活动性顺序的现象是_______。
11.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发生装置。
(1)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实验室可以用B装置作为制取氢气,氧气、二氧化碳气体的发生装置,指出其原因是什么?______。
12.锌粉加入到一定质量和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可以得到溶液和固体。
(1)写出会导致溶液质量变大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若所得溶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请分析所得固体的成分。
(3)若反应后的溶液呈蓝色,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什么(写离子符号)?
13.将等质量的镁、铁、锌,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中,反应生成的H2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请说出除反应速率外,由曲线图还能获得的信息(答三条)。
三、推断题
14.金属具有广泛的应用。
(1)为探究铝、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某同学选用下列药品进行实验,其中可行的是_____(填字母)。
A 铝丝、铜丝、氯化镁溶液 B 铝丝、铜丝、硫酸铜溶液
(2)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为黑色固体单质,B为红棕色粉末,G为紫红色固体单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回答问题:
①写出化学式:A_____;B_____;
②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③反应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15.2022年第24届冬季奥运会将在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行。如图所示,“五环”中相交两环中的物质间能够发生化学反应,其中A、B、C、D分别是HCl、CuO、H2、CuSO4中的一种。
(1)物质A的化学式______。
(2)写出B与C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NaOH与D发生的反应属于______反应(填写基本类型)。
16.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若甲、乙、丙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均在点燃条件下发生化合反应,则丙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2)若甲、乙、丙都为金属,均在溶液中发生置换反应,则它们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
(3)若甲、乙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液体,丙为气体单质,则甲的化学式为______。丙→乙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17.A一F和甲、乙是初中化学学习中常见的八种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B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化合物,C、D和甲、乙都是气体。(“→”表示物质间能一步转化,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略去)请根据初中化学所学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的化学式______。
(2)写出E→D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______。
(3)若F为黑色固体,写出E→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乙和D共同具有的化学性质有______。
四、实验题
18.下列有两组实验,请根据实验中的问题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1)写出实验一试管中液面上升“更高”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
(2)写出实验二反应“更快”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19.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进行碳还原性性质验证,对实验进行分析并回答:
(1)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将导管浸入水中,___________,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证明碳具有还原性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3)CuO发生_________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酒精灯加上网罩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0.如图所示,吸滤瓶中放有适量的碎铁屑,分液漏斗中盛有稀硫酸,吸滤瓶的测管口仅系一气球,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稀硫酸滴入吸滤瓶中,使其与碎铁屑充分接触,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反应前和反应后相比较,整个装置的质量_______(填写下列序号:①没有变化 ②有变化,前者质量大于后者 ③有变化,后者质量大于前者),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释得出上述结论的原因______。
21.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是:除去一定量空气中的氧气,通过测定剩余气体的体积从而计算出氧气的含量。
(1)从测定原理上考虑,你认为可选择下列物质①炭粉②铜丝③蜡烛④白磷中的___________(填序号)与氧气反应。
可用下图实验装置进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请完成下列问题:
(2)上图中由注射器和硬质玻璃管组成的密闭系统,你认为实验前有没有必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你的回答是___________(填“有”、“没有”)。若要检查该装置气密性。你所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
(3)从安全环保角度考虑,本实验一般选择足量铜丝跟氧气反应。实验开始前注射器的活塞在15mL刻度处,玻璃管的容积是24mL(气球是瘪的)。测定玻璃管容积你采用的是___________法(填“直接”、“间接”)。加热时需要用酒精灯火焰的___________部分,实验过程中你看到的反应现象是___________,生成物是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反应(填“分解”、“化合”)。当看到___________现象时停止加热,直至玻璃管冷却。实验过程中要保证其中的氧气充分跟氧气反应,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
(4)装置冷却后,挤出气球内的气体,此时注射器活塞停留在7mL处。通过计算得知该实验测得的空气中氧气所占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5)请你判断:反应后固体物质的质量___________,密闭系统内气体物质的质量___________(以上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五、计算题
22.纯碱(主要成分为碳酸钠)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实验室中某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称取了某品牌纯碱样品12g进行了以下实验:将样品置于烧杯中,取50g此稀盐酸分五次加入其中,测得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加入稀盐酸质量/ 10 10 10 10 10
烧杯中剩余物的质量/ 20.9 29.8 47.6 57.6
试计算:
(1)表中a的值为______。
(2)实验中产生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为______。
(3)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3.厨房用泡打粉是一种复合膨松剂,又称为发泡粉,可作为快速发面剂用于制作面食。某种泡打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某化学探究小组为了测定其中碳酸氢钠的含量,他们准确称取泡打粉样品10g,向其中加入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再次称量,得溶液105.6g。忽略散失掉的水蒸气和氯化氢气体,试计算该泡打粉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24.将28g氯化钡和氯化钠固体混合物放入烧杯中,加水将固体完全溶解,配制成395.8g溶液,。再逐滴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硫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加硫酸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计算 :
(1)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钡的质量。
(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B
3.D
4.B
5.D
6.A
7.C
8.B
9.B
10. 蒸发皿 C 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铜片的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物质,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蓝色
11. 实验室制取氢气可选锌和稀硫酸反应、制氧气可选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反应、制二氧化碳气体可选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以上反应均为固液不加热反应,适合选择装置B。
12.(1)
(2)一定含有Ag和Cu,可能含有Zn(或一定含有银和铜,可能含有锌)
(3)Cu2+、Zn2+
13.(1)铁生的氢气最多或铁消耗的盐酸最多;(2)镁与锌生成的氢气一样多或镁与锌消耗的盐酸一样多;(3)镁一定有剩余
14. B C Fe2O3 3C+2Fe2O34Fe+3CO2↑ Fe+CuSO4=FeSO4+Cu
15. H2 复分解
16.(1)CO
(2)甲>丙>乙
(3) H2O2
17.(1)H2O2
(2)置换反应
(3)
(4)都能与氧气反应(或都具有还原性)
18. 2NaOH+CO2=Na2CO3+H2O; 2HCl+Mg=MgCl2+H2↑;
19.(1)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放开手后导管中出现上升的水柱
(2) 试管内黑色粉末变红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 还原 C+2CuO2Cu+CO2↑
(4)使酒精灯火焰温度更加集中,提高温度
20. 有气泡产生,气球膨胀 ① 因为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且反应过程中装置始终处于密闭状态,没有质量损失。
21.(1)②④
(2) 有 将注射器活塞推动到一定位置后静止,过一会后观察气球体积是否减小
(3) 间接 外焰 红色粉末中有黑色物质出现 氧化铜##CuO 化合 红色粉末不再变黑 不断推拉注射器活塞
(4)20.5
(5) 增大 减小
22.(1)38.7;(2)4.4g
(3)根据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可求出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设参加反应的HCl的总质量为x。
x=7.3g
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其他解法合理即可)
答: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3.解:生成二氧化碳质量:10g+100g-105.6g=4.4g
设泡打粉样品中NaHCO3的质量为x
x=8.4g
答:该泡打粉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84%。
24.(1)解:设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钡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钠的质量y。
x=20.8g
答: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钡的质量为20.8g。
(2) y=11.7g
原混合物中氯化钠为28g-20.8g = 7.2g
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4%.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