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常见的酸碱盐 巩固练习
一、单选题
1.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完成实验任务的保证。下列有关说法中,合理的是
A.加热试管内液体时,切不可让试管口对着人 B.没有检验氢气纯度,就点燃氢气
C.稀释浓硫酸时,将水倒入盛有浓硫酸的量筒中 D.熄灭酒精灯时,可用嘴吹灭
2.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的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
A.N2气体(O2)——通过灼热的铜网
B.木炭粉(CuO)——在空气中灼烧
C.KCl固体(MnO2)——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D.CO(CO2)——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
3.合理地使用化学物质会造福人类,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干冰用于食品冷冻保鲜 B.食品袋内冲入氮气防腐
C.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以防止水污染 D.一氧化碳可做燃料
4.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一定含有水 B.少量泥土与水混合能形成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的导电性比水强 D.浓硫酸与水混合会吸收大量热
5.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并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的是
A.H+、Ca2+、、 B.Ca2+、K+、、Cl-
C.Na+、Ba2+、OH-、 D.Na+、Ba2+、OH-、CI-
6.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O CO2 通入足量的氯化钠溶液,干燥
B CaO CaCO3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C NaOH溶液 Ca(OH)2溶液 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过滤
D FeCl2溶液 CuCl2溶液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A.A B.B C.C D.D
7.已知某固体粉末由CaCO3、MgCO3、KHCO3、NaHCO3四种物质中的两种组成。将该粉末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4.4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固体粉末质量为9克,则混合物的可能组成有2种
B.若固体粉末质量为10克,则混合物一定由CaCO3和KHCO3组成,且质量比一定为1∶1
C.若固体粉末质量为8.4克,则混合物一定由MgCO3和NaHCO3组成,质量比可能为2∶1
D.若无论组成成分质量如何变化,固体粉末质量为一定值,则固体一定由MgCO3和NaHCO3组成。
8.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也能鉴别开的是
A.H2SO4、Na2SO4、BaCl2、FeCl3 B.BaCl2、HCl、NaNO3、AgNO3
C.Na2CO3、HNO3、NaNO3、BaCl2 D.Na2SO4、NaOH、MgCl2、Ba(NO3)2
9.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表示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氧气
B.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的pH变化
C.表示浓硫酸长期露置在空气中
D.表示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二、简答题
10.黄金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原因是_____。
11.暑假期间小亮在农田施肥时,发现洒落在地上的化肥碳酸氢铵不久就消失了。请回答:
(1)化肥消失的原因;
(2)保存或施用碳酸氢铵时应注意的事项。(答一条)
12.在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后,获得盐酸与氯化钙的混合溶液,往混合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时,混合溶液pH随加入碳酸钠溶液质量的变化曲线大致如图所示。请解释pH变化的原因____(氯化钙溶液显中性)。
三、推断题
13.现有三种固体:铁粉、铜粉、Cu(OH)2。五种溶液:CuSO4,NaOH,FeSO4,,Na2SO4,稀硫酸。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1)A溶液+C溶液→固体甲+D溶液。
(2)固体乙+B溶液→E溶液+H2↑。
(3)固体甲+B溶液→C溶液+H2O。
试写出上述三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_______;
(2)_______;
(3)_______。
14.有一包粉末,可能由KCl、K2SO4、K2CO3、CuCl2、Mg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现做如下实验:
实验①:取少量粉末,加水溶解后得到无色透明溶液。
实验②:取①所得溶液少许,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看不到明显现象。
实验③:取①所得溶液少许,加入适量硝酸钡溶液后出现白色沉淀,过滤后,在沉淀中加入适量稀硝酸,沉淀全部溶解。
根据以上实验过程,请回答:
(1)原粉末中一定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定有__________。
(2)原粉末中可能有_____________。
15.A、B、C、D、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B可做干燥剂,C为光合作用的原料,D常温下为无色无味的液体。根据要
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B的化学式__________。
(2)写出C与D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的________。
(3)写出②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该反应可用于_________。
16.某固体可能由BaCl2、NaOH、Na2CO3、Na2SO4、Cu(NO3)2、Mg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同学们为了确定该固体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1)取少量固体加水溶解,过滤得白色固体A和无色滤液B,则可以推知原固体中一定不含有___。
(2)向固体A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产生气泡,固体部分溶解,充分反应后,再向所得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无明显现象,则原固体中一定含有___。一定不含有___。可能存在的物质是___。
四、实验题
17.2004年2月中旬,福州市茶亭街东西河下游七公里长的内河,河面上漂浮着大量死鱼。小亮闻讯后,取回水样与同学们一起探究。
(1)观察水质的能见度,然后过滤。过滤时不需要用到以下仪器中的_____(用序号表示);
A 漏斗 B 烧杯 C 玻璃棒 D 铁架台 E 酒精灯
(2)取过滤后的水样,用两种方法检验该水样是否呈酸性,他们采用的方法可能是:_____。
请任选一种方法进行实验,并完成下列实验报告_____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3)面对内河严重污染,有人建议:①对排入内河的污水预先进行处理;②将闽江水引入,把内河的污水及污泥冲走,使死水变活;③用不产生二次污染的生物酶技术治理内河。以上建议中你不同意的是_____(填序号),理由是:_____。
18.下列是某实验小组进行探究实验的装置,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已知装置A中的药品为石灰石和稀盐酸,装置B中现象为:___________,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___________。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若将收集的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
(3)实验室里要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应选用下列装置A→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19.某兴趣小组在探究金属化学性质时,做了如图甲、乙所示的两次实验。
(1)甲实验中滤渣的成分是______,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2)乙实验中滤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______(填离子符号)。
五、计算题
20.尿素〔CO(NH2)2〕是化肥中最主要的一种,其含氮量高,在土壤中不残留任何有害物质,长期施用没有不良影响。
(1)尿素属于化肥中的______肥(填“氮”“钾”或“复合”)。
(2)CO(NH2)2中共含有______(写数字)种元素;
(3)CO(NH2)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
(4)CO(NH2)2中C、H、N、O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21.探究小组为了测定某硫酸厂的废水中硫酸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假设废水中溶质只含有硫酸):取无色澄清的废水100.0g于烧杯中,向其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0.4%的氢氧化钠溶液,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当滴加到200g氢氧化钠溶液时,废水恰好呈中性。综合以上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请计算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22.将质量为22.3g的氯化钠和纯碱的固体混合物完全溶于131.4g水中,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钡溶液,所加氯化钡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请完成以下问题:
(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的质量是_______g。
(2)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溶液中无晶体析出)
23.硝酸铵(NH4NO3)也是一种常见的氮肥。下图是某化肥公司荣誉出品的一种化肥硝酸铵的标签部分信息。则:
(1)标出硝酸铵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
(2)硝酸铵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
(3)这袋化肥中含氮元素的质量是___________;
(4)这袋化肥中含硝酸铵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B
3.C
4.C
5.D
6.D
7.C
8.C
9.B
10.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11.(1)碳酸氢铵受热分解了;(2)保存在阴凉干燥之处(其他合理均可)
12.向盐酸与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碳酸钠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弱,pH逐渐增大;当稀盐酸完全反应后,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溶液的pH不变;当氯化钙反应完全后,加入的碳酸钠使溶液的碱性增强,pH增大。
13.
14. CuCl2、MgCl2、K2SO4 K2CO3 KCl
15.(1)CaO
(2)
化合反应
(3)
检验二氧化碳
16.(1)Cu(NO3)2
(2) Na2CO3 BaCl2 Na2SO4 MgCl2 NaOH
17. E 用紫色石蕊溶液检验,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 取少量水样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 溶液变红色 水样显酸性 ② 会产生二次污染
18.(1) 锥形瓶 烧杯
(2)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熄灭,则说明已经收集满 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3) B D
19. 银 Fe2+
20.(1)尿素中含有氮元素,属于化肥中的氮肥。
(2)CO(NH2)2中共含有C、O、N、H,4种元素;
(3)CO(NH2)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16+(14+1×2)×2=60;
(4)CO(NH2)2中C、H、N、O元素的质量比为12:(1×4):(14×2):16=3:1:7:4。
21.0.98%
22.(1)19.7
(2)解:设氯化钡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x,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y
x=11.7g
y=10.6g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
23.(1)
(2)7:12
(3)16.8kg
(4)这袋化肥中氮元素的质量是16.8kg,硝酸铵的质量是,这袋化肥中含硝酸铵的质量分数是
答:化肥中硝酸铵的纯度是96%。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