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
一、单选题
1.在一定温度下,某无水盐R在水中溶解度为23g,向R的饱和溶液中加入Bg该无水盐,保持温度不变,析出R的结晶水合物Wg,从原饱和溶液中析出溶质R的质量为
A.23(W-B)/123g B.23(W-B)/77g
C.23(W-B)/100g D.(W-77B/23)g
2.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健康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消防队员利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的依据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利用硝酸铵溶于水使溶液温度降低,自制冰袋给发烧病人降温
C.将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中延长保质期,利用的是氮气化学性质稳定
D.洗涤剂能除去油污,是由于洗涤剂在水中对油污具有乳化作用
3.下列少量物质分散到水中,能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冰块 B.芝麻油 C.酒精 D.硫酸铜
4.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变化如图所示,若图中t2℃对应的温度为30℃,则t1对应的温度可能是
A.大于30℃ B.等于40℃
C.小于30℃ D.任意温度均可
5.在25℃时,将某浓度的Na2SO4溶液分为等质量的两份溶液,一份加热蒸发掉20g水后降至25℃成为饱和溶液,另一份加入10g Na2SO4后也成为饱和溶液,则25℃时Na2SO4的溶解度是
A.20g B.50g C.33.3g D.22.05g
6.25℃时,80g水中最多能溶解8g M晶体,5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10g N晶体,则M和N的溶解度相比
A.M>N B.M<N C.M=N D.无法比较
7.下列有关水与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农药、化肥不合理使用,会造成水体污染
C.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D.天然淡水生产自来水需要经过沉降、过滤、吸附、杀菌消毒等净化过程
8.如图为某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40℃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
B.在40℃时,饱和溶液升温可变成不饱和溶液
C.40℃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0℃,有固体析出
D.50℃的饱和溶液升温至80℃,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9.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液体
B.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C.饱和溶液的质量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大
D.一定温度下某溶液析出晶体后,得到的溶液一定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10.现有100g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钠溶液,若要把它的质量分数变为20%,可采用的方法有
A.蒸发掉溶剂质量的一半 B.蒸发掉50g溶剂
C.加入10g硝酸钠 D.加入20g硝酸钠
11.下列对实验结果分析正确的是
A.使用托盘天平称取一定量固体药品时,药品和砝码放反了,一定会使称量结果偏小
B.用红磷燃烧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若装置漏气,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大
C.用量筒量取6mL水,仰视读数会导致水的实际体积偏小
D.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氯化钠固体中有杂质,会导致质量分数偏小
12.溶液中存在有五种离子,其中各离子个数比Cl-∶∶Fe3+∶K+∶M=2∶3∶1∶3∶1,则M为
A. B.Mg2+ C.Ag+ D.Na+
二、简答题
13.某化学活动小组欲配制500克0.9%的生理盐水,下图是该小组同学制的操作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b所示仪器的名称:b___________。
(2)请写出图A中的一处错误___________。
(3)B操作中应称量氯化钠的质量是___________克,E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___________。
(4)下列错误操作中,可能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高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①装瓶时有溶液洒出 ②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③称量时砝码与药品位置颠倒
14.下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图,其横坐标是温度(℃),请回答:
(1)从图中可以看出,当其中混有少量不与其反应的可溶性杂质时,____不适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来提纯,原因是,由图中可以看出____,因此冷却热饱和溶液时,析出的固体不会太多。
(2)20℃时向100g水中加入25g硝酸钾,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为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请计算此时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____
(3)将饱和的KNO3溶液倒入小试管中然后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当向烧杯的水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中有晶体析出(如图)。加入的物质可能是下列中的____(填字母序号)。
A 氢氧化钠固体 B 生石灰固体 C 冰块 D 硝酸铵固体E.浓硫酸
对于“同温度下KNO3的饱和溶液都比NaCl饱和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大”这一观点你同意吗?______理由是____
三、推断题
15.A、B、C、D、E、F均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A、D为单质,其余均为化合物,B、C由两种相同元素组成。
(1)若A在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时,生成不同的气体。则A完全燃烧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_____________ 反应。
(2)B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反应生成C和无色气体D,C和D都与生命活动息息相关。B溶液中的溶质是(用化学式表示),D物质的一种用途是 _____________ 。
(3)如图所示将固体E放入大烧杯中的水里,小烧杯中F的饱和溶液变浑浊。
则E的化学式可能为 _____________ ,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 。
16.已知A、B、C、D、E都是初中常见的物质,且 A、B、C、D、E都含有一种相同元素,B、E为黑色固体。A和B混合生成C和D,且B在反应前后不发生改变;E在C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的气体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推断:
(1)写出D的化学式 ;
(2)写出C与E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 ;写出D转化为C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 ;
(3)A物质可发生分解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请在方框内画出丙的微粒图示。
(4)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气密性良好),将液体滴入瓶中,关闭活塞。请根据表中现象,写出符合要求的物质,并从上述物质中选择。
现象 物质 气球变鼓,一段时间后不恢复原状
固体
液体
17.根据如图中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t2℃时,向50g水中加入30g的b物质,得到b溶液的质量为______g
(2)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
四、实验题
18.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溶液60g,有以下操作。
(1)在配制该溶液的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同学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是什么?(答一条即可)________。
19.实验室欲选用下列仪器来配制50g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钠溶液。
(1)配制该溶液需要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多少g?
(2)要完成该实验,不必用到上述哪种仪器,请写出该仪器的名称______。
(3)若其他操作都正确,只有量取水时仰视量筒的读数,对结果会造成什么影响?
五、计算题
20.现有50g氯化钙溶液与100g碳酸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反应为CaCl2+Na2CO3=CaCO3↓+2NaCl),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140g。计算:
(1)生成沉淀的质量______。
(2)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
21.实验室用34g5%的过氧化氢的水溶液和2g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物质总质量为35.2g。请计算:
(1)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为___g。
(2)生成氧气的质量是______?(请列式计算)
参考答案:
1.A 2.A 3.C 4.C 5.B 6.D 7.C 8.C 9.D 10.B 11.D 12.B
13.(1)量筒
(2)瓶塞没有倒放
(3) 4.5g 搅拌,加速溶解
(4)②
14. NaCl 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 不饱和 20% CD 不同意 在温度低于t℃时,KNO3的溶解度低于NaCl的溶解度,此时KNO3的饱和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比NaCl饱和溶液的要小
15. C+O2CO2;化合反应 H2O2;潜水(答案合理给分) NaOH(或CaO); 溶于水或与水反应放出热量,F溶液温度升高;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有固体析出。
16.(1)H2O
(2)碳+氧气二氧化碳 水氢气+氧气
(3)
(4)
现象 物质 气球变鼓,一段时间后不恢复原状
固体 二氧化锰
液体 过氧化氢
17. 75 a>b>c
18.(1)搅拌,加速溶解
(2)量水时,仰视读数(或称量固体时,砝码和固体放反了或清洗烧杯,烧杯中有少量的水残留)
19.(1)4
(2)漏斗
(3)导致的结果是所量取的水量偏多,所配溶液的质量分数偏小
20.(1)10g
(2)解:设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x=10.6%
答: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6%
21.(1)1.7
(2)0.8g
过氧化氢水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生成水和氧气,所以反应前后质量减少的就是氧气的质量,所以氧气的质量=;
答:生成氧气的质量是0.8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