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单元盐化肥单元测试-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单元测试-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3-06 12:12: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一单元 盐化肥 章末习题集
一、单选题
1.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液氮用作冷冻剂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稀有气体作霓虹灯电光源 D.工业用高温煅烧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
2.2021年4月22日是第52个世界地球日,宣传主题为“Restore Our Earth”(修复我们的地球)。下列说法不符合主题要求的是
A.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增加粮食产量 B.农业生产中改大水漫灌为喷灌节水
C.工业废气经处理再排放,可以保护空气 D.生活用水分类处理,减少水体污染
3.下列实验目的通过对应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的是
A.除去CO中的H2,通过灼热的CuO
B.鉴别MnO2粉末和铁粉 ,分别用吸铁石吸引
C.除去KCl中的MnO2,加入水后过滤、蒸发
D.鉴别NH4NO3和NaOH,分别加入等量水测量温度变化
4.小明发现自家农田里的作物叶色发黄,并且茎杆软弱容易倒伏,他应该施用下列化肥
A.KNO3 B.CO(NH2)2 C.K2CO3 D.Ca3(PO4)3
5.能源、资源和环境是大家非常关注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煤、石油、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能源
B.工业产生的“三废”和汽车尾气应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C.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全部采用新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D.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减少对水体、土壤的污染
6.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8 10 18 64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32 36 32
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确的是A.实验后甲物质“待测”质量为16g
B.反应生成的丙的质量与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之比为9:16
C.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1:1
D.该反应一定属于复分解反应
7.在—个密封容器内有X、Y、M、N四种物质,在—定条件下反应—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X Y M N
反应前质量(g) 10 10 10 10
反应后质量(g) 10 15 X 7
试推断该密闭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复分解反应 D.置换反应
8.为除去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物质 选用试剂 操作方法
A Cu(CuO) 氧气 通入氧气并加热
B CO2(HCl) 氢氧化钠溶液 通过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
C Cu(Fe) 稀硫酸 加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D KC1溶液(K2CO3) 氯化钙溶液 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A.A B.B C.C D.D
9.在一定质量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至氯化钠反应完全,产生的沉淀经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质量恰好等于原氯化钠溶液质量的二分之一、则原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约是
A.10% B.20% C.30% D.40%
10.下列化学反应与图像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高温煅烧石灰石
B.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C.完全分解等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
D.向等质量的镁、铁中不断加入等浓度的稀硫酸
二、简答题
11.回答下列与含碳物质有关的问题。
(1)金刚石、石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它们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其原因是_____;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
A 干冰不是冰
B 某物质燃烧只生成CO2,则该物质一定是碳单质
C 在一定条件下,CO2、CO可以互相转化
D 用点燃的方法可除去CO2气体中少量的CO
(3)变质的 NaOH溶液中含有少量Na2CO3,除去其中杂质的方法是_____;
12.为除去粗盐中CaCl2、MgCl2、Na2SO4等可溶性杂质,需进行如下操作:①溶解;②依次加过量的BaCl2、NaOH、Na2CO3 溶液;③过滤;④加适量盐酸;⑤蒸发、结晶。
(1)操作③得到的有固体成分有_______(写化学式)
(2)若操作④加入稀盐酸时不慎过量,则对后续步骤是否有影响并说明理由_______
13.氮肥、磷肥和钾肥的简单区别方法。
氮肥 钾肥 磷肥
看外观 白色晶体 ______
加水 全部______溶于水 大多不溶于水或部分溶于水
加熟石灰研磨 有______气味的______放出 无______气味的______放出
归纳:(1)可以用______区别氮肥和钾肥,______是氮肥(铵态氮肥)。
(2)施肥时铵态氮肥______(填“能”或“不能”)与碱性肥料(如草木灰)混合使用。
(3)区别物质的一般方法是先______方法,再是______方法。
氮肥中氨水是液体,碳酸氢铵有强烈氨味,据此可直接将它们与其他氮肥相区别。
【巧学妙记】化肥的简易鉴别:“一看、二闻、三溶、四加碱。”
三、推断题
14.向Fe(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镁粉和锌粉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为浅绿色。
(1)写出一个一定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请分析滤液中溶质的成分。
15.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D、F均为单质,其中D是日常生产生活中使用最多的金属,B是一种氧化物,C是一种常见的酸,E(相对分子质量为160)的水溶液呈蓝色,G是一种常见无色液体;它们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试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
(2)A在生产生活中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图中所涉及到的反应中,与③同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16.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一”表示相连两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省略)。其中A是铁锈的主要成分:B是一种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单质:C、D、E分别属于盐、碱、酸类化合物:C与D、D与E反应的生成物之一都是Na2SO4,且C与D反应生成蓝色沉淀。请写出:
(1)物质A是______(填化学式);物质B是______(填名称)。
(2)B与C发生反应时,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3)写出物质C与D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17.已知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A与E的反应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D是一种气体单质,它们之间存在如图7所示的关系。图中“一”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着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
(2)物质D的用途是的_______________。
(3)E→D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
(4)B→A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18.某初级中学学生为了探究化学实验室的一种黑色粉末和一瓶标签破损的无色溶液可能是什么物质,大胆猜想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发现问题】当把黑色粉末与无色溶液混合时即产生气泡.
【查阅资料】初中化学实验室常见的黑色粉末: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铁粉、炭粉.
【提出假设】黑色粉末是______________,无色溶液是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向盛有少许黑色粉末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无色溶液,用___________法收集一试管气体;检验该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此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假设成立.
19.现有一瓶没有标签的白色固体,已知该白色固体是生石灰或大理石中的一种,为鉴定该物质,需要进行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_________
实验药品:白色固体、________
实验仪器:试管、镊子、胶头滴管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__ _______ 该白色固体是___
20.工业烧碱具有较好的杀菌消毒作用且廉价易得,但工业烧碱中含有一种杂质碳酸钠。某科学学习小组同学围绕工业“烧碱”样品纯度测定问题,展开了讨论与探究。
【原理思路】利用Na2CO3与稀H2SO4反应产生CO2,通过CO2质量的测定,确定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从而计算工业“烧碱”样品纯度。
【实验方案】根据以上思路,小科设计的方案是:利用如图甲的装置(固定装置省略),通过测定反应前后整套装置和药品的总质量的减少量确定CO2质量。
(1)小科按该方案进行测定,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发现最终测得碳酸钠的质量明显偏低。你认为导致测得的“碳酸钠”的质量明显偏低的原因是______;
【方案改进】为减少误差,小组同学经讨论,对小科方案进行改进,设计了如图乙的实验方案(固定装置省略)。通过测定反应前后D质量的变化。
(2)图乙B装置中样品在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前和停止反应后,都要鼓入足量的空气,在反应前通空气时,a、b、c三个弹簧夹的控制方法是______。
(3)若撤去图乙中的A和E装置,则测得工业“烧碱”的纯度将______(选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4)按改进后的图乙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发现测得的工业“烧碱”的纯度明显偏高,从实验操作上分析产生上述结果的原因是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五、计算题
21.尿素〔CO(NH2)2〕是化肥中最主要的一种,其含氮量高,在土壤中不残留任何有害物质,长期施用没有不良影响。
(1)尿素属于化肥中的______肥(填“氮”“钾”或“复合”)。
(2)CO(NH2)2中共含有______(写数字)种元素;
(3)CO(NH2)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
(4)CO(NH2)2中C、H、N、O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22.家庭中常用洁厕剂的有效成分是盐酸,小明同学想测定某品牌洁厕剂中氯化氢的质量分数.他将足量的石灰石加入洁厕剂样品中(石灰石中的杂质既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有关实验数据见表:
反应前 反应后
实验数据 洁厕剂样品的质量 加入石灰石的质量 剩余物的总质量
73g 50g 114.2g
请计算:
(1)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
(2)该洁厕剂中氯化氢的质量分数._____
23.兴趣小组同学欲测定某纯碱样品(含NaCl)中纯碱溶液的质量分数,他们取10g该溶液于烧杯中,分两次向其中加入一定浓度的BaCl2溶液,产生沉淀质量随所加溶液质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1)第一次加10 g 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
(2)计算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
24.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某学习小组为了研究其变质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电子秤示数单位为g)。
请据图分析并计算:
(1)步骤Ⅳ中的现象说明 ;
(2)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3)求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A
3.A
4.A
5.C
6.B
7.B
8.C
9.B
10.B
11.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AC 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12. BaSO4、Mg(OH)2、CaCO3、BaCO3 没有影响,因为过量的盐酸可以通过蒸发操作而除去
13. 灰白色粉末 易 刺激性 氨气 刺激性 氨气 熟石灰 产生刺激性气味 不能 物理 化学
14.(1)Mg + 2AgNO3=Mg(NO3)2+2Ag
(2)一定有硝酸镁、硝酸锌、硝酸亚铁,可能有硝酸银
15. CuO 冶炼金属 ①
16.(1) Fe2O3 铁
(2)铁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3)2NaOH+CuSO4=Cu (OH) 2↓+Na2SO4
17.(1)H2O
(2)作燃料
(3)置换反应
(4)
18. MnO2 H2O2 排水集气法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O2
19. 确定白色固体的组成 稀盐酸 取少量白色固体与试管中,滴加适量稀盐酸 固体溶解,有气泡产生(或固体溶解,无气泡产生) 大理石(该白色固体是生石灰,与上一空对应)
20.(1)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部分留在装置中
(2)打开ab,关闭c
(3)偏低
(4)反应后没有鼓入足量的空气
21.(1)尿素中含有氮元素,属于化肥中的氮肥。
(2)CO(NH2)2中共含有C、O、N、H,4种元素;
(3)CO(NH2)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16+(14+1×2)×2=60;
(4)CO(NH2)2中C、H、N、O元素的质量比为12:(1×4):(14×2):16=3:1:7:4。
22.(1)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73g+50g﹣114.2g=8.8g.
(2)设参加反应的洁厕剂中溶质氯化氢的质量为x,
x=14.6g
该洁厕剂中氯化氢的质量分数为 ×100%=20%;
答:(1)8.8g;(2)该洁厕剂中氯化氢的质量分数为20%。
23.(1)NaCl和Na2CO3
(2)
解:设10g样品中Na2CO3的质量为x
x=1.06g
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10.6%。
24.(1)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已经完全反应,且稀盐酸过量;
(2)2.2
(3)解: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x
x=53%
答: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53%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