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初识酸和碱检测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上海)下册(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章初识酸和碱检测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沪教版(上海)下册(word版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试用本)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3-06 11:56: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章《初识酸和碱》检测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几组物质按照单质、氧化物、酸、碱顺序排列的是
A.C、H2O、H2SO4、Na2O
B.O3、KClO3、HCl、Ba(OH)2
C.He、HgO、CuSO4、Cu(OH)2
D.O2、Fe2O3、H2SO4、NH3·H2O
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矿石粉碎 B.盐酸除锈 C.干冰升华 D.酒精挥发
3.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测溶液的pH值 B.熄灭酒精灯
C.量取9.5mL液体 D.稀释浓硫酸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5.下列关于物质的用途说法正确的是
A.燃料燃烧离不开氧气,所以氧气可作为燃料
B.氢氧化钠固体做食品干燥剂
C.二氧化碳可作为气体肥料
D.氮气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6.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或数据记录正确的是
A.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三氧化二铁
B.打开浓盐酸的瓶盖,瓶口看到白雾
C.用10mL的量筒量得液体体积为7.55mL
D.用pH试纸粗略测定某溶液的pH为8.5
7.现有四组气体:①氮气和二氧化碳、②氧气和二氧化碳、③氢气和二氧化碳、④空气和二氧化碳,能将四组气体鉴别出来的是( )
A.燃着的木条 B.稀盐酸 C.澄清的石灰水 D.带火星的木条
8.下列物质不能与稀盐酸反应的是
A.氢氧化钙 B.氧化铜 C.铜 D.碳酸钠
9.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一定含有水 B.少量泥土与水混合能形成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的导电性比水强 D.浓硫酸与水混合会吸收大量热
10.现有5gMgO、Mg(OH)2的固体混合物,与2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9%的稀H2SO4恰好完全反应,形成不饱和溶液。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固体混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为3.6g
B.所得的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
C.所得不饱和溶液的质量为205g
D.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2g
1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移走蒸发皿 B.点燃酒精灯
C.稀释浓硫酸 D.测溶液的pH
12.下列关于实验室洗涤仪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洗涤精清洗带油的试管是利用了溶解原理
B.洗净的试管应当正放在试管架上
C.长期存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常有白色固体,可用稀盐酸洗去
D.加热后的试管立即用冷水清洗
13.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描述错误的是
A.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B.氢氧化钠应密封保存
C.能去油污,可作炉具清洁剂
D.其水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二、简答题
14.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小明同学用下图总结了盐酸的四条化学性质(即盐酸与四类 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1)验证性质I,小明将石蕊试液滴入稀盐酸中,现象是________。
(2)验证性质II,能用稀盐酸和金属反应制得的物质是________(填序号)。
A、MgCl2 B、AgCl C、AlCl3 D、FeCl3
(3)验证性质Ⅲ,小明将一枚生锈的铁钉放入稀盐酸中,发现铁锈逐渐溶解,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验证性质IV,小明往氢氧化铜固体中滴加稀盐酸,反应的现象为_________。
15.(1)氨气极易溶于水,氨水显碱性。则如图实验可观察到什么现象?
(2)氨气与酸反应生成铵盐。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集满氨气的瓶口时,有大量白烟产生,而改用浓硫酸时却无此现象。请解释白烟产生的原因。
三、推断题
16.A、B、C、D、E、F均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A、D为单质,其余均为化合物,B、C由两种相同元素组成。
(1)若黑色固体单质A在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时,生成不同的气体。则A完全燃烧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反应。
(2)B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反应生成C和无色气体D,C和D都与生命活动息息相关。B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用化学式表示),D物质的一种用途是______。
(3)如下图所示将固体E放入大烧杯中的水里,试管中溶液变浑浊。则E物质可能为______,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
17.同学们在学习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时构建了如图知识网络,A、B、C、D是不同类别的无机化合物,“—”表示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
(2)写出图中一个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物质C应具备的条件______
18.下图中的A~I表示几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D、G、I是化合物,其余物质是单质;C在常温下是液态;F呈紫红色;A是一种温室气体;H和G反应生成E和另一种物质,该物质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8:71。图中“一”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C的名称________。
(2)写出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写出G与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写出E→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四、实验题
19.下图为常见气体制备、干燥和性质实验的仪器。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欲在实验室中制备并收集干燥的氧气
①写出仪器名称: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
②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填写仪器序号字母),仪器A中,生成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实验室中,还可以用_______方法制取氧气。(写出一个化学方程式)
(2)欲用一氧化碳气体测定某不纯氧化铁样品的纯度(杂质不反应),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一氧化碳→D→B→C。
①仪器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仪器D大玻璃管内的反应现象为____________。
②仪器C的作用是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0.请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是稀释浓硫酸的错误操作,该错误操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
(2)实验二是蒸发食盐水的实验,蒸发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3)实验三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五、计算题
21.向生锈的铁钉中滴入足量的稀盐酸。实验测得产生氢气的质量(Y)随着滴入的盐酸溶液的质量(X)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a段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3)计算所用盐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2.某实验小组为测定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中铜元素的含量,取20g该固体混合物,向其中逐滴加入H2SO4溶液,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加入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
(1)固体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是 ;
(2)求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23.小芳同学向盛有锌粒的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发现刚开始锌粒表面并没有气泡产生,一会儿之后才产生气泡。反应一段时间后,产生气泡的速率逐渐减慢,最后锌粒完全溶解。
(1)理论计算:产生0.2g氢气时,计算消耗锌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2)实验分析:①刚开始锌粒表面没有产生气泡的原因是______;
②反应一段时间后,产生气泡的速率减慢的原因是______。
参考答案:
1.D 2.B 3.B 4.D 5.C 6.B 7.C 8.C 9.C 10.A 11.C 12.C 13.D
14. 石蕊试液变红色 AC Fe2O3+6HCl=2FeCl3+3H2O 固体溶解,溶解变为蓝色
15.(1)试管内液面上升,溶液变红。
(2)浓盐酸、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与氨气在空气中接触反应生成氯化铵白色固体。
16.(1) 化合
(2) H2O2 医疗急救
(3) 氢氧化钠或生石灰 溶于水或与水反应放出热量,溶液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有固体析出
17.(1) 生成白色沉淀
(2)
(3)可溶性碳酸盐或硝酸银
18.(1)汞
(2)
(3)
(4)
19.(1) 分液漏斗 锥形瓶 酒精灯 AEF
(2) 红色固体变为黑色 点燃未反应的CO ,防止污染空气
20.(1)液滴飞溅
(2)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3) 气球变大
21.(1)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呈黄色,过一会,铁钉表面有气泡生成
(2)
(3)18.25%
解:设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 。
x=18.25%
答: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8.25%。
22.(1)16g;
(2)解:设H2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则有
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40%;
答:H2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40%。
23.(1)设产生0.2g氢气时,消耗锌的质量为x
x=6.5g
答:消耗锌的质量为6.5g。
(2) 锌粒表面被氧化,刚开始稀硫酸与表面的氧化锌反应 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被消耗,稀硫酸的质量分数减小,反应速率减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