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 题 】八上第四单元 第3课 工业的分布 第1课时
【 课 型 】新授课
【课标要求】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分布特点。
●认知我国主要的工业地带和工业基地,并学会分析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教学目标】
举例说明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阅读图文资料,了解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知道工业的基本分类。
运用中国主要工业分布图,说出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重点)
通过阅读中国主要工业分布图,说出我国主要的工业地带和工业基地。(重、难点)
【教学模式】“新课导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点拨归纳-有效训练”五步教学法。
【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法,读图分析法,自主、合作、探究,比较法等
【教具准备】相关地图及资料、地理助学、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
课
导
入
引导学生观察如下客厅图,试着找出其中的工业产品:
同学们,再看看我们的教室(学生互相观察彼此身上)还能找到哪些工业产品?这些工业产品都是哪些工业部门生产出来的?谁来说一下?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看出,我们的家,我们的教室,其实就是一个个工业产品的“展览室”,没有这些工业产品,我们的家就会黯然无色,没有这些丰富多彩,我们的生活也会单调乏味。但工业产品远不止这些!那么什么是工业?工业产品又是怎样产生的呢?
学生观察客厅图,想一想找出其中的工业产品:
沙发、空调、电视机等。
学生畅所欲言先自由回答再竞答:
穿戴的衣服、鞋帽,使用的桌登、卫生工具及多媒体等。
从感性入手来导入新课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就在身旁,是鲜活的;使学生认识到工业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学习工业知识的兴趣。
承转过渡
我们的生活的确离不开工业,那么你知道什么是工业吗?你对工业生产的过程、工业部门及分布知道多少呢?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又是怎样的?这就是我们一起要来了解的内容。
自
主
学
习
自主学习:基础梳理
1、工业生产是指从自然界中取得 ,以及对 进行 、 的过程。
2、工业可以分为 和 两个工业部门。重工业是指以生产 为主的生产部门,举例 。轻工业是指以生产 为主的生产部门,举例 。
3、我国工业分布不均。从整体上看,呈现 、 、 的分布特点,目前___ 和 两大工业地带。
4、沿海工业地带集中了我国几个工业最发达的工业基地,如以 、 为中心的 ;以 、 、 为中心的 ;以 、 、 为中心的 ;以 、 、 为中心的 。
自主学习:阅读课文,找出问题的答案。
在课本中勾划“工业(概念、分类、生产部门、工业分布、工业地带、业基地等)”
代表说出1—4题的答案,纠正个别错误,及时记忆。
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趁热打铁巩固要点
自
主
学
习
合
作
探
究
我们以汽车、服装为例来分析工业的一般生产过程:
每一种工业产品都与多个工业部门有关,这么多工业部门是如何分类的?对比衣服与钢材两种工业产品的不同之处?
帮助学生分析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各个部门:重工业是主要生产生产资料的各工业部门的总称,大部分满足生产需要;轻工业主要生产消费资料的各工业部门的总称,大部分满足生活需要的生活消费品,部分用于生产。
[出示课件] 精彩视频:汽车工业的生产过程
工业是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之一,我们每天都在直接或间接地接触工业品,享受着工业带给我们的快乐与便利。在国民经济中,工业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鼓励学生扮演其他多种角色谈认识(选出表演最好的给以表扬,并对其他同学给以鼓励):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
[教师小结]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它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如农业、交通运输、商业、教育、国防、科研等提供多种原材料、能源、生产工具和技术设备。我国农业、国防、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业的生产水平和工业现代化的发展程度。所以工业也是国家经济自主、国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学生自学79页工业的定义,通过看视频图片了解工业生产过程
开采铁矿—冶炼钢铁—汽车制造
采摘棉花—纺纱织布—生产服装
学生自学80页工业的分类,对比总结:重工业:生产资料 轻工业:生活资料。合作探究填写下表
定义
主要
工业部门
重工业
轻工业
观看有关工业生产录像资料
阅读课本P80文字部分,完成问题。
学生扮演农民、建筑师、军人、科学家等分别来评述对工业重要性的认识。
直观图片有助于学生形象理解工业生产过程,加深认知工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用图表形式比较记忆,知识脉络清晰。
增加学生对工业的感性认识。
角色扮演,使学生把身边的生活引入地理课堂。
承转过渡
假设你是一位准备来华投资的世界知名钢铁、石油公司的总裁,你准备把你的资金投入到哪些地区?你能说明一下原因吗?
自
主
学
习
合
作
探
究
点
拨
归
纳
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了解我国的工业分布——主要工业地带和工业基地来印证你的设计好吗?
[出示课件提问]
1.在图中找出几个工业中心密集的地区。
2.对照中国地形图说说我国主要工业基地、工业中心的分布与地形的关系。
3.说说我国工业分布的东西差异.
4.我国工业分布有什么特点?
5.让学生结合以上图形试着找出东部沿海工业城市、长江沿岸工业城市、沿铁路线工业城市。
6.主要工业地带和工业基地:
分布 ,东密西疏,呈现出 、沿江河、 分布的特点;
工业地带: 和 ;
工业基地:自北向南依次为 工业基地、 工业基地、 工业基地、 工业基地。
[点拨归纳] 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中,辽中南以重工业为主,珠江三角洲以轻工业为主,京津唐是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沪宁杭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沪宁杭代表该工业基地的三个重要工业中心。沪指上海,宁指南京,杭指杭州。
为什么在这些地区形成工业基地?
(以沪宁杭和辽中南为例逐一分析工业基地形成的原因)
沪宁杭工业基地:1、工业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2、丰富的资源3、统一的电网4、雄厚的技术力量5、发达的水陆交通6、广阔的市场。
辽中南工业基地:1、丰富的自然资源(尤其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2、便利的交通条件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看课本81页的内容,读图4.7,思考答问:
探究交流成果展示:
1、沈阳、大连;北京、天津、唐山;上海、南京、武汉;广州、深圳、珠海(城市多的地方)
2、我国主要工业基地、工业中心主要分布在地形平坦的平原上。
3、我国主要工业基地、工业中心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而西部地区的工业相对较少。
4、我国工业分布不均,有沿海、沿江河、沿铁路线分布,已形成了东部沿海和长江沿岸两大工业地带。
5、大连、天津、上海、杭州、深圳、珠海等;重庆、武汉、南京等;北京、广州、兰州等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结合图文资料认真用心思考。
用问题引导:通过此活动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和同学们之间的合作探究能力。
通过小组内合作交流,培养学生正确表达和团结协作能力。
适时适度启发点拨学生,尽力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承转过渡
可见,工业分布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合理分布工业关系到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国防安全和生产的经济效益。各位“老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你的投资决策有何评价?
合
作
探
究
点
拨
归
纳
下面我们来回顾本课所学知识,边总结边理清知识之间的关系,梳理知识体系:
?
既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了梳理,形成知识体系,又使他们畅所欲言:谈收获也加深了知识巩固。
【有效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 )
A农业 B工业 C交通运输 D旅游业
2、工业城市深圳所在地工业基地是( )
A辽中南地区 B京津塘地区 C沪宁杭地区 D珠江三角洲地区
3、下列不属于工业产品的是( )
A食盐 B自行车 C计算机 D蔬菜
4、沪宁杭工业基地的“宁”,指的是( ) A宁波 B南京 C上海 D杭州
5、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
A 珠江三角洲 B 辽中南 C 京津唐 D 沪宁杭
6、下列四大工业基地位于北方地区的有( )
①辽中南 ②京津唐 ③沪宁杭 ④珠江三角洲
7、辽中南地区发展钢铁工业的最有利条件是 ( )
A充足的水力资源 B丰富的煤炭资源 C便利的内河航运 D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撑
8、下列属于轻工业的是( )
A石油工业 B造船工业 C食品工业 D钢铁工业
9、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是( ) A广州 B南京 C上海 D北京
二、综合读图题
1、图中A为_____基地,以__、___为中心;图中B为_____基地,以__、___、____为中心;图中C为_____基地,以__、___、___为中心;图中D为_____基地,以__、___、__为中心。
2、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工业中心名称①___② ___ ③ ___ ④ ___ ⑤ ___ ⑥ ___ ⑦ ___ ⑧ ___ ⑨ ___。A工业区以_______(轻、重)工业为主,D工业区位于________省。
3、我国工业分布__:从整体上看,呈现___、沿___、沿__分布的特点。目前,基本形成了____和___两大工业地带;该图表示的工业带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沿河、沿海铁路沿线)工业带。
4、图中阴影部分为我国四大工业基地, A、C两工业区都分布有钢铁工业,但建立的基础不同。A工业区建立钢铁工业的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工业区发展钢铁工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反思】
鉴于初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宜采取“具体——抽象”的教学思路,利用景观图片结合文字说明,形象介绍了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和类型。角色扮演让学生把身边的生活引入地理课堂,帮助他们有效地认知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对于“工业的分布”采取了“由面到点”的呈现方法,先让学生对我国工业的分布有一个总体了解,然后以“辽中南工业基地”和“沪宁杭工业基地”为例进行分析工业的分布。
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采用创设情境,指导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探究,通过识图、读图,运用知识迁移分析资源、交通、市场等因素对工业分布的影响,从而理解合理分布工业的义,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也为下节课重点学习四大工业基地作了很好的铺垫。