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8张PPT。1.湿衣服为什么经太阳晒会变干?
2.为什么当人漫步在花园里,能陶醉在沁人肺腑的花香之中呢? ?
3.加一些糖到水里,糖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这是什么原因?你知道吗?用一个小烧杯装水,加入少量的品红,静置几分钟。观察现象。活动3-1:现象:品红在水中迅速扩散均匀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粒 子科学技术的进步早已证明,物质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等构成的。 现代科学技术已能将构成物质的粒子放大后呈现在我们的眼前。分 子原 子问题:从苯分子的图像中,你能得到分子的哪些 信息?1.分子质量很小,体积很小分子的特点:一、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水分子的自述:
嗨!同学们,我是水分子,我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在每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我这么小,当然你们人类用肉眼是看不见我的.如果用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数3万多年才能数完咧。请你们猜一猜:我们这么小,我们还有哪些特性?墙内开花墙外香哇,真香!1.水分子运动到了空气中所以衣服会变干。经太阳晒,温度升高,分子能量增大,运动速率加快,所以湿衣服会干得快。
2.花香的分子运动到了人的鼻子周围,所以人就闻到了花香气味。不能把嗅到的花香、酒气等气体扩散简单认为只是空气流动传播的结果。
3.糖分子运动到了水分子中,所以糖块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以上这些问题都说明了分子的另一个特点分子在不断运动的1.向盛有20mL蒸馏水的小烧杯A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探究(酚酞本身是一种无色溶液,把酚酞加入蒸馏水中,只是对酚酞进行稀释,所以溶液仍为无色。)结论:酚酞遇蒸馏水不变色。现象:溶液不变色。2.从烧杯A中取少量上述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酚酞是一种酸碱指示剂,遇酸不变色,遇碱显红色,浓氨水显碱性,所以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红色。)结论:酚酞遇氨水变红色。现象: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红色。3.另取一个小烧杯B,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或水槽罩住A、B两个小烧杯(如下图),观察几分钟,有什么现象发生?你能解释这一现象吗?浓氨水BA酚酞溶液探究: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浓氨水仍为无色B烧杯中的氨分子因运动扩散而溶解到A烧杯内的溶液中去,所以A溶液变为红色浓氨水BA酚酞溶液A烧杯中的溶液没有运动到B烧杯中,所以B烧杯仍显无色结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图中下瓶装的是空气,上瓶装的是不与空气发生反应的某红棕色气体。当抽走玻璃片后,观察现象。下瓶气体逐渐变成红棕色,最终两瓶气体颜色一样分子在不断的运动现 象分别取10mL水与10mL酒精,把它们相混合后,观察所得溶液体积是否等于20mL?现象:所得溶液总体积不等于20mL, 而是小于20mL。1+1≠2?探究:水酒精10mL10mL20mL混合后的溶液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分子之间有间隔。当把10mL水和10mL酒精混合后,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填充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所以所得溶液的总体积会小于20mL。可见分子还具有一个特点: 分子之间有间隔 分子之间有间隔,相同质量的同一种物质在气态、液态、固态时所占的体积不同,就是因为他们分子间的间隔不同的缘故。气态间隔最大,已压缩;固态间隔最小,液态时居中,所以物质一般存在气、液、固三态。为什么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的现象?物质存在热胀冷缩现象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且分子间的间隔和温度有关,受热时间隔胀大,遇冷时间隔缩小,所以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的现象。讨论物质都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等构成
分子具有3个特点:
1.分子体积很小、质量很小
2.分子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温度越高,运动越快)
3.分子间有间隔
(温度升高,间隔变大;压强增大,间隔变小)课堂小结:在2012年9月8日的云南彝良地震后的救援行动中,为了搜索埋在废墟中的幸存者,人们用了搜救犬,搜救犬能根据人体发出的气味发现幸存者。试用化学观点从微粒的角度分析能发现幸存者的原因是
A.分子很小
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分子间有间隙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B(2010汕头)下列对生产、生活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铝锭难被压缩,因为铝原子间没有间隙
B.在花园里可嗅到花香,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C.石油气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因为气体分子体积很小
D.温度计里的汞柱下降,因为原子随温度的降低而变小(2010河北省)下列事实不能用分子观点解释的是
A.柳絮纷飞 B.花香四溢
C.给轮胎打气时气体被压缩
D.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我们只能改变分子或原子间的间隔大小,分子或原子本身的体积、大小无法改变!BA 以下生活、学习经验,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隔的是( )
A、打气筒能将气体压缩
B、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C、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D、海绵能吸水
(2012.百色市)一壶水烧开了,壶盖被顶开,这是因为 ( )
A.水分子间隔变大 B. 水分子体积变大
C.水分子数目增多 D. 水分子质量变大DA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对应的特征不一致的选项是( )练一练,你会了吗
B课件19张PPT。知识回顾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哪些?
2.分子有哪些性质?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下列现象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1.水蒸发
2.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3.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讨论水的蒸发过氧化氢的分解过氧化氢分子氢原子氧原子氧分子水分子氢原子水分子水分子氧原子+ 物理变化: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化学变化:分子本身发生变化过氧化氢分解: 化学变化 水蒸发: 物理变化
变化的只是分子间的间隔过氧化氢分子变成水分子和氧分子水分子、氧分子不再保持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结论: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因为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熔点、沸点、密度、硬度等都是该物质大量分子聚集所表现的属性,是宏观现象,他不能由单个分子表现出来。例如单个分子就不能用固态、液态、气态来描述。而同种物质的每一个分子却都有相同的化学性质。所以分子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为什么分子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从分子和原子的角度看物质的变化的实质。
物理变化实质是
化学变化实质是分子本身不变,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改变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构成新分子或直接构成新物质的过程读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微观示意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氧化汞分子汞原子氧原子氧分子汞原子
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原子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分子与原子的比较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质量、体积都非常小、彼此间有间隔、处于不断运动中,同种物质的分子(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原子)性质不同。
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变成新的分子
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可再分,没有变成其他原子分子可以分为原子,原子可以相互结合形成分子
讨论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试分析在氢气与氯气的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的变化情况,推论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还是原子?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构成(是由多种 分子构成)。
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构成(是由一种分子构成)。 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对物质的分类 下列物质哪些是混合物、哪些是纯净物?各含哪些分子?
空气 医用酒精 氧气 二氧化碳 蒸馏水分析: 已知“○”、 “● ”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如图所表示的气体物质中:
① 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BA练一练 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而原子不运动C1994年,印度博帕杰毒气泄漏,几十平方公里内很多人中毒。这说明了( )
A.分子可再分 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分子很小 D.分子间有间隔
下列变化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的是
A.碘受热升华 B.加热水有水蒸气生成
C.铁矿石磨成粉末
D.加热氧化汞生成汞和氧气BD在一个玻璃容器(如小烧杯或小玻璃杯)中,加入约20ml水,向水中加入一块糖,然后迅速在容器外壁用铅笔沿液面画一条水平线,当糖块完全溶解消失后,请你猜想一下,液面是上升,下降还是不变?
(请同学们回家后完成这个实验,并记录你的实验结果)讨论有人认为“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有人认为“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因此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因为原子是构成分子的微粒,所以分子一定比原子大(重)。对吗?为什么?课堂小结一、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 和原子 等。
1.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分子的基本性质
⑴分子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
⑵分子间有间隔 。分子间的间隔受热增大 ,遇冷缩小 ;气态 物质分子间隔最大。
⑶分子在不停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
3.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
⑴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⑵分子与原子的联系:分子是由原子 构成的,分子分裂成原子 ,原子经过组合可构成新的分子。课堂小结二、运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有关问题和现象
⒈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实质
⑴物理变化的实质: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只是构成物质的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⑵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分裂成原子 ,原子经过重新组合又构成了新的分子 。
⒉纯净物和混合物
⑴纯净物:由同 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如:水中只含有水 分子。
⑵混合物:由不同 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如:空气中含有氮气分子、氧气分子、二氧化碳分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